一种多管路连通用卧式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71739发布日期:2022-08-24 12:29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管路连通用卧式消音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音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管路连通用卧式消音器。


背景技术:

2.消音器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降低噪声的重要装置,小孔消声器是控制空气动力性噪声往外传播的有效设备,其大大降低噪音的产生和传播,且不影响气流通过,其消声原理是将一个大的喷口,在保持相同排气量的前提下,由许多小孔来代替,而小孔将高频声移至人耳不敏感的范围,从而达到降噪的目的,具体的,是通过消声筒的孔板上的小孔径提高吸声系数,低孔隙率增加吸声频带的宽度,达到消声作用,常用于锅炉、压缩机等高压设备的排气放空。
3.现有的卧式消音器大多使用一根管路进行消音,气体在消音器内直进直出,消音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而且,现有的卧式消音器并没有在进气管以及出气管位置设置止逆组件,在消音器内部气压较小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气体倒灌,不利于实际生产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管路连通用卧式消音器。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多管路连通用卧式消音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两侧分别穿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通过在所述罐体的内腔设置有两个隔板将内腔分为三个互不连通的消音腔,位于两侧的两个所述消音腔通过中转管实现连通,气体经所述进气管进入所述罐体后,通过所述中转管在所述罐体内的三个所述消音腔内流转实现分流降噪,最终自所述出气管排出所述罐体,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的内部均设置有止逆组件。
7.进一步在于,所述罐体的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支座实现支撑固定。
8.进一步在于,所述进气管的出气口和所述出气管的进气口均设置有消音棉块。
9.进一步在于,所述进气管的出口端从左至右穿过两个所述消音腔延伸至最右侧的所述消音腔内,所述出气管的出口端从右至左穿过两个所述消音腔延伸至最左侧的所述消音腔。
10.进一步在于,所述进气管的管壁对应中间位置处的所述消音腔处等角度开设有多个消音孔一。
11.进一步在于,所述中转管的管壁等角度开设有多个消音孔二。
12.进一步在于,所述隔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
13.进一步在于,所述止逆组件包括等角度设置的多个转板以及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座,多个所述转动座等角度设置在所述进气管或所述出气管的内环壁,多个所述转板在静止时共同拼接为一块圆板将所述进气管或所述出气管封闭。
14.进一步在于,所述转动座的中部开设有贯穿式的转轴槽,其上端的一侧设置有卡
块,所述转板的下端设置有转轴并开设有与所述转动座和所述卡块相契合的卡槽,所述转轴的外部套设有扭转弹簧。
15.进一步在于,所述转板为扇形结构。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1、本装置在罐体内设置三个消音腔,三个消音腔之间设置有中转管,气体通过中转管在三个消音腔内流转实现降噪,消音效果进一步提升,且装置内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有利于推广使用;
18.2、本装置在进气管和出气管均设置有止逆组件,止逆组件能够避免在气流强度较小的时候出现气流倒灌,确保一系列设备的正常运转,提升设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罐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图2的侧面视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止逆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转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转动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罐体;11、支座;12、隔板;13、通孔;2、进气管;21、消音孔一;3、出气管;4、中转管;41、消音孔二;5、消音棉块;6、止逆组件;61、转板;611、转轴;612、扭转弹簧;613、卡槽;62、转动座;621、转轴槽;622、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管路连通用卧式消音器,包括罐体1,罐体1的下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支座11实现支撑固定,罐体1的两侧分别穿设有与其内腔连通的进气管2和出气管3,通过在罐体1的内腔设置有两个隔板12将内腔分为三个互不连通的消音腔14,位于两侧的两个消音腔14通过中转管4实现连通,气体经进气管2进入罐体1后,通过中转管4在罐体1内的三个消音腔14内流转实现分流降噪,最终自出气管3排出罐体1。
29.本装置在罐体1内设置三个消音腔14,三个消音腔14之间设置有中转管4,气体通过中转管4在三个消音腔14内流转实现降噪,消音效果进一步提升,且装置内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有利于推广使用。
30.如图2所示,进气管2的出气口和出气管3的进气口均设置有消音棉块5,罐体1的内壁也贴设有隔音层,也可在罐体1的外部绕包隔音棉,进一步提升消音效果。
31.如图2和图3所示,进气管2的出口端从左至右穿过两个消音腔14延伸至最右侧的消音腔14内,出气管3的出口端从右至左穿过两个消音腔14延伸至最左侧的消音腔14,进气
管2和出气管3相互交叉,如图3所示,进气管2的管壁对应中间位置处的消音腔14处等角度开设有多个消音孔一21,中转管4的管壁等角度开设有多个消音孔二41,上述所指的左侧与右侧仅在本专利附图中标识便于理解,不应理解为对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32.根据上段技术方案,当气体自进气管2进入罐体1后,气体有两个流动方向,一是通过进气管2的出口端流动至最右侧的消音腔14内,二是在流经中间位置的消音腔14时,气体经消音孔一21流入中间位置的消音腔14内,第一种流动方向的气体到达最右侧消音腔14后,经中转管4的右侧开口流向最左侧开口,最终抵达最左侧的消音腔14内,而第二种流动方向的气体在抵达中间位置的消音腔14后,经消音孔二41流入中转管4内,最终也与第一种流动方向的气体一致流向最左侧消音腔14内,而最左侧消音腔14内的气体通过出气管3的进气口流入出气管3内部,最终流出罐体1,气体在罐体1内经过多次流转分流,实现降噪消音,效果较好。
33.如图2所示,隔板1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通孔13,当气流强度较大时,抵达最右侧消音腔14内的气体可直接穿过通孔13穿过两个隔板12抵达最左侧的消音腔14内,然后进入出气管3导出罐体1,通孔13可作为气流强度较大时该装置消音的辅助解决方案。
34.如图4所示,本装置在进气管2和出气管3的内部均设置有止逆组件6,止逆组件6包括等角度设置的多个转板61以及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座62,多个转动座62等角度设置在进气管2或出气管3的内环壁,多个转板61在静止即不转动时共同拼接为一块圆板将进气管2或出气管3封闭,如图5和图6所示,转动座62的中部开设有贯穿式的转轴槽621,其上端的一侧设置有卡块622,卡块622的厚度应小于转动座62的厚度,转板61的下端设置有转轴611并开设有与转动座62和卡块622相契合的卡槽613,转轴611的外部套设有扭转弹簧612,而基于卡块622与卡槽613的限制,转板61仅能主动朝向一个方向转动,实现气体止逆功能。
35.根据上段技术方案,当气体进入进气管2时,强大的气流强度驱使多个转板61绕转轴611朝一个方向翻转,此时气体可以正常进入,而当气体强度不足,转板61在扭转弹簧612的作用下保持静止,多个转板61的边沿处相互抵触实现闭合,从而使罐体1内部的气体无法经进气管2逆流导出,实现止逆的功能,出气管3位置的止逆组件6与之同理。
36.本实施例中,转板61为扇形结构,除此之外,还可为锥形,矩形等多种型状,相邻转板61的侧壁还可设置密封条,进一步提升密封效果。
3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8.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