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油式增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79830发布日期:2022-12-31 14:37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油式增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油式增压压缩机。


背景技术:

2.空压机种类繁多,低压力领域应用广泛,但中高压力领域的设备,多存在产气量和压力不稳定的问题,当输出压力较高时,需要多级增压,但现有的空压机初级压缩装置和处理装置以及无油增压装置都是独立的分体设备,需要增压时须将初级压缩装置与处理装置连接,再将处理装置与无油增压装置连接。
3.授权公告号为cn20574434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螺杆压缩无油活塞增压的一体式中高压压缩机,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有用于将常压空气初级压缩的初级压缩装置和用于将所述的初级压缩装置压缩后的压缩空气增压的无油增压压缩装置,所述的初级压缩装置与所述的无油增压压缩装置之间设有用于处理所述的初级压缩装置压缩后的压缩空气的处理装置,所述的初级压缩装置与所述的无油增压压缩装置及所述的处理装置连为一体,所述处理装置进气口与所述的初级压缩装置的出气口连接,所述处理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无油增压压缩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无油增压压缩装置为多级增压,其具有最终产生无油的中高压压缩气体,供给终端客户,提高了设备的能效比,相对降低了设备噪音,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等优点。
4.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上述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存在占地面积过大,功率大且能效降低能问题,同时上述方案在实际使用时由于高压气体与下游设备直驱,不具有缓冲罐体,从而增加了损坏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油式增压压缩机,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的减少压缩机的占地面积的同时提高了本装置的能效效率,通过本装置的罐体结构能够使得本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起到有效而缓冲效果,从而使得高压气体变化稳定,通过本装置的压力表与调节旋钮能够使得本装置出气环节压力稳定,便于控制调节。
6.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无油式增压压缩机,包括底座、罐体、泄压阀、连接接口、压力表、调节旋钮、散热板、过滤器、壳体、驱动电机、连接管、转动轴和压缩辊;
7.底座顶部与罐体连接;罐体顶部与泄压阀连接;罐体侧面与连接接口连接;连接接口远离罐体的一端与压力表连接;压力表顶部与调节旋钮转动连接;罐体顶部侧面与散热板连接;罐体顶部与过滤器罐体顶部与壳体连接;罐体顶部与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输出端与散热板侧面传动连接;过滤器侧面上设有进气管;壳体侧面与连接管连接;壳体内部与转动轴转动连接;转动轴侧面与压缩辊连接;多组转动轴侧面压缩辊相互接触。
8.优选的,底座底部上设有多组固定螺纹孔,多组固定螺纹孔分布在底座底部四周。
9.优选的,底座顶部上设有减震片,减震片与罐体底部连接。
10.优选的,散热板内部设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上设有传动件,传动件一端与散热风扇传动连接,传动件另一端与驱动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
11.优选的,罐体顶部上设有单向阀,单向阀与过滤器连接;单向阀联通方向朝向罐体内部。
12.优选的,压力表远离连接接口的一端上设有出气管,出气管上设有阀门。
13.优选的,壳体侧面上设有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与连接管接缝处连接。
14.优选的,压缩辊呈圆弧形,压缩辊对称设置在转动轴两侧。
1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的减少压缩机的占地面积的同时提高了本装置的能效效率,通过本装置的罐体结构能够使得本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起到有效而缓冲效果,从而使得高压气体变化稳定,通过本装置的压力表与调节旋钮能够使得本装置出气环节压力稳定,便于控制调节,通过压缩辊的高速转动能够通过压缩辊之间的缝隙对环境中普通气体进行压缩后加入到罐体当中,通过过滤器的结构能够使得本装置罐体内部空气环境洁净,从而避免了管道堵塞。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油式增压压缩机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油式增压压缩机的侧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油式增压压缩机中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底座;2、罐体;3、泄压阀;4、连接接口;5、压力表;6、调节旋钮;7、散热板;8、过滤器;9、壳体;10、驱动电机;11、连接管;12、转动轴;13、压缩辊。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油式增压压缩机,包括底座1、罐体2、泄压阀3、连接接口4、压力表5、调节旋钮6、散热板7、过滤器8、壳体9、驱动电机10、连接管11、转动轴12和压缩辊13;
23.底座1顶部与罐体2连接;罐体2顶部与泄压阀3连接;罐体2侧面与连接接口4连接;连接接口4远离罐体2的一端与压力表5连接;压力表5顶部与调节旋钮6转动连接;罐体2顶部侧面与散热板7连接;罐体2顶部与过滤器8罐体2顶部与壳体9连接;罐体2顶部与驱动电机10连接;驱动电机10输出端与散热板7侧面传动连接;过滤器8侧面上设有进气管;壳体9侧面与连接管11连接;壳体9内部与转动轴12转动连接;转动轴12侧面与压缩辊13连接;多组转动轴12侧面压缩辊13相互接触;底座1底部上设有多组固定螺纹孔,多组固定螺纹孔分布在底座1底部四周;罐体2顶部上设有单向阀,单向阀与过滤器8连接;单向阀联通方向朝向罐体2内部;压力表5远离连接接口4的一端上设有出气管,出气管上设有阀门;壳体侧面上设有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与连接管11接缝处连接;压缩辊13呈圆弧形,压缩辊13对称设置在转动轴12两侧。
24.本实施例中,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压缩机的使用稳定性和高效性,通过本装置能够减少传统压缩机的占地面积的同时避免了使用传统油液驱动的方式,提高了本装
置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了本装置的稳定性和低成本性,避免了需要更换油液导致的无法长时间连续工作的问题,当本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压缩辊13的组合能够使得本装置通过过滤器8的组合能够使得本装置罐体2内部能够得到持续不断的高压气体进入的同时进入的空气经过过滤器8进行过滤从而避免了连接接口4处发生堵塞,通过压力表5的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压力稳定行,通过调节旋钮6能够实时改变本装置出风口的气体压力。
25.实施例二
26.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油式增压压缩机,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底座1顶部上设有减震片,减震片与罐体2底部连接;散热板7内部设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上设有传动件,传动件一端与散热风扇传动连接,传动件另一端与驱动电机10输出端传动连接。
2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减震片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散热风扇的结构能够使得本装置变鱼长时间连续工作。
2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油式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罐体(2)、泄压阀(3)、连接接口(4)、压力表(5)、调节旋钮(6)、散热板(7)、过滤器(8)、壳体(9)、驱动电机(10)、连接管(11)、转动轴(12)和压缩辊(13);底座(1)顶部与罐体(2)连接;罐体(2)顶部与泄压阀(3)连接;罐体(2)侧面与连接接口(4)连接;连接接口(4)远离罐体(2)的一端与压力表(5)连接;压力表(5)顶部与调节旋钮(6)转动连接;罐体(2)顶部侧面与散热板(7)连接;罐体(2)顶部与过滤器(8)罐体(2)顶部与壳体(9)连接;罐体(2)顶部与驱动电机(10)连接;驱动电机(10)输出端与散热板(7)侧面传动连接;过滤器(8)侧面上设有进气管;壳体(9)侧面与连接管(11)连接;壳体(9)内部与转动轴(12)转动连接;转动轴(12)侧面与压缩辊(13)连接;多组转动轴(12)侧面压缩辊(13)相互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式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底座(1)底部上设有多组固定螺纹孔,多组固定螺纹孔分布在底座(1)底部四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式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底座(1)顶部上设有减震片,减震片与罐体(2)底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式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散热板(7)内部设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上设有传动件,传动件一端与散热风扇传动连接,传动件另一端与驱动电机(10)输出端传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式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罐体(2)顶部上设有单向阀,单向阀与过滤器(8)连接;单向阀联通方向朝向罐体(2)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式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压力表(5)远离连接接口(4)的一端上设有出气管,出气管上设有阀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式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壳体()侧面上设有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与连接管(11)接缝处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式增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压缩辊(13)呈圆弧形,压缩辊(13)对称设置在转动轴(12)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油式增压压缩机,包括底座、罐体、泄压阀、连接接口、压力表、调节旋钮、散热板、过滤器、壳体、驱动电机、连接管、转动轴和压缩辊;罐体顶部与泄压阀连接;罐体侧面与连接接口连接;连接接口远离罐体的一端与压力表连接;压力表顶部与调节旋钮转动连接;罐体顶部侧面与散热板连接;罐体顶部与过滤器罐体顶部与壳体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的减少压缩机的占地面积的同时提高了本装置的能效效率,通过本装置的罐体结构能够使得本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起到有效而缓冲效果,从而使得高压气体变化稳定,通过本装置的压力表与调节旋钮能够使得本装置出气环节压力稳定,便于控制调节。节。节。


技术研发人员:简伟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得邦理研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2
技术公布日:2022/12/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