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循环浓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08997发布日期:2023-02-10 20:09阅读:22来源:国知局
高效循环浓缩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浓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循环浓缩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提供的循环浓缩器一般包括浓缩罐和循环管,循环管上设有蒸汽进口、冷凝水出口和循环泵,浓缩罐上部设有蒸汽出口、底部设有出料口,循环管上设有水泵,这种循环浓缩器的水泵只适用于循环速度要求较低的浓缩器,当浓缩器需要高效高速循环时,则需要配备叶轮更大的水泵,使得水泵占地面积更大且成本更高,噪音也更大,另外一旦循环的料液带有渣料时,叶轮容易产生振动偏摆,抗冲击负载较弱,同时会进一步增加噪音,结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稳定、转速范围大、体积小且抗冲击负载更强的高效循环浓缩器。
4.为此,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高效循环浓缩器,包括浓缩罐和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有蒸汽进口、冷凝水出口和循环泵,所述浓缩罐上部设有蒸汽出口、底部设有出料口,其特征是:所述循环泵包括泵体和电机,所述泵体包括外壳、与循环管连通的进口出口、与电机轴连接的主动轴、与主动轴啮合的被动轴。
6.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轴和被动轴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泵体内靠近进口的位置竖向设有导流隔板,导流隔板和外壳形成与被动轴上部连通的上通道、与被动轴下部连通的下通道,所述主动轴和被动轴上部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螺旋输送叶片、下部设有互啮合的第二螺旋输送叶片,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叶片的输送方向由上通道向出口方向输送,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叶片的输送方向由下通道向出口方向输送。
7.进一步的,所述对准出口的主动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被动轴上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8.进一步的,所述导流隔板上设有对准第二齿轮的缓冲区域。
9.进一步的,所述浓缩罐上部设有除沫器,所述蒸汽出口设于除沫器上部一侧。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通过互相啮合的主动轴和被动轴来输送料液,由于泵内的回转部件惯性力较低,故可使用很高的转速,流量均匀连续,振动小,噪音低,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自吸力强、转速范围大、抗冲击负载更强,适用于具有渣料的料液浓缩时,不仅不会受渣料撞击影响,而且啮合的主动轴和被动轴能够将大颗粒渣料或结团渣料进行破碎,避免渣料在循环时产生累积堵塞。
附图说明
11.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泵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泵体内箭头为料液流向)。
14.附图标记:1、浓缩罐;2、循环管;3、蒸汽进口;4、冷凝水出口;5、蒸汽出口;6、出料口;7、泵体;8、电机;9、外壳;10、进口;11、出口;12、主动轴;13、被动轴;14、导流隔板;15、上通道;16、下通道;17、第一螺旋输送叶片;18、第二螺旋输送叶片;19、第一齿轮;20、第二齿轮;21、缓冲区域;22、除沫器;23、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16.参照上述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效循环浓缩器包括浓缩罐1和循环管2,所述循环管2上设有蒸汽进口3、冷凝水出口4和循环泵,所述浓缩罐1上部设有蒸汽出口5、底部设有出料口6,其特征是:所述循环泵包括泵体7和电机8,所述泵体7包括外壳9、与循环管2连通的进口10出口11、与电机8轴连接的主动轴12、与主动轴12啮合的被动轴13,所述主动轴12和被动轴13与外壳9转动连接,所述泵体7内靠近进口10的位置竖向设有导流隔板14,导流隔板14和外壳9形成与被动轴13上部连通的上通道15、与被动轴13下部连通的下通道16,所述主动轴12和被动轴13上部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螺旋输送叶片17、下部设有互啮合的第二螺旋输送叶片18,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叶片17的输送方向由上通道15向出口11方向输送,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叶片18的输送方向由下通道16向出口11方向输送,所述对准出口11的主动轴12上设有第一齿轮19,所述被动轴13上设有与第一齿轮19啮合的第二齿轮20,所述导流隔板14上设有对准第二齿轮20的缓冲区域21,所述浓缩罐1上部设有除沫器22,所述蒸汽出口5设于除沫器22上部一侧。
1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互相啮合的主动轴12和被动轴13来输送料液,由于泵内的回转部件惯性力较低,故可使用很高的转速,流量均匀连续,振动小,噪音低,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自吸力强、转速范围大、抗冲击负载更强,适用于具有渣料的料液浓缩时,不仅不会受渣料撞击影响,而且啮合的主动轴12和被动轴13能够将大颗粒渣料或结团渣料进行破碎,避免渣料在循环时产生累积堵塞。
18.参照图2所示,导流隔板14的设置使得料液进入进口10后能够导流向上通道15和下通道16,增强循环泵自吸能力,流量均匀连续,第一螺旋输送叶片17的输送方向由上通道15向出口11方向输送,第二螺旋输送叶片18的输送方向由下通道16向出口11方向输送,输送速度更快,另外,第一齿轮19和第二齿轮20的设置不仅有输送功能,而且能够更加彻底的破碎渣料,防止堵塞,缓冲区域21的设置能够防止过多渣料卡住第一齿轮19和第二齿轮20,使第一齿轮19和第二齿轮20运转顺畅。
1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高效循环浓缩器,包括浓缩罐和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上设有进料口、蒸汽进口、冷凝水出口和循环泵,所述浓缩罐上部设有蒸汽出口、底部设有出料口,其特征是:所述循环泵包括泵体和电机,所述泵体包括外壳、与循环管连通的进口出口、与电机轴连接的主动轴、与主动轴啮合的被动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循环浓缩器,其特征是:所述主动轴和被动轴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泵体内靠近进口的位置竖向设有导流隔板,导流隔板和外壳形成与被动轴上部连通的上通道、与被动轴下部连通的下通道,所述主动轴和被动轴上部设有相互啮合的第一螺旋输送叶片、下部设有互啮合的第二螺旋输送叶片,所述第一螺旋输送叶片的输送方向由上通道向出口方向输送,所述第二螺旋输送叶片的输送方向由下通道向出口方向输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循环浓缩器,其特征是:所述对准出口的主动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被动轴上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循环浓缩器,其特征是:所述导流隔板上设有对准第二齿轮的缓冲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高效循环浓缩器,其特征是:所述浓缩罐上部设有除沫器,所述蒸汽出口设于除沫器上部一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高效循环浓缩器包括浓缩罐和循环管,循环管上设有进料口、蒸汽进口、冷凝水出口和循环泵,所述浓缩罐上部设有蒸汽出口、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循环泵包括泵体和电机,泵体包括外壳、与循环管连通的进口出口、与电机轴连接的主动轴、与主动轴啮合的被动轴。该高效循环浓缩器通过互相啮合的主动轴和被动轴来输送料液,由于泵内的回转部件惯性力较低,故可使用很高的转速,流量均匀连续,振动小,噪音低,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自吸力强、转速范围大、抗冲击负载更强,适用于具有渣料的料液浓缩时,不仅不会受渣料撞击影响,啮合的主动轴和被动轴能够将大颗粒渣料或结团渣料进行破碎,避免渣料在循环时产生累积堵塞。避免渣料在循环时产生累积堵塞。避免渣料在循环时产生累积堵塞。


技术研发人员:黄为林 贺其锦 章魁文 陈自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正展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5
技术公布日:202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