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给水泵正向暖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27234发布日期:2022-11-25 20:59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给水泵正向暖泵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水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给水泵正向暖泵系统。


背景技术:

2.由于给水泵输送的是来自除氧器的温度较高的锅炉给水,若不充分暖泵就直接启动给水泵,其进水温度与泵体金属温度不匹配,高温液体快速流过泵体,会使给水泵受到较大的热冲击——直接与高温热水接触的通流部件受热强,膨胀迅速,而不直接与高温给水接触的部件(如轴和泵壳外壁等)受热弱,膨胀缓慢;由于膨胀速度不均会产生热应力,膨胀速度不均匀程度愈大,产生的热应力愈大,因此容易造成泵壳变形、转子弯曲等,同时还可能使泵体端部结合面产生泄漏。另一方面,给水泵停运后,不再有高温给水进出泵体,泵体及其内部储存的给水温度会逐渐降低,且容易形成热分层现象,泵体上部温度高、膨胀多,下部温度低、膨胀少,容易出现“猫拱背”式泵体变形,甚至会使泵体内动、静间隙消失,联轴器中心破坏。如果此时启动给水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摩擦振动,造成泵体损坏。为了保证给水泵正常工作并延长其寿命,大型给水泵都必须设置暖泵系统;特别是高压给水泵,无论冷态还是热态启动,在启动前都必须进行暖泵。现有的锅炉给水泵暖泵方法一般有正向和反向暖泵两种,即通常所说的“正暖”和“倒暖”。 现有技术比较完备的给水泵暖泵系统是同时具备正暖与倒暖功能的。现有正向暖泵技术存在的缺点是:存在较大的工质及热量损失,机组正常运行中不宜对备用给水泵采用,一般仅用于单元机组第一台给水泵的启动或给水泵检修后的启动;给水泵倒暖技术虽然适用性比较广,由于一般采用运行的给水前置泵出口压力较低的给水对备用给水泵反向充水,就是说必须有运行的给水前置泵才行,备用给水泵暖泵过程中,存在着给水前置泵的压力及流量损失。虽然给水前置泵出口压力较低,但由于备用给水泵需要长期连续通入暖泵水,对暖泵系统管道、阀门的累积冲刷、磨损比较严重,暖泵系统直接与给水泵出口侧连接,当备用给水泵启动时,高压给水会冲击破坏与给水泵连接的暖泵系统管道、阀门,现场故障点隔离困难,常常造成事故扩大甚至机组被迫停运。无论是“正暖”还是“倒暖”,均存在被暖给水泵系统的散热损失。有的机组,给水泵纯粹不设暖泵系统,虽然减少了损耗、减少了操作,然而缩短了泵的使用寿命,还存在备用给水泵因暖泵不到位而导致启动过程中泵组直接损坏的风险,可以说得不偿失。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锅炉给水泵暖泵系统存在工质、热量损失及系统泄漏等问题,同时找到一种兼顾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给水泵暖泵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给水泵正向暖泵系统。
4.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锅炉给水泵正向暖泵系统,包括:除氧器水箱、前置泵、给水泵、逆止阀、再循环阀、化学取样一次阀、第一暖泵阀、第二暖泵阀、第三暖泵阀、暖泵联络母管,其特征在于:前置泵入口与除氧器水箱连接,前置泵出口与给水泵入口连接,给水泵的出口管道经过加
热器与锅炉进水系统连接,给水泵的出口管道上设有逆止阀,逆止阀前设有再循环管与除氧器水箱连接,再循环管上设有再循环阀;除氧器水箱还设有化学取样管,化学取样管上设有化学取样一次阀;再循环管还与化学取样一次阀之后的化学取样管连接,该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一暖泵阀;备用给水泵的再循环管还通过暖泵联络母管与并列的其它给水泵对应的前置泵入口管连接,该连接管道在暖泵联络母管前后顺次设有第二暖泵阀和第三暖泵阀。
6.进一步地,所述与暖泵联络母管相关暖泵系统针对于两路及两路以上并联设计给水泵系统,采用两路系统时暖泵联络母管采用两进两出连接方式,采用三路系统时,暖泵联络母管采用三进三出连接方式。
7.需要说明的是,在采用两路水泵系统时,工作的一路为工作水泵,另一路即为备用水泵;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可根据情况切换,切换后原工作水泵转为备用水泵,原备用水泵转换为工作水泵。
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9.给水泵备用期间,其出口逆止阀关闭,而再循环阀开启,只要关闭化学取样一次阀、开启第一暖泵阀,除氧器水箱内温度较高的给水即可沿前置泵入口管道依次进入前置泵、给水泵,通过再循环阀、第一暖泵阀进入化学取样管,由于化学取样系统是连续排放的,因此在满足除氧器化学取样的同时也实现了给水泵的正向暖泵;第二暖泵阀、第三暖泵阀、暖泵联络母管用于备用前置泵入口至备用给水泵系统为冷态情况下的快速暖泵升温,依靠运行前置泵在抽吸除氧器水箱内给水的同时也少量抽吸备用给水泵出口再循环系统的存水,使得备用给水泵系统的工质流动而实现正向暖泵。
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暖泵阀对应的是一种节能暖泵模式,与现有技术比较其有益效果是:一)通过给水泵再循环系统与除氧器给水取样系统的有机结合,在满足化学取样的同时,实现了备用给水泵的常态化正向暖泵;虽然其暖泵过程也存在散热损失,但由于是利用了除氧器水箱化学取样的微小连续排放流量实现的,相当于给水泵的暖泵是无工质和热量损耗的,即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二)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暖泵系统可通用于第一台给水泵启动前、给水泵检修后启动前及机组正常运行中备用给水泵的暖泵,较现有的给水泵倒暖技术而言,还避免了为备用给水泵提供暖泵水而造成的运行前置泵的压力和流量损失,因此本实用新型完全可以替代现有的给水泵倒暖技术;三)系统简单,操作简便,可大大减少运行操作量;暖泵系统压力较低,管道、阀门磨损降低,系统泄漏风险降低;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给水泵再循环系统,其再循环阀是在给水泵压力、流量降低条件下才开启的,因此备用给水泵启动后,通过其再循环系统进入除氧器水箱化学取样管的给水对化学取样系统的冲击较小,在备用给水泵启动后关闭其第一暖泵阀、开启停运给水泵的第一暖泵阀(或除氧器水箱化学取样一次门即可)。
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二暖泵阀、第三暖泵阀、暖泵联络母管对应一种快速暖泵模式,与现有的前置泵提供工质的倒暖技术比较其有益效果是:无运行前置泵的压力损失和流量损失;暖泵介质流动压差小,对系统磨损小,暖泵系统泄漏风险小;备用给水泵系统温升率小,暖泵均匀;暖泵系统投运时间短,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当备用给水泵筒体温度开始升高后,即可由快速模式切为节能暖泵模式。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暖泵系统示意图;
13.图中:1-除氧器水箱,2-前置泵,3-给水泵,4-逆止阀,5-再循环阀,6-化学取样一次阀,7-第一暖泵阀,8-第二暖泵阀,9-第三暖泵阀,10-暖泵联络母管。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5.参见图1,一种锅炉给水泵正向暖泵系统,包括:除氧器水箱1、前置泵2、给水泵3、逆止阀4、再循环阀5、化学取样一次阀6、第一暖泵阀7、第二暖泵阀8、第三暖泵阀9、暖泵联络母管10。
16.前置泵2入口与除氧器水箱1连接,前置泵2出口与给水泵3入口连接,给水泵3的出口管道经过加热器与锅炉进水系统连接,给水泵3的出口管道上设有逆止阀4,逆止阀4前设有再循环管与除氧器水箱1连接,再循环管上设有再循环阀5;除氧器水箱1还设有化学取样管,化学取样管上设有化学取样一次阀6;再循环管还与化学取样管连接,该连接管道上设有第一暖泵阀7;备用给水泵的再循环管还通过暖泵联络母管10与并列的其它给水泵3对应的前置泵2入口管连接,该连接管道在暖泵联络母管10前后顺次设有第二暖泵阀8和第三暖泵阀9。
17.与暖泵联络母管10相关暖泵系统针对于两路及两路以上并联设计给水泵系统,采用两路系统时暖泵联络母管10采用两进两出连接方式,采用三路系统时,暖泵联络母管10采用三进三出连接方式。
18.参见图1,投入给水泵正向暖泵系统节能模式的操作流程如下:关闭化学取样一次阀6,开启备用给水泵的第一暖泵阀7,给水自除氧器水箱1依次进入备用的前置泵、给水泵3,通过再循环阀5、第一暖泵阀7进入化学取样管连续排放,实现暖泵;当备用的前置泵、给水泵3启动后,应关闭其第一暖泵阀7,视情况开启停运给水泵的第一暖泵阀7;若所有给水泵第一暖泵阀7关闭时,应根据需要开启化学取样一次阀6保证化学连续取样;逆止阀4根据其前后压差自动启闭。
19.参见图1,投入给水泵正向暖泵系统快速模式的操作流程如下:不必关闭备用给水泵的第一暖泵阀7,保持节能模式下给水的连续取样,此时开启备用给水泵的第二暖泵阀8和与运行前置泵2入口管道连接的第三暖泵阀9,给水自除氧器水箱1依次进入备用的前置泵、给水泵3,通过再循环阀5、第二暖泵阀8、暖泵联络母管10、第三暖泵阀9而进入运行的前置泵2、给水泵3,经过运行给水泵3出口的逆止阀4供给锅炉,同时实现备用给水泵快速暖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