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塞式蓄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45370发布日期:2023-06-13 10:1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活塞式蓄能器,包括缸体(10)和活塞(1),所述缸体(10)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油侧端盖(30)和气侧端盖(20),所述活塞(1)将缸体(10)分隔成气腔室(101)和油腔室(102),所述活塞(1)的外周面设有两个沿活塞(1)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环形容纳槽(132),容纳槽(132)内设有密封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2)的背离缸体(10)内壁的表面一体成型有密封翅片(25),所述密封翅片(25)与容纳槽(132)的槽底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2)的朝向缸体(10)内壁的表面沿缸体(10)长度方向依次设为正向动密封区(21)、静密封区(22)和反向动密封区(23),所述活塞(1)还设有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用于带动密封圈(2)绕自身的圆心线翻转,所述缸体(10)内壁固定有限位环(40),限位环(40)位于活塞(1)与油侧端盖(30)之间;当所述活塞(1)运动至抵接于限位环(40)时,所述驱动机构(3)带动密封圈(2)翻转至所述静密封区(22)抵接于缸体(10)内壁的状态,当所述活塞(1)正向或反向运动时,所述驱动机构(3)带动密封圈(2)翻转至所述正向动密封区(21)或反向动密封区(23)抵接于缸体(10)内壁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塞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密封区(22)、所述正向动密封区(21)和所述反向动密封区(23)均为圆弧段,所述静密封区(22)的曲率中心点位于所述密封圈(2)的圆心线上,所述正向动密封区(21)的曲率中心点相对所述密封圈(2)的圆心线位于靠近所述气侧端盖(20)的一侧,所述反向动密封区(23)的曲率中心点相对所述密封圈(2)的圆心线位于靠近所述油侧端盖(3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活塞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弹性骨架(32)、滑移管(31)和固定于滑移管(31)两端的受力板(33),所述弹性骨架(32)包括多个第一弹片(321)和多个第二弹片(322),第一弹片(321)和第二弹片(322)沿圆周均匀错位排布设置,第一弹片(321)的端部和第二弹片(322)的端部通过沿径向设置的第三弹片(323)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活塞(1)包括芯部(11)和环形的安装管(12),所述安装管(12)与芯部(11)同轴设置,所述安装管(12)与所述芯部(11)之间通过连接条(15)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容纳槽(132)开设于所述安装管(12)的外周面;所述安装管(12)内周壁与所述芯部(11)的外周壁之间形成有环形的滑腔,所述滑移管(31)位于滑腔内,滑移管(31)与安装管(12)滑移连接;所述安装管(12)沿自身径向开设有活动腔(133),所述弹性骨架(32)位于活动腔(133)内,所述活动腔(133)的相对内壁设有支点凸起(134),两个所述支点凸起(134)同时抵接于所述弹性骨架(32)的第三弹片(323)上,所述密封圈(2)的表面开设有卡槽(26),所述弹性骨架(32)的外径部位插入卡槽(26)内,所述滑移管(31)的外周面开设有环形的v型槽(312),所述弹性骨架(32)的内径部位插入v型槽(3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骨架(32)的外径部位到第三弹片(323)的被所述支点凸起(134)所抵接的支点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弹性骨架(32)的内径部位到第三弹片(323)的被所述支点凸起(134)所抵接的支点位置之间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管(31)的端部与所述芯部(11)之间设有环形的第一密封带(17),所述滑移管(31)的端部开设有环形的第一插槽(313),所述芯部(11)的端部开设有环形的第二插槽(112),所述第一密封带(17)的两侧分别插入第一插槽(313)和第二插槽(112)内并通过粘接胶固定连接;所述受力板(33)与所述安装管(12)之间设有环形的第二密封带(18),所述受力板(33)与所述安装管(12)的相对面均开设有第三插槽(143),所述第二密封带(18)的两侧分别插入两个第三插槽(143)内并通过粘接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塞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翅片(25)设为两组且以所述密封圈(2)的圆心线对称设置,一组密封翅片(25)包括两个密封翅片(25),所述容纳槽(132)的槽底开设有第四插槽(142),所述密封翅片(25)插入第四插槽(142)内并通过粘接胶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翅片(25)与所述密封圈(2)的连接位置设为弯曲部(251);所述密封圈(2)的表面的位于两组密封翅片(25)之间的部位一体成型有环形的中凸部(24),所述卡槽(26)贯穿所述中凸部(24),所述中凸部(24)位于所述活动腔(133)中,且所述中凸部(24)的表面设有供所述支点凸起(134)所抵接的抵接槽(2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塞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12)包括主管(13)和位于主管(13)轴向两侧的副管(14),所述主管(13)和副管(14)的相对面均设有斜面,两个斜面组成所述活动腔(133),所述支点凸起(134)设于所述斜面上,所述主管(13)和所述副管(14)通过轴向设置的对拉螺栓(16)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对拉螺栓(16)的端部抵接于所述副管(14)的远离主管(13)的端面,且所述对拉螺栓(16)穿过所述弹性骨架(32)的两个第三弹片(323)之间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塞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12)的内周面设有环形的具有压力介质的储存腔(42),所述滑移管(31)的外周面固定有位于储存腔(42)内的滑块(41),滑块(41)将储存腔(42)分隔成第一腔室(421)和第二腔室(422),第一腔室(421)相比第二腔室(422)远离所述油侧端盖(30),所述安装管(12)内设有第一流道(43)和第二流道(44),第一流道(43)的一端连通至第一腔室(421),第一流道(43)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容纳槽(132)的槽底,所述第一流道(43)的连通端位于远离油侧端盖(30)的一组所述密封翅片(25)的两个密封翅片(25)之间,所述密封圈(2)设有第一形变槽(45),所述第一形变槽(45)的槽口与所述第一流道(43)相连通,所述第一形变槽(45)沿所述正向动密封区(21)的表面轮廓延伸设置;第二流道(44)的一端连通至第二腔室(422),第二流道(44)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容纳槽(132)的槽底,所述第二流道(44)的连通端位于靠近油侧端盖(30)的一组所述密封翅片(25)的两个密封翅片(25)之间,所述密封圈(2)设有第二形变槽(46),所述第二形变槽(46)的槽口与所述第二流道(44)相连通,所述第二形变槽(46)沿所述反向动密封区(23)的表面轮廓延伸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活塞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形变槽(45)和所述第二形变槽(46)的中部均设有多个朝向所述密封圈(2)的截面中心延伸的分支槽(47),各分支槽(47)的长度沿远离所述缸体(10)轴线方向逐渐增加。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活塞式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部(11)滑移连接有两个加压板(51),两个加压板(51)之间形成有压力腔(52),压力腔(52)内具有压力介质,所述滑移管(31)沿径向贯穿开设有一一对应所述密封圈(2)设置的通孔(314),所述通孔(314)与所述压力腔(52)连通;所述安装管(12)内设有第一流道(43)和第二流道(44),第一流道(43)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安装管(12)的内周面,第一流道(43)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容纳槽(132)的槽底,所述第一流道(43)的连通端位于远离油侧端盖(30)的一组所述密封翅片(25)的两个密封翅片(25)之间,所述密封圈(2)设有第一形变槽(45),所述第一形变槽(45)的槽口与所述第一流道(43)相连通,所述第一形变槽(45)沿所述正向动密封区(21)的表面轮廓延伸设置;第二流道(44)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安装管(12)的内周面,第二流道(44)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容纳槽(132)的槽底,所述第二流道(44)的连通端位于靠近油侧端盖(30)的一组所述密封翅片(25)的两个密封翅片(25)之间,所述密封圈(2)设有第二形变槽(46),所述第二形变槽(46)的槽口与所述第二流道(44)相连通,所述第二形变槽(46)沿所述反向动密封区(23)的表面轮廓延伸设置;当所述滑移管(31)正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密封圈(2)翻转至所述正向动密封区(21)抵接于缸体(10)内壁的状态时,所述通孔(314)与所述第一流道(43)连通;当所述滑移管(31)反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密封圈(2)翻转至所述反向动密封区(23)抵接于缸体(10)内壁的状态时,所述通孔(314)与所述第二流道(44)连通。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活塞式蓄能器,包括缸体和活塞,所述缸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油侧端盖和气侧端盖,所述活塞将缸体分隔成气腔室和油腔室,所述活塞的外周面设有两个沿活塞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环形容纳槽,容纳槽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背离缸体内壁的表面一体成型有密封翅片,所述密封翅片与容纳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的朝向缸体内壁的表面沿缸体长度方向依次设为正向动密封区、静密封区和反向动密封区,所述活塞还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密封圈绕自身的圆心线翻转,所述缸体内壁固定有限位环,限位环位于活塞与油侧端盖之间。本申请能够提高密封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田宝,谢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布柯玛蓄能器(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