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泵及排涝作业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66882发布日期:2023-08-01 11:3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自吸泵及排涝作业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自吸泵及排涝作业设备。


背景技术:

1、近年来的极端天气频发,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地铁站及隧道、涵洞和下穿桥等城市易涝点容易引发洪涝积水灾害。灾害现场水量巨大,同时垂直高度差各异。

2、针对积水面与地面高度差较低的场所,如地下1-2层的地下车库等,相关技术采用具有较大流量的排涝机器人进行排涝作业,以尽快排空积水,但这种排涝机器人在积水面与地面高度差较高的场所进行排涝作业时扬程不足。针对积水面与地面高度差较高的场所,如地下4-5层的地下车库、地铁站等,相关技术采用具有较大扬程的排涝机器人进行排涝作业,以便顺利地将水排出地下空间,但这种排涝机器人在积水面与地面高度差较低的场所进行排涝作业时流量受限,排涝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吸泵及排涝作业设备,能够提高排液作业的场景适应性。

2、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自吸泵,包括:

3、首级泵体单元,包括首级蜗壳、首级叶轮和首级出液管,所述首级蜗壳具有第一进液口,所述首级叶轮设置在所述首级蜗壳内,所述首级出液管与所述首级蜗壳连通;

4、次级泵体单元,包括次级蜗壳、次级叶轮、次级出液管和吸液室,所述次级叶轮设置在所述次级蜗壳内,所述次级出液管和所述吸液室均与所述次级蜗壳连通;和

5、切换阀,包括阀壳和阀芯,所述阀壳具有第二进液口,所述阀芯设置在所述阀壳内,所述阀壳与所述吸液室和所述首级蜗壳均连通;

6、其中,所述切换阀被配置为在所述阀芯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通过所述阀芯关闭所述第二进液口,并使所述吸液室与所述首级蜗壳经由所述阀壳连通,以及在所述阀芯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通过所述阀芯关闭所述阀壳与所述首级蜗壳的连通通道,并使所述吸液室与所述第二进液口经由所述阀壳连通。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液室包括位于所述次级蜗壳远离所述所述首级蜗壳一侧的第一段,所述第一段的内壁包括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和所述第二弧形面在所述次级叶轮的转动轴线远离所述阀壳的一侧相交,且相交位置到所述次级叶轮的转动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弧形面和所述第二弧形面上的其他位置到所述次级叶轮的转动轴线的距离。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面和所述第二弧形面相对于第一参考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参考平面通过所述相交位置和所述次级叶轮的转动轴线。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面在所述相交位置的内法线与所述第二弧形面在所述相交位置的内法线的夹角为20°~50°。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还包括连接所述次级蜗壳的收缩式进液口。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液室从所述吸液室连接所述次级蜗壳的位置到所述吸液室连接所述阀壳的位置的空间中心线的至少部分为三维螺旋线。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液室包括与所述阀壳连接且内部连通的第二段,所述次级出液管和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次级蜗壳上侧的部分分别位于第二参考平面的两侧,所述第二参考平面为通过所述次级叶轮的转动轴线的竖直平面。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从所述吸液室连接所述阀壳的位置到所述吸液室连接所述次级蜗壳的位置的方向上,所述第二段在垂直于所述次级叶轮的转动轴线的横截面上的宽度逐渐增大。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吸泵还包括:

15、真空抽取装置,被配置为抽取所述首级蜗壳和所述次级蜗壳中的至少一个内的空气。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真空抽取装置包括:

17、真空引液箱,具有与外接真空泵连接的接口;

18、三通接头,第一端通过导气管与所述第一进液口连接,第二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吸液室连通,第三端通过管路与所述真空引液箱连通;和

19、液控开关阀,设置在所述三通接头上或所述三通接头和所述吸液室之间,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导气管与所述吸液室之间的连通或断开。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真空引液箱固定设置在所述吸液室远离所述切换阀一侧的外壁上。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阀为旋转滑阀,所述阀芯在所述阀壳内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壳包括中空圆柱段、第一外接管段和第二外接管段,所述中空圆柱段具有用于连通所述首级蜗壳的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一外接管段和所述第二外接管段连接在所述中空圆柱段的两侧,所述第一外接管段一端与所述中空圆柱段连通,另一端作为所述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外接管段一端与所述中空圆柱段连通,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口与所述吸液室连通。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芯具有圆弧形内部通道,所述圆弧形内部通道被构造成在所述阀芯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二外接管段和所述第一连接口连通,并与所述第二外接管段和所述连接口的内壁平滑过渡,以及在所述阀芯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外接管段和所述第二外接管段连通,并与所述第一外接管段和所述第二外接管段的内壁平滑过渡。

2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阀芯的轴线的平面上,所述阀芯的轴线分别到所述中空圆柱段的连接口的第一中心、与所述第一外接管段连接的位置的第二中心和与所述第二外接管段连接的位置的第三中心的连线沿周向120°排布。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阀还包括:

26、端板,设置在所述阀壳外侧,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并与所述阀芯共同相对于所述阀壳转动;和

27、切换油缸,与所述端板上处于偏离转动所述阀芯的轴线的位置连接,被配置为驱动所述端板转动,以带动所述阀芯切换位置。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吸泵还包括:

29、拍门装置,设置在所述首级出液管和所述次级出液管中的至少一个的末端,用于控制所述首级出液管和所述次级出液管中的至少一个的出液。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拍门装置包括双节式拍门。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吸泵还包括:

32、传动轴,穿过所述首级蜗壳和所述次级蜗壳,并与所述首级叶轮和所述次级叶轮均传动连接;和

33、轴承支撑结构,与所述传动轴连接,并被配置为给所述传动轴提供轴承支撑作用。

34、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排涝作业设备,包括:前述的自吸泵。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自吸泵包括真空引液箱和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首级蜗壳和所述次级蜗壳,并与所述首级叶轮和所述次级叶轮均传动连接,所述排涝作业设备还包括:履带底盘、发动机、真空泵和离合器,所述发动机、所述真空泵和所述自吸泵均设置在所述履带底盘上,所述发动机通过所述离合器与所述传动轴连接,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真空引液箱的接口连接。

36、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切换阀的阀芯在不同位置的切换,改变吸液室与次级蜗壳之间和与第二进液口之间的连通关系,从而使首级蜗壳和次级蜗壳形成串联关系或并联关系,进而满足不同扬程和流量下的排液需求,提高排液作业的场景适应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