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空气质量监测的智能电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28649发布日期:2023-08-05 16:59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空气质量监测的智能电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风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空气质量监测的智能电风扇。


背景技术:

1、空气质量的好坏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但生活中人们并不能随时了解其所处的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因此携带有空气质量监测功能的电器应运而生,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728131a,公开了如下内容,该发明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具有氧气浓度及空气质量监测功能的电风扇,包括控制面板(1)以及内部电源电路,所述控制面板(1)上设置有pm2.5检测仪(2)、氧气浓度检测仪(5)以及提示装置(4),控制面板(1)内部还设置有控制模块(3);所述pm2.5检测仪(2)、氧气浓度检测仪(5)分别和内部电源电路以及控制模块(3)连接,所述提示装置(4)与控制模块(3)连接。该发明通过给传统电风扇上增加pm2.5以及氧气浓度监测报警系统,解决了人们不能随时知道其所处室内的空气质量的问题,通过该监测报警系统,有利于人们及时采取措施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促进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3、但是,现有技术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4、在现有技术中,未考虑在工厂工作环境中工人分布的不同密集程度下,采用不同的风扇分布方式,并分别根据工厂区域内的空气质量情况以及工人的工作强度状况对风扇的风量大小进行调整,以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提高风扇的工作效率与效果,以提高工厂的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空气质量监测的智能电风扇,其包括:

2、移动吹风装置,其包括若干设置于厂房顶部移动轨道上的移动风扇单元,用以对厂房内的不同区域进行吹风;

3、检测装置,其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风扇单元上的用以采集空气质量参数的空气质量采集单元以及设置在厂房顶部用以采集厂房区域图像的图像采集单元;

4、中控处理器,其与所述移动吹风装置以及检测装置连接,其包括相互连接的图像解析单元以及控制单元,

5、所述图像解析单元用以获取所述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厂房全景图像,并基于所述厂房全景图像中的人体轮廓确定人体轮廓分布状态,所述人体轮廓分布状态包括聚集分布状态以及分散分布状态;

6、所述控制单元用以在所述图像解析单元判定人体轮廓分布状态为聚集分布状态下,确定聚集区域,控制各移动风扇单元移动至所述聚集区域,并基于所述聚集区域内的空气质量参数调整各移动风扇单元的送风功率;

7、以及,用以在所述图像解析单元判定人体轮廓分布状态为分散分布状态下确定分散区域,控制各所述移动风扇单元移动至对应分散区域,并获取分散区域的区域图像,基于所述区域图像中人体轮廓对应关节点连线图确定预定周期内的动作量,基于所述动作量调整所述分散区域内移动风扇单元的送风功率。

8、进一步地,所述图像解析单元按照公式(1)计算所述厂房全景图像中的各人体轮廓与剩余各人体轮廓间的平均距离△de,

9、

10、公式(1)中,△di表示所述厂房全景图像中第i个人体轮廓与剩余各人体轮廓间的平均距离,m表示所述厂房全景图像中人体轮廓的数量。

11、进一步地,所述图像解析单元基于所述厂房全景图像中的人体轮廓确定人体轮廓分布状态,其中,

12、所述图像解析单元将所述厂房全景图像中的各人体轮廓与剩余各人体轮廓间的平均距离与预设的轮廓距离对比阈值进行对比,

13、若对比结果满足第一距离条件,所述图像解析单元判定所述人体轮廓分布状态为聚集分布状态;

14、若对比结果满足第二距离条件,所述图像解析单元判定所述人体轮廓分布状态为分散分布状态;

15、其中,所述第一距离条件为所述厂房全景图像中的各人体轮廓与剩余各人体轮廓间的平均距离小于所述轮廓距离对比阈值,所述第二距离条件为所述厂房全景图像中的各人体轮廓与剩余各人体轮廓间的平均距离大于等于所述轮廓距离对比阈值。

16、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确定聚集区域,其中,所述控制单元以所述厂房全景图像的中心为原点建立第一直角坐标系,并确定各人体轮廓中心点对应的坐标,确定最大横向坐标、最小横向坐标、最大纵向坐标以及最小纵向坐标,以所述最大横向坐标与最小横向坐标连线的距离为宽度,以所述最大纵向坐标以及最小纵向坐标连线的距离为长度构建矩形区域,将所述矩形区域确定为聚集区域。

17、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图像解析单元判定人体轮廓分布状态为分散分布状态下确定分散区域,其中,

18、所述控制单元以厂房全景图像中各人体轮廓的中心为原点以预设长度阈值为半径构建若干圆形区域,将圆形区域确定为分散区域。

19、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控制各所述移动风扇单元移动至对应分散区域,其中,

20、所述控制单元逐个控制移动风扇单元移动至分散区域,以使各所述分散区域内仅存在单个移动风扇单元。

2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聚集区域内的空气质量参数调整各移动风扇单元的送风功率,其中,

22、所述空气质量参数包括二氧化碳浓度,所述控制单元确定所述聚集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各移动风扇单元的送风功率与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成正比例关系。

23、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确定各所述区域图像中人体轮廓的关节点连线图,其中,

24、所述关节点连线图中的各关节点包括头部位置关节点、第一手部位置关节点、第二手部位置关节点、第一脚部位置关节点以及第二脚部位置关节点。

25、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区域图像中人体轮廓对应关节点连线图确定动作量,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公式(2)计算动作量,

26、

27、公式(2)中,li表示预定周期内第i个关节点的位移量,i为大于0的整数。

28、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动作量调整所述分散区域内移动风扇单元的送风功率,其中,

29、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移动风扇单元的送风功率与动作量成正比例关系。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移动吹风装置、检测装置以及中控处理器,中控处理器基于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厂房全景图像中的人体轮廓确定人体轮廓分布状态,在人体轮廓分布状态为聚集分布状态下,控制移动风扇单元移动至聚集区域,基于聚集区域内的空气质量参数调整各移动风扇单元的送风功率,以及,在人体轮廓分布状态为分散分布状态下,控制移动风扇单元移动至各分散区域,基于分散区域中人体轮廓对应关节点连线图确定人体轮廓的动作量并对应调整该分散区域中移动风扇单元的送风功率,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提高风扇的工作效率与效果,以提高工厂的空气质量,提高工人舒适度。

31、尤其,本发明中,图像解析单元获取图像采集单元所采集的厂房全景图像,并基于厂房全景图像中的各人体轮廓与剩余各人体轮廓间的平均距离确定人体轮廓分布状态,在实际情况中,各人体轮廓与剩余各人体轮廓间的平均距离越小,表征厂房内工作人员的分布越密集,因此各人体轮廓与剩余各人体轮廓间的平均距离能可靠地表征出厂房内工作人员的分布情况,即人体轮廓分布状态,便于后续针对不同的人体轮廓分布状态控制各移动风扇单元的分布位置,保证了移动风扇单元的工作效率与效果,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提高风扇的工作效率与效果,以提高工厂的空气质量,提高工人舒适度。

32、尤其,本发明中,控制单元基于图像解析单元所确定的人体轮廓分布状态确定各移动风扇单元的布置位置,在实际情况中,在厂房内工作人员的分布较密集的聚集分布状态下,将移动风扇单元移动到聚集区域进行吹风,在厂房内工作人员的分布较稀疏的分散分布状态下,将移动风扇单元移动至各分散区域,以各分散区域内的工作人员进行送风,提高了移动风扇单元的吹风效果,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提高风扇的工作效率与效果,以提高工厂的空气质量,提高工人舒适度。

33、尤其,本发明中,控制单元在图像解析单元判定人体轮廓分布状态为聚集分布状态下,基于聚集区域内的空气质量参数调整各移动风扇单元的送风功率,在实际情况中,在厂房内工作人员的分布较密集的聚集分布状态下,由于人员的大量聚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影响呼吸舒适度,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越大,移动风扇单元的送风功率应越大,以保证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适宜的范围内,因此,以聚集区域内的空气质量参数为依据能可靠地对各移动风扇单元的送风功率进行调整,保证了移动风扇单元的吹风效率与效果。

34、尤其,本发明中,控制单元在图像解析单元判定人体轮廓分布状态为分散分布状态下,基于分散区域中人体轮廓的关键点连线图确定人体轮廓的位移量,在实际情况中,在厂房内工作人员的分布较稀疏的分散分布状态下,工作人员处于活动的工作状态,人体轮廓的位移量表征了其动作剧烈程度,由于运动加速血液循环工作人员会发热出汗,且工作人员的活动强度越大,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在一些工作场景中活动强度越大会激起粉尘,因此,基于位移量调整对应工作区域内移动风扇单元的送风功率,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提高风扇的工作效率与效果,以提高工厂的空气质量,提高工人舒适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