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体组件及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12967发布日期:2023-12-07 18:16阅读:37来源:国知局
管体组件及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减振降噪,特别是一种管体组件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1、目前螺杆式冷水机组在商用制冷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螺杆转子旋转过程中,转子中压缩机容积周期性与吸气端和排气端体积联通,造成吸气管和排气管内产生周期性气流脉动,此气流脉动会造成螺杆压缩机产生振动噪声。

2、现有技术中对振动噪音会采用两种方式进行降噪,一种为在压缩机壳体上进行针对性设计压缩机消声装置,使得压缩机壳体体积更大,需要额外的铸造和机加工成本。如采用在压缩机排气端设计消音座和安装多个消音器,利用固有频率不同的多个消音器来抑制气流脉动噪声。该方案需在压缩机机体设计阶段将排气消声座和多个消声器的安装接口考虑进去,对压缩机结构设计和壳体铸造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另一种为采用插管式消声器原理或者基于亥姆霍兹共振器原理的共振式消声器,需要串联安装于管路中,会对气流产生一定的附加阻力,会降低压缩机能效。如采用多通道小通径的技术方案来整流和衰减管路系统中的气流,基于插管式消声器原理,衰减旋转机械管路中的气流脉动。该方案是将多个小通径导流管装入主管路中,对管路中气流产生较大的阻力,不利于压缩机能效的提高。在某些工况下,甚至会产生次生噪声。当压缩机工况变化时,主要噪声频段与该管路消声器最佳消声范围产生偏离,消声效果变差,针对不同工况的压缩机,气流脉动频率不同,需重新设计消声器,设计工作量大。

4、因此,现有技术中对螺杆压缩机的气流脉动进行降噪均存在修改铸件、吸排气阻力增加、消声频率不可调节的问题。并且消声装置设计一经定型,消声装置的消声频率不可变化。对于变频的螺杆压缩机,转速发生变化时,主要噪声频率也发生变化,造成消声装置无法满足变频的螺杆压缩机的消声需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消声装置无法满足变频的螺杆压缩机的消声需求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在管体外部设置连通管并利用连通管的容积变化对引起噪音的气流脉冲进行精确衰减以降低噪音的管体组件及压缩机。

2、一种管体组件,包括:

3、管体,所述管体内形成流体通道;

4、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设置于所述管体上,且所述连通管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

5、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设置于所述连通管内,且所述调节结构能够调节所述容纳腔的容积。

6、所述连通管包括形变部,所述形变部的内部构成至少部分所述容纳腔,所述调节结构与所述形变部连接,且所述调节结构能够带动所述形变部产生形变。

7、所述连通管包括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所述调节结构与所述波纹管的第二端连接,且所述调节结构能够带动所述波纹管的第二端进行移动。

8、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移动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形变部上,所述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管体上,且所述驱动部件能够带动所述移动部件进行移动。

9、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磁力部,所述移动部件包括电磁动圈,所述电磁动圈与电路连通以产生磁力,所述磁力部与所述电磁动圈产生的磁力相互作用。

10、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压力检测机构,所述压力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管体上,且所述压力检测机构能够获取所述流体通道内的流体压力,所述压力检测机构与所述电磁动圈电连接。

11、所述压力检测机构包括上游压力检测机构和下游压力检测机构,沿所述流体通道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上游压力检测机构、所述连通管和所述下游压力检测机构依次设置于所述管体上,且所述上游压力检测机构和所述下游压力检测机构均与所述电磁动圈电连接。

12、所述上游压力检测机构与所述连通管之间具有第一间距;和/或,所述下游压力检测机构与所述连通管之间具有第二间距。

13、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上游压力检测机构和所述下游压力检测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连通,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磁动圈电连接。

14、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功率放大单元,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功率放大单元与所述电磁动圈电连接。

15、所述调节结构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设置于所述管体上,且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导向结构导向配合。

16、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活塞和驱动件,所述活塞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连通管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活塞相连接,且所述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活塞进行移动。

17、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管体组件。

18、本发明提供的管体组件及压缩机,在管体的外部连接连通管,并通过连通管的容积变化对管体内的流体通道的流体脉冲进行抵消,从而降低流体脉动产生的噪音,由于连通管位于管体的外部,即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需要对压缩机的排气端设计消音装置而造成压缩机的体积增加以及壳体生产要求提高的问题,降低生产工艺要求及生产成本,可独立安装于吸排气管段,不影响压缩机原有的设计,使用灵活性更高,还能够避免现有技术中在流体通道内消声器而产生较大阻力,保证压缩机的能效,而且调节结构能够对连通管的容积进行调节,并且连通管的容积变化量还能够随着流体通道内的压力变化等条件进行对应调节,从而在压缩机工况发生变化或者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时,均能够起到良好的消声降噪效果,具有自适应能力,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无法调节消声频率的技术方案来说,有效的提升了适用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管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2)包括形变部(21),所述形变部(21)的内部构成至少部分所述容纳腔(22),所述调节结构(3)与所述形变部(21)连接,且所述调节结构(3)能够带动所述形变部(21)产生形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2)包括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流体通道(11)连通,所述调节结构(3)与所述波纹管的第二端连接,且所述调节结构(3)能够带动所述波纹管的第二端进行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3)包括移动部件和驱动部件,所述移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形变部(21)上,所述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管体(1)上,且所述驱动部件能够带动所述移动部件进行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磁力部(31),所述移动部件包括电磁动圈(32),所述电磁动圈(32)与电路连通以产生磁力,所述磁力部(31)与所述电磁动圈(32)产生的磁力相互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3)还包括压力检测机构,所述压力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管体(1)上,且所述压力检测机构能够获取所述流体通道(11)内的流体压力,所述压力检测机构与所述电磁动圈(32)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机构包括上游压力检测机构(41)和下游压力检测机构(42),沿所述流体通道(11)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所述上游压力检测机构(41)、所述连通管(2)和所述下游压力检测机构(42)依次设置于所述管体(1)上,且所述上游压力检测机构(41)和所述下游压力检测机构(42)均与所述电磁动圈(32)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压力检测机构(41)与所述连通管(2)之间具有第一间距;和/或,所述下游压力检测机构(42)与所述连通管(2)之间具有第二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3)还包括控制器,所述上游压力检测机构(41)和所述下游压力检测机构(42)均与所述控制器连通,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磁动圈(32)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3)还包括功率放大单元,所述控制器通过所述功率放大单元与所述电磁动圈(32)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3)还包括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设置于所述管体(1)上,且所述移动部件与所述导向结构导向配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3)包括活塞和驱动件,所述活塞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连通管(2)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活塞相连接,且所述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活塞进行移动。

13.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管体组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体组件及压缩机。管体组件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形成流体通道;连通管,所述连通管设置于所述管体上,且所述连通管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与所述流体通道连通;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设置于所述连通管内,且所述调节结构能够调节所述容纳腔的容积。本发明提供的管体组件及压缩机,在管体的外部连接连通管,并通过连通管的容积变化对管体内的流体通道的流体脉冲进行抵消,从而降低流体脉动产生的噪音,并且连通管的容积变化量还能够随着流体通道内的压力变化等条件进行对应调节,从而在压缩机工况发生变化或者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时,均能够起到良好的消声降噪效果,具有自适应能力,有效的提升了适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鲁涵锋,张龙爱,周江峰,王纪遇,冯新园,杨二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