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风机用蜗壳结构、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75451发布日期:2023-09-16 17:4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离心风机用蜗壳结构、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离心风机,尤其涉及一种离心风机用蜗壳结构、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1、离心风机常用于吸油烟机、空调等产品中。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叶轮以及电机,其中,叶轮转动设于蜗壳内,并由电机驱动。蜗壳的出风口一般朝上,而在蜗壳的环壁的底部通常设置有用于漏油的漏油口。由于漏油口的设置,离心风机运行过程中,烟气容易从漏油孔内泄漏、引起更大的噪音、降低排烟效率。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申请号为cn201621209245.6(授权公告号为:cn20635284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油烟机蜗壳,包括蜗壳,蜗壳内设有空气流道,蜗壳底部设有与空气流道相通的漏油孔,蜗壳底部且位于漏油孔处凸出设置有漏油嘴。在蜗壳底部且位于漏油孔处凸出设置有漏油嘴,漏油嘴能将漏油孔覆盖住,避免空气流道与蜗壳外侧直接相通,减少了烟气从漏油孔处的泄漏量,降低了在漏油孔处产生的噪音,提高了排烟的效率。

3、上述专利申请中的吸油烟机蜗壳结构还具有一定的不足,该专利申请中蜗壳结构的降噪原理主要是通过将漏油嘴开口处的气流方向背向蜗壳内风道的气流方向,由此减少气流在漏油嘴处的泄漏,进而使漏油孔出口的流速减小来降低噪声,但,对于风机系统来说,其内部流速是一个自适应的过程,当风机出口阻力较小时,当内部流动的气流速度较大时,蜗壳内部的静压小,此方案能够使漏油孔的流速变小,但当在工作工况阻力较大时,其内部气流流动速度较小,蜗壳内部的静压较大,这样影响漏油孔流速的决定因素就是蜗壳内部的静压,故在此工况下,漏油孔的流速就会变化较小,尤其是,本申请人发现由于该专利申请中的漏油嘴的开口依然为小孔,故当高压气流从此漏油孔喷出时,在离喷口稍近的区域,气流连续保持喷口处的流速前进,在这个区域内,存在一个射流核心,在核心的四周,射流与卷吸进来的气体距离混合,产生噪声;而在离喷口稍远的区域,气流和四周空气之间进展为剧烈地混合,引起急剧的气体扰动,射流宽度渐渐变大,产生的噪声最强。

4、故,现有离心风蜗壳结构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气流从漏油孔处泄漏引起的噪音问题的离心风机用蜗壳结构。

2、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上述蜗壳结构的离心风机。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

4、本实用新型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离心风机用蜗壳结构,包括:

5、蜗壳本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连接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环壁,所述环壁的底部开设有漏油孔;

6、还包括设于所述环壁上漏油孔所在位置处的罩体,所述罩体与所述环壁上漏油孔位置处的环壁部分共同限定出用于对经所述漏油孔流出的气流进行整流的整流腔,所述罩体上在与所述环壁上的漏油孔非相对的位置处还开设有供整流腔内的气流排出的开口,所述罩体上的开口的面积大于漏油孔的面积。

7、为了避免外部气流进入到进风口的过程中对从罩体中排出的气流造成影响,所述蜗壳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朝向与所述罩体上的开口方向相反。

8、为了简化罩体结构,并使气流能够顺利地从罩体的开口外排,所述罩体包括与所述漏油孔相对的底板、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且均与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相连的两个侧板以及与底板的前侧边缘、两个侧板的前侧边缘均相连的前板,所述底板、两个侧板以及前板依次相连后形成在后侧敞口的罩体结构,该罩体结构的后侧敞口即构成了所述的开口。

9、为了能有效减少从漏油孔喷射出的气流对罩体的对应壁板的撞击噪音,需要对罩体的对应壁板与漏油孔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设计,优选地,所述漏油孔的孔径记作d,所述罩体的底板与所述漏油孔之间的距离记作l1,所述罩体上的两个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侧板与所述漏油孔之间的距离记作l2,其中,2d<l1<3d,5d<l2<15d。

10、安装在吸油烟机中的离心风机,气流一般自下而上进入蜗壳的进风口中,为了避免蜗壳本体上罩体的设置对风道中的气流流动造成影响,的所述蜗壳本体的第一侧板的底部具有自上而下向后倾斜的折板,所述罩体的前板与所述折板相接,且与所述折板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罩体的底板自前而后向上倾斜。

11、为了减少罩体中整流腔内气流的紊乱影响,进而改善射流的流场,达到降低噪声目的,所述罩体的底板与其中所述侧板之间在两者相接的部分为平滑过渡的弧形板。

12、本实用新型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离心风机,包括蜗壳、设于所述蜗壳内的叶轮以及用于带动叶轮旋转的电机,所述蜗壳采用上述的离心风机用蜗壳结构。

13、本实用新型解决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风机系统,所述风机系统采用上述的离心风机,该离心风机的罩体上的开口方向朝后。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蜗壳本体上漏油孔处设置的罩体可以切断漏油孔射流卷吸周边气体路径及拓宽气流流出面积,减小气流速度进行降噪,具体地,罩体可对气流产生阻碍作用,在阻碍作用的影响下,喷射气体静压会升高,气流将从罩体的开口处换向流出,由于罩体的开口面积大于漏油孔,故,气流的速度会明显变慢,噪声降低,同时,由于喷射气流的静压升高,也会反向影响漏油孔的喷射流量。此外,罩体的设置也可以阻碍声音向前传播,也会减弱操作者位置的噪声分量。



技术特征:

1.离心风机用蜗壳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用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的第一侧壁(11)上开设有进风口(110),所述进风口(110)的朝向与所述罩体(40)上的开口(44)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机用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40)包括与所述漏油孔(130)相对的底板(41)、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且均与所述底板(41)的左右两侧相连的两个侧板(42)以及与底板(41)的前侧边缘、两个侧板(42)的前侧边缘均相连的前板(43),所述底板(41)、两个侧板(42)以及前板(43)依次相连后形成在后侧敞口的罩体(40)结构,该罩体(40)结构的后侧敞口即构成了所述的开口(4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风机用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油孔(130)的孔径记作d,所述罩体(40)的底板(41)与所述漏油孔(130)之间的距离记作l1,所述罩体(40)上的两个侧板(42)中的至少一个侧板(42)与所述漏油孔(130)之间的距离记作l2,其中,2d<l1<3d,5d<l2<15d。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风机用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本体(10)的第一侧板(42)的底部具有自上而下向后倾斜的折板(111),所述罩体(40)的前板(43)与所述折板(111)相接,且与所述折板(111)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罩体(40)的底板(41)自前而后向上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风机用蜗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40)的底板(41)与其中所述侧板(42)之间在两者相接的部分为平滑过渡的弧形板。

7.一种离心风机,包括蜗壳、设于所述蜗壳内的叶轮(20)以及用于带动叶轮(20)旋转的电机(30),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采用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机用蜗壳结构。

8.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风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系统采用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心风机,该离心风机的罩体(40)上的开口(44)方向朝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心风机用蜗壳结构、离心风机以及吸油烟机,蜗壳结构包括:蜗壳本体,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连接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环壁,所述环壁的底部开设有漏油孔;还包括设于所述环壁上漏油孔所在位置处的罩体,所述罩体与所述环壁上漏油孔位置处的环壁部分共同限定出用于对经所述漏油孔流出的气流进行整流的整流腔,所述罩体上在与所述环壁上的漏油孔非相对的位置处还开设有供整流腔内的气流排出的开口,所述罩体上的开口的面积大于漏油孔的面积。优点在于:罩体可以切断漏油孔射流卷吸周边气体路径及拓宽气流流出面积,减小气流速度进行降噪。

技术研发人员:孙佳琪,胡泽元,李晓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