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LNG高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1817发布日期:2024-04-01 14:09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LNG高压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化工,特别涉及一种新型lng高压泵。


背景技术:

1、lng(liquid nature gas)高压泵是lng接收站的核心设备,将来自上游过冷或接近饱和状态的lng加压后送下游。

2、个别工况下泵入口的lng接近饱和状态,装置汽蚀余量低。因此目前国内外常用立式多级潜液泵,泵由进口泵桶、潜液电机、进口导叶、转子、平衡盘、低温电缆、贯穿接头及密封等组成。该类型泵生产、装配难度高,主要还依赖于进口,生产周期长、价格昂贵、维修难度大。进口泵组交货期长达15个月以上,影响项目进度,备件贵且交货期长;也可能面临国外禁运风险。虽然国内厂商也在做国产化,但是鲜有实际应用,而且核心潜液电机、轴承、贯穿接头等都需要进口,价格也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汽蚀新型lng高压泵。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新型lng高压泵,包括轴,轴上设置有若干叶轮,首级叶轮为双吸叶轮,轴上套设有内泵体,内泵体与若干叶轮之间形成介质通道,内泵体外套设有外泵体,外泵体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首级叶轮和内泵体之间的介质通道与进液口连通,末级叶轮与内泵体之间的介质通道与出液口连通。

4、本实用新型的首级叶轮采用双吸叶轮,则叶轮的过流面积较大,介质流速小,介质压力提高,从而阻止汽蚀发生。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轴的中部与内泵体之间设置有中间密封套,轴上中间密封套的两侧均设置有叶轮,中间密封套两侧的介质通道连通。介质经右侧的所有介质通道后进入左侧的介质通道,再从出液口流出。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中间密封套两侧的介质通道内介质流动的方向相反。两侧的叶轮对称布置,轴向力方向相反,实现轴向力自平衡。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外泵体的一端连接有泵盖,泵盖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支架,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轴之间连接有推力轴承;所述外泵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小泵盖,小泵盖的另一端与轴之间连接有滑动轴承。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内泵体的一侧与泵盖连接,内泵体的另一侧和外泵体内均设置有台阶,内泵体的台阶与外泵体的台阶相互抵紧;所述内泵体设置台阶的一侧与下泵盖之间设置有进液通道,首级叶轮和内泵体之间的介质通道和进液口由进液通道连通。泵盖拆除后,内泵体可整体抽出。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推力轴承与轴之间连接有磁力油封。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泵盖与轴之间连接有第一轴封组件,小泵盖与轴之间连接有第二轴封组件。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泵盖与轴之间还连接有平衡密封套。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轴的一端连接有联轴器组成。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叶轮的材料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材料,内泵体、外泵体的材料为不锈钢,叶轮、内泵体和外泵体均做低温处理。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实用新型的首级叶轮采用双吸叶轮,则首级叶轮的过流面积较大,介质流速小,介质压力高,从而阻止汽蚀发生。

16、2.本实用新型的lng高压泵为卧式多级离心泵,中心线支撑,两侧叶轮对称布置,两侧的介质通道内介质流动的方向相反,实现轴向力自平衡阻止。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lng高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轴(21),轴(21)上设置有若干叶轮,首级叶轮(11)的结构为双吸叶轮,轴(21)上套设有内泵体(8),内泵体(8)与若干叶轮之间形成介质通道,内泵体(8)外套设有外泵体(7),外泵体(7)上设置有进液口(23)和出液口(24),首级叶轮(11)和内泵体(8)之间的介质通道与进液口(23)连通,末级叶轮(18)与内泵体(8)之间的介质通道与出液口(2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lng高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21)的一端连接有联轴器组成(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lng高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的材料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材料,内泵体(8)、外泵体(7)的材料为不锈钢,叶轮、内泵体(8)和外泵体(7)均做低温处理。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LNG高压泵。其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LNG高压泵,包括轴,轴上设置有若干叶轮,首级叶轮的结构为双吸叶轮,轴上套设有内泵体,内泵体与若干叶轮之间形成介质通道,内泵体外套设有外泵体,外泵体上设置有进液口(23)和出液口(24),首级叶轮和内泵体之间的介质通道与进液口(23)连通,末级叶轮与内泵体之间的介质通道与出液口(24)连通。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汽蚀新型LNG高压泵。

技术研发人员:肖兴均,吴尚荣,朱春早,周扬,王晓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5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