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压机冷凝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5084发布日期:2023-12-21 09:2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压机冷凝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空压机,具体的说是一种空压机冷凝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大多数空气压缩机是往复活塞式,旋转叶片或旋转螺杆,冷凝水是指水蒸气经过冷凝过程形成的液态水,它的流量一般与空气的含湿量,露点温度,室温等有关,对冷凝水降温并进行回收二次利用,可以达到节省水资源的目的,且对冷凝水回收可以避免冷凝水直排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

2、专利号为cn211876791u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空压机冷凝水循环式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空压机本体,所述空压机本体内部设置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一端贯穿空压机本体且延伸至空压机本体外部,所述冷凝管一端连接有疏水器,所述疏水器远离冷凝管的一侧连接有z型管,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箱。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冷凝管内部的冷凝水在对空压机本体内部的压缩空气进行换热后通过疏水器顺着z型管从喷头喷出,经过冷却后送入储水箱储存,然后将过水泵二重新送入冷凝管内部,使冷凝水能够回收利用,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也不会对环境造成热污染,使得装置更为环保。

3、现有技术中,通过对冷凝水搅拌和冷风机的配合使用,以达到降温目的,但此种降温方式是对大量冷凝水统一进行搅拌和使用冷风机吹,大量液体汇成一处,难以对整体进行有效降温,使得冷凝水降温速度慢、降温效率低,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压机冷凝水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通过对冷凝水搅拌和冷风机的配合使用,以达到降温目的,但此种降温方式是对大量冷凝水统一进行搅拌和使用冷风机吹,大量液体汇成一处,难以对整体进行有效降温,使得冷凝水降温速度慢、降温效率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压机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筒体和储液箱;所述筒体底部固接有一组支柱;所述筒体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连接管和储液箱内部相连通;所述储液箱顶部固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处设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贯穿储液箱顶部并和储液箱内部相连通;所述筒体底部开设有圆弧槽,且圆弧槽中心处和出水口位置相对应;所述筒体内壁固接有一组第一冷却板,且第一冷却板侧壁和筒体内壁相贴合;一组所述第一冷却板纵向交叉分布;所述筒体内壁之间固接有活性炭吸附层,且活性炭吸附层位于第一冷却板上方。

3、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吸附层顶部设有扩散板;所述扩散板顶部开设有一组圆形通槽;所述扩散板横截面为圆锥形,且锥形尖端向上设置;所述扩散板的弧形面上通过一组固定杆和筒体内壁相固接。

4、优选的,所述筒体内壁之间固接有第二冷却板,且第二冷却板横截面为圆锥形,且锥形尖端向下设置;所述第二冷却板底部开设有贯穿槽,且贯穿槽和第一冷却板位置相对应。

5、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却板的弧形面上开设有一组螺旋槽。

6、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板顶部固接有弧形冷却板,且弧形冷却板中间高两端低;所述弧形冷却板上开设有弯折槽。

7、优选的,一组所述第一冷却板均对应倾斜向下设置。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压机冷凝水回收装置,通过将液体从进水口处排入筒体内,经过活性炭吸附层吸附液体内部杂质,然后液体由上及下流经多个第一冷却板,流经过程中对液体进行降温,最终通过连接管进入储液箱内,圆弧槽的设立,可以避免液体堆积在筒体底部,多个第一冷却板交叉设置,可以使液体在流动过程中,经过过个第一冷却板的冷却,从而使液体快速降温,提高降温效率。

10、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空压机冷凝水回收装置,通过扩散板的设立,可以使进入筒体内的液体经过扩散板向四周扩散开来,避免液体只流向活性炭吸附层的中心位置,导致活性炭吸附层的大部分边缘位置未被使用,就要被更换,使得对液体过滤效果差,且降低了活性炭吸附层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空压机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和储液箱(2);所述筒体(1)底部固接有一组支柱(3);所述筒体(1)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水口(4)和出水口(5);所述出水口(5)通过连接管(6)和储液箱(2)内部相连通;所述储液箱(2)顶部固接有水泵(7);所述水泵(7)的进水端处设有进水管(8),且进水管(8)贯穿储液箱(2)顶部并和储液箱(2)内部相连通;所述筒体(1)底部开设有圆弧槽(9),且圆弧槽(9)中心处和出水口(5)位置相对应;所述筒体(1)内壁固接有一组第一冷却板(10),且第一冷却板(10)侧壁和筒体(1)内壁相贴合;一组所述第一冷却板(10)纵向交叉分布;所述筒体(1)内壁之间固接有活性炭吸附层(11),且活性炭吸附层(11)位于第一冷却板(10)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层(11)顶部设有扩散板(12);所述扩散板(12)顶部开设有一组圆形通槽(13);所述扩散板(12)横截面为圆锥形,且锥形尖端向上设置;所述扩散板(12)的弧形面上通过一组固定杆(14)和筒体(1)内壁相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压机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内壁之间固接有第二冷却板(15),且第二冷却板(15)横截面为圆锥形,且锥形尖端向下设置;所述第二冷却板(15)底部开设有贯穿槽(16),且贯穿槽(16)和第一冷却板(10)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压机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板(15)的弧形面上开设有一组螺旋槽(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压机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板(10)顶部固接有弧形冷却板(18),且弧形冷却板(18)中间高两端低;所述弧形冷却板(18)上开设有弯折槽(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空压机冷凝水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第一冷却板(10)均对应倾斜向下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空压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空压机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筒体和储液箱;所述筒体底部固接有一组支柱;所述筒体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连接管和储液箱内部相连通;所述储液箱顶部固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处设有进水管,且进水管贯穿储液箱顶部并和储液箱内部相连通;所述筒体底部开设有圆弧槽,且圆弧槽中心处和出水口位置相对应;以解决通过对冷凝水搅拌和冷风机的配合使用,以达到降温目的,但此种降温方式是对大量冷凝水统一进行搅拌和使用冷风机吹,大量液体汇成一处,难以对整体进行有效降温,使得冷凝水降温速度慢、降温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江坤,黄瑞泽,侯伟,段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常村大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12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