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泵散热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1051发布日期:2023-12-21 11:44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泵散热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充气泵,具体是一种充气泵散热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1、充气泵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种热能不及时排出对于充气泵内部元器件存在一定的危害,通常充气泵是通过风道结构将热量从设备中排出,目前的充气泵设备大多只考虑产品的单向通风,散热模式单一,常见的措施是通过增大出风口来散出多余热量,但是这种增大通风口的方式会导致外部液体从通风口进入到充气泵内部,容易造成电路损坏。

2、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充气泵散热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泵散热防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充气泵散热防水结构,包括充气泵主体,所述充气泵主体的上部连接有顶部壳体,所述充气泵主体的下部连接有底部支撑座,所述顶部壳体的上侧面固定安装有操作及显示面板,所述操作及显示面板的侧边开设有出气格栅,所述底部支撑座的表面贯通开设有底部格栅,所述顶部壳体的顶面侧壁延伸设置有边缘凸棱,所述边缘凸棱和所述操作及显示面板之间形成有内陷槽,所述出气格栅的底侧延伸到所述内陷槽的表面。

4、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气泵主体的上部和所述顶部壳体的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所述充气泵主体的下部和所述底部支撑座的连接方式也为卡扣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气格栅的底侧固定设有防污栅。

6、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部支撑座的底面四周固接支撑脚垫,所述底部格栅位于所述支撑脚垫的水平上侧。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底部支撑座的底面中心内凹形成有内凹腔。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气泵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抬升板。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气泵主体的侧壁顶部转动连接有提手。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通过设置出气格栅和底部格栅,在充气泵产生热量后,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热空气会自动通过气泵内部的空间向上流通并从出气格栅排出,同时会带动会地面较低温度的气体从底部格栅进入至充气泵主体内部向上流动,提高充气泵本身的通风效率,加快无效热能扩散,设置边缘凸棱,可以对出气格栅进行遮挡,使得气泵整体外观更平整美观,在出气格栅的底侧设防污栅,可以起到阻挡的作用,避免液体从出气格栅处流入到充气泵主体的内部,保护充气泵主体内部的泵体等元器件,避免电路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充气泵散热防水结构,包括充气泵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泵主体(1)的上部连接有顶部壳体(6),所述充气泵主体(1)的下部连接有底部支撑座(4),所述顶部壳体(6)的上侧面固定安装有操作及显示面板(3),所述操作及显示面板(3)的侧边开设有出气格栅(8),所述底部支撑座(4)的表面贯通开设有底部格栅(5),所述顶部壳体(6)的顶面侧壁延伸设置有边缘凸棱(10),所述边缘凸棱(10)和所述操作及显示面板(3)之间形成有内陷槽(7),所述出气格栅(8)的底侧延伸到所述内陷槽(7)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泵散热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泵主体(1)的上部和所述顶部壳体(6)的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所述充气泵主体(1)的下部和所述底部支撑座(4)的连接方式也为卡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泵散热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格栅(8)的底侧固定设有防污栅(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泵散热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座(4)的底面四周固接支撑脚垫(12),所述底部格栅(5)位于所述支撑脚垫(12)的水平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气泵散热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底部支撑座(4)的底面中心内凹形成有内凹腔(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泵散热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泵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部抬升板(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泵散热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泵主体(1)的侧壁顶部转动连接有提手(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充气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充气泵散热防水结构,包括充气泵主体,所述充气泵主体的上部连接有顶部壳体,所述充气泵主体的下部连接有底部支撑座,所述顶部壳体的上侧面固定安装有操作及显示面板,所述操作及显示面板的侧边开设有出气格栅,所述底部支撑座的表面贯通开设有底部格栅,所述顶部壳体的顶面侧壁延伸设置有边缘凸棱。通过设置出气格栅和底部格栅,在充气泵产生热量后,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热空气会自动通过气泵内部的空间向上流通并从出气格栅排出,同时会带动会地面较低温度的气体从底部格栅进入至充气泵主体内部向上流动,提高充气泵本身的通风效率,加快无效热能扩散。

技术研发人员:张达刚,于春波,林福伟,王成,姚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得力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