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多级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1771发布日期:2023-11-06 18:4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液化气多级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化气多级泵。


背景技术:

1、在液化气传送领域,通常使用离心泵来实现液化气的输送。离心泵通过旋转叶片产生离心力,将液体从吸入端抽出并推送到排出端。然而,在传送液化气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首先,液化气通常具有较高的压力差,这要求泵具有较高的工作压力能力。其次,液化气的气体含量通常较高,可能高达50%,这会对泵的工作性能和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此外,液化气的消耗性能要求较低,需要泵具有较高的效率。

2、传送液化气时还需要考虑泵体的冷却问题。由于液化气的低温性质,传统的冷却方法可能不适用于液化气多级泵,因此需要采用其他方式来保持泵体的正常工作温度。

3、在现有技术中,离心泵使用的过程中稳定性比较差。在进行液化气输送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泄露的情况,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液化气多级泵。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化气多级泵,包括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的中部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上部设置有中段盖,所述泵体的尾部设置有尾段盖,所述尾段盖的腔体后侧设置有出料段,所述出料段的后侧设置有密封座,所述密封座的端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后侧设置有轴承架,所述轴承架的中心部位设置有轴承垫圈,所述轴承垫圈与深沟球轴承相贴合,所述泵体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泵轴;所述中段盖的间隙处设置有泵腔,所述泵体右侧上部设置有液化气吸气端,所述泵轴的外表面设置有预先压缩涡轮;所述泵体的左侧端部设置有液化气出气端。

2、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泵体提供泵腔的结构支撑,承载各个部件和连接管道。六角螺母用于固定和连接泵体和其他部件。螺母止动垫圈固定螺母位置,防止螺母松动。拉杆连接和支撑泵体和轴承架等部件,增强泵体的稳定性。中段盖用于密封泵腔,防止液化气泄漏。尾段盖用于密封泵腔,防止液化气泄漏。出料段用于液化气排出,将压缩后的液化气输送到目标地点。密封座提供泵腔的密封,防止液化气泄漏。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轴承垫圈与所述深沟球轴承套在所述泵轴的外表面。

4、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轴承架提供泵轴的支撑和固定,保证泵轴的正常转动。轴承垫圈用于支撑泵轴,减少摩擦和磨损。深沟球轴承支撑和固定泵轴,使其能够顺畅转动。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泵体的右侧设置有泵电机,所述泵电机的内部设置有电机转子。

6、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泵电机提供动力,驱动泵轴旋转,实现压缩和排出液化气。电机转子电机的旋转部分,通过转动带动泵轴旋转。o型圈用于泵腔的密封,防止液化气泄漏。石墨套用于泵腔的密封,防止液化气泄漏。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泵体通过六角螺母进行连接,所述六角螺母与所述泵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母止动垫圈。

8、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螺母止动垫圈固定螺母位置,防止螺母松动。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密封盖的内表面设置有o型圈,所述泵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石墨套,所述石墨套的外表面与预先压缩涡轮相贴合。

10、采用上述结构,通过o型圈用于泵腔的密封,防止液化气泄漏。石墨套用于泵腔的密封,防止液化气泄漏。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液化气吸气端通过侧流道与泵腔相连接。

12、采用上述结构,通过侧流道液化气通过侧流道流经叶轮,参与压缩过程。液化气吸气端液化气从此端口进入泵腔,参与吸气过程。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液化气吸气端通过预先压缩涡轮的腔体与所述液化气出气端相连接。

14、采用上述结构,通过预先压缩涡轮进行一定程度的压缩。液化气出气端压缩后的液化气从此端口排出,流向需要的地方。

1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泵轴与深沟球轴承采用过盈配合相连接。

16、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所述泵轴与深沟球轴承采用过盈配合相连接可提高泵轴与深沟球轴承连接程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化气多级泵,包括泵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的中部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上部设置有中段盖,所述泵体的尾部设置有尾段盖,所述尾段盖的腔体后侧设置有出料段,所述出料段的后侧设置有密封座,所述密封座的端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后侧设置有轴承架,所述轴承架的中心部位设置有轴承垫圈,所述轴承垫圈与深沟球轴承相贴合,所述泵体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泵轴;所述中段盖的间隙处设置有泵腔,所述泵体右侧上部设置有液化气吸气端,所述泵轴的外表面设置有预先压缩涡轮;所述泵体的左侧端部设置有液化气出气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多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垫圈与所述深沟球轴承套在所述泵轴的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化气多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的右侧设置有泵电机,所述泵电机的内部设置有电机转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化气多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通过六角螺母进行连接,所述六角螺母与所述泵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螺母止动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化气多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的内表面设置有o型圈,所述泵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石墨套,所述石墨套的外表面与预先压缩涡轮相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化气多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气吸气端通过侧流道与泵腔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化气多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化气吸气端通过预先压缩涡轮的腔体与所述液化气出气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化气多级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与深沟球轴承采用过盈配合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化气多级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中部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上部设置有中段盖,所述泵体的尾部设置有尾段盖,所述尾段盖的腔体后侧设置有出料段,所述出料段的后侧设置有密封座,所述密封座的端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后侧设置有轴承架,所述轴承架的中心部位设置有轴承垫圈,所述轴承垫圈与深沟轴承相贴合,所述泵体的中心部位设置有泵轴;所述中段盖的间隙处设置有泵腔,所述泵体右侧上部设置有液化气吸气端,通过采用离心式测流道原理、水平结构以及机模密封的轴设计,使得泵体能够在高压力差、低消耗性能和高气体含量的情况下高效、稳定地泵送液化气。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余温如,聂东,郝行亮,刘良永,姜浩,杜彦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嘉松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