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油泵用稳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8408发布日期:2024-01-26 23:1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轮机油泵用稳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轮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轮机油泵用稳压装置。


背景技术:

1、交流油泵切换试验时,会存在润滑油母管压力跌破至停机值的情况,导致主汽门自动关闭,引起系统跳闸的风险,在此情况下运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轮机油泵用稳压装置。通过蓄能器以及管道组件,解决在润滑油母管压力过低时,通过蓄能器为润滑油母管提供润滑油,稳定润滑油母管压力到油泵切换完成,保证了汽轮机油泵安全稳定运行。

2、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汽轮机油泵用稳压装置,包括:润滑油母管,所述润滑油母管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油管口和出油管口;逆止阀,所述逆止阀设置于所述润滑油母管上,用于防止润滑油逆流;若干个蓄能器,所述蓄能器用于存储润滑油,且若干个所述蓄能器水平排布;三通管;管道组件,所述管道组件用于将所述润滑油母管与所述蓄能器连通;其中,所述蓄能器用以在所述润滑油母管压力过低时,将润滑油通过所述管道组件并经由所述三通管输送至所述润滑油母管。

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润滑油通过进油管口进入,再经过逆止阀、出油管口、通过三通管流出,或润滑油通过进油管口进入,再经过逆止阀、出油管口、通过三通管的第二端口流入到蓄能器进行存储。

5、进一步地,所述管道组件包括第一段管道、第二段管道、第三段管道、第四段管道和连接支管,所述第一段管道的端部设置有闷盖,所述第一段管道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多个连接支管,多个所述连接支管另一端与若干个所述蓄能器连通;所述第一段管道的另一端部与第二段管道连通,所述第二段管道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段管道连通;所述第三段管道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段管道连通。

6、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管道组件用于为蓄能器运输润滑油并存储,并在润滑油母管压力过低时将蓄能器中存储的润滑油输送至润滑油母管。

7、进一步地,所述三通管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三通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润滑油母管的出油管口连通;所述三通管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段管道另一端连通。

8、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三通管方便将润滑油分别输送至第三端口或蓄能器,通过一个部件实现此功能。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管道与第二段管道通过第一弯头连接,所述第二段管道与第三段管道通过第二弯头连接,所述第三段管道和第四段管道通过第三弯头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计第一弯头、第二弯头和第三弯头来改变管道流通的方向。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管道上还连接有球阀,所述球阀还连接有压力表。

1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球阀可以切断介质的流动,起到控制流量的作用,通过压力表可以观测蓄能器处的压力值。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轮机油泵用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轮机油泵用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组件包括第一段管道、第二段管道、第三段管道、第四段管道和连接支管,所述第一段管道的端部设置有闷盖,所述第一段管道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多个连接支管,多个所述连接支管另一端与若干个所述蓄能器连通;所述第一段管道的另一端部与第二段管道连通,所述第二段管道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段管道连通;所述第三段管道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段管道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轮机油泵用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具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三通管的第一端口与所述润滑油母管的出油管口连通;所述三通管的第二端口与所述第四段管道另一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轮机油泵用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管道与第二段管道通过第一弯头连接,所述第二段管道与第三段管道通过第二弯头连接,所述第三段管道和第四段管道通过第三弯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轮机油泵用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管道上还连接有球阀,所述球阀还连接有压力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轮机油泵用稳压装置,包括:润滑油母管,所述润滑油母管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油管口和出油管口;逆止阀,所述逆止阀设置于所述润滑油母管上,用于防止润滑油逆流;若干个蓄能器,所述蓄能器用于存储润滑油,且若干个所述蓄能器水平排布;三通管;管道组件,所述管道组件用于将所述润滑油母管与所述蓄能器连通;其中,所述蓄能器用以在所述润滑油母管压力过低时,将润滑油通过所述管道组件并经由所述三通管输送至所述润滑油母管。通过蓄能器以及管道组件,解决在润滑油母管压力过低时,通过蓄能器为润滑油母管提供润滑油,稳定润滑油母管压力到油泵切换完成。

技术研发人员:高红宽,朱培梁,王丹娣,汪振宇,汪世豪,黄耀峰,曹克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协联透平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