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暗管进水管路的下进水平出中开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1493发布日期:2024-03-13 20:49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暗管进水管路的下进水平出中开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离心泵,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暗管进水管路的下进水平出中开泵。


背景技术:

1、卧式双吸泵离心泵从工作原理上讲属于离心泵,从概念上讲指通过借助离心力(泵的叶轮的旋转)的作用使介质能量增加的一种机械,将电能转换成介质的动能和势能的设备。主要适用于:钢厂、电厂、化工、提灌、楼宇供水等行业领域。

2、传统卧式双吸泵离心泵,其结构特点:地脚支撑(整体支撑方式),水平中开,两端支撑(转子支撑方式),叶轮两侧同时进水。进出口均为水平方向,泵机组使用时一般采用地上安装或者地下安装,地上安装,进出水管路均为明管,需提高其露天下的防腐,及抗冻能力,同时增加前池的高度及施工成本。地下安装,进出水管路均为暗管,安装/检修不便,且控制/就地检测泵运行不便(一般通过控制出口管路上的阀门开度,控制泵运行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暗管进水管路的下进水平出中开泵,解决以下技术问题:泵机组使用时一般采用地上安装或者地下安装,地上安装,进出水管路均为明管,需提高其露天下的防腐,及抗冻能力,同时增加前池的高度及施工成本。地下安装,进出水管路均为暗管,安装/检修不便,且控制/就地检测泵运行不便(一般通过控制出口管路上的阀门开度,控制泵运行参数。)。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用于暗管进水管路的下进水平出中开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内部设置有泵进水蜗室和泵出水蜗室,所述泵进水蜗室的内部设置有分水隔板,所述泵进水蜗室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路,所述泵出水蜗室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路,所述泵体的中心处还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的两侧均设置有叶轮进口。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泵出水蜗室采用蜗壳式,从泵出水蜗室鼻端至泵出口,其截面面积逐渐增加。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泵进水蜗室的最下端进口吸入前池介质,至进水分隔板后,介质分两个对称路径过流至叶轮进出,待叶轮对介质做功后,从泵出水蜗室流出。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叶轮通过轴与驱动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路位于地下。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保持卧式双吸泵离心泵主要结构特点,综合系统整体需求,改变泵进口方向,使泵进口在垂直下进位置,以调整系统中进口管路为暗管,出口管路为明管,能降低前池高度。保证机组安装、检修的方便性,保证运行过程中的观察、控制运行。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暗管进水管路的下进水平出中开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6),所述泵体(6)的内部设置有泵进水蜗室(2)和泵出水蜗室(8),所述泵进水蜗室(2)的内部设置有分水隔板(3),所述泵进水蜗室(2)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路(1),所述泵出水蜗室(8)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路(5),所述泵体(6)的中心处还设置有叶轮(7),所述叶轮(7)的两侧均设置有叶轮进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暗管进水管路的下进水平出中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出水蜗室(8)采用蜗壳式,从泵出水蜗室鼻端(4)至泵出口,其截面面积逐渐增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暗管进水管路的下进水平出中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进水蜗室(2)的最下端进口吸入前池介质,至进分水隔板(3)后,介质分两个对称路径过流至叶轮(7)进出,待叶轮(7)对介质做功后,从泵出水蜗室(8)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暗管进水管路的下进水平出中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7)通过轴与驱动器(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暗管进水管路的下进水平出中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1)位于地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暗管进水管路的下进水平出中开泵,涉及离心泵技术领域,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内部设置有泵进水蜗室和泵出水蜗室,所述泵进水蜗室的内部设置有分水隔板,所述泵进水蜗室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路,所述泵出水蜗室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路,所述泵体的中心处还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的两侧均设置有叶轮进口。本技术保持卧式双吸泵离心泵主要结构特点,综合系统整体需求,改变泵进口方向,使泵进口在垂直下进位置,以调整系统中进口管路为暗管,出口管路为明管,能降低前池高度。保证机组安装、检修的方便性,保证运行过程中的观察、控制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李开兵,张彦明,杨文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联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