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尘罩的移动式千斤顶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18248发布日期:2024-03-18 16:43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防尘罩的移动式千斤顶油泵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千斤顶油泵的防尘罩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防尘罩的移动式千斤顶油泵。


背景技术:

1、千斤顶在桩基静载荷实验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千斤顶可以施加精确可控的垂直荷载到被试桩上,以模拟实际工程中各种荷载条件下桩的受力状态,从而评估桩的承载能力。千斤顶的部件主要包括千斤顶油泵和千斤顶机构,千斤顶油泵结构主要由阀门控制器、电机、油箱组成。阀门控制器用来控制油泵和阀门的运转,阀门控制器通过油管与油泵相连,以达到液压系统的理想工作状态;电机是油泵的主要动力源,电机输出轴与油箱相连。油箱承载液压油,并为油路提供必要的压力,油箱侧壁有刻度线,通过刻度线可以了解油箱内的油量。

2、在桩基静载荷实验中,千斤顶油泵必须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运行,灰尘会黏附在设备表面的油污上,较难清理,油泵内部的运动部件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灰尘污染,灰尘进入电机后影响电机散热,从而影响油泵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所以防尘罩在实验中被广泛应用。最常见的千斤顶油泵防护装置的设计原理是将油泵外观覆盖上一层防尘罩,并通过各种紧固方式固定在千斤顶油泵上方,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外界灰尘进入油泵内部。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给油泵外观覆盖上一层防尘罩,可以有效的防止油泵被外界灰尘污染,然而防尘罩透气性差,影响油泵散热效果,从而影响油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在不影响散热的情况下,达到较好的防尘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防尘罩的移动式千斤顶油泵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有防尘罩的移动式千斤顶油泵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带有防尘罩的移动式千斤顶油泵,包括油泵本体,所述油泵本体包括油箱、带有双输出轴的电机和阀门控制器;所述油泵本体设置有外壳,外壳罩设油泵本体,油管穿设于外壳并连接于阀门控制器;所述外壳在对应电机的位置处设置有同轴线转动的风扇,所述风扇靠近油箱一侧设置有同轴线转动的飞轮;所述电机一端的输出轴用于驱动油箱,所述电机远离油箱一端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同轴线转动的第一摩擦盘,第一摩擦盘能够靠近或远离飞轮运动,所述第一摩擦盘设置有弹簧;所述第一摩擦盘设置有重锤,当油箱加压电机运行时,重锤带动第一摩擦盘抵接于飞轮,当停止加压电机减速时,弹簧带动第一摩擦盘与飞轮分离;所述外壳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外壳对应风扇位置处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有过滤棉;所述外壳对应油嘴的位置处设置有一个注油管,所述注油管穿设外壳连通油箱的油嘴,所述外壳设置有覆盖注油管截面的油盖。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壳罩在油泵本体外部,起到防尘的作用,外壳上设置有带有油盖的注油管,注油管连通油箱油嘴,通过外壳上的注油管往油箱注油。当油箱加压电机运行时,重锤带动第一摩擦盘与飞轮抵接,第一摩擦盘带动飞轮及风扇同步转动,使风从进风口经过过滤棉后进入外壳内部,再由出风口吹出,带走油泵工作产生的热量,当停止加压电机减速时,弹簧带动第一摩擦盘远离飞轮,飞轮在惯性的作用下带动风扇继续转动,在电机停止运行时,风扇能维持一段时间的转动,散发油泵的余热,延长油泵的使用寿命,既达到了防尘的效果又不影响电机与油泵的散热,提高千斤顶油泵的可靠性。

5、可选的,电机远离油箱一端的输出轴上同轴线固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同轴线嵌套有从动轴,主动轴与从动轴同步转动,所述主动轴与所述从动轴之间同轴线固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给所述从动轴靠近油箱的力;所述从动轴靠近电机一端与重锤之间固接有钢丝绳,所述从动轴在重锤与弹簧的作用下在主动轴内部向远离或靠近电机的方向滑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动轴在主动轴内部沿轴线方向滑动,重锤通过钢丝绳拉动从动轴向远离电机的方向滑动,抵接飞轮,为飞轮转动提供动力;重锤拉力减小时,弹簧拉动从动轴向靠近电机的方向滑动,与飞轮分离。

7、可选的,所述主动轴采用内花键轴,所述从动轴采用外花键轴,所述主动轴带动从动轴同步旋转。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动轴嵌套在主动轴内部,主动轴的内花键与从动轴的外花键相互配合,实现两者的同步转动,从而驱动重锤旋转,使得重锤带动第一摩擦盘与飞轮抵接。

9、可选的,所述飞轮靠近电机一端设置有同轴线转动的第二摩擦盘,所述第一摩擦盘与所述第二摩擦盘相互接触的端面设置有花纹。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摩擦盘与第二摩擦盘抵接比第一摩擦盘与飞轮抵接的摩擦力大,两者接触的端面均设置有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使第一摩擦盘带动第二摩擦盘旋转的过程更可靠,减小了两者接触面打滑的可能。

11、可选的,所述油泵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于底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与外壳通过螺栓进行可拆卸连接,检修时将外壳取下即可进行检修,更加方便;其次,在进行安装时,可通过螺栓处的螺纹孔定位底板与外壳的位置,减小装配难度,减小安装误差。

13、可选的,所述底板远离油泵一侧设置有刹车脚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刹车脚轮可以使油泵移动更加方便,油泵可以在施工现场灵活的移动,脚轮的刹车功能使油泵在复杂的现场环境中更加稳定。

15、可选的,底板在油箱对应位置处固接有固定槽体;所述固定槽体底部与油箱之间设置有橡胶块,所述固定槽体四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油箱被橡胶垫包裹。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油泵的移动过程中,油箱容易发生滑动、挤压或碰撞,固定槽体对油箱有定位作用,油箱底部与固定槽体底部之间的橡胶块对油箱起减震防滑功能,固定槽体四周的橡胶垫包裹油箱,起到缓冲防撞的作用。

17、可选的,外壳对应油箱的刻度线位置处设置有透明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油箱的刻度线能实时显示油箱内部油量,油箱内油量不足时会影响油泵运行,在外壳对应刻度线的位置设置透明板,既可以防尘,也不影响观察油箱刻度线。

19、可选的,主动轴的轴面在与钢丝绳接触位置做圆角处理。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轴的轴面在与钢丝绳接触位置做圆角处理,钢丝绳一端连接从动轴,另一端绕过主动轴连接重锤,在电机运行过程中重锤旋转拉动从动轴,此时钢丝绳与主动轴轴面接触,钢丝绳与棱角位置摩擦容易损坏钢丝绳,圆角结构可以减小棱角对钢丝绳的损坏,延长钢丝绳使用寿命。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电机运行时,通过第一摩擦盘与第二摩擦盘的接触,带动风扇转动,达到散热效果,电机减速时,第一摩擦盘与第二摩擦盘分离,风扇在飞轮的带动下维持一段时间的旋转,散发油泵的余热,延长油泵的使用寿命,在不影响油泵的散热的情况下,实现了较好的防尘效果,提高千斤顶油泵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23、2.外壳对应油嘴位置处固接油管,油管在外壳一侧采用漏斗形口径,使注油更方便,油盖对注油管起密封作用,达到防尘的效果;外壳对应风扇位置处的过滤棉对进风口的风起过滤作用,可防止灰尘进入;外壳在刻度线位置的透明板在不影响观测的条件下达到了防尘效果,整个外壳把油泵罩住,达到了较好的防尘效果,减小了灰尘对油泵的污染;

24、3.外壳与底板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更利于油泵的检修,刹车脚轮可以使油泵移动运输更加方便,在油泵需要固定时,脚轮的刹车功能使油泵更加稳定。在移动过程中油箱极易在外壳内发生滑动、挤压或碰撞,固定槽体可以给油箱定位,橡胶块起减震防滑功能,橡胶垫包裹油箱起到缓冲防撞的作用,使油箱移动过程更加安全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