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泵泵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03368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泵泵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栗栗体。
【背景技术】
[0002]油栗是一种既轻便又紧凑的栗,油栗的主要承载主体为栗体,在栗体上设有用于输送机油的油路。油栗是汽车、农用器械、路修器械等设备的重要机械部件,其工作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体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0003]在目前市场上,一些具有油栗的设备中(尤其是大型设备),油栗内需要设置多条油路,各个油路同步运作,以满足设备的实际工作需求。而现有的油栗栗体结构设计简单,其内部油路布局不合理,往往容易出现机油渗漏现象,影响设备正常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0004]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油栗栗体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油路分布合理、密封性佳、工作稳定的油栗栗体。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油路分布合理、密封性佳、工作稳定的油栗栗体。
[0006]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栗栗体,包括由连为一体的底盘和立座构成的本体,所述本体内开设有宽度不一且相互独立的若干油路,所述油路的进油口设置在立座上,所述油路的出油口设置在底盘上,所述本体包括芯体以及设置在芯体表面的增强层,所述芯体为铝合金材料,所述增强层为以玻璃纤维增强的铝熔体层,所述玻璃纤维在铝熔体中以经线和玮线交错的形式存在。
[0007]在本案中,栗体的本体选用铝合金材质的芯体和以玻璃纤维增强的铝熔体表层,保证本体的主体材料仍旧为铝合金材料,从而在整体设计、结构性能、产品重心等方面保持稳定,从而便于实现新老产品结构件的通用性,而无需进行产品重心和稳定性调整。同时以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不仅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轻构件整体质量,调整质心,同时还可以通过表层的玻璃纤维对法向的剪切应力和径向的拉伸应力进行缓冲衰减,从而达到对产品机械性能有效增强的目的。
[0008]采用经线玮线交错形式排布的玻璃纤维,可以使得本体在全方向上实现对法向剪切应力和径向拉伸应力的衰减,从而实现对本体在全角度上对法向剪切应力和径向拉伸应力的各向同性的等效衰减,从而能够极大地提高本来的断裂强度和拉伸强度。
[000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芯体的招合金材料的组成包括(wt% ),Si:6.7-7.5 %, Mg:0.4-0.8 %, Ti ^ 0.2 %, Fe ^ 0.1 %, Mn ^ 0.05 %, Cu ^ 0.08 %,Zn ^ 0.05%,碳纤维纳米线:1-2%,Al余量,其中碳纤维纳米线为具有侧面生长有短枝的主干结构的枝干状,并且平均每一根碳纤维纳米线的主干上有短枝3-6根。
[0010]本案通过采用非取向碳纤维纳米线对芯体铝合金材料进行加强,在微观结构上实现各向同性的应力衰减。同时采用具有短枝的枝干状结构的碳纤维纳米线,可以实现铝合金材料组织结构内的晶格、结晶、非晶等组织的立体化交联,提高组织结构之间的联接紧密性,从而可以极大的提高拉伸、屈挠和断裂性能。
[0011]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碳纤维纳米线为碳纤维纳米线原纤经高能电子活化后表面镀制铜薄层得到。
[0012]本案通过以高能电子活化后的碳纤维纳米线表面镀制铜薄层,可以使碳纤维纳米线与铝合金主材具有更好的相容性。
[0013]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玻璃纤维为玻璃纤维原纤经过表面镀制铜层,所述铜层形成于玻璃纤维原纤外层。
[0014]本案通过在玻璃纤维的表面镀制的过渡金属层,可以使其与铝熔体具有更好的相容性。
[00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盘呈水平圆盘设置,所述立座呈竖直设置且立座下端与底盘上端面固连,在立座下端两侧分别固设有水平设置的安装柱。
[00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座位于底盘的正上方,所述油路的进油口均设置在立座的正面,所述油路的出油口均设置在底盘的下端面上。
[0017]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在立座的正面上设有与油路对应设置且呈阶梯设置的多层台柱,所述台柱由立座上端至下端逐层爬高,所述台柱与油路一一对应,每个油路的进油口均开设在对应台柱的正面中部。
[0018]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台柱直径大小不一,所述台柱布满立座的正面,且相邻两台柱之间紧密相连。
[0019]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立座的宽度由中部向上、下端递减。
[0020]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台柱呈水平设置,所述油路由呈L形设置的水平支路和竖直支路构成,所述水平支路水平开设在对应台柱中部,且水平支路的入口为进油口,所述水平支路的出口与竖直支路的入口联通,所述竖直支路竖直开设在立座内并贯穿通过底盘,所述竖直支路的出口为出油口。
[0021]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油口呈多行设置,与最靠前的台柱相对应的一行出油口位于底盘下端面的最前端,与最靠后的台柱相对应的一行出油口位于底盘下端面的最后端。
[002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油口的内壁呈三级台阶设置,所述出油口的内部呈二级台阶设置。
[002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座的正面由上端至下端总设有十层台柱,第一层台柱为位于立座正面最上端的单个第一台柱,第十层台柱由位于立座正面最下端的两个第十台柱构成,第二层台柱由分列在第一台柱下方两侧的两个第二台柱构成,第三层台柱为位于第一台柱正下方的单个第三台柱,第四层台柱由分列在第三台柱两侧的两个第四台柱构成,第五层台柱由分列在第三台柱下方两侧的两个第五台柱构成,每个第五台柱均位于第三台柱和其中一个第四台柱之间,第六层台柱由两个第六台柱构成,所述两个第五台柱同时位于两个第六台柱之间,第七层台柱由设置在第五台柱下方的两个第七台柱构成,第八层台柱由两个第八台柱构成,所述两个第七台柱同时位于两个第八台柱之间,第九层台柱为位于第七台柱下方的单个第九台柱,两个第十台柱分列在第九台柱两侧;所述第二台柱的侧壁分别与第一台柱、第三台柱、第四台柱的侧壁相连,所述第五台柱的侧壁分别与第三台柱、第四台柱、第六台柱、第七台柱的侧壁相连,所述第六台柱的侧壁分别与第四台柱、第五台柱、第八台柱的侧壁相连,所述第八台柱的侧壁分别与第六台柱、第七台柱、第十台柱的侧壁相连,所述第九台柱的侧壁同时与两个第七台柱、两个第十台柱的侧壁相连,所述两个第七台柱相连;所述台柱的竖直高度由第一台柱至第十台柱递减,所述第一台柱的轴向高度与第二台柱的轴向高度相等,所述第三台柱的轴向高度与第四台柱的轴向高度相等且该轴向高度大于第一台柱的轴向高度,所述第六台柱的轴向高度大于第三台柱的轴向高度,其余台柱的轴向高度由第五台柱、第八台柱、第七台柱、第十台柱、第九台柱依次递增,所述第五台柱的轴向高度大于第六台柱的轴向高度。
[002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采用了两个部件一体成型的结构设置,提高了栗体结构的强度,使其工作更加平稳,一体式的结构加工也比较方便;油路划分清晰,各个油路之间相互独立,使得栗体的油路分布合理,各自输送机油过程相互独立,互不交叉,避免了串流、分流带来的影响,使得栗体(油栗)工作平稳,提高工作的稳定性;此外,相互独立且规格不一的油路设置,并配合一体式的本体结构,不仅提高了机油的输送效率,也进一步保证了栗体本身结构的密封性,使得工作过程中机油不易渗漏,保证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6]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0030]图5是图4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0031]图6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0032]图中,10、底盘;11、限位凹槽;20、立座;21、安装柱;22、台柱;221、第一台柱;222、第二台柱;223、第三台柱;224、第四台柱;225、第五台柱;226、第六台柱;227、第七台柱;228、第八台柱;229、第九台柱;2210、第十台柱;30、油路;31、进油口 ;32、出油口 ;33、水平支路;34、竖直支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34]本发明保护一种油栗栗体,设有相对独立的多道油路,可同时实现多道机油的输送工作。
[0035]现有的油栗栗体结构设计简单,其内部油路布局不合理,往往容易出现机油渗漏现象,影响设备正常工作,大大降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