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隔音罩及压缩机装配方法

文档序号:10505086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机隔音罩及压缩机装配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隔音罩,其具有侧壁和顶壁,所述侧壁被构造成沿四周包围压缩机,其中,所述压缩机隔音罩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拼合在一起共同形成所述侧壁和顶壁,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之间在一对侧壁拼合面处设置有铰链结构,在另一对侧壁拼合面处和/或顶壁拼合面处设置有紧固装置,以用于在完成拼合后将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相对于彼此进行紧固。本发明的压缩机隔音罩自身可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可以整体地进行装配,借此简化装配过程,提高装配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装配方法。
【专利说明】
一种压缩机隔音罩及压缩机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隔音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压缩机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噪音。为减少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通常需要对压缩机进行隔音降噪处理。现有技术中,压缩机隔音降噪的方式主要是采用隔音棉(如绿毛毡等)降噪。通常,隔音棉包括帽子、小背心和主体三个部分,其中,小背心包裹压缩机缸体,主体包裹管路,帽子则装配到主体和小背心的上部,起到整体密封的作用。
[0003]上述隔音降噪方式主要存在如下缺陷:
[0004](I)装配难、装配效率低。由于空间和管路走管的限制,隔音棉小背心要在压缩机缸体和管路之间装配到压缩机缸体上,装配比较困难,装配效率也比较低。
[0005](2)只能实现人工装配,装配成本高。由于隔音棉的材质较软导致其挺度较差,且通常裁剪(多为人工裁剪)后的尺寸并不精确,无法采用自动化的装配手段进行装配,而只能人工装配,装配成本高。
[0006](3)影响作业人员健康。对于目前采用的绿毛毡隔音棉,其在装配过程中存在掉毛现象,会对装配操作的作业人员的健康不利。
[0007]可见,隔音棉的装配实质上形成了制约压缩机装配整体效率提高的瓶颈。因此,为了提高压缩机装配的整体效率,有必要对现有的隔音降噪方式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8]鉴于现有技术的以上现状,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隔音罩,其采用一体化的结构设计,能够解决现有的压缩机隔音降噪措施所存在的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种压缩机隔音罩,其具有侧壁和顶壁,所述侧壁被构造成沿四周包围压缩机,其中,所述压缩机隔音罩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拼合在一起共同形成所述侧壁和顶壁,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之间在一对侧壁拼合面处设置有铰链结构,在另一对侧壁拼合面处和/或顶壁拼合面处设置有紧固装置,以用于在完成拼合后将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相对于彼此进行紧固。
[0011]优选地,所述铰链结构由与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中的至少一者一体的材料构成。
[0012]优选地,所述紧固装置包括魔术贴。
[0013]优选地,所述顶壁上设有开口,以允许压缩机接线端子和/或压缩机端盖通过。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罩体和/或所述第二罩体的侧壁底部包括向外凸起的凸起部,以容纳所述压缩机的固定安装结构。
[0015]优选地,除了所述凸起部以外,所述第一罩体和/或所述第二罩体的外侧壁面包括平滑连接的平面部分和圆柱面部分。
[0016]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装配方法,其能够提高压缩机的装配效率。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001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8]一种压缩机装配方法,其包括步骤:
[0019]A.将压缩机固定安装到压缩机底盘;
[0020]B.安装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压缩机隔音罩;
[0021]C.烧焊管路。
[0022]优选地,在所述压缩机隔音罩的顶壁上设有开口的情况下,步骤C后面还包括步骤:
[0023]D.装接线端子,装压缩机端盖。
[0024]优选地,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0025]B1.夹持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
[0026]B2.将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以展开状态移动到压缩机的外侧,并且将其移动到最终的高度处;
[0027]B3.将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合拢,以将压缩机整体罩住;
[0028]B4.利用所述紧固装置将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相对于彼此进行紧固。
[0029]替代地,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03°] B1.夹持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
[0031]B2.将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合拢;
[0032]B3.利用所述紧固装置将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相对于彼此进行紧固;
[0033]B4.将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以合拢状态移动到压缩机的顶部,并将其向下移动到最终的高度处,以将压缩机整体罩住。
[0034]优选地,所述步骤B中,夹持、合拢和移动的操作均通过机械手完成。
[0035]优选地,所述机械手包括第一吸盘式机械手和第二吸盘式机械手,其分别吸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侧壁上的光面部分。
[0036]本发明的压缩机隔音罩自身可形成一个整体,可相当于将现有技术中原有的小背心、主体和帽子集成为一体,从而可以整体地进行装配,借此简化装配过程,提高装配效率。本发明的压缩机隔音罩还可以为隔音罩的自动化装配提供基础。
[0037]本发明的压缩机装配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隔音降噪方式的低效率、装配难的问题,使压缩机的装配效率明显提高。特别地,本发明的装配方法中,通过适合于自动化装配的隔音罩设计,并采用机械手进行装配,实现了压缩机隔音罩的自动化装配,进一步提尚了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0038]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隔音罩及压缩机装配方法的各种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0039]图1为本发明的优选结构的压缩机隔音罩在处于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左视图,(C)为俯视图,(d)为三维视图;
[0040]图2为图1的压缩机隔音罩在处于合拢状态时的示意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左视图,(C)为俯视图,(d)为三维视图;
[0041]图3为包括本发明的优选结构的压缩机隔音罩的压缩机整体装配的示意性爆炸图,其中压缩机隔音罩处于展开状态;
[0042]图4为包括本发明的优选结构的压缩机隔音罩的压缩机整体装配的另一示意性爆炸图,其中压缩机隔音罩处于合拢状态;
[0043]图5为本发明的压缩机隔音罩的一种装配方式示意图;
[0044]图6为本发明的压缩机隔音罩的另一种装配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鉴于现有技术的前述现状,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首先提供了一种压缩机隔音罩,其采用一体化的结构设计,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0046]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隔音罩1,其具有侧壁11和顶壁12,所述侧壁11被构造成沿四周包围压缩机2,顶壁12则被构造成在上方至少部分地覆盖压缩机2,从而可对压缩机2形成整体包罩,达到隔音降噪的目的。
[0047]其中,本发明所述的压缩机隔音罩包括第一罩体13和第二罩体14。其中,所述第一罩体13和第二罩体14拼合在一起后共同形成完整的侧壁11和顶壁12,也即,第一罩体13可以包括第一侧壁部分和第一顶壁部分,第二罩体14可以包括第二侧壁部分和第二顶壁部分,第一侧壁部分与第二侧壁部分拼合后形成完整的侧壁11,第一顶壁部分与第二顶壁部分拼合后形成完整的顶壁12。作为罩体的结构形式,第一罩体13和第二罩体14之间共有三对拼合面,即,两对侧壁拼合面,以及一对顶壁拼合面。
[0048]所述第一罩体13和第二罩体14之间在一对侧壁拼合面处(例如在一对侧壁拼合面的外侧)设置有铰链结构15,在另一对侧壁拼合面处(例如在另一对侧壁拼合面的外侧)和/或顶壁拼合面处(例如顶壁拼合面的外侧)设置有紧固装置,以用于在完成拼合后将第一罩体13和第二罩体14相对于彼此进行紧固,以构成一个整体。
[0049]可见,本发明的压缩机隔音罩自身可形成一个整体,可相当于将现有技术中原有的小背心、主体和帽子集成为一体,从而能简化装配过程,提高装配效率,并可以为隔音罩的自动化装配提供基础。
[0050]特别地,本发明的压缩机隔音罩可以采用具有较高挺度的材料(例如EVA、橡胶等)制成,从而使隔音罩整体上容易保持立体形状,以便于装配,特别是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优选地,本发明的压缩机隔音罩可通过模压或注射成型(根据不同材料,选择不同的成型方式)的方式进行制造。
[0051]然而,无论以何种方式制造,本发明的压缩机隔音罩的成型方式优选都是展开成型的,即成型后的原始状态为展开状态,此后需要借助外力使之合拢。
[0052 ] 优选地,所述铰链结构15可以由与所述第一罩体13和第二罩体14中的至少一者一体的材料构成。例如,铰链结构15可以与第一罩体13—体地形成,并固定连接至第二罩体14,或者反之。替代地,铰链结构15可以与第一罩体13、第二罩体14均一体地形成,S卩,第一罩体13和第二罩体14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在二者在其中一对侧壁拼合面处保持不分离,不分离的材料部分构成铰链结构15。例如,铰链结构15为同一材料形成的厚度较薄的连接部,类似于化妆品包装瓶中常见的翻盖式瓶盖的铰链结构。
[0053]采用与第一罩体13和/或第二罩体14一体形成的铰链结构15,可以简化压缩机隔音罩的制造过程和组装过程,进一步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0054]当然,采用与第一罩体13和第二罩体14均分离的铰链结构也是可行的,只是会增加铰链结构15与第一罩体13、第二罩体14之间进行装配时的工作量。
[0055]优选地,所述紧固装置包括魔术贴。魔术贴的相配合的两部分例如可以分别粘附到相应的侧壁拼合面和/或顶壁拼合面的两侧。采用魔术贴可以快速完成紧固过程,例如,简单地通过按压或抚平即可。
[0056]例如,如图1所示,紧固装置可以包括侧壁拼合面处的第一魔术贴17、17’,还可以包括顶壁拼合面处的第二魔术贴16、16’。优选地,第一魔术贴17、17’沿整个侧壁的高度进行设置,其作为主要紧固装置,确保压缩机隔音罩整体紧固的可靠性。优选地,第二魔术贴16、16’设置在靠近第一魔术贴17、17’的顶壁处,其作为辅助紧固装置,对压缩机隔音罩的顶壁拼合面进行辅助紧固。
[0057]特别地,通过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的共同紧固,合拢后的压缩机隔音罩能够较好地保持其整体形状。
[0058]优选地,所述顶壁12上设有开口,以允许压缩机接线端子3和/或压缩机端盖4(示于图3-4中)通过。这样,在具体装配时,可以在将压缩机固定至底盘5(示于图3-4中)之后,便进行压缩机隔音罩的装配,随后再装接线端子3和压缩机端盖4,从而可以方便压缩机隔音罩的装配,不容易受到接线、管路等的干涉或干扰。
[0059]例如,如图2(c)所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压缩机隔音罩的顶壁12上设有开口 20,该开口 20的尺寸和形成被设置成可以用于压缩机端盖4和接线端子3共同通过。优选地,顶壁的拼合面经过该开口20,也即,该开口包括分别位于第一罩体13和第二罩体14中的部分,从而在第一罩体13和第二罩体14拼合后,共同形成该开口。将开口设置在拼合面处,特别有利于采用模具进行加工。
[0060]优选地,所述第一罩体13和/或所述第二罩体14的侧壁底部包括向外凸起的凸起部,如第一凸起部18和第二凸起部19,以容纳所述压缩机2的固定安装结构21和22,该固定安装结构例如包括压缩机基脚、减振垫、底盘螺栓和锁紧螺母等。
[0061]通过设置凸起部,可以使凸起部之外的部位更贴近压缩机本体,从而减小压缩机隔音罩所占用的空间,以免影响空调机内部布局。特别地,本发明的压缩机隔音罩的整体设计可以根据压缩机的外观进行仿形设计,使之贴近压缩机的外壳,以最大可能地减小压缩机隔首卓的空间尺寸。
[0062]优选地,除了凸起部之外,本发明的压缩机隔音罩的水平截面外轮廓线(S卩,隔音罩外壁面与垂直于压缩机轴线方向的平面之间的截交线)可以包括直线和圆弧线,例如如图2(c)所示,其可以包括两段不平行的直线,和两段半径不相等的圆弧线,这些直线和圆弧线之间平滑地连接成封闭的轮廓线。典型地,该直线部分对应于侧壁上的平面部分,圆弧线部分对应于侧壁上的圆柱面部分。也即,除了凸起部之外,本发明的压缩机隔音罩的外侧壁面包括平滑连接的平面部分和圆柱面部分。其中,圆柱面部分可以紧贴压缩机缸体外壁,或者紧贴气液分离器等圆柱形构件,而平面部分则在两个圆柱面部分之间提供平滑过渡。
[0063]优选地,第一罩体13和第二罩体14的一部分可以设置成光面,特别是前述的平面部分可以设置成光面,以便于通过例如吸盘式机械手进行吸附夹持。
[0064]本发明的压缩机隔音罩能够很好地解决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所列的现有技术的缺陷,使得装配容易、装配效率得以提高,便于实现自动化装配、装配成本下降,以及,不会影响作业人员的健康,等等。
[0065]在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压缩机隔音罩的基础上,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了该压缩机隔音罩的优选装配方式,并特别提出了一种压缩机装配方法。
[0066]具体地,本发明的压缩机装配方法可以包括步骤:
[0067]A.将压缩机2固定安装到压缩机底盘5,如图3-4所示;
[0068]B.安装本发明所述的压缩机隔音罩I,具体将采用本发明提出的该压缩机隔音罩的优选装配方式;
[0069]C.烧焊管路。
[0070]也即,根据本发明的压缩机隔音罩的结构和特点,当压缩机中采用本发明的压缩机隔音罩时,本发明是在烧焊管路之前装配该压缩机隔音罩,以避免管路等干涉或干扰。[0071 ]优选地,在所述压缩机隔音罩的顶壁上设有开口的情况下,步骤C后面还包括步骤:
[0072]D.装接线端子,装压缩机端盖。也即,通过该开口进行接线端子、压缩机端盖的安装。
[0073]由于接线端子上有压缩机线,可在这个步骤中将压缩机线接到电器盒上。
[0074]优选地,在步骤B中,也即本发明提出的该压缩机隔音罩的优选装配方式中,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来装配该压缩机隔音罩,这两种方式分别为:从侧向向压缩机装配和从顶部向压缩机装配。
[0075]其中,从侧向向压缩机装配的方式可以具体包括步骤:
[0076]BI.夹持所述第一罩体13和第二罩体14;
[0077]B2.将所述第一罩体13和第二罩体14以展开状态移动到压缩机的外侧,并且将其移动到最终的高度处;
[0078]B3.将所述第一罩体13和第二罩体14合拢,以将压缩机2整体罩住;
[0079]B4.利用所述紧固装置(例如各魔术贴)将所述第一罩体13和第二罩体14相对于彼此进行紧固。至此完成压缩机隔音罩的安装。
[0080]而从顶部向压缩机装配的方式可以具体包括步骤:
[0081 ] B1.夹持所述第一罩体13和第二罩体14;
[0082]B2.将所述第一罩体13和第二罩体14合拢;
[0083]B3.利用所述紧固装置(例如各魔术贴)将所述第一罩体13和第二罩体14相对于彼此进行紧固;
[0084]B4.将所述第一罩体13和第二罩体14以合拢状态移动到压缩机2的顶部,并将其向下移动到最终的高度处,以将压缩机2整体罩住。至此完成压缩机隔音罩的安装。
[0085]优选地,在本发明提出的该压缩机隔音罩的装配方式中,也即在所述步骤B中,夹持、合拢和移动等的操作均通过机械手完成。优选地,所述机械手包括第一吸盘式机械手6和第二吸盘式机械手7,其分别吸附第一罩体13和第二罩体14的侧壁上的光面部分,优选平面部分。
[0086]以下再结合图5和图6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压缩机隔音罩的优选装配过程。
[0087]如图5所示,采用侧向装配方式时,是将压缩机隔音罩由压缩机侧向向压缩机合拢装配。例如左、右两个吸盘式机械手6、7通过吸附压缩机隔音罩两侧的光面部分,实现对压缩机隔音罩的吸附夹持。左、右两侧的机械手吸附着压缩机隔音罩从侧面向压缩机方位运行,然后两侧的第一、第二罩体向内枢转合拢,最后通过魔术贴将第一、第二罩体连接起来。
[0088]如图6所示,采用顶部向下装配时,由于本发明的压缩机隔音罩成型方式是展开成型的,因此首先需要将两侧的第一、第二罩体合拢并通过魔术贴连接起来,合拢后的结构形式如图2所示。装配时,可以通过例如两个吸盘式机械手6、7吸附隔音罩两侧的光面部分,将其移动到压缩机顶部,然后将压缩机隔音罩从压缩机上方向下装配。
[0089]可见,本发明的压缩机装配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隔音降噪方式的低效率、装配难的问题,使压缩机的装配效率明显提高。特别地,本发明的装配方法中,通过适合于自动化装配的隔音罩设计,并采用机械手进行装配,实现了压缩机隔音罩的自动化装配,进一步提高了装配效率。
[0090]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0091]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压缩机隔音罩,其具有侧壁和顶壁,所述侧壁被构造成沿四周包围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隔音罩包括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拼合在一起共同形成所述侧壁和顶壁,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之间在一对侧壁拼合面处设置有铰链结构,在另一对侧壁拼合面处和/或顶壁拼合面处设置有紧固装置,以用于在完成拼合后将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相对于彼此进行紧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隔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结构由与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中的至少一者一体的材料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隔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装置包括魔术贴。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压缩机隔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上设有开口,以允许压缩机接线端子和/或压缩机端盖通过。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压缩机隔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体和/或所述第二罩体的侧壁底部包括向外凸起的凸起部,以容纳所述压缩机的固定安装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隔音罩,其特征在于,除了所述凸起部以外,所述第一罩体和/或所述第二罩体的外侧壁面包括平滑连接的平面部分和圆柱面部分。7.一种压缩机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将压缩机固定安装到压缩机底盘; B.安装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压缩机隔音罩; C.烧焊管路。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缩机隔音罩的顶壁上设有开口的情况下,步骤C后面还包括步骤: D.装接线端子,装压缩机端盖。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压缩机隔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夹持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 B2.将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以展开状态移动到压缩机的外侧,并且将其移动到最终的高度处; B3.将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合拢,以将压缩机整体罩住; B4.利用所述紧固装置将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相对于彼此进行紧固。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压缩机隔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夹持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 B2.将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合拢; B3.利用所述紧固装置将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相对于彼此进行紧固; B4.将所述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以合拢状态移动到压缩机的顶部,并将其向下移动到最终的高度处,以将压缩机整体罩住。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压缩机隔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夹持、合拢和移动的操作均通过机械手完成。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压缩机隔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包括第一吸盘式机械手和第二吸盘式机械手,其分别吸附第一罩体和第二罩体的侧壁上的光面部分。
【文档编号】B23P19/04GK105863994SQ201610263925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5日
【发明人】夏增强, 高旭, 高智强, 陈瑶, 程诗, 刘江驰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