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27984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压缩机和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压缩机中,为了及时带走电机产生的热量,通常使用冷媒对其进行冷却,冷媒将不可避免的需要通过电机与壳体组成的狭小空间。以高压型滚动转子式压缩机为例,压缩机泵体位于电机的下部,泵体完成气体压缩后将气体排出至电机的下方,对电机下部进行冷却。由于压缩气体中含有冷冻油,排气实际上由油气混合物组成。为了充分冷却电机,这些混合物还将通过电机定转子间隙以及电机与壳体之间的通气孔,进入到电机的上部空间,冷却电机后从壳体上部排出。
[0003]然而,由于电机占用了壳体的大部分空间,电机与壳体之间的排气通道较小,混合气体通过电机的横截面积变得很小;并且,由于电机与壳体的排气通道的壁面存在亲油性,油气进入通道后,通道壁面将对油气中的油产生吸附作用,使壁面附近的油气流速降低,产生粘滞阻力损失,降低了压缩机效率。
[0004]同时在压缩机的回油过程中,壳体上部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在到达电机上端后,由于壳体内壁和电机外壁对润滑油产生粘滞,导致回油不畅,甚至产生定子上部积油现象,影响了压缩机的可靠性。压缩机的结构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效率和可靠性提高。
[0006]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压缩机的制冷设备。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包括:壳体;电机,所述电机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之间限定出油气通道,限定出所述油气通道的所述电机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疏油涂层。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疏油涂层能够降低油气通道对润滑油的吸附作用,降低粘滞阻力,从而有效降低气体通过电机产生的排气阻力损失,提高了压缩机的效率;同时,电机上部空间润滑油的回油速度加快,改善了电机上部积油问题,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
[0009]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内表面设有疏油涂层。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的外表面设有疏油涂层。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内表面的疏油涂层的水平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电机与所述壳体配合的最大水平高度。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包括:定子,所述定子设有定子通孔;转子,所述转子可枢转地设在所述定子通孔内,所述定子的内表面与所述转子的外表面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定子的内表面和/或所述转子的外表面设有疏油涂层。
[00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子和/或所述定子上设有通气槽,所述通气槽的侧壁面上设有疏油涂层。
[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疏油涂层为树脂材料层或陶瓷材料层或表面改性材料层。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疏油涂层的厚度为0.5ym-500 ymo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疏油涂层被构造成所述压缩机润滑油在所述疏油涂层的表面的接触角大于90°。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设备,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
[001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所示的结构的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光滑固体表面与液滴的接触情况;
[0023]图4是粗糖表面的润湿模型;
[0024]图5是液滴在倾斜的粗糙表面上的滚动角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压缩机100 ;
[0027]壳体I ;电机2 ;转子21 ;定子22 ;压缩组件3 ;储液器4 ;排气管5 ;曲轴6 ;疏油涂层7 ;油气通道8。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9]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0。
[0030]参照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0包括壳体I和电机2。电机2设在壳体I内,电机2的外表面与壳体I的内表面之间限定出油气通道8。限定出油气通道8的电机2的外表面与壳体I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疏油涂层7。
[003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0,通过在限定出油气通道8的电机2的外表面与壳体I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疏油涂层7,疏油涂层7能够显著降低油气通道8对润滑油的吸附作用,降低粘滞阻力,从而有效降低气体通过电机2产生的排气阻力损失,提高了压缩机100的效率。同时,电机2上部空间的润滑油由于不存在壳体I及电机2的粘滞阻力,回油速度将会加快,改善了定子22上部积油问题,提高压缩机100的可靠性。
[0032]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压缩机100的可以是包含壳体I及电机2并使壳体I及电机2之间的空隙为排气及润滑油通道的任意一种压缩机,例如旋转式压缩机、活塞压缩机、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涡旋压缩机以及转缸压缩机等。
[0033]在图1和图2中示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0形成为旋转式压缩机。下面以该压缩机100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描述。具体而言,压缩机100包括用于密封的壳体1,设置在壳体I内的压缩组件3和电机组件,电机组件中的电机2包括定子22和转子21。定子22设有定子22通孔,转子21设在定子22通孔内并且转子21可以枢转。
[0034]压缩组件3位于电机组件的下方并且通过曲轴6与电机2相连。电机2带动曲轴6旋转,实现压缩组件3从储液器4吸入冷媒和压缩、排气等动作,压缩腔排出的冷媒通过消音器的排气孔进入电机2与压缩组件3的空间。冷媒在处于冷却电机2下端后,通过电机2进入壳体I上方,对电机2的上端进行冷却。最后经过油气分离后,冷媒通过排气管5排出压缩机100。
[0035]需要注意的是,从压缩腔排出的高压气体并非全部为冷媒,其中还含有大量的冷冻润滑油(简称冷冻油)。这部分冷冻油包括从储液器4中吸入的冷冻油和从压缩腔外部泄漏进入压缩腔的冷冻油。该部分冷冻油进入压缩腔后,以油雾的形式混入高压冷媒。由冷媒与冷冻油组成的油气混合物共同排出到电机2的下部空间。
[0036]同时,进入壳体I空间的冷媒还可能对壳体I内的回油或油池中的冷冻油造成冲击,导致二次带油。然而,空调系统并不希望压缩机100中的冷冻油进入空调管路,因此,在压缩机100中设置有油气分离装置,使冷冻油在随着冷媒排出压缩机100壳体I之前与冷媒分离,并回落到压缩机100的底部油池中。
[0037]在上述压缩机100排气过程中,由于电机2占用壳体I中部绝大部分空间,加之电机2的转子21处于高速旋转状态,从压缩组件3排出的油气混合物将并不能顺畅的进入壳体I上部空间。在相关技术中,由于电机侧壁对冷冻油的吸附作用,使排气在靠近电机侧壁的流动速度进一步降低,压缩机的排气阻力进一步增加,虚耗了压缩机功耗。
[0038]而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0中,上述过程得到了明显改善。也就是说,通过在电机2的外表面和壳体I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涂覆疏油涂层7,油气通道8对油气混合物产生的吸附力减小,降低了排气阻力,提高了压缩机100的效率。
[0039]同时,电机2上部空间的油气混合物经过分离后,冷冻油将顺着壳体I及定子22壁面从定子22的上端下落至压缩机100的底部油池。此处的冷冻油将受到下部排气的冲击作用。在相关技术中,由于壳体及定子侧壁对冷冻油的吸附作用,回油将变得非常缓慢,更有甚者大部分冷冻油被积聚在定子上部,造成定子上部积油,影响了压缩机可靠性。而在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压缩机100中,由于疏油涂层7的作用,壳体I及电机的定子22的侧壁面将不再对冷冻油产生粘滞,能加速回油,提高了压缩机100的可靠性。
[0040]其中,疏油涂层7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