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06994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吊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扇。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吊扇中,如图1所示,在将风叶组件2组装到电机壳1上时,通常需操作者手工定位,将风叶组件2的安装端21(即安装板)上的对接安装孔3与电机壳1上的对接安装孔3对齐,而后通过紧固件4(例如螺钉组件)安装固定。由于无法预定位,导致操作者安装困难,同时当螺钉组件失效时,风叶本体22会直接甩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或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扇,其有利于风叶组件的安装且能够增加安全性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扇,包括电机壳和固定安装于该电机壳的外周部且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风叶组件,风叶组件的安装端与电机壳的外周部之间形成有预定位结构,风叶组件通过预定位结构预安装于电机壳上。
[0005]优选地,电机壳的外周部和风叶组件的安装端分别设有对接安装孔,风叶组件通过预定位结构预装于电机壳时,电机壳上的对接安装孔与风叶组件上的对接安装孔对齐。
[0006]优选地,预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凸起和预定位孔,定位凸起形成在电机壳的外周部和风叶组件的安装端中的一者上,预定位孔位置对应地形成在电机壳的外周部和风叶组件的安装端中的另一者上。
[0007]优选地,预定位孔设置在风叶组件的安装端上且形成为定位槽形状,定位凸起形成在电机壳的外周部的顶面并能够向上穿入预定位孔内。
[0008]优选地,定位凸起形成为挡板形状并包括挡板竖直段和从该竖直段的顶端水平向外延伸的挡板水平段,预定位孔形成为沿电机壳的厚度方向上下贯穿的定位槽,其中挡板竖直段的高度大于预定位孔的贯穿厚度,使得当定位凸起穿入预定位孔时,挡板水平段能够向上穿出预定位孔且该挡板水平段的底面能够向下抵靠在风叶组件的安装端的顶面上。
[0009]优选地,定位凸起形成为“T”形挡板或“7”字形挡板。
[0010]优选地,风叶组件的安装端的两侧分别设有对接安装孔,预定位孔形成在两侧的对接安装孔之间。
[0011]优选地,预定位孔形成为沿风叶组件的安装端的横向延伸的矩形定位槽,该矩形定位槽的横向长度与挡板状的定位凸起的横向宽度相同。
[0012]优选地,风叶组件的安装端上形成有相互间隔的多个预定位孔,电机壳的外周部上形成有对应的多个定位凸起。
[0013]优选地,风叶组件的安装端通过贯穿对接安装孔的紧固件紧固安装在电机壳的外周部上,其中风叶组件的安装端与电机壳之间设有防振垫。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吊扇中,在风叶组件的安装端与电机壳的外周部之间增设了预定位结构,其具有临时定位和预安装作用,使得操作者在安装风叶组件时,无需手扶风叶组件进行螺钉紧固等,使得操作方便。而且预定位结构还可作为风叶组件的附加安全保护装置,在螺钉失效时,可延缓风叶组件被即刻地直接甩出,留出反应时间,从而增强了吊扇的安全性能。
[0015]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为常规的吊扇及其风叶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吊扇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相比增设了预定位结构;
[0019]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0020]图4为图3中的B处放大不意图;
[0021]图5为图2中的风叶组件的纵向半剖视图;
[0022]图6为图5中的C处放大示意图;
[0023]图7为图2中的电机壳的局部剖视图;
[0024]图8为图7中的D处放大不意图;
[0025]图9为图2的A-A局部立体剖视图;
[0026]图10为图9中的E处放大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电机壳2风叶组件
[0029]3对接安装孔4紧固件[°03°] 5防振垫 6定位凸起
[0031]7预定位孔
[0032]21安装端22风叶本体
[0033]61挡板竖直段62挡板水平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5]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正常使用状态下的吊扇的各部件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径向”指的是相对于圆盘形的电机壳从圆心向外发散的方向,“横向”是相对于长条状的风叶组件而言的宽度方向。
[0036]如图2、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扇,包括电机壳1和固定安装于该电机壳1的外周部且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风叶组件2,风叶组件2的安装端21与电机壳1的外周部之间形成有预定位结构,风叶组件2通过预定位结构预安装于电机壳1上。
[0037]在本实用新型中,特别增设了预定位结构以将风叶组件2预安装于电机壳1上,从而方便安装操作。而且在风叶组件2发生松脱时,由于风叶组件2与电机壳1之间存在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风叶组件2被即刻甩出或至少延缓被甩出,从而提高了吊扇在使用时的安全可靠性。
[0038]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所述预定位结构可具有多种具体形式,例如预定位结构可包括在电机壳1的外周部上沿径向延伸且相互间隔的两块“T”形挡板,两块“T”形挡板之间形成为径向插槽,从而风叶组件2的安装端21能够沿径向插槽插入以预装于电机壳1上。其中,风叶组件2—般包括风叶本体22和作为安装端21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两端分别连接风叶本体22和电机壳1。因此,将作为安装端21的安装板插入径向插槽中以完成预定位。
[0039]作为示例,在图2至图6所示的一种优选结构中,预定位结构包括定位凸起6和预定位孔7。定位凸起6形成在电机壳1的外周部和风叶组件2的安装端21中的一者上,预定位孔7位置对应地形成在电机壳1的外周部和风叶组件2的安装端21中的另一者上。这样,通过定位凸起6和预定位孔7之间的预定位配合,以将风叶组件2预安装到电机壳1上。其中,电机壳1的外周部和风叶组件2的安装端21分别设有对接安装孔3,如图2和图5所示。风叶组件2通过预定位结构预装于电机壳1时,电机壳1上的对接安装孔3与风叶组件2上的对接安装孔3对齐,进而操作人员可方便地将紧固件4贯穿对接安装孔3并拧紧固定,实现风叶组件2的固定安装。
[0040]在图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预定位孔7优选地设置在风叶组件2的安装端21上且形成为定位槽形状,定位凸起6则相应地形成在电机壳1的外周部的顶面并能够向上穿入预定位孔7内。其中,定位凸起6不限形状,预定位孔7设置在风叶组件2的安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