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器蜗壳组合式双叶轮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03705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流器蜗壳组合式双叶轮离心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叶轮离心栗,特别涉及一种导流器蜗壳组合式双叶轮离心栗O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生产的双叶轮离心栗如图1所示,栗体V上设有个栗盖2、栗体内背靠背设置有第一级叶轮3'和第二级叶轮4',所述第一级叶轮3'的出口和第二级叶轮4'的进口通过一过扩散式过渡流道5'连接。
[0003]该产品均采用2级叶轮背靠背布置的结构方案,第一级叶轮I'出口至第二级叶轮2'进口之间直接通过扩散式过渡流道5'连接,没有设计实现动能向压能转换的压水室。因此存在以下缺点:
[0004]栗的水力性能较差,栗效率较低。原因是从第一级叶轮3'出口出来的高速水流,直接通过扩散式过渡流道5'进入第二级叶轮4'进口,由于扩散不充分,动能没有充分转换为压能,栗的扬程较低;同时,高速水流的扩散损失、沿程水力损失均比较大,栗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导流器蜗壳组合式双叶轮离心栗,其具有较好的能量转换效果使得水力性能指标和栗效率大大提高,同时最大流量和最大扬程均有$父大幅度提尚。
[000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7]—种导流器蜗壳组合式双叶轮离心栗,所述双叶轮离心栗包括栗体、栗盖、第一级叶轮、第二级叶轮、导流器以及蜗壳式压水室,所述栗盖设置在栗体上,所述第一级叶轮、第二级叶轮、导流器以及蜗壳式压水室设置在栗体内部,所述第一级叶轮和第二级叶轮通过导流器相连,所述第二级叶轮设置在蜗壳式压水室内。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09]本实用新型把第一级叶轮、第二级叶轮过渡设计为导流器结构的压水室,既保持了双叶轮离心栗结构紧凑的优点,较好的能量转换效果又保证了产品具有较高的水力性能指标和栗效率。在同样的配套功率下,本实用新型的最大流量和最大扬程均比现有产品有较大幅度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栗效率比现有产品提高约5%?15%,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单位重量比原产品减少约5%?10%,因此本实用新型节能节材效果明显,产品性价比提升明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1]图1是现有双叶轮离心栗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导流器蜗壳组合式双叶轮离心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3]请参阅图2所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4]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导流器蜗壳组合式双叶轮离心栗,所述双叶轮离心栗包括栗体1、栗盖2、第一级叶轮3、第二级叶轮4、导流器5以及蜗壳式压水室6,所述栗盖2设置在栗体I上,所述第一级叶轮3、第二级叶轮4、导流器5以及蜗壳式压水室6设置在栗体I内部,所述第一级叶轮3和第二级叶轮4通过导流器5首尾相连,所述第二级叶轮4设置在蜗壳式压水室6内。
[0015]第一级叶轮3出口的高速水流,通过导流器5与周边空间隔出的级间压水室(导流器:结构紧凑,能量转换效果较好。)把动能(速度能)转换成压能进入第二级叶轮4;在第二级叶轮4后设计蜗壳式压水室6,能最大程度提高栗的水力性能。
[0016]本实用新型把第一级叶轮3、第二级叶轮4过渡设计为导流器结构的压水室,既保持了双叶轮离心栗结构紧凑的优点,较好的能量转换效果又保证了产品具有较高的水力性能指标和栗效率。在同样的配套功率下,本实用新型的最大流量和最大扬程均比现有产品有较大幅度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栗效率比现有产品提高约5%?15%,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单位重量比原产品减少约5%?10%,因此本实用新型节能节材效果明显,产品性价比提升明显。
[0017]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导流器蜗壳组合式双叶轮离心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叶轮离心栗包括栗体、栗盖、第一级叶轮、第二级叶轮、导流器以及蜗壳式压水室,所述栗盖设置在栗体上,所述第一级叶轮、第二级叶轮、导流器以及蜗壳式压水室设置在栗体内部,所述第一级叶轮和第二级叶轮通过导流器相连,所述第二级叶轮设置在蜗壳式压水室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流器蜗壳组合式双叶轮离心泵,所述双叶轮离心泵包括泵体、泵盖、第一级叶轮、第二级叶轮、导流器以及蜗壳式压水室,所述泵盖设置在泵体上,所述第一级叶轮、第二级叶轮、导流器以及蜗壳式压水室设置在泵体内部,所述第一级叶轮和第二级叶轮通过导流器相连,所述第二级叶轮设置在蜗壳式压水室内。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能量转换效果使得水力性能指标和泵效率大大提高,同时最大流量和最大扬程均有较大幅度提高。
【IPC分类】F04D1/06, F04D29/22, F04D29/44
【公开号】CN205315283
【申请号】CN201521015450
【发明人】马栋棋, 连松锦, 郑炜
【申请人】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