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钉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6101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排钉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钉,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较佳钉固强度的排钉构造。
继续,请再配合参阅图3所示,一般排钉10不论其是否为一般平式或斜式的排钉,主要均利用钉体11的钉身112钉入两工件12中将其钉固结合,然,其除了利用钉身112作为钉固两工件12的介质外,并利用其上的水平凹痕114来增加其与工件12之间的摩擦阻力,以期提高其间的钉固强度,惟,该水平凹痕114系以直线的最短距离设于钉身112上,相对的其距离愈短可作用于工件12之间的摩擦阻力亦愈低,如此,造成其钉固强度效果无法能达到较佳理想的状态,同时,该钉体11的钉头111作用仅是供击钉时使用,该钉头111的底侧平面亦仅供相对靠抵于工件12上,整体而言,对于两工件12的钉固强度上完全没有任何的帮助,以产品功能设计上显有其不足及缺失。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积其数十年专业从事于排钉制造研发的经验,针对目前排钉普遍存在的缺失加以研究改良,终于有了本实用新型的诞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排钉构造的排钉由预定数目的T型钉体并连组成,各钉体均成型有一钉头及钉身,该钉头顶侧成型有一平面的击钉部,该击钉部的左、右两侧往下直立延伸接续至钉身底端形成一衔接部,使各钉身依序配合胶剂结合成排钉;其特征在于该钉头底侧与钉身前、后侧邻接处系成型一对称的斜插部,该斜插部的两端部系与钉头两侧底端相接且呈斜向设置;该斜插部的一端部与钉头一侧底端位置系以锐角相接形成一尖钉部;另,该钉身前、后侧的表面系由上往下排列设有预定数目的斜凹痕,该等斜凹痕与斜插部呈平行设置。
该排钉的钉体衔接时,各钉体间的顶侧系形成预定高度的落差,且该等钉头的斜插部及钉身的斜凹痕恰得以相连接续形成斜向组合的排列,进而使该钉体组合衔接后成型为具有预定斜度的斜式排钉。
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当钉体钉设于工件中时,其斜插部的尖钉部相对作用于该工件,进而相对导引该钉头部份深入并钉设于工件内,使该钉体更进一步钉固结合该工件,提高钉体被脱离的强度,使工件结合强度更加稳固。
图2系习用斜式排钉的平面图。
图3系习用钉体钉固于工件的状态图。
图4系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排钉的外观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排钉的平面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钉体钉固于工件的状态图。
图7系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双钉体反向钉固于工件的状态图。
附图
标记说明10排钉 11钉体12工件111钉头 112钉身 113击钉部114水平凹痕 P击钉装置 20排钉21钉体 211钉头 212钉身213击钉部214衔接部 215斜插部216尖钉部217斜凹痕该钉头211的底侧与钉身212前、后侧邻接处系成型一对称的斜插部215,该斜插部215的两端部系与钉头211两侧底端相接且呈斜向设置,同时,该斜插部215的端部与钉头211侧底端位置系以锐角相接形成尖钉部216,另,该钉身212前、后侧的表面系由上往下排列设有预定数目的斜凹痕217,该等斜凹痕217与钉头211的斜插部215平行且呈相同方向的斜向设置。
以上系为本实用新型各元件的构造、位置及相互连接关系概述,继续,兹再将本实用新型各元件的结合及其所预期达成的功效陈述如后首先,请配合参阅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为一斜式排钉20,其使用时,主要系配合安装于打钉枪的有料钉匣中,再以其上的一击钉装置P将每一钉体21依序击出钉设,其中,由于该钉头211的击钉部213为一平面置,因此,其恰与击钉装置P成直向接触,以利该钉体钉入工件30时,得直向钉入工件30中不偏倚,继续,当该钉体21钉入工件30时,该钉头211斜插部215的尖钉部216相对受到击钉装置P撞击力的作用,而深入插固于工件30表面内侧,进而导引整个钉头211的斜插部215或全部钉入钉固于工件30中,使该钉体21更进一步钉固结合该工件30,提高该钉体21被脱离的强度,使工件30的结合强度更加稳固。
其次,由于该钉身212上采用有斜凹痕217的特殊结构设计,该等斜凹痕217并以斜向设计,因此,其整体长度较习用的水平凹痕114更长,因此,当该钉体21钉入于工件30时,该钉身212的斜凹痕217由于长度较长,相对的其受到工件30内组织间嵌入结合的摩擦阻力将会被提高,而比习用水平凹痕114钉固的结合强度更佳,更使其钉固力达到更理想的状态。
继续,请配合参阅图7所示,一般工件30在其结合处往往钉设多支钉体21以提高其稳固性,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的钉体21钉设该等工件30时,可将该等钉体21依反向方式排列钉设,亦即该等钉体21斜插部215的尖钉部216呈反向对称方式依序并排钉入于工件30中,如此,通过其相对应的反向钉设,将使得相对于工件30的钉固力更强,使工件结合强度更佳。
最后,值得再提的是,本实用新型排钉的钉体结构上乃直接于钉头及钉身上成型出斜插部、尖钉部及斜凹痕,整体结构上可相对于工件产生较大的钉固力,以此提高产品的耐用度;且该排钉为斜式排钉时,可搭配具斜钉匣的打钉枪,就打钉枪的操作上,更能提供一般较不方便施工的工件位置,如钉设位置恰好在工件衔接处等,进而方便使用者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俱足产业利用价值及进步功效,同时,遍查国内外相关此类构造技术资料及文献亦未发现有相同或近似存在,因此,本实用新型诚已符合实用新型专利要件,爰依法提起申请。
惟,上述所揭露的图式、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因此,当不能以此限制本实施例的范围,即,大凡熟悉此项技艺的人士,其依本实用新型精神范畴所做的修饰或等效实施的变化,仍应包含在本案的专利保护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排钉构造,该排钉由预定数目的T型钉体并连组成,各钉体均成型有一钉头及钉身,该钉头顶侧成型有一平面的击钉部,该击钉部的左、右两侧往下直立延伸接续至钉身底端形成一衔接部,使各钉身依序配合胶剂结合成排钉;其特征在于该钉头底侧与钉身前、后侧邻接处系成型一对称的斜插部,该斜插部的两端部系与钉头两侧底端相接且呈斜向设置;该斜插部的一端部与钉头一侧底端位置系以锐角相接形成一尖钉部;另,该钉身前、后侧的表面系由上往下排列设有预定数目的斜凹痕,该等斜凹痕与斜插部呈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钉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排钉的钉体衔接时,各钉体间的顶侧系形成预定高度的落差,且该等钉头的斜插部及钉身的斜凹痕恰得以相连接续形成斜向组合的排列,该钉体组合衔接以成型为具有预定斜度的斜式排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钉构造,乃系在排钉的钉头底侧成型有斜插部,该斜插部的端部形成具锐角的尖钉部,以令该钉体钉固于工件时,该尖钉部亦相对钉入于工件中有效提高钉体的钉固力,使工件结合强度更高、更稳固。
文档编号F16B27/00GK2539005SQ0223102
公开日2003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7日
发明者吴春福 申请人:吴春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