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9762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动力学,即影响气体或液体流动的方法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改变流体进入交错的通道对流体流动的影响。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用在建筑行业中高层楼房外表面作业的缓降器,其主要结构是通过钢丝绳、辘轳和一个间歇运动机构,使缓降器从上向下缓慢移动。操作人员在装有缓降器的装置上作业,需要下降时,靠人力扳动间歇运动机构。它很苯重、操作麻烦,使用很不方便。
在楼房和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时,被困人员一时很难脱离危险。近年来消防队在演习火灾救被困人员时,曾借用上述类似的缓降器,但使用起来很麻烦,耗费不少宝贵时间,特别依靠被救人员自身力量几乎根本不可能使用。
此外,在野外作业,作业人员要从高处或险处迅速下降时,也没有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的下降工具,有时采用手拉着绳索从高处或险处往下溜,这就需要较强的体力和一定的技巧,不安全可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缓降器的缺点,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下降速度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中间不需操作、安全可靠的液压阻尼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油缸的两端设置中心位置安装有活塞杆外密封圈的端盖,在油缸内设置有圆周上安装有活塞密封圈的活塞,套装在活塞杆外密封圈内的活塞杆通过联接件与活塞相联接,在活塞杆上加工有将油缸内活塞的一侧与另一侧相联通的节流通孔或节流通槽,在活塞杆内设置有端部安装有活塞杆内密封圈的调节阀芯。
本实用新型的节流通孔为加工在活塞杆上活塞两侧的一侧节流通孔和另一侧节流通孔。本实用新型的节流通槽加工在活塞杆上活塞杆与活塞联接的部位。本实用新型的调节阀芯设置在活塞杆内另一侧节流通孔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杆的多一部分为空心活塞杆,少一部分为实心活塞杆,一侧节流通孔和另一侧节流通孔加工在空心活塞杆上,调节阀芯设置在空心活塞杆内另一侧节流通孔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依据液压原理,油缸内活塞一侧的液压油经过活塞杆上一侧节流通孔和另一侧节流通孔缓慢地流到另一侧,使与活塞相联接的活塞杆与油缸缓慢地相对移动,活塞的移动速度取决于油缸内活塞一侧的液压油流到另一侧的量。它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下降速度缓慢、中间可以不操作、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作为一个单独的构件用在任何需要提供阻尼运动的设备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在图1中,本实施例的液压阻尼器由油缸1、活塞2、活塞杆3、调节阀芯4、活塞杆外密封圈5、活塞杆内密封圈6、固定销7、活塞密封圈8、端盖9联接构成。在油缸1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端盖9,在端盖9的中心位置加工有中心孔,端盖9的中心孔上安装有活塞杆外密封圈5。在油缸1内装满液压油,在油缸1内安装有活塞2,活塞2的圆周上安装有活塞密封圈8,活塞密封圈8用于防止油缸1内活塞2一侧的液压油从活塞外沿流到另一侧,在活塞2的中心位置用固定销7联接有活塞杆3,活塞杆3的两端从端盖9的中心孔位置穿出端盖9外,使活塞杆外密封圈5套装在活塞杆3外,防止油缸1内的液压油从端盖9的中心孔流出油缸1外,活塞杆3与油缸1可相对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活塞杆3的大部分为空心活塞杆,少一部分为实心活塞杆,在活塞杆3上空心部分加工有一侧节流通孔a和另一侧节流通孔b,一侧节流通孔a和另一侧节流通孔b将油缸1内活塞2的一侧与另一侧相联通,油缸1内活塞2一侧的液压油经过一侧节流通孔a和另一侧节流通孔b可流到油缸1内活塞2的另一侧,一侧节流通孔a和另一侧节流通孔b的孔径大小决定油缸1内活塞2一侧的液压油流到另一侧的速度,以及决定活塞杆3与油缸1的相对移动的速度。在活塞杆3的空心部分内安装有调节阀芯4,调节阀芯4的端部安装有活塞杆内密封圈6,调节阀芯4在活塞杆3内可相对活塞杆3微量移动,活塞杆内密封圈6与活塞杆3紧密配合,调节阀芯4的活动范围与另一侧节流通孔b为同一位置,调节阀芯4用于调节另一侧节流通孔b的开度,调节阀芯4的位置调节合适以后,它与活塞杆3的位置将相对固定,调节阀芯4和活塞杆3以及活塞2一起与油缸1相对移动。油缸1内装满液压油,活塞2的移动将受到液压油的阻力,当活塞杆3受到向左方向的轴向力时,活塞1向左移动,油缸1内活塞2左侧的液压油经一侧节流通孔a、活塞杆3内和另一侧节流通孔b流到油缸1内活塞2的另一侧。
将本实用新型与其它零部件联接成的缓降器,使用时只需根据下降的重量和下降的速度,通过计算进行设置,调节好阀芯4的位置,就可安全下降,中间不需操作。
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在活塞杆3的外表面上加工一道节流通槽,节流通槽使油缸1内活塞2的一侧与另一侧相联通。其它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油缸[1]的两端设置中心位置安装有活塞杆外密封圈[5]的端盖[9],在油缸[1]内设置有圆周上安装有活塞密封圈[8]的活塞[2],套装在活塞杆外密封圈[5]内的活塞杆[3]通过联接件与活塞[2]相联接,在活塞杆[3]上加工有将油缸[1]内活塞[2]的一侧与另一侧相联通的节流通孔或节流通槽,在活塞杆[3]内设置有端部安装有活塞杆内密封圈[6]的调节阀芯[4]。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节流通孔为加工在活塞杆[3]上活塞两侧的一侧节流通孔[a]和另一侧节流通孔[b];所说的节流通槽加工在活塞杆[3]上活塞杆[3]与活塞[2]联接的部位;所说的调节阀芯[4]设置在活塞杆[3]内另一侧节流通孔[b]的一侧。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活塞杆[3]的多一部分为空心活塞杆,少一部分为实心活塞杆,一侧节流通孔[a]和另一侧节流通孔[b]加工在空心活塞杆上,调节阀芯[4]设置在空心活塞杆内另一侧节流通孔[b]的一侧。
专利摘要一种液压阻尼器,在油缸的两端设置中心位置安装有活塞杆外密封圈的端盖,在油缸内设置有圆周上安装有活塞密封圈的活塞,套装在活塞杆外密封圈内的活塞杆通过联接件与活塞相联接,在活塞杆上加工有将油缸内活塞的一侧与另一侧相联通的节流通孔或节流通槽,在活塞杆内设置有端部安装有活塞杆内密封圈的调节阀芯。油缸内活塞一侧的液压油经过活塞杆上一侧节流通孔和另一侧节流通孔缓慢地流到另一侧,使与活塞相联接的活塞杆与油缸缓慢地相对移动,活塞的运动速度取决于油缸内活塞一侧的液压油流到另一侧的量。它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下降速度缓慢、中间可以不操作、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作为一个单独的构件用在任何需要提供阻尼运动的设备上。
文档编号F16F9/14GK2608760SQ0321872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1日
发明者郑汉林 申请人:郑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