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形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25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球形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形止回阀,涉及阀门【技术领域】中的止回阀,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心胶球在球阀全开时颤抖较小、对管道系统破坏力较小的球形止回阀。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前阀体、后阀体和钢心胶球,前阀体内、后阀体内对应设有多条前阀体筋板、后阀体筋板并将前阀体内部空腔、后阀体内部空腔分隔成多条前阀体流道、后阀体流道,每条后阀体流道内均设有与球罩,球罩前端伸入对应前阀体流道内并与前阀体流道内壁贴合,球罩后端连接有异型锥形体,球罩内设有钢心胶球;球罩内壁上设有多个沿轴向均布的导向筋,异型锥形体内壁靠近球罩的一侧设置有耐压橡胶密封圈,导向筋与耐压橡胶密封圈之间设有压圈。本实用新型用于止回阀。
【专利说明】 一种球形止回阀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中的止回阀,具体涉及一种球形止回阀。

【背景技术】
[0002]阀门是管路流体输送系统的控制部件,它是用来改变通路断面和介质流动方向,具有导流、截止、节流、止回、分流或溢流卸压等功能。止回阀又称为逆流阀、逆止阀、背压阀、单向阀。止回阀就是众多阀门种类中最常用的一种阀门,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管路系统中介质倒流、防止泵及其驱动电机反转,以及容器内介质的泄放。止回阀水平或垂直安装均可,常安装于水泵的出水口处,以防止倒流及水锤对泵损害。
[0003]目前国内使用最普遍的止回阀主要有旋启式止回阀、升降式止回阀、蝶式止回阀、缓闭止回阀、球型止回阀和多流道球型止回阀,但这些止回阀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缺点。旋启式止回阀关闭时由于水锤作用产生“巨响”和振动,阀内流体流态紊乱,水力损失较大;升降式止回阀的自由升降阀瓣在上升至完全开启的过程中,阀瓣一直在消耗流体能量,阻力损失大,并且升降式止回阀存在通道狭窄,过流量限制较大等缺点;蝶式止回阀中带动阀瓣旋转的销轴磨损严重,其只能安装在水平管道上,密封性较差,并且流阻、水锤压力较大;缓闭止回阀虽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流体阻力小、关阀冲击力小等优点,但其维护与保养工作量大,为保证液体的连续性流动,必须安装自动排气阀,结构较复杂;球型止回阀和多流道球型止回阀在止回阀开启后,胶球在液体的冲击作用下,颤动严重,胶球表面的橡胶层破坏较快。
[0004]如申请号为96233059.0的实用新型就公开了一种大口径多流道微阻球型止回阀,它由前阀体、后阀体、球阀、锥形体组成,且前后阀体内具有多道流道,流道截面为等径规则性状。该球型止回阀仍具有球阀在液体的冲击作用下存在颤动严重的问题,且在液体冲击的作用下,球阀的运行路径不够优化,停泵时产生的水锤压力对管道系统的破坏性较高,止回阀的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心胶球在球阀全开时颤抖较小、对管道系统破坏力较小的球形止回阀。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球形止回阀,包括前阀体、后阀体和钢心胶球,前阀体内设有多条前阀体筋板并将前阀体内部空腔分隔成多条前阀体流道,后阀体内设有多条后阀体筋板并将后阀体内部空腔分隔成多条后阀体流道,其特征在于:每条后阀体流道内均设有球罩,球罩前端伸入对应前阀体流道内并与前阀体流道内壁贴合,球罩后端连接有异型锥形体,球罩内设有可沿球罩轴线前后移动的钢心胶球,前阀体流道和后阀体流道通过球罩一一对应连通;球罩内壁上设有多个沿轴向均布的导向筋,异型锥形体内壁靠近球罩的一侧设置有耐压橡胶密封圈,导向筋与耐压橡胶密封圈之间设有压圈。
[0008]进一步地,前阀体内的前阀体流道和后阀体内的后阀体流道均设有5条。
[0009]进一步地,前阀体内的前阀体流道和后阀体内的后阀体流道均设有7条。
[0010]进一步地,前阀体与后阀体的阀体贴合面处设有密封垫片,所述密封垫片包括垫片本体,垫片本体内沿垫片本体的径向由外往内依次设有波齿骨架、外侧橡胶圈和内侧橡胶圈。
[0011]进一步地,前阀体与后阀体的内表面均喷涂有司太立合金,前阀体筋板、球罩和后阀体筋板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喷涂有司太立合金。
[0012]进一步地,前阀体的阀体贴合面上开设有环槽,阀体贴合面中部设有下沉的环形台阶面,环形台阶面的外缘设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两端设有安装孔,后阀体的阀体贴合面上设有与前阀体的阀体贴合面上的环槽、环形台阶面、安装槽、安装孔一一对应且相互适配的的环状凸起、环形凸起面、安装块、安装凸起销。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通过在后阀体中设置异型锥形体结构,可有效减小钢心胶球在球阀全开时的颤抖和水力损失,同时在后阀体中设置固定异型锥形体和控制钢心胶球运动的专用球罩,优化钢心胶球运行路径和时间,控制突然停泵时产生的水锤压力,减轻对管道系统的破坏,从而提高球阀的使用寿命;且本实用新型的球形止回阀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等优点,且止回阀的安装简单,使用寿命长,维护工作量小;由于在球罩、异型锥形体内设置有导向筋、耐压橡胶密封圈和压圈,有效提高了本球型止回阀球体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以及密封座的密封性能。
[0015]、前阀体与后阀体的阀体贴合面处设有密封垫片,该密封垫片结合了O型圈和金属波齿骨架进行改进,可达到更加的密封效果。
[0016]、前阀体、后阀体的内表面以及前阀体筋板、球罩和后阀体筋板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喷涂有司太立合金,司太立合金是一种能耐各种类型磨损和腐蚀以及高温氧化的硬质合金,大大延长了阀盖的使用寿命。
[0017]、由于在前阀体的阀体贴合面上开设有环槽、环形台阶面、安装槽以及安装孔的设计,且后阀体上也设有与环槽、环形台阶面、安装槽、安装孔相互对应且适配的结构,使得该止回阀用安装法兰具有密封性能好,连接强度较高,安全性能较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实施例二中球形止回阀的A— A剖视图;
[0020]图3为实施例三中球形止回阀的A — A剖视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异型锥形体与钢心胶球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前阀体的阀体贴合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附图标记为:1 一前阀体、2—后阀体、3—钢心胶球、4一异型锥形体、5—后阀体流道、6—前阀体流道、7 —阀体贴合面、8—球罩、9 一密封垫片、11 一前阀体筋板、21—后阀体筋板、71—环槽、72—环形台阶面、73—安装槽、74—安装孔、81—耐压橡胶密封圈、82一压圈、83—导向筋、91一垫片本体、92—外侧橡胶圈、93—内侧橡胶圈、94一波齿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26]实施例一
[0027]一种球形止回阀,包括前阀体1、后阀体2和钢芯胶球。前阀体I内设置有多条前阀体筋板11,多条前阀体筋板11将前阀体I内部空腔分隔为多个多条前阀体流道6,该前阀体流道6为前阀体I内壁与前阀体筋板11之间、前阀体筋板11与前阀体筋板11之间形成的空间。后阀体2内设置有多条后阀体筋板21,多条后阀体筋板21将后阀体2内部空腔分隔为多个多条后阀体流道5,该后阀体流道5为后阀体2内壁与后阀体筋板21之间、后阀体筋板21与后阀体筋板21之间形成的空间。在每条后阀体流道5内均设置有球罩8,球罩8的横截面与其对应的流道的横截面相适配;球罩8前端伸入对应的前阀体流道6内,并与对应的前阀体流道6内壁贴合,球罩8后端连接有异型锥形体4,球罩8与异型锥形体4之间采用焊接连接。球罩8内设有钢心胶球3,该钢芯胶球可在球罩8内沿球罩8的轴向方向前后移动。球罩8上开设有相应的孔或缝,通过该孔或缝使前阀体流道6和后阀体流道5连通,流进前阀体流道6内的液体通过球罩8上的孔或缝流入后阀体流道5内。其中,球罩8的长度为钢心胶球3半径的1.8^1.9倍,球罩8的半径大于钢心胶球3的半径且小于钢心胶球3半径的1.35倍。球罩8内壁上设有多个沿轴向均布的导向筋83,异型锥形体4内壁靠近球罩8的一侧设置有耐压橡胶密封圈81,导向筋83与耐压橡胶密封圈81之间设有压圈82。耐压橡胶密封圈81采用永久耐压、畸形率低的新型橡胶,有效的降低了管路中的水锤现象;导向筋83长度合理,当泵停止工作时,防腐随着介质压力的作用力,顺着导向筋83及时定位,起到更好的密封作用。
[00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液体通过与前阀体I连接的管路进入阀体,并流经前阀体I中各自独立的流道,钢心胶球3在液体的推力作用下,离开前阀体I,在后阀体2的球罩8中运动至异型锥形体4,并在液体压力的作用下,压紧在异型锥形体4上,此时止回阀完全打开,液体通过后阀体2独立流道,经不封闭球罩8后顺着锥形体排出至与后阀体2相连接的管路中,从而完成止回阀打开过流的全过程;当停泵时,止回阀中的钢心胶球3受到不封闭异型锥形体4锥尾的水锤压力作用,从后阀体2中的异型锥形体4脱离,在球罩8中运动至前阀体I的密封处,截断液体,防止液体反向流动和防止破坏性水锤的发生。在球阀全开时,使每个独立流道中钢心胶球3的绝大部分都在异型锥形体4的包裹中,改善了止回阀中钢心胶球3在后阀体2中的受力状态,使管路在进行液体输送时,在不同的流速下,球阀完全打开后,钢心胶球3在水压的作用下压紧在异型锥形体4内,并保持静平衡,从而消除钢心胶球3由于受力不平衡时产生颤抖的现象,减轻钢心胶球3表面的破坏程度,并减少由于钢心胶球3的颤抖产生的水力损失。
[0029]实施例二
[0030]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前阀体I内的前阀体流道6和后阀体2内的后阀体流道5均设有5条,前阀体1、后阀体2中心均对应设置有一条中心前阀体流道6、中心后阀体流道5,该中心前阀体流道6、中心后阀体流道5外均布有4条边缘前阀体流道6、边缘后阀体流道5(如图2所示)。中心前阀体流道6与中心后阀体流道5连通,4条边缘前阀体流道6与4条边缘后阀体流道5--对应连通。
[0031]实施例三
[003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前阀体I内的前阀体流道6和后阀体2内的后阀体流道5均设有7条,前阀体1、后阀体2中心均对应设置有一条中心前阀体流道6、中心后阀体流道5,该中心前阀体流道6、中心后阀体流道5外均布有6条边缘前阀体流道6、边缘后阀体流道5(如图3所示)。中心前阀体流道6与中心后阀体流道5连通,6条边缘前阀体流道6与4条边缘后阀体流道5--对应连通。
[0033]实施例四
[0034]在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前阀体I与后阀体2的阀体贴合面7处还设有密封垫片9,所述密封垫片9包括垫片本体91,垫片本体91内沿垫片本体91的径向由外往内依次设有波齿骨架94、外侧橡胶圈92和内侧橡胶圈93。外侧橡胶圈92和内侧橡胶圈93均为O型圈,两个橡胶O型圈都采用耐高温高压耐腐蚀的橡胶材料,在外侧橡胶圈92、内侧橡胶圈93和波齿骨架94之外填充石墨形成垫片本体91。
[0035]使用时,密封垫片9安装法兰装置后上紧螺栓,首先在预紧力的作用最内圈的内侧橡胶圈93先被压缩变形,产生第一层密封。然后随着负载的变化,外侧橡胶圈92也产生变形量。两个橡胶圈的变形量最高可达40%以上,已经足以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此时法兰接口的主要密封环节是由垫片内的外侧橡胶圈92、内侧橡胶圈93在起作用。如果负载继续增加,波齿骨架94产生变形,再次加强密封,而且波齿骨架94以及外侧橡胶圈92、内侧橡胶圈93都有回弹性,能够随着负载的变化自动调节压缩量,从而产生最佳的密封效果。
[0036]实施例五
[0037]在实施例一、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前阀体I与后阀体2的内表面均喷涂有司太立合金,前阀体筋板11、球罩8和后阀体筋板2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喷涂有司太立合金。由于司太立合金是一种能耐各种类型磨损和腐蚀以及高温氧化的硬质合金,因而通过在前阀体1、后阀体2、前阀体筋板11、球罩8和后阀体筋板21的相应为之喷涂司太立合金,这样就可以大大增加阀盖的使用寿。
[0038]实施例六
[0039]在实施例一、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前阀体I的阀体贴合面7上开设有环槽71,阀体贴合面7中部设有下沉的环形台阶面72,环形台阶面72的外缘设有一安装槽73,所述安装槽73的两端设有安装孔74。后阀体2的阀体贴合面7设有环状凸起、环形凸起面、安装块、安装凸起销,所述环状凸起、环形凸起面、安装块、安装凸起销与环槽71、环形台阶面72、安装槽73、安装孔74 —一对应设置且相互适配,这些结构在前阀体I和后阀体2贴合时充分配合、密封,使得止回阀用安装法兰具有密封性能好,连接强度较高,安全性能较高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球形止回阀,包括前阀体(1)、后阀体(2)和钢心胶球(3),前阀体(I)内设有多条前阀体筋板(11)并将前阀体(I)内部空腔分隔成多条前阀体流道(6),后阀体(2)内设有多条后阀体筋板(21)并将后阀体(2)内部空腔分隔成多条后阀体流道(5),其特征在于:每条后阀体流道(5)内均设有球罩(8),球罩(8)前端伸入对应前阀体流道(6)内并与前阀体流道(6 )内壁贴合,球罩(8 )后端连接有异型锥形体(4 ),球罩(8 )内设有可沿球罩(8 )轴线前后移动的钢心胶球(3 ),前阀体流道(6 )和后阀体流道(5 )通过球罩(8 )--对应连通;球罩(8)内壁上设有多个沿轴向均布的导向筋(83),异型锥形体(4)内壁靠近球罩(8)的一侧设置有耐压橡胶密封圈(81),导向筋(83)与耐压橡胶密封圈(81)之间设有压圈(8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前阀体(I)内的前阀体流道(6)和后阀体(2)内的后阀体流道(5)均设有5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前阀体(I)内的前阀体流道(6)和后阀体(2)内的后阀体流道(5)均设有7条。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球形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前阀体(I)与后阀体(2)的阀体贴合面(7)处设有密封垫片(9),所述密封垫片(9)包括垫片本体(91),垫片本体(91)内沿垫片本体(91)的径向由外往内依次设有波齿骨架(94)、外侧橡胶圈(92)和内侧橡胶圈(9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前阀体(I)与后阀体(2)的内表面均喷涂有司太立合金,前阀体筋板(11)、球罩(8)和后阀体筋板(2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喷涂有司太立合金。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止回阀,其特征在于:前阀体(I)的阀体贴合面(7)上开设有环槽(71),阀体贴合面(7)中部设有下沉的环形台阶面(72),环形台阶面(72)的外缘设有一安装槽(73),所述安装槽(73)的两端设有安装孔(74),后阀体(2)的阀体贴合面(7)上设有与前阀体(I)的阀体贴合面(7)上的环槽(71)、环形台阶面(72)、安装槽(73)、安装孔(74)—一对应且相互适配的的环状凸起、环形凸起面、安装块、安装凸起销。
【文档编号】F16K15-04GK204267800SQ201420529339
【发明者】曾宗强 [申请人]成都迅航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