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0962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软管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具,更具体而言,涉及供软管使用的夹具。
背景技术
软管夹已为人们所熟知,且广泛用于工业生产中,并可靠地实际使用于需较大可控制保持力的应用中。通常地,软管夹包括一由诸如不锈钢、钢或塑料等弹性材料制成的夹圈,该夹圈围绕软管外壁安装,并向其施加以夹持力。然而,还有一些场合,希望软管在受到极高温度和极大压力的情况下,软管夹可施加并维持恒定的扭力作用,从而当软管发生膨胀及收缩过程中,软管夹始终保持较大的夹持力。此类温度和压力波动常见于诸如汽车排气系统用管处。另外,在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诸如震动和动应力此类的机械应力,如果软管夹的夹持力不足,则此类机械应力足以使软管夹发生脱落。
现已有多个软管夹的发明,包括·美国专利No.5,010,626,1991年4月30日授予Dominguez,名称为“带有法兰吸收应力螺母和枢轴引桥元件的软管夹”;·美国专利NO.5,720,086,1998年2月24日授予Eliasson等人,名称为“夹持颈圈”;及·WO 01/27516A1,2001年4月19日公布,发明人为Dominguez。
然而这些软管夹存在许多严重缺陷。其均采用螺栓直接对夹圈端部的台肩施加夹持力。在以高扭力进行夹持的过程中,由于夹持力作用会使台肩变形,从而夹持力无法以恒定的方式轴向施加。作用于夹圈端部的扭力如果无法保持恒定,则在软管发生与温度相关的膨胀和收缩时易于造成失效。另外,一些软管夹的设计中采用T型螺栓和恒定张力弹簧,这就限制了夹持过程中所施加的夹持力的大小。不利的是,大多数恒定张力弹簧由钢制成,从而即使在正常条件下其也易于受到腐蚀和冻伤。其它类型的软管夹则采用涡轮向夹具施加扭力,但涡轮可能并不适用于需要高夹持扭力的操作。
因而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重载软管夹,以使其可施加并维持较大的夹持力。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重型软管夹,该软管夹配置有新型定位件,可允许用户在夹持过程中轴向施加以恒定的扭力。一种由定位件、捕获螺母和多个轴向对齐的盘状弹簧组成的新型组件可向软管四周施加较高的恒定夹持力。捕获螺母的形状可允许来自螺栓的夹持力传递至夹圈端部,以闭合该处的空隙,从而使软管外围的夹圈发生收缩。其优点在于,该软管夹可极大地增加工作扭力,从而用户可安全的施加高达450in-lbs的扭力。本发明中的软管夹操作简单,且由例如不锈钢这样的成本低、重量轻和易于获得的材料制成。该软管夹可定制,以适用于35英寸以下的多种尺寸软管,且可使用工具向螺栓施加夹持力。另外,用户可选择不同方位的盘状弹簧组合,以提供夹持过程所需的不同的夹持挠度。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其提供了一种用于软管的夹具,该夹具包括以围绕软管安置的夹圈,且有沿轴向分隔安装的第一和第二夹圈端部,该夹具包括一夹持力生成器,用于将第一和第二夹圈端部彼此牵引,且将其连接,该夹持力生成器上安装至少一个盘状弹簧;该夹持力生成器上安装有一定位件,其位于盘状弹簧和第一夹圈端部之间,用于将来自夹持力生成器的夹持力轴向传递至第一和第二夹圈端部,所生成的夹持力足以将第一和第二夹圈端部沿轴向彼此牵引至一起,从而对软管进行夹持。
一般而言,第一夹圈端部包括第一外表面和第一内表面,第二夹圈端部包括第二外表面和第二内表面,第一和第二外表面彼此内弯成一定角度,而第一内表面和第二内表面呈弧形,且彼此内向相对放置。第一夹圈端部包括第一和第二孔洞,其分别位于第一外表面和第一内表面,第二夹圈端部包括第三和第四孔洞,其分别位于第二外表面和第二内表面,上述孔洞均彼此轴向对齐。
一般而言,夹持力生成器包括一螺栓,其有第一螺栓端部和第二螺栓端部,该螺栓穿过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孔洞。该螺栓包括一螺线部分和一非螺线部分,非螺线部分从第一夹圈端部向外延伸。盘状弹簧和定位件滑动安装在非螺线部分上,且该盘状弹簧位于第一螺栓端部附近。
一般而言,夹持力生成器还包括安装在第一螺栓端部的第一捕获螺母和安装在第二螺栓端部的第二捕获螺母。第一捕获螺母包括一非螺线轴孔。第二捕获螺母包括一螺线轴孔。第一和第二捕获螺母均包括一弯曲端和一杆件。
一般而言,定位件包括一配置有轴孔的圆柱形颈圈,该轴孔可允许螺栓通过,该颈圈有一受力端和一传力端。
一般而言,第一捕获螺母的杆件朝向第一夹圈端部的第一孔洞安装,且靠近传力端。
一般而言,第二夹圈端部包括一个孔洞,其轴向对齐于第一夹圈端部上的第一和第二孔洞。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夹持力生成器为一T型螺栓,其穿过第一夹圈端部上的第一和第二孔洞,且穿过第二夹圈端部的孔洞,该T型螺栓有一位于第二夹圈端部T型螺栓端部和一可动安装有螺母的螺线螺栓部分。该螺母包括一光滑外表面,其上安装有盘状弹簧和一可通过T型螺栓的螺栓孔。
一般而言,第二螺栓端部包括一止动件。该止动件为一止动螺母、斯托弗螺母(Stove nut)或尼龙镶嵌螺母。
一般而言,斯托弗螺母(Stove nut)或尼龙镶嵌螺母与第二捕获螺母的杆件成一体。
一般而言,第一夹圈端部上的第一孔洞大于第一夹圈端部的第二孔洞。
一般而言,当从剖视方向观察时,夹圈包括一平面部分和两个从软管表面向外弯成一定角度的端面。
一般而言,上述夹具包括多个成对的盘状弹簧。
一般而言,一铰接板铰接至第一夹圈端部。
一般而言,该软管为重载软管。
在本发明的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夹具,其具有用于接收夹持物的夹圈,该夹圈沿夹持物轴向配置,且具有第一和第二可动夹圈端部,每个夹圈端部均有各自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其内表面与夹圈的内表面连续相连,外表面与夹圈的外表面连续相连,当处于非夹持状态时,于内表面处形成一空隙,在受到夹持力作用时,该夹圈有足够弹性使两个可动夹圈端部朝彼此方向移动,从而形成夹持状态,将夹持物夹持在夹圈的内周面内;夹圈端部各自有其轴向对齐的第一开口,供夹持力生成器通过,该夹持力生成器与一个外表面发生配合,产生内向作用力,从而使可动夹圈端部彼此靠近,该夹具包括一个轴向对齐于第一开口的定位件,该定位件与一个外表面发生配合,以将夹持力生成器产生的内向力轴向传送至可动夹圈端部;以及至少一个盘状弹簧,其轴向对齐于定位件和夹持力生成器,该盘状弹簧与夹持力生成器相配合,以将内向作用力传送至可动夹圈端部,当受到内向夹持力时,盘状弹簧有足够的弹力彼此进行收缩。
附图简要说明参看附图及说明,可对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及优点有更好的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软管夹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a为图1沿1a-1a线剖开后的截面图;图2为图1所示软管夹的侧视图;图3a为图1所示配有螺栓的多个盘状弹簧的部分剖视图;图3b为定位件的立体图;图4a为夹圈端部的立体图;图4b为其中配有捕获螺母的夹圈端部的侧视图;图5a为捕获螺母的侧视图;图5b为图5a沿5b线剖后的侧面图;图5c为整体捕获螺母/斯托弗螺母的侧视图;图5d为整体捕获螺母/尼龙镶嵌螺母的侧视图;图6a为另一捕获螺母的侧视图;图6b为图6a沿6b线剖后的端面图;图7为多个盘状弹簧的剖面图;图8为铰接板的俯视图;图9为本软管夹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图9a为安装在夹圈端部的T型螺栓的立体图;图9b为图9a的侧视图;图9c为图9中螺母的部分剖视图;图10为本软管夹的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及图11为本软管夹的第四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中软管夹10的一个实施例。广义而言,软管夹10包括一夹圈12,两个可动夹圈端部14和16,一夹持力生成器18,一分隔件或定位件20,多个盘状弹簧22,以及一铰接板24。
现在参看图1和2,在一个典型应用中,诸如高压、重载软管26这样的被夹持物体置入夹圈12中。夹圈12可沿软管26的主轴线28轴向安装,并环绕软管26。夹圈12一般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足够的弹性,可以承受作用于其上的较大的工作扭力。该夹圈12包括两个可动夹圈端部14和16,这里将参照图1和2对其中的一个进行详细说明。夹圈端部14有一内表面29和一外表面30。内表面29与夹圈12的内周面32连续相连。外表面30与夹圈12的外周面34连续相连,且向内以一定角度弯曲。一般而言,该夹圈12由一单片材料加工而得,且其端部回弯在其自身上,然后利用本领域专业人员所熟知的固定方式35将其固定在外圆周面34上。此类固定方式包括冲压、焊接或钉接或其它类似方法。当夹具处于非工作、非夹持形态时,内表面29彼此轴向相对分隔开,在其间形成一空隙。夹圈12的构成材料有足够的弹性,从而当施加夹持力时,可动夹圈端部14和16可朝彼此运动。当处于夹持形态时,通过作用于可动夹圈端部14和16的夹持力生成器18,将软管26夹持在夹圈12的内圆周面32之间。
如图1a中最佳地示出的,当从剖视方向观察时,处于夹持形态的夹圈12包括两个从软管12表面外弯的端部13,和一个位于软管26表面、大体呈平面的部件15。两个弯曲端部13防止夹圈12在夹持过程中咬入软管26内,以减少对软管26表面的损伤。
现在参看图4a和4b,夹圈端部14和16中的每一个都配置有两个开口或孔洞36和38。孔洞36和38彼此沿轴向对齐,并同另一可动夹圈端部的孔洞对齐。孔洞36和38具有轴线40,在夹持过程中,该轴线大体垂直于软管36的主轴28对齐。孔洞36相对于空隙外置,而孔洞38则相对于空隙内置。孔洞36的尺寸大体上大于孔洞38,且呈椭圆形,以允许使用者可以上下移动夹持力生成器18,从而使夹持力生成器与孔洞38对齐。另外,夹圈端部14和16中的每一个都包括一第二开口42,其有一第二轴线44,该轴线44大体垂直于轴线40,且大体平行于软管26的主轴。可动夹圈端部14和16均有一内表面46,其形成第二开口42。内表面46包括一弯曲部分48和一大体呈平面的部分50。弯曲部分48相对于另一夹圈端部和空隙内置。
参看图2和3a,夹持力生成器18穿过孔洞36和38,并与其中一个外表面30共同作用而向其施加一个内向作用力,从而拉动可动夹圈端部14和16向彼此方向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夹持力生成器18为一螺栓52,其尺寸可穿过每个孔洞36和38。该螺栓52一般包括沿螺线部分53分布的螺线和一无螺线的光滑部分55,盘状弹簧22滑动安装于该光滑部分55上,从而使它们可进行滑动挤压和膨胀。螺栓52还包括一个第一螺栓端部74和一个第二螺栓端部54。
参看图2、5a、5b、6a和6b,夹持力生成器18还包括两个位于第二开口42内的捕获螺母56和58。该两个捕获螺母56和58均与夹圈端部14、16的内表面共同作用而在其上生成内向作用力。捕获螺母56包括一非螺线轴孔57,捕获螺母58包括一螺线轴孔59,轴孔57和59的尺寸均能与螺栓52相配合。当处于夹持形态时,螺栓52穿过每个轴孔57和59,螺线螺栓的端部54从捕获螺母58处向外延伸。捕获螺母56和58均包括一弯曲端部件60和一杆件62。该弯曲端部件60与夹圈端部14、16上的弯曲部分48相配合,且朝向空隙安置。杆件62朝向夹圈端部14、16的平面部分50而放置。位于夹圈端部14上的、捕获螺母56的杆件62与定位件20共同作用,以承受施加在其上的内向作用力。吸收螺栓56和58均包括一伸长侧61和一短侧63。一凸出部件65从捕获螺母56的短侧63处外伸,以减少夹圈工作时铰接板24的上下运动。
如图5c和5d所示,在拧紧夹圈以对较大震动进行减震时,可向螺栓端54处添加一个呈止动螺母、斯托弗螺母(Stover nut)或是尼龙镶嵌螺母形式的止动件62a,其压靠在捕获螺母58的杆件62上。可选地,捕获螺母和止动件62a可为一整体部件62a,其中斯托弗螺母和尼龙镶嵌螺母与杆件62为一体。
参看图2、3a和3b,本发明中的定位件20沿轴向与夹圈端部14、16上的孔洞36和38对齐。定位件20朝向夹圈端部14的外表面,以传递来自螺栓52处的内向力,使可动夹圈端部14、16一起运动。定位件20为一圆柱形颈圈64,其轴孔66的尺寸应足以在螺栓52的非螺线部位上滑动。圆柱体64包括一受力端67和一传力端68。受力端67抵靠其中一个盘状弹簧22的第一端面70。传力端68抵靠捕获螺母56的杆件62。两个端部66和68均具有与杆件62和盘状弹簧22的第一表面相接触的平面。
参看图3a和图7,盘状弹簧22与定位件20和螺栓52轴向对齐,并将内向力传递至可动夹圈端14、16。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盘状弹簧22成对地沿螺栓52的非螺线部分分布。每对盘状弹簧22均包括第一端面70、第二端面72和由大体呈凹形的内表面75所限定的中央间隙73。第二端面72与螺栓顶端74共同作用,以接收该处受到的夹持力。本领域的专业人员将认识到,所使用的盘状弹簧22可用于许多不同的结构(如图7所示),且当端面70、72中的一个或两个受到作用力时,其有足够的弹性进行收缩。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还将认识到,可将一个盘状弹簧22与螺栓52一同使用,以使第一端面70和第二端面72中的任何一个,以及内表面75受到来自螺栓顶端74的夹持力。在软管26传输诸如水、蒸汽或是油之类的高温、高压液体时,软管26在受到夹持后便会向外膨胀,所产生的向外膨胀力作用在夹圈12的内周面32上,与内向夹持力发生作用,从而保持衡定的夹持力。盘状弹簧20在膨胀时有足够的弹性来变形,以减小中央间隙73,吸纳夹持力生成器18所产生的内向力的增大,以补偿软管26所发生的膨胀。类似地,软管冷却时会发生收缩,盘状弹簧22的中央空隙73将增大,盘状弹簧22回复到其盘状外形,夹持力生成器18将保持向盘状弹簧22和软管26施加其最大的恒定夹持力。现有软管夹最大工作扭力约为160in-lbs,然而对于本发明中的软管夹12,其工作扭力可达450in-lbs。
参看图1、2和8,铰接板24铰接至夹圈端部14的其中一个。铰接板24与夹圈内圆周面32连续相连,且包括两个内向凸出物76。铰接板24还可包括一个单杆来代替两个凸出物76,其横跨铰接板24并可在夹持过程中将其锁定。铰接板24可起到跨越空隙的桥梁作用,其包括一位于外表面80上的导引部分78,用于在夹持时沿一路径导引可动夹圈端部14和16。导引部分78包括两个与开口36和38对齐的相对的边壁82。用户可通过铰接板24来对齐夹圈端部14和16,并在夹持前使夹圈10可沿软管26运动。假如用户需要完全将软管夹10从软管26上拆卸下来,则可选择性地摆动铰接板24而与夹圈端部14和16脱离对齐(如图2所示)。
操作参看图1和2,一般而言,软管夹10是在非工作状态提供的,螺栓52与夹圈端部16和18及捕获螺母56和58相分离。用户可根据所需扭力,选择适当数量的盘状弹簧22,并将其添加至螺栓52的杆部,并将定位片20滑至螺栓52的杆部。螺栓52定位在捕获螺母56的非螺线轴孔57附近,当将软管26密合夹持于内周面32处时,操作者将螺栓端部54与孔洞38和捕获螺母58上的螺栓孔59相对齐。之后用户可对螺栓端部74施加旋转力,使可动夹圈端部14和16沿铰接板26彼此滑动靠近,从而将软管夹10环绕软管26拧紧到所需的扭力。可替换地,配置有盘状弹簧22、定位件20和相对齐的捕获螺母56、58的软管夹10滑动安装至连接有流体源(未标出)的软管26上。之后可按前文所述方式将软管夹10拧紧。
可替代的其它方案软管夹10的第一实施例可用于多种夹持工作。此外还有一些实际应用,例如由于软管面积的可接近度有限而需要结合T型螺栓、盘状弹簧、定位件和运动受限的铰接板一同使用。如图9所示,第二实施例100与第一实施例10的工作原理本质相同,其包括一夹圈102,一夹持力生成器104,一定位件106,一捕获螺母107,盘状弹簧108和两个可动夹圈端部110和112。实施例10和100之间的区别将在下文中予以详述。
夹圈端部112包括一孔洞114,一开口116,一大体呈平面的外表面118和一内弯面120。一成形内表面122构成第二开口116,其平面部分124位于T型螺栓端部126附近。在进行夹持时,T型螺栓端部126推压第二开口116上的内弯面128,在夹持力生成器104向内作用于夹圈端部110时传递夹持力,如针对软管夹10所描述的。夹持力生成器104包括一长型螺线螺栓部分130和一安装于螺栓的螺线上的螺母132。
如图9c中最佳图示的,螺母132有一光滑外表面134,其上安装有盘状弹簧108(仅示出两个),可于其上进行滑动,并压靠定位件106,还具有一个在进行夹持时螺栓130从中穿过的螺栓孔(未示出)。与软管夹10的不同之处在于,旋转螺栓130可使盘状弹簧108沿螺母132的光滑面134向定位件106处运动,同时螺母132沿螺栓130的螺杆下滑。螺母132可选择地包括一螺母顶端133,其与光滑表面套筒135分置,且与一体式螺母132的工作方式相同。
第三实施例的软管夹200如图10所示,其工作方式与第一实施例的软管夹10相同。在软管夹的实际应用中,有时会需要使用配置有两套可动夹圈端部的软管夹,该软管夹在该两套可动夹圈端部之间均有一空隙。软管夹200包括第一夹圈部件202和第二夹圈部件204,它们共同组成一夹圈206。两套可动夹圈端部208和210由配置有两个定位件214的两个夹持力生成器212驱动。
第四实施例的软管夹300如图11所示,其构造类似于第二实施例200。软管夹300包括第一夹圈部件302和第二夹圈部件304,其共同构成夹圈306。两个T型螺栓与两套可动夹圈端部310和312一同配置,并由配置有两个定位件316的两个夹持力生成器314驱动。
尽管已经描述的是一个特定实施例,但本领域的专业人员将认识到,在仅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内,可以有多种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软管(26)的夹具(10),该夹具(10)包括用于环绕软管(26)安装的夹圈(12),该夹圈(12)具有轴向分隔放置的第一、第二夹圈端部(14、16),夹具(10)包括夹持力生成器(18),用于将第一、第二夹圈端部(14、16)牵引到一起并连接到第一、第二夹圈端部(14、16),该夹持力生成器(18)包括至少一个安装于其上的盘状弹簧(22);及安装在夹持力生成器(18)上的定位件(20),其位于盘状弹簧(22)和第一夹圈端部(14)之间,用于将来自夹持力生成器(18)的力沿轴向传送至第一和第二夹圈端部(14、16),该夹持力足够将第一和第二夹圈端部(14、16)沿轴向彼此牵引到一起,从而夹持软管(2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10),其中第一夹圈端部(14)包括第一外表面(30)和第一内表面(29),第二夹圈端部(16)包括第二外表面(30)和第二内表面(29),该第一和第二外表面(30)向内朝彼此方向弯曲一定角度,第一和第二内表面(29)呈弧形,且朝彼此内向安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10),其中第一夹圈端部(14)包括分别位于在第一外表面和内表面(30、29)上的第一和第二孔洞(36、38),第二夹圈端部(16)包括分别位于第二外表面和内表面(30、29)上的第三和第四孔洞(36、38),这些孔洞(36、38)彼此轴向对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具(10),其中夹持力生成器(18)包括螺栓(52),其具有第一螺栓端部(74)和第二螺栓端部(54),该螺栓(52)穿过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孔洞(36、3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具(10),其中螺栓(52)包括螺线部分(53)和非螺线部分(55),非螺线部分(55)延伸穿过并离开第一夹圈端部(1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具(10),其中盘状弹簧(22)和定位件(20)滑动安装在非螺线部分(55)上,盘状弹簧位于第一螺栓端部(74)附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具(10),其中夹持力生成器(18)还包括安装在第一夹圈端部(14)上的第一捕获螺母(56),和安装在第二夹圈端部(16)上的第二捕获螺母(5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具(10),其中第一捕获螺母(56)包括非螺线轴孔(57)。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具(10),其中第二捕获螺母(58)包括螺线轴孔(59)。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具(10),其中第一和第二捕获螺母(56、58)均包括弯曲端(60)和杆件(62)。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夹具(10),其中定位件(20)包括带有轴孔(66)的圆柱型颈圈(64),该轴孔(66)的尺寸可在其中容纳螺栓(52),该圆柱型颈圈(64)有受力端(67)和传力端(68)。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夹具(10),其中第一捕获螺母(56)上的杆件(62)朝向第一夹圈端部(14)上的第一孔洞(36)放置,并抵靠传力端(68)。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100),其中第二夹圈端部(112)包括一个孔洞(114),该孔洞(114)第一夹圈端部(110)上的第一和第二孔洞(36、38)轴向对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夹具(100),其中夹持力生成器(104)为T型螺栓,其穿过第一螺栓端部(110)上的第一和第二孔洞(36、38),和第二螺栓端部(112)上的孔洞(114),该T型螺栓有T型螺栓端部(126)和可动安装有螺母(132)的螺线螺栓部分(130),该T型螺母端部(126)位于第二夹圈端部(112)。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夹具(100),其中螺母(132)包括光滑外表面(134),其上安装有盘状弹簧(108)和供T型螺栓穿过的螺线轴孔。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夹具(10),其中第二螺栓端部(74)包括止动件(62a)。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夹具(10),其中止动件(62a)为止动螺母、斯托弗螺母或尼龙镶嵌螺母。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夹具(10),其中斯托弗螺母或尼龙镶嵌螺母与第二捕获螺母(58)的杆件(62)成一体。
1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10),其中第一夹圈端部(14)上的第一孔洞(36)大于第一夹圈端部(14)上的第二孔洞(38)。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10),其中当在剖视方向观察时,夹圈(12)包括平面部分(15)和两个端部(131),这两个端部(131)从软管(26)表面向外弯成一定角度。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10),其包括多个成对配置的盘状弹簧(22)。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10),其中铰接板(24)可铰接至第一夹圈端部(14)。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10),其中软管(26)为重载软管。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软管(26)的夹具(10),包括一夹圈(12),其围绕软管(26)安置,且轴向两端配置有夹圈端部(14、16)。夹具(10)有一夹持力生成器(18),用于将两个夹圈端部(14、16)彼此牵引,其安装在两个夹圈端部(14、16)。该夹持力生成器(18)上安装有至少一个盘状弹簧(22)。一定位件(20)安装在夹持力生成器(18)上,并位于盘状弹簧(22)和夹圈端部之一(14、16),用于将夹持力沿轴向传送至夹圈端部(14、16)。该夹持力足以将夹圈端部(14、16)沿轴向牵引至一起,从而对软管(26)进行夹持。
文档编号F16L33/04GK1717561SQ200380104474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9日
发明者马丁·卡西内奥 申请人:马丁·卡西内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