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回复弹簧的步进电机驱动的发动机电控egr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5853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回复弹簧的步进电机驱动的发动机电控egr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装置,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控制汽油机或柴油机废气再循环量。
背景技术
将部分发动机废气引入进气,改善燃烧性能,减少废气中NOx的形成,被称为废气再循环(英文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的缩写)技术。
美国、日本、西欧等工业化国家,从六十年代开始,对汽车排气CO、HC和NOx等有害排放物,用法令规定排放标准。EGR技术在国外首先应用于汽油机,最初只是采用纯机械气动式,且不带冷却循环。后来发展了带冷却循环的EGR,再后来与电控技术相结合,转而开发出气电式或电磁式EGR系统。在国内,也有一些高校和科研单位对EGR技术作了一些初步研究,但还没有取得重大的进展。
图1为专利文献CN 1490513A(名称柴油机废气再循环净化系统)线性电磁阀结构示意图。在这种EGR阀中,循环废气进气口6-2-7与出气口6-2-8同侧。对于大排量发动机而言,尤其是重型柴油机,EGR阀进、出气口同侧会大大增加阀的外形尺寸,不符合轻量化设计原则。且在该专利文献中,阀体6-1与阀座6-2由定位套6-5-1和螺钉6-5-2组成的联结装置6-5联结成一体后,阀门6-4在该联结体处暴露于外界,在该EGR阀工作时,容易引起外界尘埃等异物进入,而且这样的装置在工作条件恶劣的环境下,导致联结部分强度不够,从而容易导致阀杆移动阻力增加和卡死。
在该专利文献中,线圈6-1-1失电时,由于弹簧6-3-2的作用,压紧装置6-3使阀门6-4下降并关闭,这种结构只设有回位装置而无位置反馈。若由于电磁铁电压波动,阀内摩擦力增加、电磁铁温升等,阀门的位置很难得到较为准确的控制。
而且该EGR阀采用比例电磁驱动方式,质量重、体积大。
专利文献CN 1076438C(名称转动式柴油机电动EGR阀)通过转矩电机转动带动蝶形阀片旋转,与安装在阀体间的密封圈达到闭合和密封的效果。而阀体采用分开的两阀体块对接,由于制造或安装的误差,容易出现阀的进出气口通道不同轴,造成两阀体间安装的密封圈径向定位偏差,导致密封不严,另外也会产生从两阀体对接处漏气的现象。
专利文献CN 1333942A(名称废气再循环阀装置)主要涉及EGR阀的驱动装置,采用一般的直流电机加位置传感器进行控制,明显会造成成本的提高。
专利文献CN 1335919A(名称废气再循环阀装置)采用步进电机控制,但阀体具有对阀体及电机进行冷却的冷却水通道,必须提供外部的水源,因此会导致对发动机进行较大的改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采用直线移动的步进电机驱动,尤其是根据传热学的原理,从结构和联结方式上进行了优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带回复弹簧的步进电机驱动的发动机电控EGR阀,包括阀体、阀座、阀杆、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为直线步进电机,阀杆插入阀体,阀杆通过轴端的翻边固定弹簧支撑,弹簧支撑外边套有压缩弹簧,阀杆与步进电机的轴端的3个小凸台构型相接触;外支撑固定在阀体上,阻流板置于外支撑上,盖板置于阻流板上,步进电机固定在盖板上,导向密封体安置于阀体上端的三个槽内。
本实用新型在电机和阀杆间采用柔性联结方式。利用弹簧的回复弹力使阀杆顶紧步进电机轴,同时压缩弹簧的弹力也为开启EGR阀阀门提供部分动力。
传热有三种形式传导、对流和辐射。本实用新型在这三个方面都有所考虑并进行优化设计。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外支撑为带有网格的薄壁筒,电机轴端采用了凸台,直接减少了阀体到电机,阀杆再到电机的热传导面积,使通过热传导到达电机的热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在对流换热方面,存在阀体内部的管内强制对流换热,还有阀体外表面的混合对流换热(自然对流换热和强制对流换热)。对此,本实用新型在阀体上端面开槽,在密封导向体水平开孔,使阀内热量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热交换。辐射也是传热的一部分,电机的辐射受热主要来自于阀体的上表面。因此,本实用新型在阀体上表面和电机下表面之间添加了阻流板,以阻碍对流、辐射直接向电机下表面热量的传递。


图1为专利文献CN 1490513A(名称柴油机废气再循环净化系统)线性电磁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EGR阀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EGR阀阀体主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EGR阀阀体俯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EGR阀阀体旋转剖左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EGR阀阀杆主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EGR阀阀杆俯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EGR阀导向密封体结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EGR阀外支撑全剖主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EGR阀外支撑左视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EGR阀外支撑A-A剖视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EGR阀外支撑B-B剖视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EGR阀弹簧支撑结构图;图14是本实用新型EGR阀阻流板全剖主视图;图15是本实用新型EGR阀阻流板俯视图;图16是本实用新型EGR阀盖板结构图;图17是本实用新型EGR阀步进电机仰视图;图18是本实用新型EGR阀步进电机局部剖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采用直线步进电机为驱动装置。通过试验得到EGR流量脉谱图,获取之后将它换算成对应于步进电机的控制脉冲个数,存入ECU(电控单元)。在发动机运行时,传感器所测得的发动机转速、负荷等基本信号以及温度等修正信号等传给ECU,由ECU计算出符合当时工况所对应的步进电机控制脉冲值,以精确控制步进电机的位移,从而达到精确控制各工况下EGR流量的目的。脉冲值经功率放大后驱动步进电机运行。
在图2所示中,EGR阀由阀体1,阀座2,阀杆3,导向密封体4,螺钉5,弹簧6,外支撑7,弹簧支撑8,阻流板9,盖板10,螺栓、垫片及螺帽11,以及步进电机12组成。
阀杆3插入阀体1后,把阀座2压入阀体1。装进导向密封体4,用螺钉5把外支撑7固定在阀体1上。
套上弹簧6,以及弹簧支撑8,把阀杆3顶端进行翻边,使其铆接在弹簧支撑8上。
通过螺栓、垫片及螺帽11固定步进电机12于盖板10上。
阻流板9放置于外支撑7上。把带有步进电机12的盖板10置于阻流板9上。翻边外支撑7,进行封装盖板10。
图3、图4、图5所示是阀体1,其上端面开有三个槽,其内增设了导向密封体4的安装孔。
图6、图7为阀杆3,其轴端打有锥形孔,其外形设计兼顾导热和装配需要。
图8体为导向密封4,采用铜材,设有水平方向孔,用于阀杆3与外界在该处的热交换。竖直方向孔起阀杆3的导向密封作用。
图9、图10、图11、图12为外支撑7,其侧面环形薄壁上开有两排网格,用来增加外支撑内外热量传递的面积。其下端面开有孔,用来减少与阀体1的接触导热面积,其外形设计兼顾导热和装配需要。
图13为弹簧支撑8,对弹簧6进行导向和定位,还能防止外界异物进入电机12内。阀杆3通过轴端的翻边与弹簧支撑8固定。弹簧支撑8外边套有压缩弹簧6,利用弹簧的弹力保证阀杆3与步进电机12的接触,同时提供EGR阀阀门开启时的动力。
图14、图15为阻流板9,阻止由阀体1内经过外支撑7的散发热量对步进电机12的辐射和对流。
图16为盖板,做为固定电机12的支座,同时对阀体1内传来的热量进行进一步的阻隔。它通过外支撑7上端的翻边与其固定联结。
图17、图18为步进电机12,其轴端设计成三个凸台,主要是减少其与阀杆3端部的接触面积,尽量减少阀杆3对步进电机热量的直接传导。
权利要求1.一种带回复弹簧的步进电机驱动的发动机电控EGR阀,包括阀体、阀座、阀杆、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为直线步进电机(12),阀杆(3)插入阀体(1),阀杆(3)通过轴端的翻边固定弹簧支撑(8),弹簧支撑(8)外边套有压缩弹簧(6),阀杆(3)与步进电机(12)的轴端的3个小凸台构型相接触;外支撑(7)固定在阀体(1)上,阻流板(9)置于外支撑(7)上,盖板(10)置于阻流板(9)上,步进电机(12)固定在盖板(10)上,导向密封体(4)安置于阀体(1)上端的三个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回复弹簧的步进电机驱动的发动机电控EGR阀,其特征在于导向密封体(4)设有竖直方向孔及水平方向孔,阀杆(3)插入竖直方向孔中,水平方向孔与外界相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回复弹簧的步进电机驱动的发动机电控EGR阀,其特征在于EGR阀采用外支撑(7)联结步进电机(12)和阀体(1),外支撑(7)侧面环形薄壁上开有两排网格,其下端面开有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发动机废气再循环装置,是一种带回复弹簧的步进电机驱动的发动机电控EGR阀,包括阀体、阀座、阀杆、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为直线步进电机,阀杆插入阀体,阀杆通过轴端的翻边固定弹簧支撑,弹簧支撑外边套有压缩弹簧,阀杆与步进电机的轴端的3个小凸台构型相接触;外支撑固定在阀体上,阻流板置于外支撑上,盖板置于阻流板上,步进电机固定在盖板上,导向密封体安置于阀体上端的三个槽内。传感器测得的转速、负荷等基本信号以及温度等修正信号等传给电控单元,电控单元根据预存的脉谱图,精确控制步进电机运行,从而精确控制EGR流量。
文档编号F16K31/04GK2756846SQ20042008246
公开日2006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日
发明者倪计民, 刘杰, 黄剑恒, 黄爱武, 蒋顺象 申请人:上海绍博车辆动力装置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