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泄漏双封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86530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泄漏双封阀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尤其涉及一种适于管道输送液体的双封阀门。
背景技术
依照密封材料的不同,阀门可分为软、硬密封两大类。软密封阀门与硬密封阀门(如闸阀)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密封严密。在各国的阀门密封检测标准中对硬密封阀门,根据制作等级,分别规定了单位时间内允许泄漏的量,这表明所有的硬密封阀门都不严密,而标准中对软密封阀门的测量则不允许有任何的泄漏。
一般的软质密封阀门(如球阀)的缺陷是密封面之间的运动是在两侧具有压力差或者带有预加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产生很大的摩擦力,很容易破坏软性密封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泄漏、无磨损、操作灵活、指示准确的双封阀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双封阀门包括阀体、阀芯、阀瓣、上端盖、下端盖、限位盖、阀杆、手轮和引导机构,上端盖、下端盖将阀体密封,阀芯呈楔形,其中部设有通流孔,阀芯通过两侧的燕尾槽与两个独立的阀瓣滑动连接,阀瓣的外侧为柱面,其上嵌有密封圈,限位盖固定在上端盖上,引导机构设置在限位盖和上端盖的内部,阀杆依次穿过限位盖、上端盖与阀体内的阀芯连接。
进一步地, 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导向套、螺套、调整垫、密封圈和导向销,上端盖上设置有与阀杆相配的通孔,该通孔内壁呈阶梯状,导向套的外壁上设有与上端盖阶梯状内壁相配的凹进,并通过定位销固定在通孔内,导向销设置在阀杆上,导向套的内壁上设有导向槽,调整垫和螺套依次叠加、同轴设置在导向套上,螺套通过销键与手轮相固定,并与阀杆螺纹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贯通导向套的壁厚,由两段组成,一段始于底端与轴线平行,另一段为与轴线成一定夹角的右旋弧线槽,两段槽光滑过渡连接,展开呈一字的一端翘起形。
进一步地,所述夹角为60°。
进一步地,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排污孔。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卸压装置,阀体的进、出口壁和内腔上均设置有与卸压装置连通的卸压孔。
进一步地,所述阀芯下部设置有通孔,下端盖上设有与该通孔相配的引导柱。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露出阀体与手轮固定的一端上安装有位置指示杆。
在开启时,转动手轮使阀杆带动阀芯上移,这时阀瓣受结构限制只能向轴线收拢,直至使密封圈与阀体脱离接触,继续转动手轮,阀杆带动阀芯受导向机构的作用转动90°,使阀芯中部通流孔对正阀体通流孔,阀门打开,关闭时只需回旋复位即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保证了阀门在操作中,密封面之间的相对运动是在完全不接触的情况下进行的,彻底消除的了磨损,大大提高了阀门的使用寿命,两侧密封相互独立,当一侧密封损坏时,仍可保证零泄漏,进一步确保了零泄漏的特性,且分两段关闭,减小了水击。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设置有卸压装置时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B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阀体1、阀芯2、阀瓣3、上端盖4、下端盖5、限位盖6、阀杆7、手轮8和引导机构组成,上端盖4和下端盖5将阀体1密封,阀芯2呈楔形,其中部设有通流孔9,阀芯2通过两侧的燕尾槽10与两个独立的阀瓣11滑动连接,阀瓣11的外侧为柱面,其上嵌有密封圈12,阀芯2的下部设置有通孔,下端盖上设有与该通孔相配的引导柱31。限位盖6通过螺栓13固定在上端盖4上,阀杆1依次穿过手轮8、限位盖6、上端盖4与阀体内的阀芯2相铰接,下端盖5上还设置有排污孔32,用于排除长期使用后存于阀内的污物,同时该孔也用于检查密封是否严密,阀杆7露出阀体1与手轮8固定的一端上安装有位置指示杆41(如图3所示)。
如图3、图4所示,引导机构设置在限位盖6和上端盖4的内部,主要由导向套21、螺套22、调整垫23、密封圈24和导向销25构成,上端盖4上设置有与阀杆7相配的通孔,该通孔内壁呈阶梯状,导向套21的外壁与上端盖4的部分阶梯状内壁相配,以实现套装限位,两者通过定位销26相固定,导向销25设置在阀杆7上,导向套21的内壁上设有导向槽28,导向槽28贯通导向套21的壁厚,由两段组成,一段始于底端与轴线平行,另一段为与轴线成60°夹角的右旋弧线槽,两段槽光滑过渡连接,展开呈一字的一端翘起形,调整垫23和螺套22依次叠加、同轴设置在导向套21上,螺套22通过销键与手轮8相固定,螺套22与阀杆7为梯形螺纹配合。
使用时,转动手轮8带动螺套22转动,螺套22受限位盖6的限制仅作旋转运动,并通过螺纹带动阀杆7上下运动,阀杆7在导向销25和导向槽28的限定下,在上行时沿轴线先作直线运动,然后旋转90°,下行时先回旋90°,再作直线运动。开阀时,逆时针方向转动手轮,阀杆7带动阀芯2向上移动,阀瓣3在上、下端盖和斜面的限定下只能向轴线收拢与阀体脱离接触,解除密封,继续转动手轮8,导向销25将沿第二段右旋导向槽运动,引导阀芯2、阀瓣3旋转90°,阀门完全打开,位置指示杆41与管线平行,反之,顺时针转动手轮,阀杆7带动阀芯2和阀瓣3回旋90°,使密封零件对准密封位置,然后阀杆7、阀芯2继续向下移动,将阀瓣3压紧在阀体上,阀门关闭,位置指示杆与管线垂直。
阀门关闭后阀腔内会存留管道内输送的液体,由于软密封的作用,这些液体将保持输送时的压力,另外,温度的升高也会使这部分液体膨胀产生压力。腔体内的压力如不排出会造成阀门不能打开甚至破坏轴密封,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通过阀体上的卸压孔将腔内的压力经连接管直接排入低压力一端的管线。对于工艺流程比较复杂的环境,须使用专用卸压阀,如图5、图6所示,阀体1的进、出口壁和内腔上均设置有与卸压阀51连通的卸压孔,当阀门打开时,卸压阀51的手柄61置于关闭位置,阀门关闭后,视具体情况将手柄61置于左侧或右侧卸油口位置,使阀腔内的压力与低压一端的管线内的压力相等。户外使用或在温度变化较大的条件下使用时,关闭后卸压阀必须置于通大气位置,以防止温度变化使腔内压力上升破坏阀杆密封。
权利要求1.一种无泄漏双封阀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阀芯、阀瓣、上端盖、下端盖、限位盖、阀杆、手轮和引导机构,上端盖、下端盖将阀体密封,阀芯呈楔形,其中部设有通流孔,阀芯通过两侧的燕尾槽与两个独立的阀瓣滑动连接,阀瓣的外侧为柱面,其上嵌有密封圈,限位盖固定在上端盖上,引导机构设置在限位盖和上端盖的内部,阀杆依次穿过限位盖、上端盖与阀体内的阀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泄漏双封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导向套、螺套、调整垫、密封圈和导向销,上端盖上设置有与阀杆相配的通孔,该通孔内壁呈阶梯状,导向套的外壁上设有与上端盖阶梯状内壁相配的凹进,并通过定位销固定在通孔内,导向销设置在阀杆上,导向套的内壁上设有导向槽,调整垫和螺套依次叠加、同轴设置在导向套上,螺套通过销键与手轮相固定,并与阀杆螺纹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泄漏双封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贯通导向套的壁厚,由两段组成,一段始于底端与轴线平行,另一段为与轴线成一定夹角的右旋弧线槽,两段槽光滑过渡连接,展开呈一字的一端翘起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泄漏双封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6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泄漏双封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排污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泄漏双封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卸压装置,阀体的进、出口壁和内腔上均设置有与卸压装置连通的卸压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泄漏双封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下部设置有通孔,下端盖上设有与该通孔相配的引导柱。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泄漏双封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露出阀体与手轮固定的一端上安装有位置指示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于管道输送液体的无泄漏双封阀门,包括阀体、阀芯、阀瓣、上端盖、下端盖、限位盖、阀杆、手轮和引导机构,上端盖、下端盖将阀体密封,阀芯呈楔形,其中部设有通流孔,阀芯通过两侧的燕尾槽与两个独立的阀瓣滑动连接,阀瓣的外侧为柱面,其上嵌有密封圈,限位盖固定在上端盖上,引导机构设置在限位盖和上端盖的内部,阀杆依次穿过限位盖、上端盖与阀体内的阀芯连接。与传统阀门相比,具有无泄漏、无磨损、无水击、流体直通能量损耗小等优点。
文档编号F16K5/00GK2746221SQ20042008909
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日
发明者刘保新 申请人:刘保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