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把手混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2767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把手混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龙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混水龙头,主要包括阀壳,阀壳上设有冷水和热水的进水道,阀壳与中空的出水臂连为一体,阀壳内设有相互配合并水平设置的定阀芯和动阀芯,定阀芯和动阀芯的工作面平面接触,定阀芯和动阀芯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水孔,定阀芯上的水孔与冷水和热水的进水道相对应,以便动阀芯转动到某一位置时,定阀芯上的水孔与动阀芯上的水孔接通或断开,动阀芯上的水孔和出水臂内的中空通道相连,动阀芯设置在一摆动轴上,摆动轴上端设有开关把手,开关把手可驱动摆动轴摆动或转动,当摆动轴摆动一个位置时,动阀芯沿定阀芯表面平动,使两阀芯上的水孔相对,此时出水臂出水,当摆动轴转动时,定阀芯转动,两阀芯之间的冷水和热水的进水通道的通流面积发生变化,其中一个通道的通流面积增大,另一通道的通流面积减小,从而可以调节水温。其不足之处在于这种水龙头需要开关把手进行控制,制造时材料消耗多,外形复杂、不够简洁、不易清洁;开关把手占据一定空间,使出水臂周围的有效使用空间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把手混水龙头,使水龙头材料消耗少、外形简洁、清洁更方便;并可开放出水臂周围的空间,使用更加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无把手混水龙头,包括阀壳和中空的出水臂,阀壳上设有冷水道和热水道共两路进水道,阀壳内设有相互配合的定阀芯和动阀芯,定阀芯上设有与进水道相对应的冷水孔和热水孔,所述定阀芯上表面设有向下凹陷的球面槽,动阀芯下端部设有与球面槽相配合的球冠,定阀芯上的冷水孔和热水孔从相应进水道延伸至球面槽内,动阀芯上端与出水臂相连,动阀芯内设有与出水臂内的空腔相连的混合水道,动阀芯内还设有与冷水孔和热水孔相对应的至少一组冷水分支和热水分支,动阀芯绕其轴心转动时,各组中的冷水分支和热水分支可分别接通冷水孔和热水孔;冷水分支和热水分支分别从球冠的球面向内延伸至混合水道,阀壳上设有从上向下压紧球冠的压盖。
本发明工作时,可以向上或向下扳动出水臂,出水臂带动动阀芯绕球冠的水平轴心转动,可使液流通道与定阀芯上的水孔相接通或断开,使出水臂出水或断水,左右扳动出水臂,驱使动阀芯绕其转轴在水平面内转动,定阀芯上的水孔与动阀芯上的水孔可接通或断开,也可以开启或断开出水;在左右转动出水臂的过程中,混水龙头两路出水的通流面积发生变化,其中一个通道的通流面积增大,另一通道的通流面积减小,可以实现水温调节,本发明无需另设开关把手,仅直接利用出水臂的位置变换即可实现混水、出水或关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节约材料,外形更加简洁,表面清洁方便,且开放了出水臂周围的使用空间,使用更加方便;本发明可以制成混水龙头。
为使本发明可用于淋浴,可在阀壳上设置穿过定阀芯的花洒出水道,使花洒出水道与混合水道的下端相连,混合水道内与冷水分支和热水分支连接部位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锥面,一拉杆从上向下穿过出水臂伸入混合水道内,拉杆上端设有拉杆帽,拉杆上设有与锥面相配合的两转换阀芯,转换阀芯之间的间距大于两锥面之间的距离,拉杆处于上下极限位置时,转换阀芯分别与对应的锥面相配合。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上拉拉杆帽或下压拉杆帽,可以实现出水臂出水或花洒出水道出水,该水龙头可使用于淋浴。



图1为本发明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旋转剖视图; 图3为动阀芯外形结构图; 图4为图3的B向视图; 图5为动阀芯动作状态图; 图6为动阀芯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动阀芯与定阀芯又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1拉杆帽,2出水臂,3空腔,4拉杆,5压盖,6混合水道,7转换阀芯,8动阀芯,9冷水分支,10冷水孔,11定阀芯,12冷水道,13花洒出水道,14热水道,15热水孔,16阀壳,17锥面,18热水分支,19水平轴心,20凸起。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所示,为无把手的淋浴混水龙头,包括阀壳16和中空的出水臂2,阀壳16上设有两路进水道,分别为冷水道12和热水道14,阀壳l6内设有相互配合的定阀芯11和动阀芯8,定阀芯11上设有一组与进水道相对应的水孔,分别为冷水孔10和热水孔15,定阀芯11上表面设有向下凹陷的球面槽,动阀芯8下端部设有与球面槽相配合的球冠8a,定阀芯11上的冷水孔10和热水孔15从相应进水道延伸至球面槽内,动阀芯8上端与出水臂2相连,动阀芯8内设有与定阀芯11上的水孔对应的冷水分支9和热水分支18,动阀芯8绕其轴心转动时,冷水分支9和热水分支18可分别接通冷水孔10和热水孔15;动阀芯8内还设有连通出水臂2内的空腔3的混合水道6,冷水分支9和热水分支18分别从球冠8a的球面向内延伸至混合水道6,阀壳上设有从上向下始紧球冠8a的压盖5,为使球冠8a可以绕其水平轴心转动,则压盖5的压紧点应与球冠8a的水平轴心19位于同一平面上(如图5、6所示),这样在动阀芯8水平转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其水平轴心19位置受压,方能进行有效密封;图5中球冠8a为沿水平轴心19向外部分缺失的半球,压盖5正好压在在其水平轴心上;图6中,球冠8a小于半球,沿球冠8a的水平轴心19向外对称伸出两凸起20,压盖5在凸起20上缘,压紧点在球冠8a的水平轴心19上;阀壳16上设有穿过定阀芯11的花洒出水道13,花洒出水道13与混合水道6的下端相连,混合水道6内与冷水分支9和热水分支18连接部位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锥面17,一拉杆4从上向下穿过出水臂2伸入混合水道6内,拉杆4上端设有拉杆帽1,拉杆4上设有与锥面17相配合的两转换阀芯7,转换阀芯7之间的间距大于两锥面17之间的距离,拉杆4处于上下极限位置时,转换阀芯7分别与对应的锥面17相配合。
使用时,可以上下扳动出水臂2,也可以左右转动出水臂2,作为混水龙头设计领域内的公知常识,冷水孔10、热水孔15与相应的冷水分支9和热水分支18并不同时完全接通,而只能是同时部分接通,一侧的水孔和进水道刚开始接通,而另一侧的水孔和进水道已经开始逐渐关断,这样在转动过程中,一侧水流变大,另一侧水流变小,才可以顺利调节水温;上提和下压拉杆帽1,可实现出水臂2出水和花洒出水之间的转换。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动阀芯上的冷水分支和热水分支可以有多组,例如图7所示的两组,这样在动阀芯转动时,两组冷水分支9和热水分支18可以分别与冷水孔10和热水孔15接通,可实现多角度出水;本发明也可以没有花洒出水的通道及与拉杆相对应的转换阀芯、锥面、拉杆帽,这样可以制成用于面盆或洗菜盆上的混水龙头。
权利要求
1.无把手混水龙头,包括阀壳和中空的出水臂,阀壳上设有冷水道和热水道共两路进水道,阀壳内设有相互配合的定阀芯和动阀芯,定阀芯上设有与进水道相对应的冷水孔和热水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阀芯上表面设有向下凹陷的球面槽,动阀芯下端部设有与球面槽相配合的球冠,定阀芯上的冷水孔和热水孔从相应进水道延伸至球面槽内,动阀芯上端与出水臂相连,动阀芯内设有与出水臂内的空腔相连的混合水道,动阀芯内还设有与冷水孔和热水孔相对应的至少一组冷水分支和热水分支,动阀芯绕其轴心转动时,各组中的冷水分支和热水分支可分别接通冷水孔和热水孔;冷水分支和热水分支分别从球冠的球面向内延伸至混合水道,阀壳上设有从上向下压紧球冠的压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把手混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壳上设有穿过定阀芯的花洒出水道,花洒出水道与混合水道的下端相连,混合水道内与冷水分支和热水分支连接部位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锥面,一拉杆从上向下穿过出水臂伸入混合水道内,拉杆上端设有拉杆帽,拉杆上设有与锥面相配合的两转换阀芯,转换阀芯之间的间距大于两锥面之间的距离,拉杆处于上下极限位置时,转换阀芯分别与对应的锥面相配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水阀领域内的无把手混水龙头,包括设有冷、热水进水道的阀壳和中空的出水臂,阀壳内设有定阀芯和动阀芯,定阀芯上设有与进水道相对应的冷、热水孔,定阀芯上设有球面槽,动阀芯下端部设有与球面槽相配合的球冠,定阀芯上的水孔从进水道延伸至球面槽内,动阀芯上端与出水臂相连,动阀芯内设有与定阀芯上的水孔对应的至少一组冷热水分支,冷热水分支从球冠的球面延伸与动阀芯内的混合水道相连,混合水道与出水臂内的空腔相连,阀壳上设有从上向下压紧球冠的压盖。通过上下扳动或左右转动出水臂实现出水、关断和调温,本发明耗材少,外形简洁,出水臂周围的空间开阔,使用方便。本发明可制成混水龙头。
文档编号F16K11/02GK101169191SQ20061009726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26日
发明者杰 杨 申请人:杰 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