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手动调整臂中蜗杆轴处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488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手动调整臂中蜗杆轴处的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手动调整臂中蜗杆轴处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制动正常是利用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接触摩擦作用而实现的。由于在行车的过程中,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会频繁地接触摩擦,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由于磨损作用而使两者之间的间隙变大,这会影响到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制动机构的使用安全性。现有的汽车制动机构中往往需要设有调整制动蹄与制动鼓之间制动间隙的调整臂,从而使两者之间的制动间隙能够保持在一个恒定的值,以保证汽车制动机构工作的安全性。
现有汽车的手动调整臂的结构包括一封闭的壳体,在壳体内设有相互啮合的蜗轮和蜗杆机构,蜗杆固连在一端伸出壳体外侧的蜗杆轴上。在蜗杆轴与壳体之间还设有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中带有钢珠,在蜗杆轴的外周面上于钢珠的位置处设有六个定位槽,在壳体内设有顶压在钢珠上的弹簧,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钢珠顶压在定位轴中,以实现对蜗杆轴的周向定位。
随着汽车量的不断增长,作为汽车零部件的制动调整臂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对调整臂进行改良成为一种趋势。
手动调整臂中蜗杆与蜗轮的齿面之间会有经常性的研磨,蜗轮或蜗杆容易损坏,由于蜗杆是固连在蜗杆轴上的,在更换损坏了的蜗轮和/或蜗杆时非常不便。一般的处理方式都是更换整个调整臂,因为在更换蜗轮和/或蜗杆时往往会破坏了其他结构,是不可维修的;在更换时必须将整个制动系统拆除,才可更换调整臂。一只调整臂中2.5千克左右,全年用在维修上的就要浪费很多吨钢材。对于低能耗的要求是完全相悖的。司机行使过程中,由于维修不便,使司机不能及时排除故障,导致了输送成本变高,也带来了不安全的因素。
汽车制动间隙的调整是通过转动蜗杆轴来实现的,每次调整制动间隙时,蜗杆轴的最少转动量为相邻两定位槽之间的周向距离,由于现有的手动调整臂中蜗杆轴上只设有六个定位槽,既蜗杆轴旋转一周,只有六个挡位定位;每相邻两个定位槽之间的距离较大,因此,这种调整臂对制动间隙调整的精度差;司机很难将一辆车的所有车轮的刹车间隙调整成一致,致使车轮制动不均匀现象,造成不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汽车手动调整臂中蜗杆轴的结构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拆卸和维修的汽车手动调整臂中蜗杆轴处的改良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动间隙调整精度高的汽车手动调整臂中蜗杆轴处的改良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手动调整臂中蜗杆轴处的改良结构,设于调整臂壳体中,包括蜗杆轴、连接在蜗杆轴上的蜗杆、与蜗杆相啮合的蜗轮、设于壳体与蜗杆轴之间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间隙地套接在蜗杆轴上,蜗杆与蜗杆轴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花键结构。
所述的蜗杆轴可转动地联接在壳体上,转动蜗杆轴时,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设置其上的制动杆转动,从而实现对制动间隙的调节。当蜗轮和/或蜗杆损坏后,可以在拆除蜗杆轴与壳体处的联接结构的情况下,把蜗杆轴从蜗杆中拔出后,可以方便地对蜗轮和/或蜗杆进行更换。
本蜗杆轴的改良结构中,在所述壳体与蜗杆轴之间设有密封圈。由于在壳体内部的蜗杆和/或蜗轮发生损坏后,需要把蜗杆轴从壳体内拔出,蜗杆轴与壳体之间需要设有密封圈,以保证蜗杆轴与壳体之间的密封要求。
本蜗杆轴处的改良结构中,在壳体上设有可拆卸的卡接件,该卡接件卡接在蜗杆轴上。卡接件用于限定蜗杆轴在轴向上的移动,使蜗杆轴与蜗杆配合稳定。
本蜗杆轴处的改良结构中,所述卡接件为一杆状的卡销,该卡销贯穿在壳体上,在蜗杆轴的外周面上设有环形的卡槽,所述卡销间隙地卡接在卡槽中。卡销卡接在所述的卡槽中后,蜗杆轴可以实现无障碍转动。卡销也可以由设于壳体上的多个限位螺钉所代替,这些限位螺钉的内端部可间隙地插入到卡槽中。
本蜗杆轴处的改良结构中,所述卡槽位于蜗杆轴伸入到壳体的内端处。卡槽可以设于蜗杆轴上的其他位置上,但从方便设置的角度考虑,卡槽设于蜗杆轴伸入到壳体的内端处,便于卡销在壳体上的位置设置。
为了提高对汽车制动间隙调整时的调整精度,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于蜗杆轴外周面上环形设置的16-20个定位槽,这些定位槽均布在蜗杆轴的外周面上,在壳体上于该定位槽的位置处设有顶压在定位槽中的钢珠,在钢珠的外侧设有固定连接在壳体上的弹簧,弹簧顶压在钢珠上。定位槽数目增加后,相邻两个定位槽在蜗杆轴上的周向距离变小,增加了对制动间隙调整的精度。
本蜗杆轴处的改良结构中,在所述弹簧的内端部与钢珠之间设有碗形的弹簧座。弹簧座位于钢珠与弹簧之间,弹簧座用于传递弹簧的弹性力。在此处设有弹簧座,钢珠的直径可以被制得很小,钢珠可以满足带有较多数目定位槽的蜗杆轴的定位要求。而弹簧可以被制得很大,使弹簧具有较大的弹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蜗杆轴与蜗杆相联接的部分为花键结构,且两者之间为间隙配合,在需要对蜗轮和/或蜗杆进行更换时,可以很方便地使蜗杆轴与蜗杆相脱离,蜗杆轴与蜗杆相脱离后,就可以很方便地从壳体内取出蜗杆和蜗轮,从而为调整臂维修提供了方便。
2、由于蜗轮和/或蜗杆发生损坏后可以方便地进行维修,不需要对整个调整臂作报废处理,节约了汽车的运行成本,同时也节省了钢材。
3、在蜗杆轴的外周面上环状均布有16-20个定位槽,相对于现有蜗杆轴的外周面上只设有6个定位槽,在转动蜗杆轴对汽车制动间隙进行调节时,具有更高的调节精度,使一辆车的所有车轮的刹车间隙调整成一致的误差减少,提高了行使的安全性。


图1是本蜗杆轴处的改良结构装配在调整臂壳体上的零件分散图;图2是本蜗杆轴处的改良结构与调整臂壳体装配位置示意图。
其中,1、蜗杆轴;2、密封圈;3、壳体;4、弹簧;5、弹簧座;6、钢珠;7、卡销;8、蜗杆;9、蜗轮;10、定位槽;11、卡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
见图1、图2,本汽车制动间隙手动调整臂中蜗杆轴处的改良结构是装配在调整臂壳体3中的。蜗杆轴1的一端插入到壳体3中,另一端位于壳体3的外侧,蜗杆轴1可在壳体3上转动。
在壳体3上设有橡胶密封圈2,该橡胶密封圈2同时套接在蜗杆轴1上。
在壳体3中设有蜗杆8,蜗杆8为空心结构,所述蜗杆轴1间隙地插于蜗杆8内,且蜗杆8与蜗杆轴1之间相配合的部分为花键结构。在壳体3中还设有蜗轮9,蜗轮9的轴线与蜗杆8的轴线垂直,且蜗轮9与蜗杆8相互啮合在一起。
壳体3的壁体中设有作用在蜗杆轴1上的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为两套,它们对称地设于蜗杆轴1的两侧。定位装置包括钢珠6、弹簧4,弹簧4的弹力作用在钢珠6上。在蜗杆轴1的外周面上环状均布有16-20个定位槽10,定位槽10的位置与定位装置的位置相应。定位槽10的数目优选为18个,这些定位槽10在蜗杆轴1的外周面上彼此紧挨着。上述钢珠6顶压在定位槽10中。为了适应数目较多的定位槽10以及钢珠6对蜗杆轴1的周向定位要求,所述的钢珠6的直径应保证钢珠6能够与定位槽10的表面充分贴合,而且钢珠6与定位槽10之间应具有足够的压力,钢珠6的直径不能太大,而弹簧4却不能被制得太小,因此,在弹簧4与钢珠6之间设有一碗状的弹簧座5,弹簧4较大的弹力可通过弹簧座5传递到钢珠6上,钢珠6可以稳定地保持在定位槽10中,进而使得通过转动蜗杆轴1而得到的汽车制动间隙能够稳定地保持住。
蜗杆轴1装配到壳体3上后,蜗杆轴1应保持轴向稳定。因此,在壳体3上还设有一杆状的卡销7,卡销7一般是贯穿在壳体3上的,在蜗杆轴1位于壳体3内的端部外周面上设有环状的卡槽11,卡销7上的一部分沿卡槽11的切向方向上间隙地插接在卡槽11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手动调整臂中蜗杆轴处的改良结构,设于调整臂壳体(3)中,包括蜗杆轴(1)、连接在蜗杆轴(1)上的蜗杆(8)、与蜗杆(8)相啮合的蜗轮(9)、设于壳体(3)与蜗杆轴(1)之间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8)间隙地套接在蜗杆轴(1)上,蜗杆(8)与蜗杆轴(1)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花键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手动调整臂中蜗杆轴处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3)与蜗杆轴(1)之间设有密封圈(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手动调整臂中蜗杆轴处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壳体(3)上设有可拆卸的卡接件,该卡接件卡接在蜗杆轴(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手动调整臂中蜗杆轴处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为一杆状的卡销(7),该卡销(7)贯穿在壳体(3)上,在蜗杆轴(1)的外周面上设有环形的卡槽(11),所述卡销(7)间隙地卡接在卡槽(11)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手动调整臂中蜗杆轴处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1)位于蜗杆轴(1)伸入到壳体(3)的内端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手动调整臂中蜗杆轴处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设于蜗杆轴(1)外周面上环形设置的16-20个定位槽(10),这些定位槽(10)均布在蜗杆轴(1)的外周面上,在壳体(3)上于该定位槽(10)的位置处设有顶压在定位槽(10)中的钢珠(6),在钢珠(6)的外侧设有固定连接在壳体(3)上的弹簧(4),弹簧(4)顶压在钢珠(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手动调整臂中蜗杆轴处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簧(4)的内端部与钢珠(6)之间设有碗形的弹簧座(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手动调整臂中蜗杆轴处的改良结构,属于汽车上的制动机构领域。其设于调整臂壳体中,包括蜗杆轴、连接在蜗杆轴上的蜗杆、与蜗杆相啮合的蜗轮、设于壳体与蜗杆轴之间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间隙地套接在蜗杆轴上,蜗杆与蜗杆轴之间设有相互配合的花键结构。由于蜗杆与蜗杆轴之间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拆卸,当调整臂壳体内部的传动部件发生损坏时,可以这些结构进行方便快速的维修。
文档编号F16H57/00GK101089425SQ200710069810
公开日2007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9日
发明者陈招文 申请人:陈招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