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接式紧固组件及应用该紧固组件的冲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41112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串接式紧固组件及应用该紧固组件的冲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冲击组件 及搭配该被冲击组件的冲击装置具体地说,本发明 涉及一种串接式紧固组件及可将该串接式紧固组件装入板材的冲击装置。
背景技术
桌体或家具常以板材连接而成,传统组装板材的方式是以钉子、螺丝或螺栓等 锁固组件来锁固。但,单纯以螺丝或钉子结合板材,其结合强度有限。常用的另一种结合板材的方式,如图1所示,在第一板材12上预设有凹入124 及穿孔122,于第二板材14上预设有穿孔142,再人工将一紧固件10装入第一板材12的 凹入124内,并将两板材的穿孔122、142对齐,手动或自动螺固一锁固组件16,例如螺 丝,将第二板材14与第一板材12固定。紧固件10为一圆柱体并设有结合孔102与凹槽 104,凹槽104设置于圆柱体顶面且与结合孔102平行。当人工将紧固件10装入凹入124 后,通过调整凹槽104的方向,使结合孔102对准穿孔122,使前述的锁固组件16得以螺 接于紧固件10的结合孔102。此种组合结构可增进板材的结合强度。然,组装板材时, 因紧固件10是一个一个以人工方式嵌入凹入124,耗时不便,操作上不免繁琐,也不利 于大量施工,实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紧固件的装设效率,有利于大量施工的串 接式紧固组件及应用该紧固组件的冲击装置。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紧固件对位准确率的串接式紧固组件及应 用该紧固组件的冲击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串接式紧固组件,应用于板 材组装,它包括有复数个紧固件,各紧固件包括一圆柱体、一结合孔与一凹槽;结合 孔径向地穿设于圆柱体内,凹槽径向地凹设于圆柱体顶面且与结合孔同向;复数个紧固 件呈直线排列;及复数个连接构件,与紧固件交错设置;各连接构件两侧分别接设至相 邻的二紧固件,且与紧固件一体成型;所述紧固件通过所述连接构件串接。—种应用所述串接式紧固组件的冲击装置,它包括有一动力主体,提供一冲 击动力;一冲击组件,其设于所述动力主体中,接受冲击动力并具有一上下位移的冲击 行程;一匣体,连接于动力主体,其具有一长形基座、一匣盖及一通道;基座具有单 一断面形状,并具有形成于其内的一滑道及一容道,该滑道与该容道平行设置且相互连 通,该滑道供所述紧固组件装填;该匣盖盖设于该基座前端;该通道设于匣盖内且连通 至滑道;其中,该冲击组件产生冲击作用时可进入该通道中、并于该通道中移动;一顶 送构件,包括一顶送座及一顶送臂;该顶送座装设于所述容道中,可沿着容道滑移;顶 送臂一端连接于顶送座,其自由端延伸于滑道内以抵顶紧固组件;及一弹性构件,装设 于匣体的容道中,该弹性构件的弹性能使顶送构件朝匣体前端位移,使该固组件最前端的紧固件移入匣盖的通道中;藉此,紧固组件的紧固件受冲击组件冲击,使相邻二紧固 件间的连接构件断开。本发明公开的冲击装置可通过冲击组件将紧固组件的各紧固件分别冲击至对应 板材的一预设孔内,并以搭配一锁固组件以组装板材。由于该冲击装置冲击紧固件,迫 使相连的连接构件断开,被冲击的紧固件借助冲击力迅速被送出并嵌入于一板材的一预 设孔内;藉此,可提高紧固件的装设速度及板材组装的施工效率。又,冲击装置可连续 冲击各紧固件,可大量及快速地将紧固件装入板材、进一 步提高产能。更,由于紧固组件装入匣体时,紧固件的凹槽及结合孔的方向与冲击装置呈特 定关系,作业人员能够掌握紧固件的结合孔的方位,可保证紧固件被击入板材时,其结 合孔与凹槽的方向固定,有利于紧固件的对位准确率的提高。


图1为常见的板材及其紧固件的组装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串接式紧固组件较佳实施例立体图;图3为本发明串接式紧固组件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A-图4D为本发明串接式紧固组件多个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A-图5B为本发明串接式紧固组件的紧固件多个实施例放大剖视图;图6为本发明应用该串接式紧固组件的冲击装置较佳实施例立体图;图7为本发明冲击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纵剖图;图8为本发明冲击装置较佳实施例基座的截面图;图9A-图9B为本发明冲击装置顶送构件的不同实施例立体图;图9C-图9D为本发明顶送构件的更多实施例的剖视图;及图10为本发明冲击装置装填串接式紧固组件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审查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及所达到的功效,下面结合本发 明的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图2、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串接式紧固组件20的较佳实施例。该串接式紧 固组件20包括有复数个紧固件22与复数个连接构件24。连接构件24与紧固件22交错 设置;各连接构件24两侧分别至两相邻的二紧固件22;藉此,紧固件22透过连接构件 24达成串接效果,并呈直线排列。此外,紧固件22与连接构件24可利用冲压或射出等 方式制作而一体成型;紧固组件20可由射出成型的弹性材料制成。各紧固件22包括一圆柱体220、径向地穿设于该圆柱体220内的一结合孔221、 径向地凹设于该圆柱体220顶面且与该结合孔221同向的一凹槽222。在此较佳实施例 中,结合孔221 (凹槽222)的纵向与紧固组件20的串接轴向Y垂直。连接构件24包括一第一连接部240和一第二连接部241 ;其中,第一连接部240 两侧可分别接设至任两两相邻的圆柱体220的上部,第二连接部241两侧分别接设至任两 两相邻的圆柱体220的下部;第一连接部240与第二连接部241为分开设置;第二连接部241不局限于任何连接部位,然,在此较佳实施例中,可详细指出第二连接部241与圆 柱体220的连接处是与圆柱体220的底面有一微距d。但,第一连接部241与第二连接 部242不限于同时实施,亦可如图4A-图4D的数个实施例,该等连接构件24仅包括第 一连接部240,并具有各种实施态样。同时参阅图3与图4A所示,各第一连接部240’ 分别接设至任两两相邻的圆柱体220的顶面,在此两较佳实施例中,更进一步指出其顶 面与相邻的二圆柱体220顶面呈齐平。如图4B所示,各第一连接部240”是由两侧分 别接设至任两两相邻的二圆柱体220的顶面而呈非齐平状态。如图4C所示,各第一连 接部240”,两侧可分别接设至任两两相邻的二圆柱体220的环形壁面,于此,并不设限 各第一连接部240”,与各圆柱体220的连接处的位置,然,亦可更进一步指出,各第一 连接部240”’连接至圆柱体220环形壁面的上部。因此,前述较佳实施例可说明第一 连接部240,、240”、240”,可接设圆柱体220的上部。如图4D所示,各第一连接 部240” ”亦可由两侧分别接设至任两两相邻的二圆柱体220的下部,或更进一步指出, 连接至圆柱体220环形壁面的下部、或与圆柱体220底面呈齐平或呈非齐平状, 因此,第 一连接部240””也不局限于与圆柱体220的连接部位,亦可更进一步定义第一连接部 240” ”与圆柱体220的连接处与该圆柱体220的底面有一微距d。如图5A所示,各紧固件22的凹槽222可以为盲槽或穿槽,在此较佳实施例中, 凹槽222与结合孔221同时径向地穿透圆柱体220。如图5B所示,各紧固件22的结合 孔221可设有螺纹224,用于搭配一锁固组件50 (参图6)时,通过该螺纹224增加的摩擦 面,提高锁固强度;又,如图6所示,该锁固组件50所能实施的种类繁多故不予赘述, 然该锁固组件50可为自攻螺丝、螺纹224可为搭配该自攻螺丝设计的自攻螺纹。图6与图7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冲击装置30的较佳实施例,紧固组件20可装 填于该冲击装置30内,通过该冲击装置30将其中一个紧固件22冲击崁进于一板材41的 一预设孔412内,接着把两板材41、42预设的穿孔411、421对齐,再搭配一锁固组件50 固定两板材41、42。该冲击装置30包括有一主体32、设于该主体32内的一冲击组件33、连接于 该主体32的一匣体34、滑动于该匣体34内的一顶送构件38、及施予该顶送构件33 —拉 力的一弹性构件39。该冲击装置30可为气动或电动的冲击装置,本实施例所示为一气动工具,主体 32内具有一气缸(未示)及一板机321 ;冲击组件33由一活塞331及一撞针332所组成, 活塞331装设于气缸中;按压扳机321时,可使高压气体驱动冲击组件33,使其产生一 冲击行程。匣体34具有一长形基座35,及设于该基座35前端的一匣盖36。匣盖36内部 具有一纵向通道361与一入料口 362。纵向信道361可供冲击组件33的撞针332移入, 如图7。基座35内部具有平行设置且互相连通的一滑道351与一容道352。请参阅图 10,滑道351前端经由匣盖36的入料口 362与纵向通道361连通。本实施例,请同时参 阅图8,基座35的断面概呈U形,其具有二侧壁353、分别由二侧壁353内突设置的二肋 部354、分别凹设于二侧壁353且位于各肋部354之上的二滑槽355。二肋部354将基座 35内部分隔出滑道351及容道352,且滑道351与容道352呈上下平行。紧固组件20由基座35后端装设于滑道351内并可于滑道351中滑动。紧固组件20最前端的紧固件22可透过匣盖36的入料口 362进入纵向通道361,此为该紧固件的 待冲击位置。使用者扣压扳机321时,促使冲击组件33产生一向下的冲击力,撞针332 移入通道361并冲击就位的紧固件22,迫使原本与紧固件22相连的连接构件24断开,被 冲击的紧固件22沿纵向通道361而出,进以被击入前述的预设孔412内。请同时参照图9A,顶送构件38包括装设于容道352中的一顶送座381、由顶送 座381两侧分别向外延伸的嵌缘382、及连接顶送座381的一顶送臂385。顶送臂385的 自由端凸伸于滑道351内抵顶紧固组件20,用以向前推送紧固组件20。该二嵌缘382分 别嵌入匣体34的各滑槽355,使顶送座381可于基座35内沿容道352前后滑动。弹性构件39 —端定位于基座35前端,另一端连结顶送构件38,弹性构件39的 弹性能使顶送构件38保持朝基座35前端滑动。弹性构件39可为各式提供弹性拉力的弹 性组件,于此较佳实施例中,该弹性构件39为一涡形弹簧,其一端391透过一销(图未 示)固定于基座35前端,另一端392则连接顶送构件38的顶送座381。
因此,冲击装置30的动作状态为顶送构件38通过弹性构件39提供的拉力朝 匣体34前端移动,顶送臂385抵顶紧固组件20并将其向前推送,直至紧固组件20最前 端的紧固件22到达待冲击位置为止,接着使冲击构件33朝就位的紧固件22施予一冲击 力,迫使相连的连接构件24断开。藉此,被冲击的紧固件22借助该冲击力被送出匣体 34并嵌入于板材41的预设孔412内,如图6。当一紧固件22被击出匣体34后,弹性构 件39的拉力促使顶送构件33将紧固组件20往匣体34前端推送,使下一个紧固件22’ 到达待冲击位置,以利下一次冲击。是以,可将紧固件一一地装入板材,取代以人工逐 一嵌入紧固件22的作业方式,得以提高装设紧固件的效率。又,冲击装置30可连续冲击各紧固件22,施工者可缩短施工时间,并可大量施 工、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另,由图6可知,紧固组件20装入匣体34时,紧固组件20的串接方向与匣体 34的纵向平行,因此,紧固件22的结合孔221及凹槽222的方向与匣体34的纵向垂直, 因此,施工者只要以匣体34为基准,即可保证紧固件22被送出时,其结合孔221与凹槽 222的方向固定,使紧固件的结合孔221容易对正板材41的穿孔411,有利于对位准确率 的提高。如图9A、图9B,顶送座381于底部凹设有可容置顶送臂385的一容置空间 383;顶送臂385可枢设于容置空间383内,其自由端因重力自然垂下,落入滑道351 中。同时参阅图10的应用示意图,当紧固组件20充填至匣体34时,顶送臂385被紧固 组件20向上推动并于容置空间383内旋转,因此紧固组件20可顺利充填于匣体34的滑 道351中,无须额外添加动力或抓持装置,即可使顶送臂385向上旋转,具有维持低成本 的功效。又,顶送臂385可进一步于自由端设有一斜端面386,该斜端面386可刚好抵接 于最末位的紧固件22的环形壁面,不仅提高顶送臂385与最末位紧固件22的接触面积, 增加顶送推移的稳定性,更可通过该斜端面386的倾斜角度决定顶送臂385 —适当的顶送 角度,使顶送臂385于顶送推移紧固组件20的过程中,不致于与匣体34的底面摩擦,因 此可提高顶送构件33的使用寿命。请参阅图9B,顶送臂385可进一步于其枢接端以一预定角度延伸有一抵接部387,凸伸于顶送座381的一凹室384中。当顶送臂385的自由端呈重力下垂时,抵接部 387可抵触于顶送座的凹室384内壁,亦可控制顶送臂385自由端的顶送角度,达成与顶 送臂的斜端面386相同的功效,但,该斜端面386与抵接部387不局限于同时实施。如图9B,同时参阅图7与图10,顶送构件33于顶送座381与顶送臂385之间更 具有提供该顶送臂385弹性力的弹性组件Rl、R2;弹性组件Rl可定位于顶送座381前端 并弹性顶持顶送臂385本体,弹性组件R2可定位于凹室384内并弹性顶持顶送臂的抵接 部387;当顶送构件33推送紧固组件20时,弹性组件Rl、R2分别提供顶送臂385 —弹 力,使顶送臂向下旋摆,于抵接部387抵触于顶送座的凹室384内壁时可维持顶送臂385 的顶送位置,但,该弹性组件Rl、R2不局限于同时实施。此外,为达成上述功效,顶送构件33可提供另一实施态样,如图9C,顶送 臂 385’由顶送座381’朝滑道355延伸且一体成型,并具有一预定角度,该预定角度保证 顶送臂385,足以抵接至紧固组件20;顶送臂385,与顶送座381,由弹性材料所制成, 可保证当紧固组件20充填至冲击装置30时,顶送臂385’可弹性向上旋转,如假想线所 示,腾出紧固组件20的通过空间,并可于紧固组件通过后再度恢复原角度并抵接于紧固 组件;是以,紧固组件20可顺利充填至该匣体34内。但,顶送臂不局限于前述与顶送 座的连接关系,如图9D所示,顶送座381”亦可同时实施有容置空间383”、而顶送臂 385”同样可由顶送座381”底部向下延伸,当填充紧固组件20时,顶送臂385”可向上 旋转并收容置该容置空间383”内。在顶送构件33的较佳实施例中,如图7、图9A-图9D、图10所示,顶送构件 33更包括由顶送座381向上延伸的一受握部388,该受握部388自基座35突伸于外,以 方便使用者握持该受握部388以便拉动顶送构件33;又,该顶送构件33可包括由顶送座 381于朝该冲击结构32的一端设有阶部389,以利使用者以手指施力,将顶送座381朝匣 体34后端滑动。受握部388与阶部389不局限于同时实施。请参阅图2与图3,圆柱体220可进一步于环形壁面与底面之间设有环形斜缘 223,使各紧固件22不仅可顺利被冲击出匣体,更可顺利嵌入预设孔412内。然,为进一步提高锁固组件50与紧固件22的锁固强度,同时参照图5B,该结 合孔221的螺纹224可配合锁固组件50的螺纹。以上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以及设计图式,上述较佳实施例以及设计图式仅是 举例说明,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综上所述,本发明可提高板材组装效率、 可大量施工、并提高对位准确率,为同类物品首创的结构,具有进步性。
权利要求
1.一种串接式紧固组件,应用于板材组装,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复数个紧固件,各紧固件包括一圆柱体、一结合孔与一凹槽;结合孔径向地穿设于 圆柱体内,凹槽径向地凹设于圆柱体顶面且与结合孔同向;复数个紧固件呈直线排列; 及复数个连接构件,与紧固件交错设置;各连接构件两侧分别接设至相邻的二紧固 件,且与紧固件一体成型;所述紧固件通过所述连接构件串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接式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孔与所述凹槽的纵 向与所述串接式紧固组件的串接轴向呈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接式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连接构件包括有至少 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两侧分别接设至相邻的二圆柱体的上部、下部或环形壁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串接式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两侧分别接设相 邻的二圆柱体的顶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接式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顶面与相邻的二 个所述圆柱体顶面齐平。
6.如权利要求3-5之一所述的串接式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接构件包 含有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两侧分别接设于相邻的二圆柱体的上 部;第二连接部两侧分别接设至相邻的二圆柱体的下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串接式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圆柱 体的连接处与所述圆柱体的底面有一微距。
8.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串接式紧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的环形壁 面与底面之间设有环形斜缘。
9.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接式紧固组件的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动力主体,提供一冲击动力;一冲击组件,其设于所述动力主体中,接受冲击动力并具有一上下位移的冲击行程;一匣体,连接于动力主体,其具有一长形基座、一匣盖及一通道;基座具有单一断 面形状,并具有形成于其内的一滑道及一容道,该滑道与该容道平行设置且相互连通, 该滑道供所述紧固组件装填;该匣盖盖设于该基座前端;该通道设于匣盖内且连通至滑 道;其中,该冲击组件产生冲击作用时可进入该通道中、并于该通道中移动;一顶送构件,包括一顶送座及一顶送臂;该顶送座装设于所述容道中,可沿着容道 滑移;顶送臂一端连接于顶送座,其自由端延伸于滑道内以抵顶紧固组件;及一弹性构件,装设于匣体的容道中,该弹性构件的弹性能使顶送构件朝匣体前端位 移,使该固组件最前端的紧固件移入匣盖的通道中;所述紧固组件的紧固件受冲击组件冲击,使相邻二紧固件间的连接构件断开。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匣体的滑道位于所述容道下方。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送构件还包括有由所述顶送座向上延伸的一受握部,该受握部突伸于所述基座之外。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送座于前端设有阶部。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送臂于自由端具有一斜端
14.如权利要求9-13之一所述的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送座的底部凹设有 可容置所述顶送臂的一容置空间。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送臂一端枢接于所述顶送 座的容置空间内,可摆动,使其自由端落于所述滑道中。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送构件还包括有一弹性 组件,可选择性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或定位于所述顶送座前端,连接至所述顶送臂本 体。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送座具有与所述容置空间 相通的凹室;所述顶送臂于枢接端以一预定角度延伸一抵接部,位于所述顶送座的凹室 内。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送构件还包括有一弹性组 件,定位于所述凹室内并连接至所述顶送臂的抵接部。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冲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送臂与所述顶送座由弹性 材料所制成,所述顶送臂由顶送座一体成型朝滑道延伸,并与顶送座之间形成有一预定 角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接式紧固组件及应用该串接式紧固组件的冲击装置。该紧固组件包括复数个紧固件及与紧固件交错设置的复数个连接构件,紧固件与连接构件呈直线排列;各紧固件内径向地设有一结合孔、以及凹设于紧固件顶面与结合孔同向的一凹槽;紧固组件装设于冲击装置内,可由冲击装置将各紧固件分别冲击至板材的一预设孔内。藉此,该冲击装置可连续冲击各紧固件令其嵌入于对应板材,可缩短装设紧固件的工时、提高板材的组装效率。
文档编号F16B5/02GK102011774SQ20091016958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8日
发明者蔡登录 申请人:蔡登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