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塔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4189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力发电机塔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系统,具体是一种拉杆底座的底部设有减振垫的风力发 电机塔架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的并网风电得到迅速发展。2006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达到260 万千瓦,成为继欧洲、美国和印度之后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市场之一。2007年我国风电产业 规模延续暴发式增长态势,截至2007年底全国累计装机约600万千瓦。2008年8月,中国 风电装机总量已经达到700万千瓦,占中国发电总装机容量的1%,位居世界第五,这也意 味着中国已进入可再生能源大国行列。2008年以来,国内风电建设的热潮达到了白热化的 程度。到2008年底,风电规模就可能达到1000万千瓦,到2010年累计装机容量可达2000 万千瓦。在风力发电系统中,一般风力发电机组塔架是锥筒形的高耸空间钢结构,作用载 荷复杂。为了对塔架的受力情况进行有效分析,依据其几何特征和复杂的受力特征,将其简 化成集弯曲变形、扭转变形、轴向压缩变形为一体的复杂梁柱变形与强度问题来处理,得到 了复杂载荷作用下风力发电机塔架系统结构的梁柱力学模型和变形分析的挠曲线微分方 程,导出了梁柱单元的各种传递矩阵公式,引入风力发电机塔架系统结构分析的全状态参 数的概念,集成得到风力发电机塔架系统结构分析的全状态参量传递矩阵公式及传递矩阵 分析方法,故大大解决了塔架的承载强度的问题,为塔架的安装和安全使用提供了保证,但 是,传统的风力发电机塔架系统,在风力的作用下,容易引起强烈的振动,久而久之,不仅影 响风力发电机的正常工作,而且还影响到主杆安装及风力发电机安装牢固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振动从而确保以风机风 力发电机正常工作的风力发电机塔架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风力发电机塔架系统,包括有主 杆、拉杆、拉杆底座,主杆垂直固定在地基上,主杆的顶部安装有风力发电机,拉杆的一端与 主杆连接,另一端与拉杆底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底座的底部设有减振垫,所述减 振垫固定在地基上。所述主杆的底端设有减振垫,主杆固定在减振垫上,减振垫固定在地基上。所述主杆的顶部通过不锈钢螺栓与风力发电机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为主杆及拉杆增设了减振垫,极大地减少了在风力作用 下所产生的振动,从而保证风力发电机能够稳定地工作;由于采用不锈钢螺栓将风力发电 机固定,可增强风力发电机的牢固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风力发电机;2、主杆;3、拉杆;4、拉杆底座;5、减振垫;6、地基;7、不锈钢螺栓。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风力发电机塔架系统,包括有主杆2、拉杆3、拉杆底座4,主杆2垂直 固定在地基6上,主杆2的顶部安装有风力发电机1,拉杆2的一端与主杆3连接,另一端与 拉杆底座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底座4的底部设有减振垫5,所述减振垫5固定在 地基6上。所述主杆2的底端设有减振垫5,主杆固定在减振垫5上,减振垫5固定在地基 6上。所述主杆2的顶部通过不锈钢螺栓7与风力发电机1连接。由于为主杆2及拉杆3 增设了减振垫5,极大地减少了在风力作用下所产生的振动,从而保证风力发电机能够稳定 地工作;由于采用不锈钢螺栓将风力发电机固定,可增强风力发电机的牢固性。
权利要求
1.一种风力发电机塔架系统,包括有主杆(2)、拉杆(3)、拉杆底座(4),主杆(2)垂直 固定在地基(6)上,主杆(2)的顶部安装有风力发电机(1),拉杆(2)的一端与主杆(3)连 接,另一端与拉杆底座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底座4的底部设有减振垫5,所述减振 垫(5)固定在地基(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塔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2)的底端设 有减振垫(5),主杆固定在减振垫(5)上,减振垫(5)固定在地基(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塔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2)的顶部通 过不锈钢螺栓(7)与风力发电机(1)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塔架系统,包括有主杆、拉杆、拉杆底座,主杆垂直固定在地基上,主杆的顶部安装有风力发电机,拉杆的一端与主杆连接,另一端与拉杆底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底座的底部设有减振垫,所述减振垫固定在地基上。所述主杆的底端设有减振垫,主杆固定在减振垫上,减振垫固定在地基上。所述主杆的顶部通过不锈钢螺栓与风力发电机连接。由于为主杆及拉杆增设了减振垫,极大地减少了在风力作用下所产生的振动,从而保证风力发电机能够稳定地工作;由于采用不锈钢螺栓将风力发电机固定,可增强风力发电机的牢固性。
文档编号F16F15/04GK102102637SQ20091020197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8日
发明者朱国兴 申请人:上海颛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