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2633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推杆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杆结构,属于机械产品的控制装置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
说属于机械产品控制装置中主要利用线性传动行程控制往复位移的控制装置结构的技术 领域。
背景技术
利用线性传动行程的机构使用在按摩椅、电动椅、电动病床、跑步机、折迭床、家具 及上升机构等领域方面上作位置调整,已是相当常见及普及,其线性传动行程的起点位置 与终点位置,必须利用极限开关作为线性行程的去程、回程的控制,并使极限开关分别装设 在线性路径的起始点位置与最终点位置,当机构以线性传动的去程行进位移,并触碰终点 位置的极限开关时,即可限制传动杆不再向去程位移;同理若机构于回程位移时触碰起点 的极限开关时,即可限制传动杆不再向回程方向位移,如此可形成两点间线性的往复位移 动作。 请图IO所示,系为习用的侧视图,此习用的线性致动器为包含有马达(图中未示 出)、位移组件A及行程控制组件B,位移组件A具有供马达驱动旋转的蜗轮A 1及转轴A 2,蜗轮A 1二侧分别套设轴承A 3,而转轴A 2—端具有四呈等角排列的凸部A 21,且转轴 A 2系穿设于各轴承A 3及同步蜗轮A 1跟着旋转,而行程控制组件B具有传动件B 1、齿 轮组B 2及侦测装置B 3,传动件B 1具有圆盘B ll,圆盘B ll的一侧具有齿轮部B 12,另 一侧具有同轴对应嵌合凸部A 21的凹部B 13,齿轮部B 12系啮合于齿轮组B 2,而齿轮组 B 2再带动卡抵件B 4抵触侦测装置B 3,用以控制马达转动。 经由上述结构,当马达利用蜗轮A 1驱使转轴A 2旋转,使转轴A 2上的进给件 (图中未示出)沿直线位移时,转轴A 2另一端同时带动行程控制组件B的传动件B l旋 转,再藉由相啮合的齿轮组B 2驱转卡抵件B 4旋转动作侦测装置B 3,使马达停止及转轴 A 2上的进给件停止移动,此种习用线性致动器于实际使用上仍存在有下述缺失( — )在传动件B 1透过圆盘B 11 —侧凹部B 13同轴对应嵌合转轴A 2 —端凸 部A 21,使得必须高精准的同心度对接卡合,才可防止蜗轮A1连动转轴A 2及传动件B 1 旋转时,防止脱轨及其旋转运作上的顺畅性。 ( 二 )在马达运作时会直接连动蜗轮A 1,而蜗轮A 1驱使转轴A 2另一端的行程 控制组件B的传动件B 1旋转,如此,马达运作的旋动力,会使转轴A 2呈现大扭力的旋转, 且蜗轮A 1及行程控制组件B所形成二段减速方式,亦无法避免行程控制组件B各构件受 到蜗轮A 1传输马达高速旋动力的影响,会造成行程控制组件B结构及转轴A 2上进给件 损坏的问题,若以利用装设较多齿轮提供减速高的齿轮组B 2来解决,亦造成成本增加的 困扰。(三)在转轴A 2呈现大扭力的旋转来带动进给件(图中未示出)沿直线位移时, 其转轴A 2会弯曲,而使另端齿轮部B 12偏摆,造成齿轮部B12无法与齿轮组B 2相啮合 以及正当驱动后方减速齿轮转动,造成齿轮部B 12运作上呈现空转及脱离的情形,影响结构运作发生问题。(四)行程控制组件B的齿轮组B 2的各个齿轮呈分散、无模块化作统一结合,无 法方便且快速的供安装及更换不同转速比的模块化齿轮组B 2使用。(五)此线性致动器为于位移组件A及行程控制组件B外分别罩覆有壳体(图中 未示出),而二壳体皆会直接与外部机台作连接,在壳体锁紧固定于外部机台上,会造成使 用者无法简单的拆解壳体,作调整内部卡抵件B 4旋转的微调角度距离或行程控制组件B 等构件作维修或更换的作用。 如何设法解决上述习用的缺失与不便,即为相关业者所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提供了一种推杆结构,以实现具有位移行程
距离长、适用范围增加的功效,同时整个结构有体积縮小、縮短安装尺寸、节省成本、组装简 单、增加便利性及适用不同行程距离运用的结构设计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种推杆结构,包括有连动组件、马达、减速模块、微调装置及极限开关组,其中 该连动组件为设有壳体,且壳体旁连接有快拆罩体,并于壳体内设置有蜗轮,且蜗 轮一侧设有相互连动并延伸出壳体外部的螺杆,又于蜗轮另侧结合有同轴且相互连动的传 动齿轮; 该马达为设置于壳体外部,且马达一侧设有定位在壳体内与蜗轮啮合并驱动其作 旋转的蜗杆; 该减速模块为设置于快拆罩体内部并位于蜗轮侧边,且减速模块设有与传动齿轮 相啮合连动的连动齿轮,并于连动齿轮一侧设有相互同步旋转的减速齿轮组,再于减速齿 轮组一侧连接设有转动轴; 该微调装置为设置于快拆罩体内部并位于减速模块一侧,且微调装置分别设有与 转动轴结合并受其带动而作相对向旋转运动的第一转体及第二转体,且第一、第二转体皆 于外圆径外设有凸块;及 该极限开关组为设置于快拆罩体内部并位于微调装置一侧,且极限开关组分别具 有对应第一、第二转体位置上定位的第一、第二极限开关,并于第一、第二极限开关靠近旋 转的凸块的路径上设有供其抵触的触发块。 该微调装置的第一、第二转体皆可在外环面上一体成型凸设有超出外圆径外的凸 块。 该微调装置的第一转体及第二转体的对接面上为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调整环齿。 该连动组件的螺杆外套接为可套接有供螺母轴向位移的外管。 该微调装置为可于转动轴上依序套设盘座、第一转体及第二转体,且第一、第二转
体为呈旋转支臂结构,而盘座侧端环面上则设有复数环形数组的刻度,又于盘座上环形凹
设有复数滑槽,而第一、第二转体上为以穿过调整螺丝来锁接固定位于滑槽内部的滑块,再
于第一、第二转体支臂末端皆凸设有凸块。 该连动组件的螺杆上为可套接设有螺母。 该连动组件为可藉由壳体锁紧固定于外部机台上,而一侧的快拆罩体位于可方便进行拆解使用的侧端。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针对解决一般线性传动装置必须在螺杆外套接 供极限开关组定位的壳体结构,使其结构上有安装繁杂、成本高及体积大等相关问题,以极 限开关组装设在快拆罩体内供微调装置连动方式,即可将另一壳体另侧连动组件延伸至外 部的螺杆上方螺母作位移,便可使整个推杆结构有体积縮小、縮短安装尺寸、节省成本、定 位精准、组装简单、增加便利性及适用不同行程距离运用的结构设计。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00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002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002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侧视图。[0030]图5为本实用新型动作时的局部前视图(一 )。[0031]图6为本实用新型动作时的局部前视图(二 )。[0032]图7为本实用新型动作时的侧视剖面图。[0033]图8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io为习用的侧视图。[0036]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连动组件10、壳体121、螺母101、快拆罩体1211、连动杆11、蜗轮122、外管12、螺杆13、传动齿轮2、马达21、蜗杆3、减速模块31、连动齿轮33、转动轴32、减速齿轮组4、微调装置41、第一转体422、调整环齿411、凸块423、调整螺丝412、调整环齿424 、滑块413、调整螺丝43、盘座414、滑块431、刻度42、第二转体432 、滑槽421、凸块5、极限开关组51、第一极限开关52、第二极限开关[0057]511、触发块521、触发块A、位移组件A 1、蜗轮A 21、凸部A 2、转轴A 3、轴承B、行程控制组件B 1、传动件B 2、齿轮组B 11、圆盘B 3、侦测装置B 12、齿轮部B 4、卡抵件B 13、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 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 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及立体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 看出,本实用新型推杆结构包括有连动组件1、马达2、减速模块3、微调装置4及极限开关组 5所组构而成,故就本案的主要构件及其特征详述如后;其中 该连动组件1为设有壳体IO,且壳体10旁连接有快拆罩体101,又于壳体10内设 置有蜗轮ll,且蜗轮11 一侧设有相互连动并延伸出壳体10外部的螺杆12,而于螺杆12上 再套接设有螺母121,又于壳体10内部的蜗轮11另侧亦结合有同轴且相互连动的传动齿轮 13。 该马达2为设置于连动组件1的壳体10外部,且马达2 —侧设有定位在壳体10 内与蜗轮11啮合并同步作旋转动作的蜗杆21。 该减速模块3为设置于连动组件1壳体10 —侧的快拆罩体101内部,且减速模块 3设有与传动齿轮13相啮合连动的连动齿轮31,并于连动齿轮31 —侧设有相互同步旋转 的减速齿轮组32,再于减速齿轮组32 —侧连接设有转动轴33。 该微调装置4为设置于连动组件1壳体10 —侧的快拆罩体101内部,且微调装 置4分别设有与转动轴33结合并受其带动而作相对向旋转运动的第一转体41及第二转体 42,且第一转体41及第二转体42皆于外圆径外设有凸块411、421。 该极限开关组5为设置接近于连动组件1的快拆罩体101内部与微调装置4 一 侧,且极限开关组5分别具有对应第一转体41及第二转体42位置上定位的第一极限开关 51及第二极限开关52,并于第一极限开关51及第二极限开关52靠近旋转的凸块411、421 的路径上设有供其抵触的触发块511 、521。 上述说明微调装置4的第一转体41及第二转体42皆于外圆径外所设的凸块411、 421为可在外环面上直接一体成型凸设来超出方式。 当本实用新型推杆结构于组装时,为以马达2的蜗杆21穿入于壳体1 0内部与蜗轮11相啮合,再将减速模块3、微调装置4及极限开关组5分别装设在 壳体10 —侧的快拆罩体101内部,使减速模块3的连动齿轮31与传动齿轮13对接啮合, 而微调装置4的相组合的第一转体41及第二转体42则一起安装到减速模块3的转动轴33 上,而极限开关组5则可定位在转动轴33周围邻近位置,使第一极限开关51及第二极限开关52的触发块511、521分别对位到第一转体41及第二转体42的凸块411、421的旋转路 径上,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装配置。 请参阅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局部侧视图、动 作时的局部前视图(一)、动作时的局部前视图(二)及动作时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所示 可清楚看出,藉由上述组构完的构件于使用时,为以马达2驱动蜗杆21来带动蜗轮11旋 转,而蜗轮11会同步带领螺杆12及传动齿轮13转动,其螺杆12转动时为可将上方的螺母 121作轴向的移动,而传动齿轮13为可驱使相啮合减速模块3的连动齿轮31作动,使连动 齿轮31连动内部减速齿轮组32及转动轴33旋转,此时转动轴33为使微调装置4的第一转 体41及第二转体42作圆周旋转的运动,使第一转体41及第二转体42的凸块411、421来 分别触碰一侧极限开关组5的第一极限开关51及第二极限开关52的触发块511、521上, 完成整个结构连动关系,同时在减速模块3的转动轴33带动第一转体41的凸块411正向 转动,并碰触到第一极限开关51的触发块511时,则可让连动组件1的螺母121位于整个 螺杆12的头端位置,而使第一极限开关51驱使马达2作停止,续以马达2的蜗杆21转动 时,则蜗轮11、传动齿轮13及减速模块3会跟着反向转动,并使减速模块3 —侧转动轴33 再驱使到微调装置4的第二转体42的凸块421作反转,使凸块421在碰触到第二极限开关 52的触发块521时,其第二极限开关52会驱使马达2作停止,且连动组件1的螺母121可 位于整个螺杆12的末端位置。 藉上,在马达2的蜗杆21驱使蜗轮11旋转,而蜗轮11再连动传动齿轮13将减速 模块3的连动齿轮31转动,其连动齿轮31又利用减速齿轮组32形成大小减速作用的齿轮 组结构作动,可提供减速、趋缓马达2的蜗杆21直接旋转的作用力,避免直接传送到各结构 上受力的问题,具有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的好处。 又,本实用新型微调装置4的第一转体41及第二转体42对接面上为分别设有 相互啮合的调整环齿412、422,以此结构可供第一转体41及第二转体42作调整一侧凸块 411、421在圆周旋转至触碰触发块511、521的距离,有调整环齿412、422环面微小细齿结构 啮合作用,来作较小角度的调整,且在调整第一转体41及第二转体42的凸块411、421位置 后,可供作为调整螺母121于螺杆12上的位移距离,达到便利性、不同行程运用、调整行程 距离及提升应用范围的优点。 另以,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可在螺杆12外套接一外管122,而让螺母121可在外管 122上作轴向的位移,可以外管122作为护盖来装设在螺杆12外作保护。 请参阅图2、图8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及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示 意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微调装置4为可将第一转体41及第二转体42设 计呈枢接于转动轴33上的旋转支臂型态结构,且在转动轴33上为依序套设盘座43、第一转 体41及第二转体42的排列方式,其盘座43侧端环面上为设有复数环形数组的刻度431 ,又 于盘座43上环形凹设有复数滑槽432,而第一、第二转体41、42上为以穿过调整螺丝413、 423来锁接固定位于滑槽432内部的滑块414、424,再于第一转体41及第二转体42支臂 末端皆凸设有凸块411、421,在上述结构设计模式下,其使用者可藉由直接旋转调整螺丝 413、423以松开滑块414、424,则供第一、第二转体41、42供使用者转动调整角度,来将调整 螺丝413、423锁紧即可固定,以盘座43侧端环面上的复数细小刻度431可供第一或第二转 体41、42以端面转动后对位对齐来作微调,具有更为精细微小的微调动作,供凸块411、421在旋转后可碰触到第一或第二极限开关51、52的触发块511、521上,而相对作螺母121在 螺杆12上位移距离的调整控制,然而此种调整、控制的结构方式只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 实施例方式而已,如利用其它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 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请参阅图9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由图中所示可 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推杆结构的连动组件1的螺杆12上为可套接略小结构并可用以活动 位移的螺母121,且此螺母121上再连接有套接螺杆12外的长条形连动杆1211,而螺杆12 外又套接有包覆螺母121及连动杆1211外的外管122,令螺母121及连动杆1211可在外 管122内朝外作轴向的位移、伸縮,使连动杆1211头端伸縮及外露在外管122外来推移外 部对象作动,达到线性传动的往复限位位移。 又,本实用新型为可将减速模块3、微调装置4及极限开关组5分别装设在壳体10 一侧的快拆罩体101内部,而主要是藉由壳体10来锁紧固定于外部机台上,而快拆罩体101 定位于壳体10侧端可供使用者方便简单的拆解,即可将快拆罩体101拿掉,以露出减速模 块3、微调装置4及极限开关组5的构件,如此,即可方便调整微调装置4旋转的微调角度距 离或减速模块3及极限开关组5等构件作维修或更换的作用。 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重点为针对于将极限开关组5设置在靠近连动组件1壳体10 一侧的快拆罩体101内部的结构型态方式使用,可使螺杆12上的螺母121直接外露连结来 位移,或以螺杆12外套接的外管122移除并搭配不同的螺母121样式于外管122上作位移 应用,具有位移行程距离长、适用范围增加的功能,并在快拆罩体101内统一设置减速模块 3及微调装置4来对应极限开关组5连动,可供整个推杆结构体积大幅縮小、短安装尺寸、节 省成本与组装简单的效果,同时利用旋转运动用以碰触第一极限开关51、第二极限开关52 的可调整式微调装置4的第一转体41、第二转体42的结构,有方便调整螺母121在螺杆12 上位移距离及微调功能,具有增加便利性及适用不同行程距离运用的功效,所以,凡运用本 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原理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合予 陈明。 本实用新型的推杆结构为可改善习用的技术关键在于( — )本实用新型透过极限开关组5的第一极限开关51及第二极限开关52直接 装配在连动组件1的快拆罩体101内部的使用方式,即可在一侧微调装置4的第一转体41 及第二转体42来旋转抵触其触发块511、521,而让螺杆12上的螺母121位移,即可避免一 般极限开关组5必须装在螺杆12侧端,且螺杆12外必须套接套管供极限开关组5定位的 相关问题,如拉线、体积大及设置套管的结构成本,以达到体积縮小、短安装尺寸、节省成本 与组装简单的效果。 ( 二 )本实用新型透过可调整式的第一转体41及第二转体42结构,让其二者一侧 凸块411、421在圆周旋转至触碰触发块511、521的距离作微调,使得位于螺杆12运行移动 的螺母121作改变,具有便利性、不同行程运用、调整行程距离及提升应用范围的功效。(三)本实用新型透过蜗轮11侧边设置减速模块3、微调装置4与极限开关组5 的结构连动方式,以马达2的蜗杆21驱使蜗轮11旋转呈第一段减速,而蜗轮11为分别依 序传动到传动齿轮13呈第二段减速,传动齿轮13再驱动减速模块3上各减速齿轮组32旋 转呈第三段减速方式,具有提供减速、趋缓马达2的蜗杆21旋转力到各结构上的效果,用以增加产品使用寿命。(四)本实用新型螺杆12上可套接不同连接方式,如套接铝挤型材质的外管122, 或在外管上套接可作位移应用的螺母121,或在螺杆12上可直接供螺母121套设连接,或以 螺杆12上套接略小螺母121及螺母121上套接的长条形连动杆1211,再于连动杆1211外 套接外管122来呈现内外管一起应用的方式,而省略套设外管122结构方式,可以螺母121 外露连结在螺杆12上的位移方式,具有位移行程距离长、适用范围增加的功效。(五)在连动组件1的蜗轮11 一侧结合相互连动的传动齿轮13,传动齿轮13为 设计于蜗轮11侧边,所以无需考虑对接组装及精准同心度问题,只需将减速模块3的连动 齿轮31与传动齿轮13相啮合对接即可完成组装,供构件运转上顺畅及紧实啮合、不脱轨的 效果。(六)减速模块3为以模块化将连动齿轮31及减速齿轮组32统一在壳体内,欲配 合依螺杆12长短更换不同转速比的减速模块3时,可将制造各种不同转速比的减速模块3 的模块,直接作更换及安装使用。(七)本实用新型利用壳体10来锁紧固定于外部机台上,而透过壳体10 —侧快拆 罩体101来收容减速模块3、微调装置4及极限开关组5,当使用者拆开快拆罩体101时,即 可供减速模块3、微调装置4及极限开关组5露出,而可方便调整微调装置4旋转的微调角 度距离或减速模块3及极限开关组5等构件作维修或更换的作用。 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该实施例并非 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 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一种推杆结构,包括有连动组件、马达、减速模块、微调装置及极限开关组,其特征在于该连动组件为设有壳体,且壳体旁连接有快拆罩体,并于壳体内设置有蜗轮,且蜗轮一侧设有相互连动并延伸出壳体外部的螺杆,又于蜗轮另侧结合有同轴且相互连动的传动齿轮;该马达为设置于壳体外部,且马达一侧设有定位在壳体内与蜗轮啮合并驱动其作旋转的蜗杆;该减速模块为设置于快拆罩体内部并位于蜗轮侧边,且减速模块设有与传动齿轮相啮合连动的连动齿轮,并于连动齿轮一侧设有相互同步旋转的减速齿轮组,再于减速齿轮组一侧连接设有转动轴;该微调装置为设置于快拆罩体内部并位于减速模块一侧,且微调装置分别设有与转动轴结合并受其带动而作相对向旋转运动的第一转体及第二转体,且第一、第二转体皆于外圆径外设有凸块;及该极限开关组为设置于快拆罩体内部并位于微调装置一侧,且极限开关组分别具有对应第一、第二转体位置上定位的第一、第二极限开关,并于第一、第二极限开关靠近旋转的凸块的路径上设有供其抵触的触发块。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微调装置的第一、第二转体皆可在外 环面上一体成型凸设有超出外圆径外的凸块。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微调装置的第一转体及第二转体的对 接面上为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调整环齿。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动组件的螺杆外套接为可套接有供 螺母轴向位移的外管。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微调装置为可于转动轴上依序套设盘 座、第一转体及第二转体,且第一、第二转体为呈旋转支臂结构,而盘座侧端环面上则设有 复数环形数组的刻度,又于盘座上环形凹设有复数滑槽,而第一、第二转体上为以穿过调整 螺丝来锁接固定位于滑槽内部的滑块,再于第一、第二转体支臂末端皆凸设有凸块。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动组件的螺杆上为可套接设有螺母。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杆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动组件为可藉由壳体锁紧固定于外 部机台上,而一侧的快拆罩体位于可方便进行拆解使用的侧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推杆结构,系于推杆结构的壳体内分别设有相互连动的连动组件、马达的蜗杆、减速模块、微调装置及极限开关组,以此极限开关组设置在靠近连动组件的快拆罩体内部的结构型态方式使用,可使连动组件一侧延伸出另一壳体外的螺杆供螺母套接呈外露形式位移动作,具有位移行程距离长、适用范围增加的功能,并在快拆罩体内统一设置减速模块及微调装置来对应极限开关组连动,可供整个推杆结构体积大幅缩小、缩短安装尺寸、组装简单与节省成本的效果,同时利用旋转运动用以碰触极限开关组的可调整式微调装置结构,有方便调整螺母在螺杆上位移距离及微调功能,具有增加便利性及适用不同行程距离运用的功效。
文档编号F16H37/00GK201490831SQ200920170609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1日
发明者曾贤德 申请人:模帝科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