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伞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4024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移动式伞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座,具体讲是一种可移动式伞座。
背景技术
大型伞具可为户外活动提供舒适的乘凉空间,而由于这种大型伞具撑开时伞面的面 积较大,为了保证伞具的稳定性和平衡性,通常会将伞具的支撑管固定在伞座上。因此在这种 情况下, 一般要求伞座的着地面积大,并且有足够的重量,这样才能使伞座保持稳定和平衡。通 常伞座的重量为数百公斤以上,但是人们在移动伞具和伞座时非常费力并且又相当不方便。 目前市面上出现两种带有轮子结构的伞座,使伞具和伞座在移动时较为轻松、方 便。 一种是在伞座的底盘两侧设置滑轮组,当滑轮组的轮体不工作时,收合于伞座中,而当 伞座要移动时,将滑轮组的轮体向下拨出后使用。由于在使用轮子时均需要用手将伞座底 盘上的轮子拨出,不仅操作麻烦,而且还需要很大的力气。另外一种也是在伞座的底盘设置 可转动的滚轮,通过摇动手柄来控制伞座的上升和下降,因此滚轮相对伞座来说是收合和 放下,当伞座上升时滚轮就能自由在地面上滚动,当伞座下降到接触地面时滚轮就不能滚 动。但是这种用手控制伞座升降的结构有以下的缺点 1)由于伞具加上伞座的重量很重,而人的力量又是很微小的,因此靠手来摇动手 柄是非常费力。 2)又由于使用者有时候双手没有空闲即双手都拿着东西,他需要先把东西放下后 再用手去摇动手柄,因此相当不方便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需要手,只要通过脚踩来轻松地 收放伞座轮子的可移动式伞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式伞座,包括伞座罩壳、座体和多 个轮子,所述的伞座罩壳位于座体外,所述的轮子均连接在座体内,它还包括连杆机构、调 节螺杆、调节螺母和带有脚踏板的双向棘轮装置;所述的多个轮子中至少一个为第一滚轮, 所述的第一滚轮通过连杆机构与调节螺母连接;所述的多个轮子中的其余轮子为第二滚 轮,每个第二滚轮均通过钢丝绳与第一滚轮连接;所述的调节螺杆一端与调节螺母啮合,另 一端与双向棘轮装置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使用者可以通过脚踩伞座前方的脚踏板,带来棘轮转动及调节螺杆转动, 在调节螺杆不轴向移动的情况下,使调节螺母带动连杆机构向后移动,在连杆机构的作用 下使第一滚轮有一个向下的力,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下,第一滚轮受到地面的限制, 从而反方向使调节螺杆及固定在调节螺杆上的伞具固定架向上升高,从而使该处的伞座罩 壳升高而脱离地面;同时通过钢丝绳的拉力也使第二滚轮的轮架绕连接轴转动,同样在作 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下使该处的伞座罩壳升高而脱离地面;这样在各处的力的作用下,使整个伞座罩壳升高而完全脱离地面,此时各个轮子可以自由地在地面上滚动。因为脚的 力量比手的力量要大,所以使用起来非常轻松、省力。 2)又由于只需要用脚来控制伞座的升降,完全把双手解放出来,即使在双手都拿 着东西的情况下,使用起来也相当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的座体包括伞具固定架和座体外壳,所述的伞具固定架与调节螺 杆连接,所述的第一滚轮、第二滚轮、连杆机构、调节螺母、伞具固定架和调节螺杆的啮合部 分均位于座体外壳内。所述的伞具固定架与调节螺杆连接是指,所述的调节螺杆上紧配合 有连接块,所述的伞具固定架固定在连接块的顶面。采用这种结构后,使整个结构更加简 单,装配更加方便,从外形看更加整洁。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连杆和轮架,所述的连杆一端与调节螺母 铰接,另一端与轮架铰接;所述的轮架两侧通过销子与伞具固定架铰接;所述的第一滚轮 连接在轮架下;所述的钢丝绳的一端与第二滚轮连接,另一端与轮架连接。采用这种连杆机 构后,使本实用新型达到效果的结构更加简单、合理。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双向棘轮装置还包括棘轮、棘轮套、脚踏转动座、棘爪、 销轴和扭簧,所述的棘轮连接在棘轮套内,所述的棘轮套与调节螺杆连接;所述的脚踏转动 座通过销轴与棘轮套转动连接,所述的脚踏板通过销轴与脚踏转动座连接;相对销轴的另 一侧的脚踏转动座内连接有棘爪,所述的棘爪的前端位于棘轮的轮齿间;所述的扭簧的一 端与棘轮套连接,另一端与脚踏转动座连接。采用这种双向棘轮装置后,使螺杆能实现正转 和反转,同样使螺母能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从而更方便地通过连杆机构来达到收入轮子 的效果。 作为更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棘轮套内连接有螺杆套,所述的棘轮连接在螺杆套 外,所述的螺杆套套在调节螺杆外,所述的调节螺杆沿长度方向上设有长凹槽,所述的螺杆 套上嵌有键块,所述的键块在长凹槽内滑动配合。采用这种结构后,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 加人性化,当不使用本装置时,可以把螺杆套带动整个双向棘轮装置往伞座方向縮进,使用 时再拉出即可。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伞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双向棘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轮子收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轮子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调节螺杆;2、调节螺母;3、连杆;4、连接块;5、伞具固定架;6、脚踏板;7、 座体外壳;8、第一滚轮;9、销子;10、轮架;11、长凹槽;12、键块;13、螺杆套;14、脚踏转动 座;15、第二滚轮;16、钢丝绳;17、棘轮套;18、销轴;19、棘爪;20、棘轮;21、伞座罩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0023] 由图1 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式伞座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伞座罩 壳21、座体和多个轮子,本实施例中轮子为四个,所述的伞座罩壳21位于座体外,所述的轮 子均连接在座体内。它还包括连杆机构、调节螺杆1、调节螺母2和带有脚踏板6的双向棘 轮装置。所述的四个轮子中的两个为第一滚轮8,两个第一滚轮8连接在同一个轮架10上, 所述的第一滚轮8通过连杆机构与调节螺母2连接。所述的四个轮子中的其余两个轮子为 第二滚轮15,每个第二滚轮15均通过钢丝绳16与第一滚轮8连接。所述的调节螺杆1 一 端与调节螺母2啮合,另一端与双向棘轮装置连接。 所述的座体包括伞具固定架5和座体外壳7,所述的伞具固定架5与调节螺杆1连 接,所述的第一滚轮8、第二滚轮15、连杆机构、调节螺母2、伞具固定架5和调节螺杆1的啮 合部分均位于座体外壳7内。所述的伞具固定架5与调节螺杆1连接是指,所述的调节螺 杆1上紧配合有连接块4,所述的伞具固定架5固定在连接块4的顶面。 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连杆3和轮架10,所述的连杆3 —端与调节螺母2铰接,另一 端与轮架10铰接。所述的轮架10两侧通过销子9与伞具固定架5铰接。所述的两个第一 滚轮8连接在轮架10下方两侧。所述的每根钢丝绳16的一端与第二滚轮15连接,另一端 与轮架10的一侧连接。 所述的双向棘轮装置还包括棘轮20、棘轮套17、脚踏转动座14、棘爪19和销轴 18,所述的棘轮20连接在棘轮套17内,所述的棘轮套17与调节螺杆1连接。所述的脚踏 转动座14通过销轴18与棘轮套17转动连接,所述的脚踏板6通过销轴18与脚踏转动座 14连接;相对销轴18的另一侧的脚踏转动座14内连接有棘爪19,所述的棘爪19的前端位 于棘轮20的轮齿间;所述的棘轮套17通过扭簧与脚踏转动座14连接。 所述的棘轮套17内连接有螺杆套13,所述的棘轮20连接在螺杆套13夕卜,所述的 螺杆套13套在调节螺杆1夕卜,所述的调节螺杆1沿长度方向上设有长凹槽ll,所述的螺杆 套13上嵌有键块12,所述的键块12在长凹槽11内滑动配合。 当伞座在使用时,伞座罩壳21及座体外壳7是与地面接触的,即轮子收合在座体 外壳7内并与地面接触,此时连接有双向棘轮装置的螺杆套13位于靠近座体外壳7的位置。 当需要抬高伞座使轮子工作时,先拉出带有双向棘轮装置的螺杆套13,用脚向下 踩踏脚踏板6,由于棘轮20和棘爪19的作用,脚踏转动座14带动棘轮20作一定角度的转 动,使螺杆套13也随之转动。通过螺杆套13与调节螺杆1的键块12连接,使调节螺杆1也 作一个方向的转动。此时在调节螺杆1轴向不移动的情况下调节螺母2向前作直线运动, 这样带动连杆3向后(即远离脚踏板6的方向)移动。因此轮架10绕着销子9作逆时针 旋转运动,使轮架10连接第一滚轮8的一端受到向下的力。由于第一滚轮8受到地面的抵 触限制,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使轮架io有了一个向上的力,促使整个伞座和伞座 罩壳21向上抬起,从而脱离地面。同时轮架10的抬高,使钢丝绳16受到拉力的作用,将第 二滚轮15同样受到向下的力,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同样使座体外壳7向上抬起。 当用脚踩踏脚踏板若干个下后,使伞座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此时调节螺母2位于 调节螺杆1的最后端,如图6所示。由于棘轮棘爪的作用,使棘轮20不会反向旋转,从而限 定位置,不会使伞座由于重力作用而下降。 当将伞具及伞座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需要收回轮子。因此,将脚踏板6连同脚踏
5转动座14以销轴18为中心作旋转运动,使脚踏板6及脚踏转动座14转到另外相对的一侧 即180° ,此时连接在脚踏转动座14内的棘爪19也以自身为中心旋转了 180° 。当再用脚 踩踏脚踏板6时,棘轮20就作相反方向的旋转,与以上所述的动作相反,调节螺母2向前 (即靠近脚踏板6的方向)移动,带动连杆3向前移动,使轮架10绕着销子9作顺时针旋转 运动,使轮架10连接第一滚轮8的一端受到向上的力。由于第一滚轮8受到地面的抵触限 制,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和重力的作用,使轮架io有了一个向下的力,促使整个伞 座向下落,从而慢慢接触地面。同时轮架10的下降,降低钢丝绳16的张紧力,由于重力的 作用,同样使座体外壳7向下落。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伞具固定架5与连接块4的结构,它们可以做成一体, 此时调节螺杆1只需穿伞具固定架5并连接即可,这个变化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可移动式伞座,包括伞座罩壳(21)、座体和多个轮子,所述的伞座罩壳(21)位于座体外,所述的轮子均连接在座体内,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连杆机构、调节螺杆(1)、调节螺母(2)和带有脚踏板(6)的双向棘轮装置;所述的多个轮子中至少一个为第一滚轮(8),所述的第一滚轮(8)通过连杆机构与调节螺母(2)连接;所述的多个轮子中的其余轮子为第二滚轮(15),每个第二滚轮(15)均通过钢丝绳(16)与第一滚轮(8)连接;所述的调节螺杆(1)一端与调节螺母(2)啮合,另一端与双向棘轮装置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移动式伞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体包括伞具固定架(5)和座体外壳(7),所述的伞具固定架(5)与调节螺杆(1)连接,所述的第一滚轮(8)、第二滚 轮(15)、连杆机构、调节螺母(2)、伞具固定架(5)和调节螺杆(1)的啮合部分均位于座体 外壳(7)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移动式伞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伞具固定架(5)与调 节螺杆(1)连接是指,所述的调节螺杆(1)上紧配合有连接块(4),所述的伞具固定架(5) 固定在连接块(4)的顶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移动式伞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机构包括连杆 (3)和轮架(IO),所述的连杆(3) —端与调节螺母(2)铰接,另一端与轮架(10)铰接;所述 的轮架(10)两侧通过销子(9)与伞具固定架(5)铰接;所述的第一滚轮(8)连接在轮架 (10)下;所述的每根钢丝绳(16)的一端与第二滚轮(15)连接,另一端与轮架(10)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伞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向棘轮装置还包括棘轮(20)、棘轮套(17)、脚踏转动座(14)、棘爪(19)和销轴(18),所述的棘轮(20)连接在棘 轮套(17)内,所述的棘轮套(17)与调节螺杆(1)连接;所述的脚踏转动座(14)通过销轴 (18)与棘轮套(17)转动连接,所述的脚踏板(6)通过销轴(18)与脚踏转动座(14)连接; 相对销轴(18)的另一侧的脚踏转动座(14)内连接有棘爪(19),所述的棘爪(19)的前端位 于棘轮(20)的轮齿间;所述的棘轮套(17)通过扭簧与脚踏转动座(14)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移动式伞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轮套(17)内连接有螺 杆套(13),所述的棘轮(20)连接在螺杆套(13)夕卜,所述的螺杆套(13)套在调节螺杆(1) 外,所述的调节螺杆(1)沿长度方向上设有长凹槽(ll),所述的螺杆套(13)上嵌有键块 (12),所述的键块(12)在长凹槽(11)内滑动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伞座,包括伞座罩壳(21)、座体和多个轮子,伞座罩壳(21)位于座体外,轮子均连接在座体内,它还包括连杆机构、调节螺杆(1)、调节螺母(2)和带有脚踏板(6)的双向棘轮装置;多个轮子中至少一个为第一滚轮(8),第一滚轮(8)通过连杆机构与调节螺母(2)连接;多个轮子中的其余轮子为第二滚轮(15),每个第二滚轮(15)均通过钢丝绳(16)与第一滚轮(8)连接;调节螺杆(1)一端与调节螺母(2)啮合,另一端与双向棘轮装置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可以用脚来控制伞座的升降,所以使用起来非常轻松、省力;同时完全把双手解放出来,使用起来也相当方便。
文档编号F16M11/20GK201513684SQ20092019698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9日
发明者马准安 申请人:马准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