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vc管道自紧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28837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Upvc管道自紧闷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闷头,特别涉及一种UPVC管道自紧闷头。
背景技术
配水管道经常会遇到需要将管端临时或永久性封堵的情况,传统UPVC配水管端头的闷头 最早是使用UPVC板加工后用焊条焊接密封,后来改进为采用注塑成型的帽型闷头,安装时从
侧面用自攻螺钉紧固。这两种方法的弊端就是施工较为复杂,前者使用强度很难保证,易脱
落;后者是螺钉易松动,并且这两种封堵方式都会对管端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方便、可拆卸的,而且不会对管端造成破坏的UPVC 管道自紧闷头。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UPVC管道自紧闷头,具有闷板、压板、螺栓和 螺帽,闷板与压板均为圆形板且同轴设置,螺栓的一端穿过压板与闷板固定连接,螺帽设置 在螺栓上,可将压板向闷板方向压紧,闷板和压板相对面的周端各设有嵌槽,两嵌槽合成" U"形槽,"U"形槽内设有密封圈,密封圈截面宽度大于两嵌槽合成的"U"形槽的截面宽 度。
上述UPVC管道自紧闷头的密封圈截面形状为圆形,其直径大于两嵌槽合成的"u"形槽
的截面宽度。
上述UPVC管道自紧闷头的闷板设有径向加强筋,所述压板为径向设有加强筋的环形漏空
板,中心设有螺栓通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螺帽的旋紧,将压板压向闷板,使得
两嵌槽合成的"u"形槽宽度变窄,从而挤压密封圈径向变形,实现封堵管端的目的,密封 效果好,安装、拆卸方便,且不会对管端造成破环;(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密封圈截面形 状为圆形,即通常所述的0形密封圈,取材方便;(3)本实用新型闷板和压板均设有径向加 强筋,强度高,安全可靠;(4)本实用新型压板为漏空板,即节省用料,又方便施工时操作人员抓握,设计合理,实用性高。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 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l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从图1左前侧观察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从图1右前侧观察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具有闷板l、压板2、螺栓3和螺帽4,闷板1与压板2均为圆形板 且同轴设置,闷板l设有径向加强筋,压板2为径向设有加强筋的环形漏空板,中心设有螺栓 通孔,螺栓3的一端穿过压板2与闷板1固定连接,螺帽4设置在螺栓3上,可将压板2向闷板1 方向压紧,闷板1和压板2相对面的周端各设有嵌槽11、 21,嵌槽ll、 21合成"U"形槽,"U "形槽内设有密封圈5,密封圈5截面宽度大于嵌槽11、 21合成的"U"形槽的截面宽度;本 实施例中密封圈5截面形状为圆形,其直径大于嵌槽ll、 21合成的"U"形槽的截面宽度。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 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 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 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1.一种UPVC管道自紧闷头,其特征在于具有闷板(1)、压板(2)、螺栓(3)和螺帽(4),闷板(1)与压板(2)均为圆形板且同轴设置,螺栓(3)的一端穿过压板(2)与闷板(1)固定连接,螺帽(4)设置在螺栓(3)上,可将压板(2)向闷板(1)方向压紧,闷板(1)和压板(2)相对面的周端各设有嵌槽(11)、(21),嵌槽(11)、(21)合成“U”形槽,“U”形槽内设有密封圈(5),密封圈(5)截面宽度大于嵌槽(11)、(21)合成的“U”形槽的截面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PVC管道自紧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 圈(5)截面形状为圆形,其直径大于嵌槽(11) 、 (21)合成的"U"形槽的截面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PVC管道自紧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闷板 (1)设有径向加强筋,所述压板(2)为径向设有加强筋的环形漏空板,中心设有螺栓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PVC管道自紧闷头,具有闷板、压板、螺栓和螺帽,闷板与压板均为圆形板且同轴设置,螺栓的一端穿过压板与闷板固定连接,螺帽设置在螺栓上,可将压板向闷板方向压紧,闷板和压板相对面的周端各设有嵌槽,两嵌槽合成“U”形槽,“U”形槽内设有密封圈,密封圈截面宽度大于两嵌槽合成的“U”形槽的截面宽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螺帽的旋紧,将压板压向闷板,使得两嵌槽合成的“U”形槽宽度变窄,从而挤压密封圈径向变形,实现封堵管端的目的,密封效果好,安装、拆卸方便,且不会对管端造成破环,设计合理,实用性高。
文档编号F16L55/115GK201401603SQ20092030296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8日
发明者于秋江, 刘剑卿 申请人:常州市环球冷却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