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2019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变速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轴传动正三轮摩托车,虽然安装有二速变速器,其中一个挡位为减速 增力作用,另一个挡位为常速的转换作用,没有高速功能,所以平地上无法实现快速。由于 其结构的限制,增力挡位时增力效果很差,并且其慢速由于齿轮参数及结构的限制慢速不 够慢。无法使正三轮摩托车达到正常的轻载时高速,空车提不起速度,还是不能解决平原快 速,丘陵低中速,山地慢速的状况,仍给用户带来不便,用户仍不满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以在平地上实现轻载时高速, 山地上实现重载时超低速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种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包括箱体、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低速从动齿轮、第一 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同步离合齿、花键轴、输入轴、两个大行星齿轮、两个小行星齿轮 和两个半轴; 所述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为阶梯管状结构,且其外圈设有轮齿; 其中一个大行星齿轮安装在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内,另一个大行星齿轮安装在低
速从动齿轮内,两个半轴分别套装在两个大行星齿轮内,两个小行星齿轮分别固定在两个
大行星齿轮之间,且与两个大行星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均套装在所述花键轴上; 所述同步离合齿套装在所述花键轴上,且设置在所述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 动齿轮之间; 所述输入轴上设有输出齿轮,所述花键轴上还设有第三齿轮,且所述输入轴上的 输出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常啮合;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常啮合;
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和所述低速从动齿轮常啮合; 所述同步离合齿可沿所述花键轴轴向移动,并可带动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 轮转动; 所述两个半轴、花键轴和输入轴均靠所述箱体支撑;
所述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为整体钢件结构。
优选的,上述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 所述同步离合齿内圈为和所述花键轴相适配的内花键齿;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内圈一端设有内齿; 所述同步离合齿外圈设有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内齿相啮合的轮齿。 优选的,上述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高速从动齿轮为正 齿轮; 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和所述低速从动齿轮为斜齿轮。 优选的,上述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所述输入轴上的输出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均 为锥齿轮。 优选的,上述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所述箱体中部设有圆形法兰盘。 优选的,上述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所述法兰盘可与现有的正三轮摩托车桥壳式
后桥匹配。 优选的,上述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还包括拨叉轴、换挡柱和拉臂;
所述拨叉轴固定在所述箱体上,且其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和拨叉;
所述拨叉的两脚卡入所述同步离合齿的外圆槽中;
所述拨叉顶部设有槽口 ; 所述换挡柱的一端插入拨叉顶部的槽内,另一端伸出箱体外,连接所述拉臂。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动力输入到输入轴时,输入轴通 过其上的输出齿轮将动力传递到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将动力传递到花键轴,通过花键轴上 同步离合齿沿轴向的移动将动力分别传递给第一主动齿轮或第二主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 或第二主动齿轮将动力传递给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或低速从动齿轮。由于一个大行星齿轮 安装在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内,另一个大行星齿轮安装在低速从动齿轮内,两个半轴分别 套装在两个大行星齿轮内,两个小行星齿轮分别固定在两个大行星齿轮之间,且与两个大 行星齿轮啮合,所以当动力传递到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或低速从动齿轮时,便会带动设置 在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或低速从动齿轮内圈的大行星齿轮转动,由于两个小行星齿轮和两 个大行星齿轮啮合,从而带动两个半轴同时转动。 本发明通过将高速从动齿轮与内转体做成整体钢件结构大大縮小内部空间和外 形尺寸,大大减轻自身重量,节约资源消耗;增加超慢速挡,使山地重载行驶速度更慢更安 全;增加高速挡使平原空载行驶速度更快,给用户提供了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条件。从而可 以实现在平地上高速、重载,丘陵地区低速、重载,山地上低速、重载的功能。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 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以在平地上实现高速、轻载,山地上实现低速、重载的功能。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半轴,2为箱体,3为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4为花键轴,5为箱体盖,6为第一主动齿轮,7为主动锥齿角齿轮轴承座,8为输入轴,9为拨叉,10为第二主动齿轮,11为第三齿轮,12为同步离合齿,13为低速从动齿轮,14为半轴,15为小行星齿轮,16为大行星齿轮,17为小行星齿轮,18为大行星齿轮。 本发明提供的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包括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3,低速从动齿轮13,第一主动齿轮6,第二主动齿轮10,同步离合齿12,花键轴4,输入轴8,小行星齿轮15,大行星齿轮16,小行星齿轮17,大行星齿轮18,半轴1和半轴14 ; 所述大行星齿轮18安装在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3内,该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3为阶梯管状结构,且其外圈设有轮齿; 半轴1安装在大行星齿轮18内,大行星齿轮16安装在低速从动齿轮13内,半轴14安装在大行星齿轮16内; 所述小行星齿轮15和小行星齿轮17,分别固定在大行星齿轮16和大行星齿轮18之间,且与大行星齿轮16和大行星齿轮18啮合;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6和第二主动齿轮10均套装在所述花键轴4上; 所述同步离合齿12套装在所述花键轴4上,且设置在所述第一主动齿轮6和第二
主动齿轮10之间; 所述输入轴8上设有输出齿轮,所述花键轴4上还设有第三齿轮11,且所述输入轴8上的输出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11常啮合; 所述第一主动齿轮6和所述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3常啮合;
所述第二主动齿轮10和所述低速从动齿轮13常啮合; 所述同步离合齿12可沿所述花键轴4轴向移动,与第一主动齿轮6或第二主动齿轮10啮合,并可带动第一主动齿轮6或第二主动齿轮10转动。 所述主动锥齿角齿轮轴承座7,使输入轴8上的输出端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11啮合,形成动力输入。箱体中部设有圆形法兰盘可以和现有的正三轮摩托车桥壳式后桥法兰盘匹配。 其中,第二主动齿轮10和第一主动齿轮6内孔一端设有内齿,所述同步离合齿12外圈设有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6和第二主动齿轮10内齿相啮合的外齿,内圈为和所述花键轴4外径相适配的圆孔。从而与同步离合齿12形成快捷、无冲击力结合,且能传动较大功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动力输入到输入轴8时,输入轴8通过其上的输出齿轮将动力传递到第三齿轮ll,第三齿轮11将动力传递到花键轴4,通过花键轴4上同步离合齿12沿轴向的移动将动力分别传递给第一主动齿轮6或第二主动齿轮IO,第一主动齿轮6或第二主动齿轮10将动力传递给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3或低速从动齿轮13,由于大行星齿轮18安装在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3内,另一个大行星齿轮16安装在低速从动齿轮13内,半轴1安装在大行星齿轮18内,半轴14安装在大行星齿轮16内,两个小行星齿轮分别
5固定在两个大行星齿轮之间,且与两个大行星齿轮啮合,所以当动力传递到高速从动齿轮 内转体3或低速从动齿轮13时,便会带动设置在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13或低速从动齿轮 3内圈的大行星齿轮转动,由于两个小行星齿轮和两个大行星齿轮啮合,从而带动两个半轴 同时转动。 本发明通过将输出轴设为两个半轴,且将该两个半轴通过一个行星轮系连接起 来,减小了轴的长度,从而提高了轴的抗扭强度,不必担心在高速时,由于速度过高而令输 出轴损坏;也不必担心在重载时,由于载荷过大而损坏输出轴,从而可以实现在平地上高 速、轻载,山地上低速、重载的功能。 进一步为了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其中第一主动齿轮6和所述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 3为正齿轮; 所述第二主动齿轮10和所述低速从动齿轮13为斜齿轮。
所述输入轴8上的输出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11均为锥齿轮。 输入轴8用轴承安装在主动锥齿角齿轮轴承座7内,主动锥齿角齿轮轴承座7紧 固在箱体盖5前端,输入轴8(优选的输入轴8为齿轮轴)上的输出齿轮与第三齿轮11啮 合。花键轴4两端用轴承连接在箱体中,第一主动齿轮6和第二主动齿轮10套装在花键轴 4上,用轴卡和垫片限位,可做自由旋转,不做轴向运动。第一主动齿轮6和第二主动齿轮 10 —端面内孔加工有内齿,两齿轮中间安装同步离合齿12,同步离合齿12内孔是内花键, 与花键轴配合,同轴旋转,可做轴向左右运动,外圈与第一主动齿轮6和第二主动齿轮10的 内齿啮合,第三齿轮ll内孔是内花键,与花键轴4配合,安装在轴承与第二主动齿轮10之 间,花键轴4与第三齿轮11同步同轴旋转。拨叉轴用螺栓固定在与箱体中,轴上装有复位 弹簧与拨叉9,拨叉9两脚卡入同步离合齿12的外圆槽中,压簧弹力把拨叉9推移,同步离 合齿12随之与第一主动齿轮6内齿啮合,使之与花键轴4同步同轴旋转。第一主动齿轮6 与高速从动正齿轮内转体3啮合,动力输出为成为高速挡,第二主动齿轮10与低速从动斜 齿轮13啮合,动力输出为超低速挡。拨叉9顶部有槽口,换挡柱的一端插入槽内,一端伸出 箱体外,连接拉臂,移动拉臂,同步离合齿12从第一主动齿轮6内齿中退出,与第二主动齿 轮10内齿啮合,形成另一挡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将高速从动齿轮与内转体做成整体钢件结构大大縮小内部 空间和外形尺寸,大大减轻自身重量,节约资源消耗;增加超慢速挡,使山地重载行驶速度 更慢更安全;增加高速挡使平原空载行驶速度更快,给用户提供了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条 件。从而可以实现在平地上高速、重载,丘陵地区低速、重载,山地上低速、重载的功能。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 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 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 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低速从动齿轮、第一主动齿轮、第二主动齿轮、同步离合齿、花键轴、输入轴、两个大行星齿轮、两个小行星齿轮和两个半轴;所述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为阶梯管状结构,且其外圈设有轮齿;其中一个大行星齿轮安装在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内,另一个大行星齿轮安装在低速从动齿轮内,两个半轴分别套装在两个大行星齿轮内,两个小行星齿轮分别固定在两个大行星齿轮之间,且与两个大行星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均套装在所述花键轴上;所述同步离合齿套装在所述花键轴上,且设置在所述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之间;所述输入轴上设有输出齿轮,所述花键轴上还设有第三齿轮,且所述输入轴上的输出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常啮合;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常啮合;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和所述低速从动齿轮常啮合;所述同步离合齿可沿所述花键轴轴向移动,并可带动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转动;所述两个半轴、花键轴和输入轴均靠所述箱体支撑;所述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为整体钢件结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离合齿内圈为和所述花键轴相适配的内花键齿;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内圈一端设有内齿;所述同步离合齿外圈设有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内齿相啮合的轮齿。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高速从动齿轮为正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和所述低速从动齿轮为斜齿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上的输出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均为锥齿轮。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中部设有圆形法^舟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盘可与现有的正三轮摩托车桥壳式后桥匹配。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拨叉轴、换挡柱和拉臂;所述拨叉轴固定在所述箱体上,且其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和拨叉;所述拨叉的两脚卡入所述同步离合齿的外圆槽中;所述拨叉顶部设有槽口;所述换挡柱的一端插入拨叉顶部的槽内,另一端伸出箱体外,连接所述拉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两速驱动后桥变速器,一个大行星齿轮安装在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内,另一个大行星齿轮安装在低速从动齿轮内,两个半轴分别套装在两个大行星齿轮内,两个小行星齿轮分别固定在两个大行星齿轮之间,且与两个大行星齿轮啮合;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二主动齿轮均套装在花键轴上;同步离合齿套装在所述花键轴上,输入轴上设有输出齿轮,同步离合齿可沿花键轴轴向移动,高速从动齿轮内转体为整体钢件结构。本发明通过将高速从动齿轮与内转体做成整体钢件结构大大缩小内部空间和外形尺寸,大大减轻自身重量,节约资源消耗;增加超慢速挡,使山地重载行驶速度更慢更安全;增加高速挡使平原空载行驶速度更快。
文档编号F16H3/44GK101734341SQ20101004208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3日
发明者曾建, 陈辉明, 黄胜 申请人:重庆帅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