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9318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体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导弹发射架,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在同一导弹发射架上发射两种导弹的通用发射架的气体电磁阀。
背景技术
在现役飞机上,不同的导弹需配备不同的导弹发射架,然而对于需要同时悬挂两种不同导弹的飞机,存在两种导弹发射架不能通用的问题。如果飞机需要同时挂两种不同的导弹,必然要配备两种不同的导弹发射架,这不但增加了飞机载荷,同时也增加了使用和维护难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导弹发射架不能通用的问题,国内开始了导弹发射架通用化的研究和探索,在不换装任何零部件的情况下,用一套工具、一种检查设备,完成两种导弹的地面装卸、 检测、空中携带、控制和发射,达到减少装备品种、方便外场维护、缩短飞机再次出动时间的目的,满足部队对导弹发射架通用化的要求。气体电磁阀就是为该导弹发射架专门研制的电磁阀,导弹发射架系统向该气体电磁阀输出一定压力的气体,该气体电磁阀在接收相应的指令后或密封、或不同时分别向两种不同的导弹输出两种不同流量的气体以实现两种导弹的装卸、检测、携带、控制和发射, 从而实现了导弹发射架的通用化。本发明的气体电磁阀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套筒1,骨架2,止动销3,密封圈4、20, 接管嘴5、6、16,气门7,螺塞9,弹簧10,阀芯11,活门14,绝缘垫圈15,滤网17,线圈19,22, 衔铁21。骨架2被加工成图2所示的形状,其内腔用以安装气门7,活门14,以及由螺塞9、 弹簧10、两个阀芯11和衔铁21组成的衔铁组件110,骨架2两端螺纹安装接管嘴5、6、16, 骨架上缠绕有线圈19和线圈22,在骨架缠绕线圈后将套筒1套装在骨架2的最外层。本发明的气体电磁阀采用两个线圈19、22分别控制同一个衔铁组件110的方式以实现将输入口 I输入的气体不同时的从两个输出口 II和III输出。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经输入口 I即接管嘴16输入本发明的气体电磁阀,经通道18进入衔铁组件110所在的内腔形成气压,两个阀芯11在弹簧10的作用下封堵气体通道12和23,从而使本发明的气体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在需要将气体从输出口 II即接管嘴6输出时,将线圈22通电,线圈 22所产生的磁力吸引衔铁组件110压缩弹簧10使衔铁组件110向线圈22水平方向移动, 此时活门14被打开,气体沿气体通道12进入气体通道13进而进入气体通道8从气体从输出口 II即接管嘴6输出。在需要将气体从输出口 III即接管嘴5输出时,将线圈19通电, 线圈19所产生的磁力吸引衔铁组件110压缩弹簧10使衔铁组件110向线圈19水平方向移动,此时气门7被打开,气体沿气体通道23从气体从输出口 III即接管嘴5输出。本发明的气体电磁阀设计合理、结构巧妙,实现了在一个气体输入口的前提下产生两路输出气体的目的,实现了在有效避免磁力干扰的前提下实现了两组线圈控制同一衔铁组件的构思。


图1是本发明气体电磁阀剖面图。图2是本发明气体电磁阀骨架剖面图。图3是本发明气体电磁阀关闭状态的原理图。图4是本发明气体电磁阀线圈22通电状态原理图。图5是本发明气体电磁阀线圈19通电状态原理图。图6是本发明气体电磁阀衔铁21挖有环形槽和骨架2内腔与衔铁组件对应位置挖有环形槽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气体电磁阀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套筒1,骨架2,止动销3,密封圈4、20, 接管嘴5、6、16,气门7,螺塞9,弹簧10,阀芯11,活门14,绝缘垫圈15,滤网17,线圈19,22, 衔铁21。骨架2被加工成图2所示的形状,其内腔用以安装气门7,活门14,以及由螺塞9、 弹簧10、两个阀芯11和衔铁21组成的衔铁组件110,骨架2两端螺纹安装接管嘴5、6、16, 骨架上缠绕有线圈19和线圈22,在骨架缠绕线圈后将套筒1套装在骨架2的最外层。木发明的气体电磁阀采用两个线圈19、22分别控制同一个衔铁组件110的方式以实现将输入口 I输入的气体不同时的从两个输出口 II和III输出。气体在压力的作用下经输入口 I即接管嘴16输入本发明的气体电磁阀,经通道18进入衔铁组件110所在的内腔形成气压,两个阀芯11在弹簧10的作用下封堵气体通道12和23,从而使本发明的气体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在需要将气体从输出口 II即接管嘴6输出时,将线圈22通电,线圈 22所产生的磁力吸引衔铁组件110压缩弹簧10使衔铁组件110向线圈22水平方向移动, 此时活门14被打开,气体沿气体通道12进入气体通道13进而进入气体通道8从气体从输出口 II即接管嘴6输出。在需要将气体从输出口 III即接管嘴5输出时,将线圈19通电, 线圈19所产生的磁力吸引衔铁组件110压缩弹簧10使衔铁组件110向线圈19水平方向移动,此时气门7被打开,气体沿气体通道23从气体从输出口 III即接管嘴5输出。为避免线圈19和线圈22之间的磁力干扰,骨架2中间202部分采用不导磁的材料黄铜H62,两端201和203部分采用电铁DT4,三部分经熔焊合为一体而后加工成图2所示的骨架。为进一步避免线圈19和线圈22之间的磁力干扰,在线圈两侧分别套装双层的绝缘垫圈15。为保证线圈所产生的磁力足够大并且不致产生过多热量,线圈的工作电压为 13 16伏特,线圈匝数为2030匝,电阻为30 34欧姆。为减小骨架体积,将安装气门7、活门14和衔铁组件110等气路组件的内腔设计成偏心孔结构,使骨架2的内腔形成厚度不同的两个内腔壁,在内腔壁厚度较大的一侧加工气体通道8。为保证衔铁组件110所在的骨架2内腔部分形成充足的气压,在保证衔铁组件110 最大限度移动不会错位的前提下,如图6所示在骨架2内腔与衔铁组件110位置对应处挖一个或若干个环形槽对,或者在衔铁21上挖一个或若干个环形槽25,或者同时在在骨架2内腔与衔铁组件110位置对应处和衔铁21上挖一个或若干个环形槽。为保证气体通道8向接管嘴6及时并充足的输出气压,将活门14介于气体通道12 和气体通道13之间的部分挖有环形槽。为保证该气体电磁阀的气密性,在相应位置安装了若干个密封圈如密封圈4、20。 所述阀芯11为塑料材料,在弹簧压力作用下有微小变形以达到密封的目的。为避免输入的气体中混有杂质,在输入接管嘴16与活门14之间设置滤网17。为防止气门7转动,利用止动销3将气门7固定在骨架2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气体电磁阀,主要包括套筒,骨架,接管嘴,气门,线圈和由螺塞、弹簧、阀芯以及衔铁组成的衔铁组件,其特征在于两组线圈分别控制同一衔铁组件实现两个输出气路的不同时供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为两种材料熔焊而成, 中间部分采用黄铜H62材料,两端采用电铁DT4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内腔为偏心孔结构,在内腔壁厚度较大的一侧加工气体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骨架内腔与衔铁组件位置对应处挖有环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电磁阀,其特征在于线圈的工作电压为13 16伏特, 线圈匝数为2030匝,电阻为30 34欧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电磁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衔铁组件的衔铁上挖有环形槽。
全文摘要
为解决同一飞机悬挂两种不同导弹而导弹发射架不能通用的问题,国内开始了导弹发射架通用化的研究和探索,在不换装任何零部件的情况下,用一套工具、一种检查设备,完成两种导弹的地面装卸、检测、空中携带、控制和发射,达到减少装备品种、方便外场维护、缩短飞机再次出动时间的目的,满足部队对导弹发射架通用化的要求。气体电磁阀就是为该导弹发射架专门研制的电磁阀,导弹发射架系统向该气体电磁阀输出一定压力的气体,该气体电磁阀在接收相应的指令后或密封、或不同时分别向两种不同的导弹输出两种不同流量的气体以实现两种导弹的装卸、检测、携带、控制和发射,从而实现了导弹发射架的通用化。
文档编号F16K31/06GK102537476SQ20101060817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
发明者李滨来, 陈慧 申请人:贵州新安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