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扣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147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固定扣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固定扣件,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来固定反折的软性排线 的固定扣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突飞猛进,各种电子产品已日益普及地应用于我们的工作及生活 当中。在各种电子产品中,软性排线被大量应用以做为讯号传输的途径。用于传输讯号的软性排线在安装于电子产品时,常常需要将软性排线反折固定, 以配合电子产品内部的空间大小,而一般习知使用的固定反折的软性排线的方法,皆是利 用双面胶带贴合于软性排线后,再将软性排线反折并且利用胶带黏合来达到固定的目的。然而,此种习知的固定方法在制程上并不方便操作,需要先在软性排线贴上双面 胶带,然后将双面胶带上的胶膜撕掉,接着将软性排线反折,以使胶带贴合于另一侧的软性 排线来达到固定的目的,所以并不适合于制程上的大量生产。此外,经过胶带贴合固定的软 性排线,如果想要将已反折固定的软性排线重工的话,需要非常麻烦地将双面胶带从软性 排线上去除,所以此种固定方法对于重工制程有非常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习知软性排线利用双面胶带来达到反折固定软 性排线的目的,容易有不利于制程上大量生产及重工制程的问题产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扣件,是应用于固定一反折的软性排 线,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扣件包括一扣件本体,其中该扣件本体设有一承载面及相对于该承 载面的一支撑面,该承载面与该支撑面是呈上下相对设置;一扣板,设置于该扣件本体上, 其中该扣板与该扣件本体的该承载面之间形成一第一开口以及连通该第一开口的一第一 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是可用以容置该反折的软性排线的折迭部;以及一卡抵部,设置 于该扣件本体上,其中该卡抵部与该扣件本体的该承载面之间形成一第二开口以及连通该 第二开口的一第二容置空间,该卡抵部与该扣板是呈相对设置,且该第二开口是面向于该 第一开口,该第二容置空间是可用以容置该反折的软性排线的凹口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固定扣件,其中该扣板的一端是连接于 该扣件本体的一端,该扣板的另一端是位于该扣件本体的该承载面的上方以形成该第一开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固定扣件,其中该扣板包括一弯曲段、一 挟持段以及一开口段,该挟持段位于该弯曲段与该开口段之间,该弯曲段是连接于该扣件 本体的一端,该开口段是位于该扣件本体的该承载面的上方以形成该第一开口。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固定扣件其中该卡抵部包括一连接部与 一挟持部,该连接部是连接于该扣件本体的该承载面上,该挟持部是设置于该连接部上以 形成该第二开口以及该第二容置空间。[0010]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固定扣件,其中该扣板包括一弯曲段、一 挟持段以及一开口段,该挟持段位于该弯曲段与该开口段之间,该弯曲段是连接于该扣件 本体,该开口段是位于该扣件本体的该承载面的上方以形成该第一开口。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固定扣件,其中该卡抵部包括一连接部 与一挟持部,该连接部是连接于该扣件本体,该挟持部是设置于该连接部上以形成该第二 开口以及该第二容置空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固定扣件,其中该第二容置空间的形状 是耦合于该反折的软性排线的凹口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固定扣件,其中该第一容置空间的形状 是耦合于该反折的软性排线的折迭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固定扣件,其中该扣件本体、该扣板以及 该卡抵部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固定扣件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其是利用扣板及卡抵部分别与 扣件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空间,并且利用此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空 间分别卡合挟持反折的软性排线的折迭部与凹口部,如此就可以达到稳定固持反折的软性 排线的目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扣件在固定反折的软性排线的步骤非常简单,只需要 将反折的软性排线的折迭部与凹口部分别套入于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空间,即可达到 固持反折的软性排线的目的,如此可解决习知利用双面胶带来固定反折的软性排线的容易 有不利于制程上大量生产及重工制程的问题。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扣件与反折的软性排线的立体组合示意图。[0017]图2是图1的固定扣件与反折的软性排线的立体分解示意图。[0018]图3是图2的固定扣件的立体放大示意图。[0019]图4是图2的固定扣件在另一方向的立体放大示意图。[0020]图5是图2的固定扣件的侧视示意图。[0021]以上各图当中的附图标记的含义是[0022]1固定扣件[0023]12扣件本体[0024]122承载面[0025]124支撑面[0026]14扣板[0027]142弯曲段[0028]144挟持段[0029]146开口段[0030]16卡抵部[0031]162连接部[0032]164挟持部[0033]18第一开口[0034]180第一容置空间19 第二开口190第二容置空间2软性排线20 凹口部22折迭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固定扣件1,是应用于固定一反折的软 性排线2,其中该固定扣件1包括一扣件本体12、一扣板14以及一卡抵部16。扣件本体12 设有一承载面122及相对于该承载面122的一支撑面124,该承载面122与支撑面124是呈 上下相对设置。扣板14设置于扣件本体12上,其中扣板14与扣件本体12的承载面122 之间形成一第一开口 18以及连通第一开口 18的一第一容置空间180,该第一容置空间180 是可用以容置反折的软性排线2的折迭部22。卡抵部16设置于扣件本体12上,其中卡抵 部16与扣件本体12的承载面122之间形成一第二开口 19以及连通第二开口 19的一第二 容置空间190,卡抵部16与扣板14是呈相对设置,且第二开口 19是面向于第一开口 18,该 第二容置空间190是可用以容置反折的软性排线2的凹口部20。在本实施例中,扣件本体12、扣板14以及卡抵部16是为利用塑料射出的一体成型 的结构,其中扣板14的一端是连接于扣件本体12的一端,扣板14的另一端是位于扣件本 体12的承载面122的上方以形成第一开口 18。在本实施例中,扣板14包括一弯曲段142、 一挟持段144以及一开口段146,该挟持段144位于弯曲段142与开口段146之间,此挟持 段144与扣件本体12的承载面122之间所形成的第一容置空间180是可挟持反折的软性 排线2的折迭部22。弯曲段142是连接于扣件本体12的一端,其是使扣板14可沿着扣件 本体12的承载面122的上方延伸设置。开口段146是位于扣件本体12的承载面122的上 方以形成第一开口 18,此第一开口 18的大小可便利于反折的软性排线2的折迭部22顺畅 地插入于第一容置空间180中。卡抵部16包括一连接部162与一挟持部164,该连接部162是连接于扣件本体12 的承载面122上,该挟持部164是设置于连接部162上以形成第二开口 19以及第二容置空 间190。在本实施例中,为使反折的软性排线2的凹口部20可顺利卡合于卡抵部16上,所 以此第二容置空间190的形状是设计成能够耦合于凹口部20外形的类似于V形空间。同 样地,第一容置空间180的形状是亦耦合于反折的软性排线2的折迭部22的外形,如此可 将反折的软性排线2的折迭部22稳定地固持于第一容置空间180内。在本实施例中,由于 扣件本体12、扣板14以及卡抵部16是为塑料射出成形的一体成型的结构,所以扣板14与 卡抵部16是可提供适当的挟持力来挟持反折的软性排线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扣件其是利用扣板及卡抵部分别与扣件本体之间所 形成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空间来挟持反折的软性排线的折迭部与凹口部,如此就可以 达到稳定固持反折的软性排线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扣件与习知的利用双面胶带的固 定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扣件在固定反折的软性排线的步骤非常简单,只需要将反 折的软性排线的折迭部与凹口部分别套入于第一容置空间及第二容置空间,即可达到固持反折的软性排线的目的,如此可解决习知利用双面胶带来固定反折的软性排线的容易有不 利于制程上大量生产及重工制程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扣件的本身结构及其制 造过程上非常简单,容易大量生产且降低制造成本。 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的可行实施例说明而已,但是该实施例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 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固定扣件,是应用于固定一反折的软性排线,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扣件包括一扣件本体,其中该扣件本体设有一承载面及相对于该承载面的一支撑面,该承载面与该支撑面是呈上下相对设置;一扣板,设置于该扣件本体上,其中该扣板与该扣件本体的该承载面之间形成一第一开口以及连通该第一开口的一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是可用以容置该反折的软性排线的折迭部;以及一卡抵部,设置于该扣件本体上,其中该卡抵部与该扣件本体的该承载面之间形成一第二开口以及连通该第二开口的一第二容置空间,该卡抵部与该扣板是呈相对设置,且该第二开口是面向于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容置空间是可用以容置该反折的软性排线的凹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扣件,其特征在于该扣板的一端是连接于该扣件本体的 一端,该扣板的另一端是位于该扣件本体的该承载面的上方以形成该第一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扣件,其特征在于该扣板包括一弯曲段、一挟持段以及一 开口段,该挟持段位于该弯曲段与该开口段之间,该弯曲段是连接于该扣件本体的一端,该 开口段是位于该扣件本体的该承载面的上方以形成该第一开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扣件,其特征在于该卡抵部包括一连接部与一挟持部,该 连接部是连接于该扣件本体的该承载面上,该挟持部是设置于该连接部上以形成该第二开 口以及该第二容置空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扣件,其特征在于该卡抵部包括一连接部与一挟持部,该 连接部是连接于该扣件本体的该承载面上,该挟持部是设置于该连接部上以形成该第二开 口以及该第二容置空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扣件,其特征在于该扣板包括一弯曲段、一挟持段以及一 开口段,该挟持段位于该弯曲段与该开口段之间,该弯曲段是连接于该扣件本体,该开口段 是位于该扣件本体的该承载面的上方以形成该第一开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扣件,其特征在于该卡抵部包括一连接部与一挟持部,该 连接部是连接于该扣件本体,该挟持部是设置于该连接部上以形成该第二开口以及该第二 容置空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扣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容置空间的形状是耦合于该反 折的软性排线的凹口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扣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容置空间的形状是耦合于该反 折的软性排线的折迭部。
10.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定扣件,其特征在于该扣件本体、 该扣板以及该卡抵部是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专利摘要固定扣件,是应用于固定一反折的软性排线,其中固定扣件包括一扣件本体、一扣板以及一卡抵部。扣板与扣件本体之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空间是可用以容置反折的软性排线的折迭部。卡抵部与扣件本体之间形成第二容置空间,卡抵部与扣板是呈相对设置,该第二容置空间是可用以容置反折的软性排线的凹口部。
文档编号F16L3/137GK201667512SQ20102012643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4日
发明者游正祎 申请人: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