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鼓型阀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430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腰鼓型阀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KSA文丘里黑水调节阀的阀体,特别涉及一种在黑水、渣水 中含有颗粒并有腐蚀性的工况下阀门的腰鼓型阀体。
背景技术
含固体颗粒的黑水、渣水、灰水,尤其是黑水中含有氯离子、氨、钾盐、硫化氢、磷酸 等强腐蚀介质,黑水、渣水、灰水等在流经调节阀时会有阻塞流发生,高速流体产生闪蒸、空 化,前后压差特别大,并且介质中颗粒会结垢粘连阀内件,颗粒会迅速将阀内件损坏。另外, 固体颗粒极易卡在填料函部分,从而造成阀杆被刮伤,阀门自填料函处外泄。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能平衡阀体内压差、防止流体介质 中的颗粒将阀芯与导向套卡死,又能防止颗粒进入填料函造成阀杆刮伤、阀门外泄的腰鼓 型阀体。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腰鼓型阀体,该阀体的外形呈 腰鼓型,阀体的内腔分割为上下两腔,上、下两腔的隔离面上设有通孔和导向套的安装孔。 流体介质自隔离面上的一组通孔流入,从导向套的凹槽流出,不仅防止颗粒将阀芯和导向 套卡死,又防止高压将颗粒压入填料函,造成阀杆刮伤,阀门外泄。所述下腔的内流道呈流线型,下腔的内侧壁设有导流翼,防止流体涡流,避免了阀 芯的旋转,减少了流体介质对阀体内流道的冲刷。本实用新型的优越功效在于1)本实用新型应用在KSA文丘里黑水调节阀,能自行实现压力平衡、循环清洁等 功能,避免阀芯、导向套卡死;2)减少上腔颗粒数量,降低上腔压力,避免高压颗粒介质压入填料函,造成阀杆刮 伤,阀门外泄;3)防止流体介质在腔体内涡流,造成阀芯旋转,性能失控。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阀体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阀体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KSA文丘里黑水调节阀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阀体;11-阀体的上腔; 12-阀体的下腔;13-通孔;14-导向套的安装孔;15-导流翼;16-隔离面;[0018]2-导向套;3-阀芯;4-上阀盖腔;5-阀杆;6-±真料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腰鼓型阀体,该阀体1的外形呈腰鼓 型,阀体的内腔分割为上下两腔,上腔11、下腔12的隔离面16上设有通孔13和导向套的安 装孔14。流体介质自隔离面16上的一组通孔13流入,从导向套2的凹槽流出,不仅完成了 阀体1内上下腔压力平衡、自洁功能,防止颗粒将阀芯3和导向套2卡死;上腔11压力小于 下腔12压力,且进入上腔11的颗粒数量有限,在上腔11与上阀盖腔4处会形成相对的流 动死区,从而避免颗粒介质压入填料函6,造成阀杆5刮伤,阀门外泄。所述下腔12的内流道呈流线型,下腔12的内侧壁设有导流翼15,防止流体涡流, 避免了阀芯的旋转,减少了流体介质对阀体1内流道的冲刷。下腔内流道壁喷涂碳化钨,解 决了冲蚀问题。阀体的腔体壁厚均勻,易于铸造成型,成本低。
权利要求一种腰鼓型阀体,其特征在于该阀体的外形呈腰鼓型,阀体的内腔分割为上下两腔,上、下两腔的隔离面上设有通孔和导向套的安装孔。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鼓型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的内流道呈流线型,下腔的内侧壁设有导流翼。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腰鼓型阀体,该阀体的外形呈腰鼓型,阀体的内腔分割为上下两腔,上、下两腔的隔离面上设有通孔和导向套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应用在KSA文丘里黑水调节阀,能自行实现压力平衡、循环清洁等功能;避免阀芯、导向套卡死;减少上腔颗粒数量,降低上腔压力,避免高压颗粒介质压入填料函,造成阀杆刮伤,阀门外泄;防止流体介质在腔体内涡流,造成阀芯旋转,性能失控。
文档编号F16K27/02GK201651494SQ20102018664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7日
发明者卓团结, 卓育成, 卓集中, 郭风忠 申请人:上海开维喜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