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推力滚子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6103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稳定性推力滚子轴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稳定性推力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滚子轴承是用短圆柱、圆锥或腰鼓形滚子作滚动体的滚动轴承,广泛应用于多种机械上。推力滚子轴承是滚子轴承的一种,用于承受轴向载荷为主的轴、径向联合载荷,与其他推力滚子轴承相比,此种轴承摩擦因数较低,转速较高,并具有调心性能。但是在高速转动过程中,现有的推力滚子轴承的滚子还是会与滚道之间产生大量摩擦,使轴承温度升高,甚至会导致滚子轴承内部结构不稳,影响使用寿命。因此,如何减小滚子之间摩擦,提高滚子轴承的稳定性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第一滚子和第二滚子之间通过球体连接,摩擦小;连接轴安装更加方便,而且在轴承使用过程中不易脱落的高稳定性推力滚子轴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稳定性推力滚子轴承,包括轴承主体和安装在轴承主体两侧的侧板,所述轴承主体包括轴承基板,所述轴承基板上等间距环绕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均通过连接轴活动安装有滚子组件;所述连接轴靠近轴承基板外侧的一端上安装有卡帽,所述卡帽与轴承基板上的卡槽卡接相连;所述轴承基板的内侧上环绕开设有与连接轴同轴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止脱件,所述止脱件与连接轴固定相连;所述滚子组件包括活动套接安装在连接轴上的第一滚子和第二滚子,所述第一滚子和第二滚子之间的连接轴上活动套接安装有球体; 所述侧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滚子组件相匹配的滚道,所述侧板上还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滚道相连通,所述通槽内安装有可拆卸的防尘网。

所述侧板的侧面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卡帽上对称开设有2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相邻的环形槽之间安装有限位卡扣。

所述第一滚子以及第二滚子与球体相连的侧面上均开设有圆弧形的连接槽。

所述第一滚子和第二滚子之间存在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稳定性推力滚子轴承,轴承基板上通过连接轴活动安装有滚子组件,连接轴靠近轴承基板外侧的一端上安装有卡帽,卡帽与轴承基板上的卡槽卡接相连,便于连接轴的固定,同时连接轴的另一端上安装有止脱件,防止滚子轴承在高速转动过程中产生松动而脱落,增加推力滚子轴承的稳定性;第一滚子和第二滚子之间通过球体相连,球体与第一滚子以及第二滚子之间根据实际需求可以形成点接触或者小面积接触,减小滚子组件之间的摩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位本实用新型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一种高稳定性推力滚子轴承,包括轴承主体1和安装在轴 承主体1两侧的侧板2,所述轴承主体1包括轴承基板11,所述轴承基板11上等间距环绕开设有安装槽12,所述安装槽12内均通过连接轴3活动安装有滚子组件4。所述连接轴3靠近轴承基板11外侧的一端上安装有卡帽31,所述卡帽31与轴承基板11上的卡槽13卡接相连。所述轴承基板11的内侧上环绕开设有与连接轴3同轴的凹槽14,所述凹槽14内安装有止脱件5,所述止脱件5与连接轴3固定相连。止脱件5与连接轴3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焊接、卡接或者其他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所述滚子组件4包括活动套接安装在连接轴3上的第一滚子41和第二滚子42,所述第一滚子41和第二滚子42之间的连接轴3上活动套接安装有球体6。球体6与第一滚子41以及第二滚子42实现点接触,滚子组件4内部的摩擦。所述第一滚子41以及第二滚子42与球体6相连的侧面上也可以根据需要开设有圆弧形的连接槽62,球体6可以与第一滚子41以及第二滚子42实现面接触,增加第一滚子41和第二滚子42之间的受力能力。所述第一滚子41和第二滚子42之间存在间隙9,防止第一滚子41和第二滚子42接触,也便于润滑油的通过。

所述侧板2上开设有与所述滚子组件4相匹配的滚道21,所述侧板2上还开设有通槽22,所述通槽22与滚道21相连通,所述通槽22内安装有可拆卸的防尘网7,使推力滚子轴承具有更好的散热和防尘效果。所述侧板2的侧面上开设有环形槽23,所述卡帽31上对称开设有2个固定槽33,所述固定槽33与相邻的环形槽23之间安装有限位卡扣8,限位卡扣8可以与环形槽23不接触;通 过限位卡扣8可以增加推力滚子轴承的稳定性,防止侧板2在推力滚子轴承工作时发生松动。

本实施例的一种高稳定性推力滚子轴承,轴承基板上通过连接轴活动安装有滚子组件,连接轴靠近轴承基板外侧的一端上安装有卡帽,卡帽与轴承基板上的卡槽卡接相连,便于连接轴的固定,同时连接轴的另一端上安装有止脱件,防止滚子轴承在高速转动过程中产生松动而脱落,增加推力滚子轴承的稳定性;第一滚子和第二滚子之间通过球体相连,球体与第一滚子以及第二滚子之间根据实际需求可以形成点接触或者小面积接触,减小滚子组件之间的摩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