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内衬钢筋混凝土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48785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玻璃钢内衬钢筋混凝土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给排水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由玻璃钢和钢筋混凝土层 复合而成,环保,耐腐蚀、高效节能、成本低廉的管材。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各项给排水的工程建设中,最常见的管道主要有水泥管、铸铁管、钢材 管、铝塑复合管、高密度聚乙烯管以及玻璃钢管等。在这些管道类型中,水泥管强度低,密度 大,管壁易滋生对水质有污染的细菌,目前已经停止使用;而铸铁管、钢材管不耐腐蚀,成本 高,重量大,不易运输;铝塑复合管只是用于小口径的冷水管,其大小通常只有40——60mm, 且生产成本非常高;高密度聚乙烯管的强度低,不耐高压,变形大,成本高,灵巧每根的长度 只有2——3m,安装不便。玻璃钢管道比强度,耐腐蚀性能等方面性能优异,但成本很高且 安装要求高,使用中也有一定的限制。而选择工程用的管材不仅要考虑技术,质量的可靠性,先进性,还要考虑其经济 性。但综合上述所列举的管材类型中,无论是选用哪一种管材,都无法达到最佳要求,并且 在工程建设完毕的后期,其使用寿命的周期较短,运行维护费用却居高不下,这是导致目前 各项管道工程建设的成本屡创新高的原因,也不符合我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
发明内容针对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密封性 好的环保,耐腐蚀、高效节能、成本低廉的玻璃钢内衬钢筋混凝土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钢内衬钢筋混凝土管,属于 复合管材。结构包括一管体,管体内为空腔通道,管体由内衬层以及外护层复合而成,内衬 层套设在外护层的内部,内衬层包括至少一层的玻璃钢层,外护层包括至少一层由混凝土 和钢筋混凝土结合的钢筋混凝土层,外护层的外径为管体的外表面,内衬层的内径为管体 的内壁面。通过这样的设计,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纯纤维缠绕玻璃钢管壁结构的刚度和 强度不匹配的问题,在提高管道刚度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且管道内壁光滑,沿程阻力小, 运输费用和维护成本低,环保耐腐蚀、高效节能,其综合经济性优势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剖面图。图中,1、管体,2、外护层,3、内衬层。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至图2所示,中间为空腔通道的管体1由内衬层3和外护层2粘接复合
3而成,内衬层3采用单一层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层,即玻璃钢层,该玻璃钢层的厚度达到 2. 5mm,内面为光滑面,外护层2采用单一层的钢筋混凝土层,该钢筋混凝土层由混凝土和 钢筋混凝土混合而成,由于内衬层3的内径小于外护层2的内径,内衬层3的外径小于外护 层2的外径,内衬层3的外径与外护层3的内径相对应一致,内衬层3可依靠自身刚度及加 强筋直接嵌入外护层2的内部并粘接固定,外护层2的外径作为管体1的外表面,内衬层3 的内径作为管体1的内壁面。本实用新型整体重量轻,避免了整条管线在十分恶劣的土壤环境中的不均勻沉降 现象的发生,管体的内壁光滑流量大,可方便的与其它管材相连接,以满足不同的施工要 求。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还可设计出更多不同结构 形式的管道,但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列举,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基 于本技术方案所变换的等同效果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玻璃钢内衬钢筋混凝土管,包括一管体,其特征在于管体内为空腔通道,管体由内衬层以及外护层复合而成,内衬层套设在外护层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内衬钢筋混凝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层包括 至少一层的玻璃钢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内衬钢筋混凝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护层包括 至少一层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的钢筋混凝土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钢内衬钢筋混凝土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的外径 为管体的外表面,内衬层的内径为管体的内壁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钢内衬钢筋混凝土管,属于复合管材,结构包括一内部为空腔通道的管体,管体由内衬层和外护层复合而成,内衬层套设在外护层的内部,内衬层包括至少一层的玻璃钢层,外护层包括至少一层的钢筋混凝土层,外护层的外径作为管体的外表面,内衬层的内径作为管体的内壁面,结构简单,且耐腐蚀强度高,无需再做任何防护措施,使用寿命长,可满足不同的施工要求,本实用新型将管道型材的可靠性、先进性、经济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的产品。
文档编号F16L9/14GK201748046SQ20102027435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8日
发明者张永生 申请人:广东国正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