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密封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141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隔离密封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隔离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隔离密封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大多数机械设备中都有气液隔离密封装置,其中更换或维修频率较高的 就是带有活动杆件穿过的气液隔离密封装置。带有活动杆件穿过的气液隔离密封装置一般 包括设有通孔的本体及设置于本体内的密封套,气体和液体被隔离在密封套的两端,活动 杆件穿过本体和密封套后,活动杆件的两端分别位于气体和液体内,活动杆件不论是轴向 移动还是绕中心轴转动,由于密封套与活动杆件的外壁之间以及密封套与通孔的内壁之间 始终紧密贴合,使得气体和液体始终被隔离,从而实现在不影响活动杆件正常工作的前提 下保证气体和液体的隔离密封。然而,由于活动杆件与密封套之间贴合比较紧密,加上活动杆件在工作时与密封 套的内壁之间的磨损比较严重,密封套磨损后,密封套的内壁与活动杆件的外壁之间就会 产生间隙,大大降低气液隔离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影响设备的正常生产或使用,从而不得 不经常更换密封套,更换密封套需要对原设备进行停机拆卸和重新安装,大大提高了密封 套的更换难度和原设备的维修成本。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密封套磨损时简化维修工序,降低维 修或维护成本的隔离密封调节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隔离密封调节装置,包括 密封基体及密封套,密封基体开设有第一通孔,密封套装设于第一通孔内,所述密封套为软 质密封套;所述第一通孔的下端的内径小于第一通孔的上端的内径,密封基体螺纹连接有 调节螺母,该调节螺母的下端与软质密封套相抵触;所述调节螺母开设有用于供活动杆件 穿过的第二通孔。其中,所述调节螺母的下端开设有圆锥形的第一凹孔,软质密封套的上端为与第 一凹孔相配合的锥台形。其中,所述第一通孔的下端设有从上到下内径逐渐缩小的锥台面,软质密封套的 下端为与锥台面相配合的锥台形。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母的上端为六角螺母。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母的上端开设有径向卡位孔。另一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母的上端为羊角螺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离密封调节装置,包括密 封基体及密封套,密封基体开设有第一通孔,密封套装设于第一通孔内,所述密封套为软质 密封套;所述第一通孔的下端的内径小于第一通孔的上端的内径,密封基体螺纹连接有调 节螺母,该调节螺母的下端与软质密封套相抵触;所述调节螺母开设有用于活动杆件穿过的第二通孔。当软质密封套发生磨损时,软质密封套的内壁与活动杆件的外壁之间就会产 生间隙,此时液体将从软质密封套的一端流向软质密封套的另一端,当操作人员发现有液 体从软质密封套的上端溢出时,只需要旋紧调节螺母,使调节螺母的下端挤压软质密封套, 软质密封套在调节螺母的挤压作用下变短变粗,软质密封套的中部胀大变形后,软质密封 套的内壁与活动杆件的外壁以及软质密封套的外壁与第一通孔的内壁又重新紧密贴合,使 其重新达到良好的气液隔离密封效果。在进行调节操作时无需将原设备停机,更无需将原 设备拆卸和安装,大大简化了原设备的维修工作,延长了软质密封套的使用寿命,实用性较 强。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实际应用中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二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三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 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隔离密封调节装置的实施例一,包括密封基 体1及密封套,密封基体1开设有第一通孔3,密封套装设于第一通孔3内,所述密封套为软 质密封套2 ;所述第一通孔3的下端的内径小于第一通孔3的上端的内径,密封基体1螺纹 连接有调节螺母4,该调节螺母4的下端与软质密封套2相抵触;所述调节螺母4开设有用 于供活动杆件5穿过的第二通孔6。当软质密封套2发生磨损时,软质密封套2的内壁与活动杆件5的外壁之间就会 产生间隙,此时液体将从软质密封套2的下端流向软质密封套2的上端,当操作人员发现有 液体从软质密封套2的上端溢出时,只需要旋紧调节螺母4,使调节螺母4的下端挤压软质 密封套2,软质密封套2在调节螺母4的挤压作用下变短变粗,软质密封套2的中部胀大变 形后,软质密封套2的内壁与活动杆件5的外壁以及软质密封套2的外壁与第一通孔3的 内壁又重新紧密贴合,使其重新达到良好的气液隔离密封效果。在进行调节操作时无需将 原设备停机,更无需将原设备拆卸和安装,大大简化了原设备的维修工作,延长了软质密封 套2的使用寿命,实用性较强。本实施例的所述调节螺母4的下端开设有圆锥形的第一凹孔7,软质密封套2的上 端为与第一凹孔7相配合的锥台形。具体的,所述第一通孔3的下端设有从上到下内径逐 渐缩小的锥台面8,软质密封套2的下端为与锥台面8相配合的锥台形。当调节螺母4挤压 软质密封套2时,可以使软质密封套2的中部胀大变形得更均勻,以便于软质密封套2的内 壁与活动杆件5的外壁以及软质密封套2的外壁与第一通孔3的内壁能更好的紧密贴合, 进一步提高所述隔离密封调节装置的密封性能。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母4的上端为六角螺母,借助扳手之类的辅助工具即可轻易地实现对调节螺母4的调节,实用性强。本实施例的所述调节螺母4的上端开设有径向卡位孔9,当需要旋动调节螺母4 时,将小铁棍或长铁钉穿入径向卡位孔9内,扳动小铁棍或长铁钉同样也能实现对调节螺 母4的调节,实用性更强。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隔离密封调节装置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调节螺母4的上端为羊角螺母10,当需要旋动调节螺母4时,无需 使用任何辅助工具,直接转动羊角螺母10即可实现对调节螺母4的调节操作,方便实用。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隔离密封调节装置的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密封基体1的上端部设有呈“门”形的螺母支架,该螺母支架的中 部开设有螺孔,所述调节螺母4的上部螺纹连接于该螺孔内,同样也能达到上述技术效果。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中的三种,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 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隔离密封调节装置,包括密封基体(1)及密封套,密封基体(1)开设有第一通孔(3), 密封套装设于第一通孔(3)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为软质密封套(2);所述第一通孔 (3)的下端的内径小于第一通孔(3)的上端的内径,密封基体(1)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4), 该调节螺母(4)的下端与软质密封套(2)相抵触;所述调节螺母(4)开设有用于供活动杆件 (5)穿过的第二通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密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母(4)的下端开 设有圆锥形的第一凹孔(7),软质密封套(2)的上端为与第一凹孔(7)相配合的锥台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密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3)的下端设 有从上到下内径逐渐缩小的锥台面(8),软质密封套(2)的下端为与锥台面(8)相配合的锥 台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密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母(4)的上端为 六角螺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密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母(4)的上端开 设有径向卡位孔(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密封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母(4)的上端为 羊角螺母(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隔离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隔离密封调节装置,包括密封基体及密封套,密封基体开设有第一通孔,密封套装设于第一通孔内,所述密封套为软质密封套;所述第一通孔的下端的内径小于第一通孔的上端的内径,密封基体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该调节螺母的下端与软质密封套相抵触;所述调节螺母开设有用于活动杆件穿过的第二通孔。当软质密封套发生磨损时,只需要旋紧调节螺母,使其重新达到良好的气液隔离密封效果。在进行调节操作时无需将原设备停机,更无需将原设备拆卸和安装,大大简化了原设备的维修工作,延长了软质密封套的使用寿命,实用性较强。
文档编号F16B37/00GK201836373SQ20102056147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5日
发明者刘飞 申请人:东莞市安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