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启式微阻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67099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启式微阻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回阀,是用于管道工程的阀门类构件。
背景技术
止回阀属于自动阀类,主要用于介质单向流动的管道上,它只允许介质向一个方向流动,防止介质倒流以避免发生事故。旋启式止回阀的阀瓣绕转轴作旋转运动,当流体从进口进入阀体时,在流体的压力作用下,阀瓣被向上顶开保持管道畅通,流体得以通过。如果管道内的流体因某种原因要回流,在阀瓣自重及回流流体压力作用下,阀瓣向下旋转关闭阀门,从而阻止流体回流。现有的旋启式止回阀其阀瓣转轴位于阀体上部,阀瓣绕转轴向上旋转打开阀门, 阀瓣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有一个向下旋转的转矩施加于流体上,也就是说流体通过止回阀时一直要克服阀瓣的重力才能顺利通过,这会消耗大量的动力来保持阀瓣处于开启状态。止回阀在实际运用中,在大量的使用场合,比如农业排灌中,它起的唯一作用就是阻止水流急速回流导致设备损坏,而并不需要它完全保持密闭状态。相反,当水泵重新启动时,还需要从上游出水管道中回流一定量的水来灌引水排除下扬程管道中的空气,而现有的止回阀都没有这个功能,必须从管道外部另外安装回水管绕过止回阀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在那些压力较高的管道上另开回水管无疑是增大了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为了能克服现有止回阀的蔽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旋启式止回阀,它的阀瓣在工作中不消耗动力,也能为下游的管道提供上游的流体。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的阀瓣转轴安装在阀体下部而不是上部,阀体下部设有支承阀瓣的支承面,支承面与阀水平剖面之间有一个倾角而不是平行的,阀瓣打开时倒在支承面上,阀瓣比支承面长,阀瓣的端部有一段是悬空的。当流体从阀进口进入时,阀瓣在流体压力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绕转轴旋转,倒在支承面上处于打开状态,流体从阀瓣上面通过,而阀瓣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一直处于打开状态,阀瓣不会消耗任何动力。当流体产生回流时,因阀瓣顶端是悬空的,整个阀瓣有较大的阻流截面,回流的高压流体就会对阀瓣产生一个水平方向的较大的推力。又因阀瓣处于倾斜状态,此推力中心线与阀瓣转轴之间在垂直方向上就有一定距离,在力与距离的作用下,流体就会对阀瓣产生一个向上旋转的转矩,从而带动阀瓣关闭,阻止流体回流。根据阀的工作压力合理的选择支承面倾斜角度与阀瓣在支承面上的悬空长度,就能保证阀瓣正常工作。为了使阀上游的流体在阀关闭时能流回到下游管道,本新型旋启式止回阀在阀瓣中间开有一个回流孔。当需要流体进入下游管道时,只需打开闸阀,上游的流体就能通过回流孔流到下游的管道。如果使用方确实需要止回阀保持密闭状态而不需要有回流孔回流,那么只需在回流孔上装一个螺栓就能很方便的堵住回流孔。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就是阀瓣转轴装在阀体下方,避免阀在工作时阀瓣浪费动力。阀瓣中间还开有一个回流孔,上游的流体能方便地进入下游,也很容易人为堵上回流孔以满足不同的需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阀瓣转轴(3)处于阀体⑴下部。当流体从进口进入时,在流体压力及阀瓣O)自重作用下阀瓣(2)会绕转轴(3)作顺时针旋转从而打开止回阀。阀打开后,流体从阀瓣(2)上面通过,流体不需要再克服阀瓣的重力矩。当有回流的时候,因支承面(5)是倾斜的,回流会在阀瓣端面及悬空面产生翻转力矩使阀瓣( 绕转轴C3)逆时针旋转从而关闭阀,阻止流体回流。阀瓣O)中间偏下的部位有一个回流孔G),当止回阀关闭时,只需打开止回阀下游的闸阀,流体就能从回流孔(4)中通过,回到下游管道中。也可在回流孔中装上一个螺栓使回流孔完全失去功能。本新型微阻旋启式止回阀结构简单,相对于现有的止回阀不同之处就是转轴安装位置设置在阀体下部,并在阀瓣中间设有一个回流孔。制造时,只需正确选择支承面倾斜角度与阀瓣悬空长度就能保证阀正常工作,同时还要保证在阀瓣处于打开位置时阀瓣顶端处的流通截面要大于管道流通截面。通过对小型普通旋启式止回阀改进倒装后使用表明,本新型旋启式止回阀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阀瓣上开孔以便于在需要时流体能够回流也符合农村提灌站的使用要求。
权利要求1. 一种微阻旋启式止回阀,它有一个阀瓣和转轴,其特征在于阀瓣转轴位于阀体下部,阀体下部有一个阀瓣支承面,支承面与阀水平剖面之间有一个倾角,阀瓣长度超过支承面,阀瓣上开有回流孔。
专利摘要一种微阻旋启式止回阀,它由阀体、阀瓣、转轴、回流孔组成,转轴装在阀体下部,阀瓣支承面是倾斜的。阀工作时,阀瓣在流体压力及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绕转轴旋转处于打开状态,流体从阀瓣上面通过。当流体回流时,作用于阀瓣顶端及悬空面的流体压力使阀瓣绕转轴反向旋转从而关闭阀阻止回流。阀瓣上有回流孔,通过与闸阀的配合使用,可以让上游的流体经止回阀回到下游。
文档编号F16K15/03GK202109036SQ201120147690
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30日
发明者李恒 申请人:李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