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器的同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3448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速器的同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器的同步器,其具有同步体,该同步体抗扭地安装在变速器轴上;换档接合套,该换档接合套相对于同步体抗扭但可沿轴向移动地布置;同步环,该同步环用于将同步体与变速器的档位齿轮通过摩擦连接 来联接;以及锁止楔同步组件,该锁止楔同步组件接合在换档接合套上,并且在换档接合套轴向移动时,借助轴向换档力朝向待联接的档位齿轮加载同步环,其中,所述锁止楔同步组件具有同步块和锁止块。
背景技术
这种同步器例如由此类发明DE 10 2007 010 307B3已知,并且尤其应用在用于机动车的换档变速器中。此外,在现有技术中已存在具有所谓的伺服同步器的换档变速器,以便使同步过程变得容易。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由可相对彼此转动的齿轮的转矩形成的能量,以便强化通过换档杆的换档拨叉施加到同步器上的换档力。那么,DE 10 2010 004 382A1公开了一种此类同步器,其中,在同步环的轴向凸起部上构造有贴靠面,所述贴靠面可以与在同步体上的和/或在锁止楔同步组件的同步块上的相应的配合面共同作用,其中,贴靠面至少在一些区段上地倾斜成,使得在圆周方向上作用在贴靠面上的力以轴向力分量朝向待联接的档位齿轮加载同步环。然而,在具有在同步环上的倾斜贴靠面和在同步体上的相应配合面的实施形式中,换档力强化受到了限制,因为仅在同步力矩和解锁力矩之间的力矩差导致在同步环上的压紧力的提高。因此,在本文中也称为“部分”伺服同步器。在具有在同步环上的倾斜贴靠面和在锁止楔同步器的同步块上的相应的配合面的实施形式中,整个同步力矩支撑在同步环的倾斜的贴靠面上,这也称为“全”伺服同步器。然而由于在同步块上的倾斜的配合面,不期望的反作用作用到换档接合套上,从而使得用于强化换档力的轴向的力分量在手动换档变速器中例如必须由驾驶员以更高的换档力的形式施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用于换档变速器的同步器,其中,在换档过程期间,不反作用于待施加的换档力地由整个同步力矩生成强化的轴向力分量。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一种前述类型的同步器来解决,其中,在锁止块上构造有贴靠面,这些贴靠面可以接合在同步体的相应的配合面上,其中,贴靠面和/或配合面至少在一些区段上地倾斜成,使得在圆周方向上在锁止块和同步体之间作用的力引起轴向的力分量,所述轴向的力分量朝向待联接的档位齿轮或者朝向与档位齿轮固定连接的离合器盘加载同步环。由此,完整的同步力矩可以用于强化所施加的换档力。对于强化作用的、轴向的力分量的反作用力在此通过同步体导入到变速器轴中,从而使得待施加的换档力不受影响。
在同步器的一种实施形式中,锁止块具有相反的圆周端部,在这些圆周端部上分别构造有至少一个贴靠面,其中,两个在圆周方向上相反的贴靠面在轴向上相对彼此倾斜地延伸。锁止块的圆周端部的这种略微的匹配是实现所期望的换档力强化的结构上特别简单的可行方案。优选的是,在每个圆周端部上构造有两个贴靠面,其中,两个在圆周方向上相反的贴靠面分别在轴向方向上相对彼此倾斜地延伸,使得圆周端部在径向上观察具有楔形。在此,贴靠面可以朝着圆周端部或者逐渐变尖并且直接彼此邻接,或者逐渐变钝并且仅间接地通过连接面彼此邻接,其中,连接面基本上平行于径向平面延伸。因为在两个圆周端部上分别构造有两个相对彼此并且相对于径向平面倾斜的贴靠面,所以从居中的中性位置出发,在两个轴向方向上确保了换档力支持。 优选的是,贴靠面分别平行于如下平面地延伸,所述平面从径向平面出发相对位于径向平面中的、基本径向延伸的旋转轴线成一定角度地倾斜。这些平坦地构成的贴靠面相比于弯曲的贴靠面可以更简单地制造,并且此外有助于可简单确定的、强化作用的轴向力分量,所述轴向力分量取决于在圆周方向上在锁止块和同步体之间作用的力。配合面优选构造在同步体的圆周方向上伸出的、楔形的凸起部上。同步体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具有凹部,所述凹部在圆周方向上观察具有相对置的端面,其中,凸起部从端面出发朝着凹部延伸。特别优选的是,配合面基本平行于相应的所关联的贴靠面地延伸。由此,在力传递时贴靠面和配合面形成大的接触区域。这有助于在锁止块上和在同步体上更小的面挤压进而更小的磨损,由此延长同步器的使用寿命。在同步器的一种实施形式中,同步环构造成无锁止齿部的,并且仅锁止块可释放或锁止换档接合套相对于同步块的轴向运动。这样的锁止机构提供了显著的制造优点,因为显著降低了用于同步环的制造耗费。优选的是,显然设有多个分布在同步体的圆周上的锁止楔同步组件。优选的是,锁止楔同步组件也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相对于变速器轴径向向外地朝向换档接合套加载锁止块。特别优选的是,在换档接合套中构造有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槽区段,在所述槽区段中可以配合有锁止块。该槽区段允许将所述锁止块在圆周方向上相对于换档接合套引导地相对运动。在同步环上有效的摩擦力矩或同步力矩因此仅通过在锁止块上的贴靠面或者在同步体上的配合面来传递。在锁止块和同步块之间的有效的解锁力矩由此相比于所谓的部分伺服同步器不导致强化作用的、轴向的力分量的减小。在这种情况下,同步环转动到其锁止位置(所谓的定位)中仅通过锁止块实现。这意味着,同步块以及同步环相对于根据DE10 2007 010 307B3的锁止楔同步器不具有预先限定的转动角度或在同步体中的固定止挡部。在同步器的实施形式中,同步体具有凹部,在该凹部中容纳有锁止楔同步组件,其中,同步块在圆周方向上尤其受限地可移动地容纳在凹部中。这样的凹部已设置在传统的具有一个或多个锁止楔同步组件的同步器中,并且必须关于其横截面在结构上仅略微匹配,以便通过贴靠面及配合面实现在锁止块和同步体之间的所期望的共同作用。在该实施形式中,同步环优选具有轴向的凸起部,该轴向凸起部延伸到凹部中,其中,同步块在圆周方向上基本上无间隙地设置在同步环的两个轴向的凸起部之间。由此,就此而言能够维持具有锁止楔同步组件的传统的同步器的结构。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参考附图从优选实施形式的后面的说明中获得。在附图中图I示出具有依据本发明的同步器的换档变速器在锁止楔同步组件的区域中的纵剖细节;图2示出根据图I的换档变速器在锁止楔同步组件的区域中的横截面细节;图3示出根据图I和2的换档变速器在锁止楔同步组件的区域中的立体俯视图(无换档接合套);
图4示出根据图3的锁止楔同步组件的立体细节;图5示出根据图2的根据本发明的同步器在居中的中性位置中的切向剖切细节X-X ;图6示出根据图2的根据本发明的同步器在同步位置中的切向剖切细节X-X ;图7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同步器的替选的实施方式的换档变速器的在锁止楔同步组件的区域中的立体分解图;图8示出根据图7的锁止楔同步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9示出根据图7的换档变速器的横截面;图10示出根据图7的换档变速器在锁止楔同步组件的区域中的纵剖图;图11示出根据图7的换档变速器在锁止楔同步组件的区域中的横截面细节;图12示出根据图7的同步器在锁止楔同步组件的区域中的立体俯视图(无换档接合套);图13示出根据图9换档变速器在居中的中性位置中的切向剖切细节XIII-XIII。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和2示出换档变速器10的准确的说是换档变速器10的同步器12的纵剖细节或横截面细节。同步器12包括同步体14,所述同步体抗扭地安置在变速器轴上并且在圆周方向16上围绕旋转轴线A转动;与同步体14抗扭地连接的换档接合套18,所述换档接合套相对于同步体14可以在轴向方向20上移动地设置;在同步体14的每个轴向侧上的同步环22,所述同步环用于将同步体14与变速器10的相应的档位齿轮通过摩擦连接联接;以及锁止楔同步组件26,所述锁止楔同步组件接合在换档接合套18上,并且在换档接合套18轴向移动时以轴向换档力F (图6)朝向待联接的档位齿轮加载同步环22。在图I中没有示出换档变速器10的档位齿轮,而是仅示出了离合器盘24,该离合器盘邻接于档位齿轮,并且固定地、优选抗扭地与档位齿轮连接。在替选实施变型方案中,离合器盘24和档位齿轮也可一件式地构成。锁止楔同步组件26包括同步块28、锁止块30以及弹性元件34,所述锁止块在同步块28中的开口中在轴向方向20上很大程度上不能移动,但在径向方向32和周向方向16上可运动地容纳,所述弹性元件相对于变速器轴线A径向向外地朝向换档接合套18加载锁止块30。在同步体14的圆周上设有多个锁止楔同步组件26。由于这种锁止楔同步组件26,同步器12具有特别的锁止机构,其中,锁止块30可释放或锁止换档接合套18相对于同步块28的轴向运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同步环22可以构造成简单的、无锁止齿部的圆锥环。与具有锁止齿部的同步环相比,无锁止齿部地制造的同步环22的制造耗费明显降低。具有这样的锁止楔同步组件的换档变速器10的普遍工作原理已在明确参考的DE10 2007 010 307B3中详细说明,并且接下来借助换档过程仅就其基本原理加以阐释。从根据图I和2的换档变速器10的不换档的中性位置出发(参见图5),例如通过(没有示出的)换档拨叉将轴向换挡力F (图6)施加到换档接合套18上,从而使得朝着离合 器盘24的换档齿部35的方向加载换档接合套18。弹性元件34在锁止块30之下安置在同步块28的留空部中,并且径向向外挤压锁止块30。对此,弹性元件34或者支撑在同步体14上(参考图I和2),或者替选地支撑在同步块28上。锁止块30在轴向方向20上基本形状接合地嵌入到换档接合套18的槽区段36中(参见图I ),并且在施加换档力F的情况下沿轴向朝向同步块28加载,所述同步块沿轴向朝向同步环22加载,并且同步环22再借助圆锥形构成的摩擦面朝向档位齿轮的摩擦面加载。在同步体14和档位齿轮之间存在转速差的情况下,由于在同步环22和档位齿轮之间的摩擦连接,在同步环22和同步体14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因为同步块28在圆周方向16上通常无间隙地保持在同步环22的两个轴向的、在圆周方向16上间隔的凸起部37之间(见图2),并且锁止块30在圆周方向16上以很小的间隙(参考图5和6)与同步体14联接,所以引起在同步块28和锁止块30之间的相对运动。该相对运动通过在同步块28上和在锁止块30上的共同作用的楔形面38 (见图2)来限定,其中,相对彼此加载的楔形面38首先阻止了锁止块30的径向向内的运动并且进而也阻止了换档接合套18的朝着换档齿部35的轴向运动。径向向内的力分量通过在锁止块30上的轴向的斜面40和在换档接合套18上的相应的倾斜的配合面42来产生。当在楔形面38之间的压紧力由于在同步体14和档位齿轮之间的转速同步而降低时,换档力F足以使锁止块30径向向内运动并且使换档接合套18轴向经过锁止块30推到离合器盘24的换档齿部35上。因此,同步体14和档位齿轮通过换档接合套18和离合器盘24在圆周方向16上形状接合地并且很大程度上无间隙地连接。同步体14在其外圆周区域中具有凹部44,在该凹部中容纳有锁止楔同步组件26。通常设置有多个、尤其三个锁止楔同步组件26,这些锁止楔同步组件均匀地分布在同步体14的圆周上。相应地,在同步体14中也设置有多个、优选三个用于分别容纳锁止楔同步组件26的凹部44。凹部44根据图2基本由圆周开口 48和大约居中地与圆周开口 48交叉的径向开口 50组成。径向可移动的锁止块30以及弹性元件34位于径向开口 50中,所述弹性元件在此构造为螺旋压力弹簧并且径向向外地朝向换档接合套18加载所述锁止块30。锁止楔同步组件26的同步块28在圆周方向16上受限地可移动地容纳在凹部44的圆周开口 48中。锁止楔同步组件26相对于锁止楔同步组件26的径向轴线抗扭地保持。根据实施形式,例如通过将换档接合套18与锁止块30抗扭地联接,以及将锁止块仅可在圆周方向16上运动地容纳在同步块28中,和/或通过将同步块28抗扭地固定在同步环22的两个轴向凸起部37之间来获得这种抗扭的支承。同步环22的轴向凸起部37延伸到凹部44中,准确的说是延伸到凹部44的圆周开口 48中,其中,同步块28在圆周方向16上基本无间隙地设置在同步环22的两个轴向凸起部37之间。因此,同步块28可以与同步环22 —起相对于同步体14在圆周方向16上受限地转动。锁止块30的相反的圆周端部52、53由于凹部44的横截面形状而直接邻接于同步体14的对置的圆周端部54、55。在根据图3的立体的俯视图中清楚的是,在锁止块30上构造有贴靠面56a、56b、 58a、58b,这些贴靠面可以接合在同步体14的相应的配合面60a、60b、62a、62b上。贴靠面和配合面56a、56b、58a、58b、60a、60b、62a、62b在此倾斜成,使得在圆周方向16上在锁止块30和同步体14之间起作用的(摩擦)力Fk以轴向的力分量FSotv。朝向待联接的档位齿轮或者朝向与档位齿轮固定连接的离合器盘24加载同步环22 (参考图6)。图4以立体的细节图示出锁止楔同步组件26。在这种情况下可很好地识别出,在锁止块30的每个圆周端部52、53上构成有两个贴靠面56a、56b以及58a、58b,其中,两个在圆周方向16上相反的贴靠面56a、58a或56b、58b分别在轴向方向20上相对彼此倾斜地延伸,使得圆周端部52、53在径向方向32上观察具有楔形。在这种情况下,与换档接合套18是在第一轴向方向上还是在相反的第二轴向方向上运动离开其居中的中性位置无关地出现换档力强化。不言而喻地,也可考虑以下实施方式,其中,锁止块30具有相反的圆周端部52、53,在这些圆周端部上仅分别构造有贴靠面56a、58a或56b、58b,其中,两个在圆周方向上相反的贴靠面56a、58a或56b、58b在轴向方向20上相对彼此倾斜地延伸。那么,换档力强化仅在两个轴向换档方向之一上实现。图5示出了根据图3的同步器12的在居中的中性位置中的切向剖切细节X-X。在此清楚的是,贴靠面56a、56b、58a、58b分别平行于平面E地延伸,所述平面从径向平面Etodial出发,相对于位于径向平面Etodial中的基本径向延伸的旋转轴线AMt倾斜了角度α。具体而言,锁止块30具有相反的圆周端部52、53,在这些端部上分别构造有两个相对彼此并且相对径向平面Etodial倾斜的贴靠面56a、56b或58a、58b。根据图5,圆周端部52、53的两个相对径向平面Etodial倾斜的贴靠面56a、56b或58a、58b直接邻接于彼此,从而使得楔形的圆周端部52、53分别逐渐变尖。作为替选,可在圆周端部52、53的倾斜的贴靠面56a、56b或58a、58b之间也构造有连接面64,该连接面基本平行于径向平面Etodial地延伸。这样的实施变型方案在图5中以虚线简示出。根据图5,同样在同步体14的每个圆周端部54、55处邻接于在凹部44地构造有两个配合面60a、60b或62a、62b,其中,两个在圆周方向16上相反的配合面60a、62a或60b、62b分别在轴向方向20上相对彼此倾斜地延伸,使得圆周端部54、55在径向方向32上观察具有楔形。
配合面60a、60b、62a、62b在此构造在同步体14的楔形凸起部66、67上,所述楔形凸起部在圆周方向16上伸到凹部44中。同步体14由此邻接于凹部44地具有对置的圆周端部54、55,在这些圆周端部上分别构造有两个相对彼此并且相对于径向平面EKadial倾斜的配合面60a、60b或62a、62b。类似于贴靠面56a、56b或58a、58b地,圆周端部54、55的两个相对于径向平面Etodial倾斜的配合面60a、60b或62a、62b可直接彼此邻接,使得楔形的圆周端部54、55逐渐变尖。作为替选,可在配合面60a、60b或62a、62b之间构造有连接面68,所述连接面基本平行于径向平面Etodial地延伸。对此,再次参考在图5中用虚线简示出的变型方案。具有连接面64、68的实施变型方案的优点在于,在同步器12的居中的中性位置出现牵引力矩的情况下,没有生成强化的、轴向的力分量Fs_。。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是力分量Fservo没有强化换档力F,而是强化非期望的牵引力矩。图6示出了根据图5的同步器12的切向剖切细节,然而其中,同步器12不再位于 其居中的中性位置中,而是位于轴向偏移的同步位置中。在该同步器位置中,通过换档接合套18施加到锁止块30上的换档力F引起锁止块30、同步块28和同步环22的轴向移动,直至同步环22与档位齿轮摩擦作用。由于在同步环22和同步体14之间的转速差,锁止块30通过与同步环22抗扭地连接的同步块28在圆周方向16上借助摩擦力或同步力匕朝向同步体14加载。相应地,在当前情况下,贴靠面58a和相关联的配合面62b进行接触,其中,通过轴向的力分量Fseraj加载锁止块30和进而同步环22,该轴向的力分量作用在与换档力F相同的方向上。力分量Fsotv。的反作用力导入到同步体14中,并且通过同步体的轴向轴承消除。因此,不发生到换档接合套18或待施加的换档力上的反作用。锁止块30配合到槽区段36中,所述槽区段在圆周方向16上延伸(参考图I和2)。由此,用于锁止块30的槽区段36形成在圆周方向16上的引导部,并且实现了在锁止块30和换档接合套18之间的相应的相对运动。因此,在同步环22上的有效的摩擦力矩或同步力矩坞仅通过锁止块30的贴靠面56a、56b、58a、58b或者在同步体14上的配合面60a、60b、62a、62b来传递。相对于所谓的部分伺服同步器,在锁止块30和同步块28之间的有效的解锁力矩不导致强化作用的、轴向的力分量Fsotv。的减小。同步环22转动到其锁止位置(所谓的定位)中在这种情况下仅通过锁止块30实现。为了将在同步位置中共同作用的贴靠面56a、56b、58a、58b和配合面60a、60b、62a、62b的面压力最小化,配合面60a、60b、62a、62b基本平行于其相关联的贴靠面56a、56b、58a、58b 延伸。图7至13示出了具有根据替选实施变型方案的同步器12的换档变速器10。因为同步器12的这个实施形式在其原则上的结构和一般工作原理方面基本对应于根据图I至6的实施形式,所以对此明确参考上面的

,并且接下来仅探讨两种实施形式的区别。在图7中,示出了换档变速器10的立体分解图。在这种情况下,类似于根据图I至6的同步器12的第一实施形式,同步体14轴向设置在两个同步环22之间。为了将同步块28在圆周方向16上基本无间隙地与同步环22联接,现在同步环22取代根据图2的轴向凸起部37地具有凹部70,同步块28的径向向内弯折延伸的配合区段72延伸到所述凹部中。在此,同步块28到凹部70中的形状接合的配合如此匹配精确地实现,使得同步块28基本与同步环22抗扭地连接(也见图12)。例如在根据图9的变速器横截面中可以清楚看到,同步器12的结构变化尤其对同步体14的制造产生有利影响,因为在同步体14中的凹部44能低耗费地制造。与图2中的凹部44比较,弃用了用于同步环凸起部37的复杂的侧凹以及用于构成配合面60a、60b、62a、62b的薄壁的腹板。在图10的变速器纵剖面中清楚的是,根据同步器12的第二实施形式的同步块28在径向方向32上支撑在同步环22上。而同步块28在第一实施形式中径向支撑在同步体14上,使得尤其在切出档位(解锁过程)时,在同步体14和同步块28之间产生了非期望的摩擦力,该摩擦力可能会有些损害换档舒适性。 此外,在图10中的同步体14在轴向上设置在两个同步环22之间,其中,同步块28将两个同步环22在轴向方向20上基本无间隙地联接。通过同步环22的轴向联接,在换档变速器10的中性位置中,由于非期望的牵引力矩而产生的摩擦损耗最小化。这也称为同步环22的“强制通风”。与第一实施形式相比,在同步器12的第二实施形式中的同步块28的轴向尺寸明显更大。通过每个同步块28在凹部70区域内的整个的轴向的环尺寸上在同步环22上的径向支承以及在换档接合套18上的可能的支撑(参考图10),在换档过程期间作用到各个同步块28上的倾覆力矩和夹紧力明显降低。这再次有利地影响换档舒适性。图8示出同步器12的第二实施形式的锁止楔同步组件26的细节图。正如在根据图I至6的第一实施形式中一样,锁止楔同步组件26包括同步块28、锁止块30以及弹性元件34,所述锁止块相对于同步块28在轴向方向20上尽可能不能移动,但在径向方向32和圆周方向16上可运动地设置,所述弹性元件关于变速器轴线A径向向外地朝向换档接合套18加载锁止块30。关于换档变速器10的一般工作原理以及同步器12的锁止机构方面没有变化,从而参考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应阐述。而在结构上,锁止楔同步组件26明显变化。因此,例如同步块28在纵剖面观察具有居中的腹板74,在该腹板中容纳有弹性元件34。用于支撑在同步环22上的支承区段76在两个轴向侧上分别连接到腹板74上,其中,支承区段76在同步块28的轴向端部上分别过渡到接合区段72中,接合区段配合到同步环的凹部70之一中。根据图10,通过同步块直接邻接于每个同步环22的径向外侧以及两个轴向端侧,同步块28包围两个同步环22。在支承区段76的背离同步环22的侧上构造有多个锁止凸块78,所述锁止凸块径向向外地伸出并且具有楔形面38。在锁止块30上构造有互补的锁止凸块80 (见图11和13),所述互补的锁止凸块同样具有楔形面38。在换档过程期间,锁止凸块78、80的楔形面38如上面对同步器12的第一实施形式说明的完全一样地共同作用。取代在根据图2的第一实施形式中每个同步方向上一个有效的楔形面对,在第二实施形式中,在根据图12的具有四个锁止凸块78的同步块28中获得每个同步方向四个有效的楔形面对。因此,锁止块30可在同步器12的锁止位置中更好地在楔形面38上对准,由此,阻止了锁止块30的不期望的倾覆。此外,通过更大的数量的楔形面38,也提高了总共有效贴靠面积,并因此减小了出现的最大面挤压。图11示出根据第二实施形式的同步器12的细节。在此,锁止块30的相反的圆周端部52、53直接邻接于同步体14的相对置的圆周端部54、55。在根据图12的立体俯视图中清楚的是,在锁止块30上构造有贴靠面56a、56b、58a、58b,这些贴靠面可以接合在同步体14的相应配合面60a、60b、62a、62b上。类似于同步器12的第一实施形式的图5,同步器12的第二实施形式的图13示出根据图9的换档变速器10的切向剖切细节。通常在第二实施形式中,贴靠面和配合面56a、56b、58a、58b、60a、60b、62a、62b也倾斜成,使得在圆周方向16上在锁止块30和同步体14之间作用的(摩擦)力Fk以轴向的力分量Fsotv。朝向待联接的档位齿轮或者朝向与所述档位齿轮固定连接的离合器盘24加载同步环22 (参考图6)。从在圆周方向16上在锁止块30和同步体14之间作用的力Fk产生轴向的力分量Fservo的原理对于同步器12的第一和第二实施形式完全一致。因此,对此明确地参考图5和 6以及相关说明。
权利要求
1.变速器(10)的同步器,所述同步器具有 同步体(14),所述同步体抗扭地安装在变速器轴上, 换档接合套(18),所述换档接合套相对于所述同步体(14)抗扭地但轴向能移动地设置, 同步环(22),所述同步环用于将所述同步体(14)与所述变速器(10)的档位齿轮通过摩擦连接来联接,以及 锁止楔同步组件(26),所述锁止楔同步组件接合在所述换档接合套(18)上,并且在所述换档接合套(18)轴向移动时以轴向的换档力(F)朝向待联接的所述档位齿轮加载所述同步环(22), 其中,所述锁止楔同步组件(26)具有同步块(28)和锁止块(30),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止块(30)上构造有贴靠面(56a、56b、58a、58b),所述贴靠面能够接合在所述同步体(14)的相应的配合面(60a、60b、62a、62b)上, 其中,所述贴靠面和/或所述配合面(56a、56b、58a、58b、60a、60b、62a、62b)至少在一些区段上地倾斜成,使得在圆周方向(16)上在锁止块(30)和同步体(14)之间作用的力(Fk)引起轴向的力分量(Fs_。),所述轴向的力分量朝向待联接的档位齿轮加载所述同步环(22)。
2.根据权利要求I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块(30)具有相反的圆周端部(54、55),在所述圆周端部上分别构造有至少一个贴靠面(56a、56b、58a、58b),其中,两个在圆周方向(16)上相反的贴靠面(56a、58a ;56b、58b)在轴向方向(20)上相对彼此倾斜地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圆周端部(54、55)上构造有两个贴靠面(56a、56b ;58a、58b),其中,两个在圆周方向(16)上相反的贴靠面(56a、58a ;56b、58b)分别在轴向方向(20 )上相对彼此倾斜地延伸,使得所述圆周端部(54、55 )在径向方向(32 )上观察具有楔形。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靠面(56a、56b;58a、58b)分别平行于如下平面(E)地延伸,所述平面从径向平面(EKadial)出发相对于位于所述径向平面(Eliadial)中的、基本径向延伸的旋转轴线(AMt)倾斜了角度(α )。
5.根据权利要求I至3之一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面(60a、60b、62a、62b)构造在所述同步体(14)的沿圆周方向(16)伸出的、楔形的凸起部(66、67)上。
6.根据权利要求I至3之一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面(6(^、6013、623、6213)基本平行于相应关联的所述贴靠面(56a、56b ;58a、58b)地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I至3之一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环(22)无锁止齿部地构成,并且所述锁止块(30)能够释放或锁止所述换档接合套(18)相对于所述同步块(28)的轴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I至3之一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楔同步器(26)包括弹性元件(34),所述弹性元件相对于变速器轴径向向外地朝向所述换档接合套(18)加载所述锁止块(30)。
9.根据权利要求I至3之一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档接合套(18)中构造有在圆周方向(16)上延伸的槽区段(36),所述锁止块(30)能够配合到所述槽区段中。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3之一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体(14)具有凹部(44),所述锁止楔同步组件(26)容纳在所述凹部中,其中,所述同步块(28)在圆周方向(16)上尤其受限地能够移动地容纳在所述凹部(44)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环(22)具有轴向的凸起部(37),所述凸起部延伸到所述凹部(44)中,其中,所述同步块(28)在圆周方向(16)上基本无间隙地设置在所述同步环(22 )的两个轴向的凸起部(37 )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I至3之一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块(28)在径向方向(32)上支撑在所述同步环(22)上。
13.根据权利要求I至3之一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块(28)延伸到所述同步环(22)的凹部(70)中,使得所述同步块(28)在圆周方向(16)上基本无间隙地与所述同步环(22)联接。
1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之一的同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体(14)在轴向上设置在两个同步环(22)之间,其中,所述同步块(28)在轴向方向(20)上基本无间隙地联接两个同步环(2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器(10)的同步器(12),其具有同步体(14),其抗扭地安装在变速器轴上;换档接合套(18),其相对于同步体(14)抗扭地但能轴向移动地设置;同步环(22),其用于将同步体(14)与变速器(10)的档位齿轮通过摩擦连接来联接;以及锁止楔同步组件(26),其接合在换档接合套(18)上,并且在换档接合套(18)轴向移动时以轴向的换档力(F)朝向待联接的档位齿轮加载同步环(22),其中,锁止楔同步组件(26)具有同步块(28)和锁止块(30)。在锁止块(30)上构造有贴靠面(56a、56b、58a、58b),这些贴靠面能够接合在同步体(14)的相应的配合面(60a、60b、62a、62b)上,其中,贴靠面和/或配合面(56a、56b、58a、58b、60a、60b、62a、62b)至少在一些区段上地倾斜成,使得在圆周方向(16)上在锁止块(30)和同步体(14)之间作用的力(FR)引起轴向的力分量(FServo),轴向的力分量朝向待联接的档位齿轮加载同步环(22)。
文档编号F16D23/06GK102788101SQ20121015680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8日
发明者于尔根·宾德 申请人:贺尔碧格传动技术控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