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孔减震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65343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双孔减震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器,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适用于舷外机上的双孔减震器,它包括长方体框架2、空心轴1和橡胶块4,所述长方体框架2中间向内凹,凹进去的部位上设有孔3,左右两侧突出的部位上同样设有孔3;所述空心轴1外圈粘有一层橡胶,贯穿长方体框架2上下两个面,并与长方体框架2贯穿处通过橡胶固定;所述长方体框架2的下方设有橡胶块4。其优点在于:橡胶与长方体框架的充分结合,利用其橡胶来减缓震动的缓冲,从而实现减小舷外机与船体之间的震动及噪声。此外,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巧,生产成本低廉等优点。
【专利说明】双孔减震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器,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适用于舷外机上的双孔减震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舷外机多用于游艇等小体积船体,如江河上面的打渔船、橡皮艇等,常见于江、湖渔业密集地区。舷外机是指发动机在船体外面、或直接浸泡于水中、或在水面之上。但不管怎么讲,舷外机总是要与船体接触并固定安装的,若直接固定在船体上,则会产生强大的震动和噪音,让人在船上极度的不舒服,轻则会导致舷外机与船体之间接触处大面积磨损,重则有可能会导致舷外机因剧烈震动而毁坏。所以目前在船体上安装舷外机时,会在接触处垫上橡胶皮或减震器,但均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要不弹性达不到,要不容易老化、容易脱落,连接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双孔减震器。
[0004]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一种双孔减震器,它包括长方体框架、空心轴和橡胶块,所述长方体框架中间向内凹,凹进去的部位上设有孔,左右两侧突出的部位上同样设有孔;所述空心轴外圈粘有一层橡胶,贯穿长方体框架上下两个面,并与长方体框架贯穿处通过橡胶固定;所述长方体框架的下方设有橡胶块。
[0005]所述长方体框架用于减少船体与舷外机之间的震动。
[0006]所述空心轴是用于固定舷外机。
[0007]所述孔是用于将双孔减震器固定在船体上。
[0008]所述长方体框架中间凹进去的部位起连接和缓冲的作用。
[0009]所述橡胶块起缓冲的作用。
[0010]所述空心轴2为两个。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橡胶与长方体框架的充分结合,利用其橡胶来减缓震动的缓冲,从而实现减小舷外机与船体之间的震动及噪声。此外,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巧,生产成本低廉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0013]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空心轴2、长方体框架3、孔4、橡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孔减震器,它包括长方体框架2、空心轴I和橡胶块4,所述长方体框架2中间向内凹,凹进去的部位上设有孔3,左右两侧突出的部位上同样设有孔3 ;所述空心轴I外圈粘有一层橡胶,贯穿长方体框架2上下两个面,并与长方体框架2贯穿处通过橡胶固定;所述长方体框架2的下方设有橡胶块4。
[0016]所述长方体框架2用于减少支架与舷外机之间的震动。
[0017]所述空心轴I是用于固定舷外机。
[0018]所述孔3是用于将双孔减震器固定在船体上。
[0019]所述长方体框架2中间凹进去的部位起连接和缓冲的作用。
[0020]所述橡胶块3起缓冲的作用。
[0021]所述空心轴2为两个。
[0022]安装使用时,只需先将双孔减震器上的孔3用螺丝来固定在船体上,其次再通过双孔减震器上的空心轴I来固定舷外机,这样舷外机就与船体间接接触,从而实现减震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双孔减震器,它包括长方体框架(2)、空心轴(I)和橡胶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体框架(2)中间向内凹,凹进去的部位上设有孔(3),左右两侧突出的部位上同样设有孔(3);所述空心轴(I)外圈粘有一层橡胶,贯穿长方体框架(2)上下两个面,并与长方体框架(2)贯穿处通过橡胶固定;所述长方体框架(2)的下方设有橡胶块(4)。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孔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轴(2)为两个。
【文档编号】F16F15/08GK103542035SQ201210237648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1日
【发明者】童胜英, 李银寿 申请人:泰州市罡杨橡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