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搁置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2595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线缆搁置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以支撑电缆或其它类似物的搁置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地的城市建设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隧道或地铁的施工现场会有各种机械设备在工作,这样就会有很多电缆会拉进隧道内以对各种用电设备进行供电,而且还会有很多人员和各种工程车辆进进出出。在现有的隧道施工过程中,各种电缆是搁置在地面,由于底面泥浆比较多,电缆放置在地面上不易被人看清,这样电缆施工人员会被施工人员脚碰到,而将电缆搅成一团,电缆还可能绊倒施工人员。严重的是,工程车辆的进进出出会辗过电缆,久而久之会使电缆表面的绝缘层破损,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 如本申请人申请的专利号为ZL201020214847. 7(公告号为CN201779359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支撑架》披露了这样一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固定在地面的底座,底座的上部固定有支撑块,该支撑块具有用以搁置电缆且前后贯穿的凹槽。使用时,先将支撑块的底座固定在底面上,再电缆搁置在支撑块的凹槽内,这样支撑架能将电缆支撑起一定高度,电缆不易被地面的泥浆污染,而且进出的施工人员容易注意到有电缆,绕开行走,不易出现电缆绊倒施工人员的现象,同样工程车辆的驾驶人员也易发现电缆,会绕过电缆行驶,有效保证电缆不被车轮碾压,保证电缆的使用安全。这种支撑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电缆的使用安全,但其仍然会占用一定地面空间,空间利用率低,如果需要搁置的线缆很多,则就不方便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将电缆支撑起来的搁置架,该搁置架能充分利用空间、线缆搁置率高且具有组装使用方便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线缆搁置架,包括有多个具有用以搁置电缆且前后贯穿的凹槽的搁置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定位在墙面上的连接板,连接板的前端面固定有多块自上而下间隔设置且向前延伸的支撑板,各支撑板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所述搁置块。上述搁置块的下端面为安装平面,该安装平面与支撑板的上端面接触,所述搁置块通过螺栓螺母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板上。由于搁置块的下端面为安装平面,因此搁置块与支撑板之间为平面接触,搁置块能牢靠固定支撑板上。上述搁置块的底部开有竖直贯穿的阶梯孔,有螺栓自下而上依次穿过支撑板、阶梯孔的小孔部后与设于阶梯孔的大孔部内的锁紧螺母螺纹连接。采用螺栓螺母的固定方式装配方便,当然还可采用现有其它方式将搁置块和底座固定在一起。上述阶梯孔的大孔部为外形与所述锁紧螺母相配的多边形孔。这样锁紧螺母不会相对阶梯孔的大孔部旋转,安装时无需额外工具保持锁紧螺母固定不转,安装方便[0010]上述搁置块的外形基本呈弧形,且在搁置块的外侧面上开有多个方便手指插入提拿的凹部,该凹部的开口朝下。设置凹部方便提拿支撑块。上述搁置块的左右外侧面上各开有三个并排设置的所述凹部。上述连接板的前端面还固定有一个或多个呈U形的辅助固定架,辅助固定架位于支撑板的下方,辅助固定架的两个侧壁向后延伸至连接板的后部,辅助固定架的两个侧壁上各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当将连接板定位在固定物上的时候,可锁紧螺栓将辅助固定架固定在固定物的两侧壁上,确保连接板与固定物定位更牢靠。上述辅助固定架通过螺钉固定在连接板上。该将结构便于将辅助固定架安装到连接板上,当然辅助固定架也可焊接固定在连接板上。作为进一步地改进,上述线缆搁置架还包括呈U形的挂钩,该挂钩套设在其中一个支撑板上,挂钩的上端具有向后延伸用以挂设在墙壁上或墙壁上的管件上端开口的钩部。安装时将挂钩的钩部勾设在墙壁的顶部或固定于墙壁上的管件的上端开口处即可完成 对连接板的固定,也即完成对该线缆搁置架相对墙壁的固定,操作相当方便,而且可以随意挪位。当然连接板也可采用其它方式固定在墙壁上,如螺钉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时,只需将固定有搁置块的连接板定位到墙壁上即可,使用方便,而且连接板上自上而下间隔设有多个支撑块,在同一空间范围内给线缆提供多个搁置部位,充分利用空间、线缆搁置率高,由于线缆被该搁置架架起一定高度,电缆不易被地面的泥浆污染,进出的施工人员容易注意到有电缆,绕开行走,不易出现电缆绊倒施工人员的现象,同样,工程车辆的驾驶人员也易发现电缆,会绕过电缆行驶,有效保证电缆不被车轮碾压,保证电缆的使用安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剖视图;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I 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一种线缆搁置架,包括有多个具有用以搁置电缆且前后贯穿的凹槽11的搁置块1,本实施例中有五个搁置块1,搁置块I的外形基本呈弧形,凹槽11的底面也呈弧形,且在搁置块I的外侧面上开有多个方便手指插入提拿的凹部14,搁置块I的左右外侧面上各开有三个并排设置的所述凹部14,该凹部14的开口朝下。还包括用于定位在墙面上的连接板2,连接板2为呈长方形的板状钢板,连接板2的前端面焊接固定有多块自上而下间隔设置且向前延伸的支撑板3,支撑板3与连接板2基本垂直,各支撑板3上固定有一个搁置块I。搁置块I的下端面为安装平面12,该安装平面12与支撑板3的上端面接触,搁置块I通过螺栓螺母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板3上。在搁置块I的底部开有竖直贯穿的阶梯孔13,有螺栓4自下而上依次穿过支撑板3、阶梯孔13的小孔部后与设于阶梯孔13的大孔部内的锁紧螺母5螺纹连接。阶梯孔13的大孔部为外形与锁紧螺母5相配的多边形孔。连接板2的前端面还通过螺钉7固定有一个或多个呈U形的辅助固定架6,辅助固定架6位于支撑板3的下方,辅助固定架6的两个侧壁向后延伸至连接板2的后部,辅助固定架6的两个侧壁上各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61。线缆搁置架还包括呈U形的挂钩8,该挂钩8套设在其中一个支撑板3上,挂钩8的上端具有向后延伸用以挂设在墙壁9上或墙壁上的管件10上端开口的钩部81。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第一种安装方式,即将线缆搁置架安 装到墙壁上的管件10上安装时只需将挂钩8的钩部81勾设在管件10上端开口内,再将辅助固定架8两侧的锁紧螺栓61旋紧直至锁紧螺栓61与管件的侧壁抵触。钩部81可以呈如图所述呈弧形的U形,该钩部外形适合挂设在管件上,钩部也可以呈如图所示的扁平的U形,该钩部外形适合挂设在墙壁上。如图6、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的安装方式为,SP将线缆搁置架安装到墙壁上安装时只需将挂钩8的钩部81勾设在墙壁的上端面上即可,这种安装方式可将辅助固定架8拆卸下来。使用将电缆搁置在凹槽内即可,支撑块I、连接板2、支撑板3的颜色为起警示作用的黄色,便于人发现。
权利要求1.一种线缆搁置架,包括有多个具有用以搁置电缆且前后贯穿的凹槽(11)的搁置块(I),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定位在墙面上的连接板(2),连接板(2)的前端面固定有多块自上而下间隔设置且向前延伸的支撑板(3),各支撑板(3)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所述搁置块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缆搁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置块(I)的下端面为安装平面(12),该安装平面(12)与支撑板(3)的上端面接触,所述搁置块(I)通过螺栓螺母的方式固定在支撑板(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搁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置块(I)的底部开有竖直贯穿的阶梯孔(13),有螺栓(4)自下而上依次穿过支撑板(3)、阶梯孔(13)的小孔部后与设于阶梯孔(13)的大孔部内的锁紧螺母(5)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搁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孔(13)的大孔部为外形与所述锁紧螺母(5)相配的多边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搁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置块(I)的外形基本呈弧形,且在搁置块(I)的外侧面上开有多个方便手指插入提拿的凹部(14),该凹部(14)的开口朝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搁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搁置块(I)的左右外侧面上各开有三个并排设置的所述凹部(14)。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缆搁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的前端面还固定有一个或多个呈U形的辅助固定架(6),辅助固定架(6)位于支撑板(3)的下方,辅助固定架(6)的两个侧壁向后延伸至连接板(2)的后部,辅助固定架¢)的两个侧壁上各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搁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固定架(6)通过螺钉(7)固定在连接板(2)上。
9.根据权利要求I 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线缆搁置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搁置架还包括呈U形的挂钩(8),该挂钩⑶套设在其中一个支撑板⑶上,挂钩⑶的上端具有向后延伸用以挂设在墙壁(9)上或墙壁上的管件(10)上端开口的钩部(8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搁置架,包括有多个具有用以搁置电缆且前后贯穿的凹槽(11)的搁置块(1),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定位在墙面上的连接板(2),连接板(2)的前端面固定有多块自上而下间隔设置且向前延伸的支撑板(3),各支撑板(3)上固定有至少一个搁置块(1)。连接板上自上而下间隔设有多个支撑块,在同一空间范围内给线缆提供多个搁置部位,充分利用空间、线缆搁置率高,由于线缆被该搁置架架起一定高度,电缆不易被地面的泥浆污染,进出的施工人员容易注意到有电缆,绕开行走,不易出现电缆绊倒施工人员的现象,同样,工程车辆的驾驶人员也易发现电缆,会绕过电缆行驶,有效保证电缆不被车轮碾压,保证电缆的使用安全。
文档编号F16L3/06GK202510841SQ20122001770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6日
发明者刘烈祥 申请人:刘烈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