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耕机内润滑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4327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耕机内润滑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微耕机内润滑循环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微耕机内润滑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离合器、变速器和传动轴都是常用微耕机上的基本部件,他们都封装在微耕机的壳体内,出于结构和功能考虑,一般的微耕机都将离合器和变速器布置于上部,传动轴布置于下部;为了对离合器、变速器和传动轴进行润滑和降温,壳体内还填充了润滑油;前述的微耕机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各个部件的转速不同,导致各个部件工作时散发的热量不同,其中,离合器和变速器的转速较高,导致离合器和变速器周围的润滑油温度也较高,传动轴转速较低,传动轴位置处的润滑油温度也相对较低,虽然润滑油可以导热,但由于高温的润滑油集中于上部、低温的润滑油集中于下部,因此下部的润滑油和上部的润滑油之间无法发生对流,故造成热量在微耕机上部大量堆积,这就对各个部件的使用寿命和运行效果造成负面影响。实用新型内容[0003]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微耕机内润滑循环系统,包括设置于上部的上壳体和设置于下部的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所围空间互相连通且形成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内填充有润滑油;其中,上壳体内设置有离合器和变速器,下壳体内设置有传动轴;离合器与变速器传动连接,传动轴与变速器传动连接;其改进在于传动轴外设置有沿传动轴轴向延伸的螺旋叶片。采用前述结构后,设备运行时,螺旋叶片与传动轴一起同向转动当螺旋叶片将下部的润滑油向上抽送时,迫使下部的低温润滑油与上部的高温润滑油之间发生强制对流,提高润滑油内部的热传递效率,使高温区的润滑油温度得到降低;当螺旋叶片将上部的润滑油向下抽送时,迫使上部的高温润滑油与下部的低温润滑油之间发生强制对流,同样地提高了润滑油内部的热传递效率使高温区的润滑油温度得到降低;同时,螺旋叶片还起到了搅拌器的效果,在螺旋叶片的搅拌作用下,润滑油内部的热交换效率也得到了提升,从而避免热量在设备内部的某些区域大量堆积,提高部件的寿命和运行效果。[0004]基于前述的方案,本实用新型还作了如下改进螺旋叶片和传动轴为整体结构。这种整体结构的螺旋叶片和传动轴,可以有效降低部件的加工成本,适用于新设备的制造。[0005]前述的螺旋叶片和传动轴还可采用如下结构形式螺旋叶片和传动轴为分体式结构,螺旋叶片设置于一套筒外表面,套筒套接在传动轴外,且套筒和传动轴固定连接、同向转动。这种分体式结构的螺旋叶片和传动轴,虽然需要对两种部件进行分别加工,但这种结构可以适用于对已有的微耕机进行升级改造,使老式微耕机的性能得到提升。[0006]为了提高润滑油的对流效果,本实用新型还作了如下改进螺旋叶片与下壳体内壁的间隙为O. 5-1_。这种小间隙设置,可以使螺旋叶片更加有效的推挤润滑油,使润滑油的流动量得到增大,从而提高对流效果。[0007]现有的微耕机结构中,为了充分提高结构的利用率,其上壳体中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该凸起为变速器提供支承;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为传动轴上端提供支承;本实用新型也借鉴了这些常规设置。[0008]前一自然段述及了微耕机内起支承作用的凸起和轴承座,这些结构虽然充分的利用了已有结构来提供支承,但他们也随之带来了一些负面效果,其中,上壳体内的凸起在起到支承效果的同时,也限制了润滑油的流动,导致润滑油只能在部件之间的缝隙中流动,流动效率很低,同样地,轴承座也客观上限制了润滑油的流动,润滑油也只能在部件之间的缝隙内流动,这大大的降低了润滑油的流动性,使热交换效率十分低下;针对前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作了如下改进上壳体内的凸起将上壳体内腔分隔为左腔室和右腔室,轴承座上设置有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第一油道连通下壳体内腔和左腔室;上壳体上与第二油道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油道,第二油道和第三油道相互连通,右腔室和下壳体内腔之间通过第二油道、第三油道连通;采用这种改进后,润滑油可以通过三条油道快速地在各个腔室内流动,提高了润滑油的流动性,见解地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热交换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还作了如下改进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沿轴承座周向对称设置。[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可使微耕机内的润滑油进行循环流动,使高温润滑油与低温润滑油进行充分的热交换,避免设备内的固定区域发生热量堆积,提高设备的寿命和运行效果。


[0011]图I、现有结构示意图;[0012]图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平面示意图;[0013]图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立体示意图;[0014]图中各个标记所对应的部件分别为上壳体I、下壳体2、传动轴4、变速器5、螺旋叶片6、轴承座7、第一油道8、第二油道9、第三油道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种微耕机内润滑循环系统,包括设置于上部的上壳体I和设置于下部的下壳体 2,上壳体I和下壳体2所围空间互相连通且形成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内填充有润滑油;其中,上壳体I内设置有离合器和变速器5,下壳体2内设置有传动轴4 ;离合器与变速器5传动连接,传动轴4与变速器5传动连接;其改进在于传动轴4外设置有沿传动轴4轴向延伸的螺旋叶片6。[0016]前述结构的工作原理是离合器将内燃机输出的动力传递到变速器5,动力通过变速器5进行调速处理后传递到传动轴4上端,传动轴4下端与耕地用的叶轮传动连接,驱动微耕机行走,并在行走过程中完成耕地操作;添加了螺旋叶片6后,螺旋叶片6跟随传动轴4 一起旋转,当螺旋叶片6将下部的润滑油向上抽送时,迫使下部的低温润滑油与上部的高温润滑油之间发生强制对流,提高润滑油内部的热传递效率,使高温区的润滑油温度得到降低;当螺旋叶片6将上部的润滑油向下抽送时,迫使上部的高温润滑油与下部的低温润滑油之间发生强制对流,同样地提高了润滑油内部的热传递效率使高温区的润滑油温度得到降低;同时,螺旋叶片6还起到了搅拌器的效果,在螺旋叶片6的搅拌作用下,润滑油内部的热交换效率也得到了提升,从而避免热量在上壳体I内部大量堆积,提高部件的寿命和运行效果。[0017]螺旋叶片6和传动轴4的结构形式,可采用如下两种其一,螺旋叶片6和传动轴 4为整体结构,这种结构在制作时将螺旋叶片6和传动轴4 一体成型,制作成本较低,适合于新制造的设备使用。其二,螺旋叶片6和传动轴4为分体式结构,螺旋叶片6设置于一套筒外表面,套筒套接在传动轴4外,且套筒和传动轴4固定连接、同向转动,这种结构需要对螺旋叶片6和传动轴4进行独立加工,但若将其应用于旧设备改造,则仅需制作螺旋叶片6和套筒即可,这使得现有设备也可以加装螺旋叶片6,使设备的性能得到提升。[0018]为了提高螺旋叶片6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如下的参数设置方案螺旋叶片6与下壳体2内壁的间隙为O. 5-1_,这可以使螺旋叶片6的工作效率得到最大化, 提高润滑油的流动效率。[0019]现有技术中,为了对部件提供支承,以及提高结构体的利用率,现有的上壳体I中部的内壁上还设置了凸起,该凸起为变速器5提供支承,同时上壳体I和下壳体2的连接位置处还设置了轴承座7,轴承座7为传动轴4上端提供支承,同样地,本实用新型的对应部位处也采用了前述的凸起和轴承座7结构。[0020]前述的凸起和轴承座7结构虽然合理地利用了已有结构来为部件提供支撑,但客观上限制了润滑油的流动速率,导致润滑油在左腔室和右腔室之间以及上壳体I和下壳体 2之间的流动效率变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如下改进方案上壳体I 内的凸起将上壳体I内腔分隔为左腔室和右腔室,轴承座7上设置有第一油道8和第二油道9,第一油道8连通下壳体2内腔和左腔室;上壳体I上与第二油道9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油道10,第二油道9和第三油道10相互连通,右腔室和下壳体2内腔之间通过第二油道9、第三油道10连通。第一油道8、第二油道9和第三油道10增大了各个腔室之间的流动通道,使润滑油能够高效地在各个腔室之间流动,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0021]为了进一步提高热交换的效率,本实用新型还作了如下改进第一油道8和第二油道9沿轴承座7周向对称设置。权利要求1.一种微耕机内润滑循环系统,包括设置于上部的上壳体(I)和设置于下部的下壳体 (2 ),上壳体(I)和下壳体(2 )所围空间互相连通且形成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内填充有润滑油;其中,上壳体(I)内设置有离合器和变速器(5),下壳体(2)内设置有传动轴(4);离合器与变速器(5)传动连接,传动轴(4)与变速器(5)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传动轴(4)外设置有沿传动轴(4 )轴向延伸的螺旋叶片(6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耕机内润滑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螺旋叶片(6)和传动轴 (4)为整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耕机内润滑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螺旋叶片(6)和传动轴(4)为分体式结构,螺旋叶片(6)设置于一套筒外表面,套筒套接在传动轴(4)外,且套筒和传动轴(4)固定连接、同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微耕机内润滑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螺旋叶片(6) 与下壳体(2)内壁的间隙为O. 5-lmm。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耕机内润滑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上壳体(I)中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凸起,该凸起为变速器(5)提供支承;上壳体(I)和下壳体(2)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轴承座(7 ),轴承座(7 )为传动轴(4 )上端提供支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耕机内润滑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上壳体(I)内的凸起将上壳体(I)内腔分隔为左腔室和右腔室,轴承座(7)上设置有第一油道(8)和第二油道(9), 第一油道(8)连通下壳体(2)内腔和左腔室;上壳体(I)上与第二油道(9)对应的位置处, 设置有第三油道(10),第二油道(9)和第三油道(10)相互连通,右腔室和下壳体(2)内腔之间通过第二油道(9)、第三油道(1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耕机内润滑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油道(8)和第二油道(9 )沿轴承座(7 )周向对称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耕机内润滑循环系统,包括设置于上部的上壳体和设置于下部的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所围空间互相连通且形成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内填充有润滑油;其中,上壳体内设置有离合器和变速器,下壳体内设置有传动轴;离合器与变速器传动连接,传动轴与变速器传动连接;其改进在于传动轴外设置有沿传动轴轴向延伸的螺旋叶片。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可使微耕机内的润滑油进行循环流动,使高温润滑油与低温润滑油进行充分的热交换,避免设备内的固定区域发生热量堆积,提高设备的寿命和运行效果。
文档编号F16H57/04GK202713916SQ201220422459
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4日
发明者陈瑞森 申请人:大足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