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50097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支架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各种电子设备迅速地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如电脑、电视等。实际应用中,往往很多电子设备包括两个功能模块,且两个功能模块是可分离存在的,如电脑主机与显示屏、电视机与机顶盒等电子设备。但在很多情况下,电子设备的两个功能模块又是分开放置的,如电脑主机放在电脑桌下,显示屏放在电脑桌上;电视机挂在墙上,机顶盒放在柜子上。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上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很多时候,用户可能因为不同的需求,需要将电子设备移至它处。此时我们就不仅需要移动其中一个功能模块,还需要移动另一功能模块。在移动之前或者之后,需要将这两个功能模块之间的连接件拆卸或连接,如电脑主机与显示屏之间的连接线,整个过程比较繁琐,用户体验不佳。2、多数情况下,个人在拆卸或连接功能模块的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多次的拆卸或连接操作极易损坏功能模块的各种接口,从而导致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及电子设备,将电子设备的两个功能模块连接为一体,避免电子设备移动过程中的繁琐操作,提高用户体验,保护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座,包含一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连接件,其中,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一第一空腔,用于放置第一功能模块;支臂,包含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将第二功能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上包含有第一数据接口,所述第二功能模块上包含有第二数据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及所述第二数据接口,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及所述第二功能模块间能实现数据传输。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具体为一转动装置。可选的,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体,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承载装置,与所述转动连接体固定连接,能将所述第二功能模块放置于所述承载装置中。可选的,所述支架,还包括:[0017]至少一个发光设备,设置在所述支臂上。可选的,所述支架,还包括:遥控接收模块,与所述第一功能模块,所述第二功能模块,所述至少一发光设备和/或所述转动装置连接,用于接收与所述遥控接收模块匹配的遥控发送模块的控制信号,以对所述第一功能模块,所述第二功能模块,所述至少一发光设备和/或所述转动装置进行控制。可选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的具体方式为:固定连接方式或活动连接方式。可选的,所述活动连接方式包括:可旋转连接方式或可分离连接方式。可选的,所述支臂具体由韧性材料制成。可选的,所述支臂内形成有第二空腔,所述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数据传输线,通过连接在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及所述第二数据接口间的所述数据传输线,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及所述第二功能模块间能实现数据传输。可选的,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具体为第一无线收发装置,所述第二数据接口具体为与所述第一无线收发装置匹配的第二无线收发装置,通过所述第一,第二无线收发装置,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及所述第二功能模块间能实现数据传输。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底座,包含一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连接件,其中,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一第一空腔;第一功能模块,包含有第一数据接口,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容置于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空腔内;支臂,包含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二功能模块,包含有第二数据接口,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将所述第二功能模块设置在所述支臂的第二端;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及所述第二数据接口,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及所述第二功能模块间能实现数据传输。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发光设备,设置在所述支臂上。可选的,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具体为计算机主机时,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具体为显示器或投影仪。可选的,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具体为投影仪主机时,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具体为投影物镜。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或多种技术方案,本申请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通过配置一支架,将电子设备和另一电子设备连接在一起,使得其相对位置不变,在移动过程中只需要移动支架就能将两个电子设备一起移动,减少了拆卸的工作量。同时由于两个电子设备相对位置不变,那么就不用拆除或接入两个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结构,解决了连接困难和人为操作不规范而损坏电子设备的问题,达到了保护电子设备的效果。

[003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支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用于解决电子设备的两个功能模块分离存放造成的移动不便,及移动过程中拆卸两功能模块间的两连接件和移动后连接两功能模块间的连接件时,可能会损坏电子设备技术问题,简化了移动操作,保护了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通过配置一支架,包括底座、支臂,底座与支臂的一段相连,底座内设置一第一空腔,支臂的另一端设置一连接件,该连接件包括一承载装置,支臂设置一第二空腔,有将电子设备的两个功能模块分别放置在支架底座的空腔、支臂连接件的承载装置内,两功能模块间的连接件放置在支臂的第二空腔中,实现两个功能模块连接为一体,保持相对位置不变,移动方便快捷,避免拆卸和连接两功能模块间的连接件进而避免因操作不当损坏电子设备。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接下来,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架,请参考图1,该支架包括:底座10、支臂11、至少一发光设备12、数据传输线13、第二连接件及遥控接收设备。底座10,包含一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连接件,其中,所述壳体内形成有
一第一空腔,用于放置第一功能模块;支臂11,包含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将第二功能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上包含有第一数据接口,所述第二功能模块上包含有第二数据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及所述第二数据接口,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及所述第二功能模块间能实现数据传输。请参考图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置于底座10第一空腔内的可以是电脑主机,置于支臂11第二连接件上的可以是显示屏或投影仪。支架将电脑主机和显示屏,或电脑主机和投影仪两个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连接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在使用的过程当中,如需移动电脑,只需要移动支架即可,不用拆卸电脑主机与显示屏,或电脑主机和投影仪之间的连接线,避免了拆卸操作,达到了更佳的用户体验。特别是在家居环境中,将台式电脑的电脑主机和显示屏置于支架中,让电脑主机和显示屏浑然一体即节省空间又让整个家居环境美观大方,克服了台式电脑不方便移动的技术问题。至少一发光设备12,设置在支臂11的中上端。考虑到在某情况下,外界照明条件不佳,影响用户使用电子设备的整体效果,或光线太暗容易对用户的眼睛造成伤害,此时,可以利用支臂11上的至少一发光设备来改善使用环境。发光设备可以是照明灯,也可以是彩灯或具有节能功能的LED灯,因此该支架还可以作为一落地式台灯使用,即可以只开支架上的发光设备。数据传输线13,设置在所述支臂内形成的第二空腔内,连接在所述第一数据接口与所述第二数据接口间,实现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及所述第二功能模块间的数据传输。如连接电脑主机与显示屏之间的数据传输线13,内置在支臂的空腔内。第二连接件,具体可为一转动装置。该转动装置可包括:转动连接体14,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承载装置15,与所述转动连接体固定连接,能将所述第二功能模块放置于所述承载装置中。因为很多情况先我们可能需要改变第二功能模块相对于用户的角度关系,如面向左边或面向右边等,所以本申请实施例设置了一可转动的第二连接件来连接第二功能模块,提高支架的灵活性。遥控接收设备,与所述第一功能模块,所述第二功能模块,所述至少一发光设备和/或所述转动装置连接,用于接收与所述遥控接收模块匹配的遥控发送模块的控制信号,以对所述第一功能模块,所述第二功能模块,所述至少一发光设备和/或所述转动装置进行控制。有些时候用户在使用第一功能模块和第二功能模块时,用户并不在支架旁边。比如用电脑看电影的时候,一般用户离显示屏或投影仪都有一段距离,此时直接控制电脑就不是很方便。所以本申请实施例配置了一遥控接收模块,接收与其相匹配的遥控发送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如用户需要调节电影声音的大小,不用起身去调节功能模块上的相应功能按钮,只需要用遥控器发送一调节电影音量的控制信号即可,遥控接收模块接收到遥控器发送的调节音量的控制信号后会自动进行音量调节;或者需要调整一下显示屏的角度,也可以用遥控器发送控制信号给遥控接收模块,遥控接收模块接收到控制信号后,控制转动装置转动,调节显示屏的角度;再者还可以通过遥控器和遥控接收模块远距离控制支臂11上的至少一发光设备13的亮灭。底座10与支臂11连接,是通过底座10上的第一连接件与支臂11的第一端连接实现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端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其中固定连接,可以是将所述第一端焊接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而活动连接包括可旋转和可分离两种连接,具体为:第一种,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具体可为一旋转柱体,旋转柱体的半径比所述第一端的内径小,能够将所述支臂11的第一端套在所述旋转柱体上,使得所述支臂能够随旋转柱体的转动而转动。第二种,可分离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具体可为4组螺栓与螺帽,所述支臂11的第一端上对应所述螺栓的位置有4个半径小于螺帽半径的孔,能够将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二端上的孔,如此再将螺帽套在螺栓上便将支臂11的第一端和底座F连接起来了,将螺帽取出再从螺栓上取出支臂11的第一端便能将支臂11的第一端和底座12分离开来。综上可实现支臂11与底座10的可分离连接。不仅底座10与支臂11的连接灵活,支臂11自身也是可上下活动的。支臂11可由能承载所述第二功能模块的重力产生的拉力的韧性材料制成,能上下弯曲。当在支臂11的中上部位施加一向下的压力,可使支臂D向下弯曲;当在支臂11的中上部位施加一向上的拉力,可使支臂11向上拉伸。进一步的增加了支架的灵活性。支臂11的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具体为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体14,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承载装置15,与所述转动连接体固定连接,能将所述第二功能模块放置于所述承载装置中。其中转动连接体14可为一转轴能够360度旋转;转动装置的承载装置15可为一对应功能模块的装外壳如一显示屏外壳。因为承载装置14是固定连接在转动连接体上的,所以随着转轴的转动,第二功能模块也可随之转动从而调整第二功能模块的显示角度。请参考图1、图2,如第二功能模块为显示屏其显示角度为垂直向下,经过转动连接体的旋转第二功能模块的显示角度由垂直向下变成斜向下。若第一功能模块的第一数据接口具体还可为第一无线收发装置,第二功能模块的第二数据接口具体可为与所述第一无线收发装置匹配的第二无线收发装置,可以通过所述第一、第二无线收发装置实现第一功能模块与第二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此时可以不配置数据传输线13。如当第一功能模块是机顶盒,第二功能模块是电视机的时候,将机顶盒放置在底座F中,电视机放置在第二连接件的承载装置B中,机顶盒与电视机之间通过各自的无线数据收发装置实现电视信号的传输。实施例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请参考图2,包括:底座10,包含一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连接件,其中,所述壳体内形成有
一第一空腔;第一功能模块16,包含有第一数据接口,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容置于所述底座10的所述第一空腔内;支臂11,包含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二功能模块17,包含有第二数据接口,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将所述第二功能模块设置在所述支臂的第二端;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及所述第二数据接口,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及所述第二功能模块间能实现数据传输。底座10,包含一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连接件。支臂11,包含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底座10的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将第二功能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件具体还包括:转动连接体14,与所述第二端相连;承载装置15,与所述转动连接体固定连接,能将所述第二功能模块放置于所述承载装置中。所述支架还包括:数据传输线13,可将第一数据接口与第二数据接口连接起来,实现第一功能模块与第二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至少一发光设备12,设置在所述支臂11上;第二连接件及遥控接收设备。支架的具体结构在实施例一已经清楚的阐述,这里就
不再一一陈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功能模块16可以是计算机的主机。当所述第一功能模块16为计算机主机的时候,所述第二功能模块17可以是计算机的显示器,如现有的台式电脑,主机放在底座10中,显示器设置在与所述底座10相连的支臂11的另一端,通过由底座10和支臂11构成的支架将现有的台式电脑组合成为新式的落地式电脑,这样在移动台式电脑时就不再需要拆分计算机主机和显示器之间的连接,而可以通过所述支架方便的一起移动,具有更佳的用户体验。同理,当所述第一功能模块16为计算机主机时,所述第二功能模块还可以为投影仪,如现在的办公设备中经常需要使用投影仪将计算机主机中的内容展示给多人共同观看,此时可以将计算机主机置于底座10当中,将投影仪置于与所述底座10相连的支臂11的另一端,这样构成一个新式的投影式电脑,方便在办公环境中移动。所述第一功能模块16不仅可以为计算机主机还可以是投影仪的主机,此时所述第二功能模块17则为投影仪的投影物镜。在大多数情况下投影仪的投影物镜往往是直接设置在投影仪的主机上的,在需要变换投影仪的投射方位或高度时,由于投影物镜转动角度的限制常常需要调整整个投影仪的摆放位置,如将整个投影仪悬挂在半空中,此时就会对投影仪的使用形成很大的限制,所以本实用新型为拓宽投影仪的使用环境,将投影仪的主机设置在底座10的第一空腔内,将投影物镜设置在支臂11的另一端形成落地式投影仪,使得投影物镜可以在支臂11的辅助下360度旋转并可以上下移动,使得投影仪的应用更佳灵活便捷。本申请通过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或者其中之一:通过配置一支架,将电子设备的两功能模块连接在一为一体,使得其相对位置不变,在移动过程中只需要移动支架就能将电子设备的两功能模块一起移动,减少了拆卸和连接两功能模块间连接件的工作量,移动方便快捷。由于减少了拆卸和连接两功能模块间连接件的操作,解决了连接困难和人为操作不规范而损坏电子设备的问题,达到了保护电子设备的技术效果。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包含一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连接件,其中,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一第一空腔,用于放置第一功能模块; 支臂,包含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能将第二功能模块连接在所述第二端; 其中,所述第一功能模块上包含有第一数据接口,所述第二功能模块上包含有第二数据接口,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及所述第二数据接口,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及所述第二功能模块间能实现数据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具体为一转动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 转动连接体,与所述第二端相连; 承载装置,与所述转动连接体固定连接,能将所述第二功能模块放置于所述承载装置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发光设备,设置在所述支臂上。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遥控接收模块,与所述第一功能模块,所述第二功能模块,所述至少一发光设备和/或所述转动装置连接,用于 接收与所述遥控接收模块匹配的遥控发送模块的控制信号,以对所述第一功能模块,所述第二功能模块,所述至少一发光设备和/或所述转动装置进行控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的具体方式为:固定连接方式或活动连接方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方式包括:可旋转连接方式或可分离连接方式。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具体由韧性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内形成有第二空腔,所述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数据传输线,通过连接在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及所述第二数据接口间的所述数据传输线,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及所述第二功能模块间能实现数据传输。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具体为第一无线收发装置,所述第二数据接口具体为与所述第一无线收发装置匹配的第二无线收发装置,通过所述第一,第二无线收发装置,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及所述第二功能模块间能实现数据传输。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包含一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连接件,其中,所述壳体内形成有一第一空腔; 第一功能模块,包含有第一数据接口,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容置于所述底座的所述第一空腔内; 支臂,包含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 第二功能模块,包含有第二数据接口,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将所述第二功能模块设置在所述支臂的第二端;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数据接口及所述第二数据接口,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及所述第二功能模块间能实现数据传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至少一个发光设备,设置在所述支臂上。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具体为计算机主机时,所述第二功能模块具体为显示器或投影仪。
14.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功能模块具体为投影仪主机时,所述第二功 能模块具体为投影物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架及电子设备,该支架包括底座,包含一壳体及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连接件,其中,壳体内形成有一第一空腔,用于放置第一功能模块;支臂,包含第一端与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二端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二连接件能将第二功能模块连接在第二端;其中,第一功能模块上包含有第一数据接口,第二功能模块上包含有第二数据接口,通过第一数据接口及所述第二数据接口,第一功能模块及所述第二功能模块间能实现数据传输。通过配置一种支架,将电子设备的两功能模块连接为一体,避免单独移动及移动过程的不规范操作损坏电子设备,达到保护电子设备的技术效果。
文档编号F16M11/00GK203036194SQ20122074577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8日
发明者杨哲, 乐宁, 李凤朗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