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连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5616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附连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第一构件,该第一构件适合于附连到杆(102):其中所述杆具有可接纳到第一构件的通道内的配合部,该配合部通常是圆柱形,该配合部具有:中心轴线;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包括与所述中心轴线相交的倾斜的第一平面,该第一平面以关于中心轴线成第一角度a向该杆的外表面倾斜;该配合部还包括以角度b定向的第二倾斜部,第二倾斜部与第一角度a反向倾斜;提供将该杆推入第一构件的机构;弹性加载的捕获件(156),该捕获件被配置为以预定角度压紧第二倾斜部,从而沿推动杆和换档手柄(100)移动到彼此内并保持彼此配合的方向形成力的轴向分量。
【专利说明】附连组件
[0001]【背景技术】和
【发明内容】

[0002]本发明涉及将两个元件附连在一起从而排除这些元件之间的游隙的新颖方式。本发明找到了将换档手柄紧固到换档杆同时将转向轮紧固到转向轴的具体应用。本发明适合于许多其他产品组合。
[0003]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换档手柄,适合于附连到换档杆:其中,该换档杆具有可接纳到换档手柄的通道中的配合部。该换档杆的配合部为大致圆柱形,并且该配合部具有:通过其延伸的中心轴线。配合部的第一部分包括与中心轴线相交的倾斜的第一平面“A”,该第一平面“A”以关于中心轴线的第一角度“a”向配合部的外表面倾斜,并且在可确定的第一位置与外壁相交;该配合部还包括第二倾斜部“B”,该第二倾斜部的角度“b”与第一角度A的倾斜度相反。该换档手柄包括配合部,在一个实施例中,其被配置为包括另一个倾斜表面“C”的外壳,该另一倾斜表面以与第一平面A相同的角度倾斜。该换档手柄也包括捕获件,其被配置为以预先确定的角度与第二倾斜部相碰,以产生沿推动杆平面“A”和换档手柄平面“C”的方向的力的轴向分量,从而移动到彼此接触。该换档手柄可包括弹簧,该弹簧施力使捕获件与该杆配合。在换档手柄和杆之间起作用的力通过这个设计方案统筹,从而一起去除在各方向上的游隙。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可扩展为将转向轮固定到转向轴。通常,本发明能够用于保证将匹配部件固定在一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4]图1图示地说明了现有技术的换档手柄600和从变速箱604延伸的换档杆602。
[0005]图2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的换档手柄的一些主要部件。
[0006]图3示出了彼此分离的换档手柄和杆。
[0007]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主要部件的组件。
[0008]图5是剖过图3的截面5-5的剖视图。
[0009]图6是示出在外壳部分内的进入孔的平面视图。
[0010]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个剖视图。
[0011]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替换实施例。
[0012]图9和10示出了本发明的总体图。
[0013]图11将本发明用于将转向轮连接到转向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图1说明了与换档杆602联接的现有技术的换档手柄600,该杆从变速箱604延伸。换档手柄会具有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使得换档手柄能够被插在杆上并且卡配到位。有时,主要由于容差的叠加,该换档手柄会松开,或者变松,因而,该换档锁能够诸如沿箭头606的方向向后或向前转动,或者能够沿箭头608的方向上下运动或者沿箭头610的方向从上到下摇动。本发明的目标是改正这些问题。
[0015]图2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些主要部件,更具体地涉及与换档杆102配合的换档手柄100。该换档手柄100包括外壳104,该外壳104具有第一部分106和第二部分108。这些外壳部分106和108包括能够将这些部分对准并固定在一起的装置。图3示出与外壳104分开的杆102。换档杆102为大致圆柱形,并具有外壁120、中心轴线122和末端124。该杆102的左侧部也被称作配合端或者配合部130。该顶端132形成有倒角,也被称作第一倾斜表面或平坦表面132。这个平坦表面132优选地在轴线122下方延伸。该杆102还包括向中心轴线倾斜的第二倾斜表面140。第二表面140的角度比平坦表面132的角度大,并且与第二倾斜表面的角度相反。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这个第一倾斜表面相对于轴线122的角度小于45° (在这个实施例中为15° ),而第二倾斜表面的角度大于30° (在这个实施例中为45° )并且与第一倾斜表面的方向相反地倾斜。将这些表面的角度选择成提供所需要的低组装力和高保持力,而同时准许可无需工具可重复拆卸和重新组装。
[0016]如图3和4所示,外壳构件106包括内倾斜表面132a,该表面132a具有与杆102的第一倾斜表面132互补的角度。这个倾斜表面132a偏置,以不与倾斜表面132沿其轴向中心线配合,以便仅表面132a的最径向部分142与表面132配合。该偏置由标记141示出,并且大致凸形(拱形或矩形)。从图5能够看出相对于表面132a的由142提供的中心线浮凸部(relief)。外壳106包括面向外壳构件108的中空空间144,该中空空间用来为弹簧152提供间隙,从而无阻碍移动。外壳构件108包括狭槽150,从而接纳具有开口 154的片弹簧152。弹簧将板或捕获件156向下偏置;板或捕获件156包括通过开口 154接纳的突出部158。突出部158和开口 154—起作为板或捕获件156与弹簧152之间的松铰链,以使该弹簧不与板脱开,并且以便其工作长度相对地不受该板挠度的影响,同时仍能够自由滑动,并因此避免不是沿相对于杆的轴线122为径向地过度加载板156。通过外壳108的匹配面709来轴向定位板156。这个面709与外壳106的匹配面707轴向协作,并且能够精确控制从这个面到表面132a的外廓的轴向距离。同样,能够精确控制在平坦表面132和平坦表面140之间沿杆102的轴向距离,从而确保板或捕获件156配合到平坦表面140的轴向中间。在组装期间,面703轴向定位该板156,并确保其爬升第一表面A或132,并且下降到第二表面B或140上。
[0017]再次参考图3和4以及表面140。在图2说明的实施例中,该杆102包括具有表面140的镜面取向的反向倾斜表面141,然而这个表面的位置和取向仅用来为上面提到的部分的适当功能提供足够的间隙。外壳构件108包括端面160 ;并且两个外壳构件都包括形状如图5和6中所说明的轴向孔162。外壳构件108也包括与面707匹配的平坦匹配面709。在将捕获件和弹簧152插入外壳构件108之后,该外壳构件106和108沿表面707和709的匹配线接合在一起。该外壳构件能够热接合、焊接、胶合等。更特别地,该孔162的壁包括两个直的有角度平面164和166,其每个都大约在30° -60°的范围内(优选地45° )。这些表面164和166在外壳构件106和外壳构件108之间不连续,以便为杆102形成两个轴向间隔开的“V”形托架。在离开这些表面164和166的其它位置,除了在表面140接触并且该弹簧150的尾部在线701处与外壳构件108接触并且在点702处与杆102接触的地方外,在杆102和两个外壳构件之间提供间隙。当将优选地为圆柱形的该杆102插过这些孔时,该杆只与外壳构件的表面164和166接触,直到其完全位于表面132a(包括末端142)上并且由表面132a定位。能够理解,表面130和132a的配合适当地使杆102在角度上相对于外壳106定向。该杆和组件的其它部分之间的最小且充分的接触减少了可以在换档手柄和杆的制造过程中存在的容差的叠加,并且相对于任何换档手柄唯一地并且沿任何方向地定位任何杆,由此消除自由间隙。
[0018]当最初将该杆102插过孔162时,该第一倾斜表面132将与捕获件156的底部172配合,并抵抗弹簧152的偏置力提升该捕获件156。杆102的进一步插入使平面132的相对侧178与平坦表面132a的表面142的底部176配合。这些径向接触适当地将杆102成角度地定向在外壳104内;此外,在该构造中,捕获件156的底部172引起了大致垂直于表面140的力F。能够理解,力F产生进一步将杆推入外壳104的水平分量和将杆102向下推抵于表面162和164的法向分量FN。
[0019]再次简要地参考图7,其示出了上面提及的各部件的正交表示。另外,已绕外壳104模制了换档手柄盖111。利用表面132的小角度(a)准许用预定的较小的力将换档手柄100安置于轴杆102上。然而,在拆除杆的反向方向上,利用更小的角度(b)或表面140要求的是,需要大得多的力从该杆102去除换档手柄100。
[0020]简要地参考图8。在图8中,免去如上所述的捕获件152和弹簧155,并且用调节螺钉200来代替。该调节螺钉200产生趋向于将外壳104和轴杆保持在一起的力F。
[0021]简要地参考图9和10,这些图强调从具体部件脱离的各个交界面的关系。如果任何部件维持上述关系,那么保持和对准机构能够将这些部件保持在一起。在图9和10的情形中,使用标记104 (以虚线)来示出这些特征在某些任意构件上形成。图10中未示出用于产生保持力的装置。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使用弹簧和捕获件。在下一个实施例中,使用调节螺钉。图11示出图9和10的机构,其被实现作为将转向轮连接到转向轴102a的装置。转向轴102a接纳于转向轮402的毂400内。该毂400包括如上所示的表面132a和边缘或末端142。处于位置404的毂包括图6中所不的有角度的表面164和166。处于位置402的毂包括图5中所示的有角度的表面164和166。轴杆102a包括螺纹孔410,并且该毂包括对准的开口 412。紧固件414产生夹紧力或挤压力F,从而将该毂400和轴杆102a拉在一起。
[0022]当然,不偏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能够实施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的许多变化和修改。因此,该保护范围意图仅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第一构件,所述第一构件适于附连到杆或轴杆(102): 其中,所述杆或轴杆具有能接纳到所述第一构件的通道内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为大致圆柱形, 所述配合部具有: 中心轴线, 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与所述中心轴线相交的倾斜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关于所述中心轴线以第一角度a向所述杆的外表面倾斜,并且在可确定的第一位置与所述外表面相交; 所述配合部还包括以角度b定向的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二倾斜部与所述第一角度a反向倾斜, 提供将所述杆或轴杆推入所述第一构件的机构; 弹性加载的捕获件(156),所述捕获件构造成以预定角度压紧所述第二倾斜部,从而产生沿推动所述杆或轴杆和第一构件移动到彼此内并保持彼此配合的方向的力的轴向分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是换档手柄(100)或转向轮(402)中的一个,而所述第二构件是换档杆(102)或转向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弹性加载的捕获件(156),板构造成以预定角度压紧所述第二倾斜部,从而产生沿推动所述第一构件和换档杆(102)移动到彼此内并保持彼此配合的方向的力的轴向分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构件在接近所述第一部分的位置、于通道的远端处包括以与所述第一部互补的方式成角度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配合,从而以关于所述中心轴线的较佳径向定向来定向所述第一部分。
5.一种第一构件,所述第一构件适于附连到第二构件: 其中,所述第二构件具有能接纳到所述第一构件的通道内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为大致圆柱形, 所述配合部,具有: 中心轴线, 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与所述中心轴线相交的倾斜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关于所述中心轴线以第一角度a向所述第二构件的外表面倾斜,并且在可确定的第一位置与所述外表面相交; 提供将所述第二构件推入所述第一构件的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还包括以角度b定向的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二倾斜部与所述第一角度a反向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还包括弹性加载的捕获件,所述捕获件构造成以预定角度压紧所述第二倾斜部,从而产生沿推动所述第二构件和换档手柄移动到彼此内并保持彼此配合的方向的力的轴向分量。
【文档编号】F16H59/02GK103635719SQ201280029302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5日
【发明者】B·斯潘赛 申请人:关键安全体系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