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行星架和朝太阳轮径向延伸的盖部的行星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3926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具有行星架和朝太阳轮径向延伸的盖部的行星传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像差动传动装置那样的行星传动装置,其具有行星架,行星轮能转动地联接在该行星架处,所述行星轮与至少一个太阳轮啮合地作用接触,其中,行星架与驱动齿轮如圆柱齿轮连接,其中,还存在具有两个轴承圈如轴承内圈与轴承外圈的轴承如滚动轴承,其用于确定行星架相关于位置固定的壳体如传动装置壳体的轴向位置和/或径向位置。

背景技术:
行星架也可以称为笼,它尤其可以构造为差速笼。在现有技术中不同的行星传动装置已经是公知的,例如在EP0156067中。原则上用于机动车辆的补偿传动装置也在DE10156890C1中公知。在该文献中公开了用于机动车辆的补偿传动装置,其具有支承在壳体壁中的、具有驱动链轮齿的补偿壳体,带有至少一个能转动地支承的补偿锥形齿轮的补偿栓布置在该补偿壳体中,该补偿锥形齿轮与支承在补偿壳体中的驱动轴的驱动轴齿轮嵌接。驱动轴借助于至少一个在补偿传动装置的和/或补偿壳体的壳体壁中的第一轴承并且借助至少一个在驱动轴上的第二轴承来支承并且驱动轴具有用于驱动轴的构造为波形轴承的第一轴承的共同轴承套筒与补偿壳体的壳体轴承。利用锥形齿轮的差速设施也在文献US7775928B2中公知。此外,一种传动设施在DE102009017397A1中公知,其利用行星轮。在该文献中介绍的传动设施涉及一种差动传动装置,其具有驱动侧的片状部件、抗相对转动地与第一驱动轴连接的第一驱动部件以及抗相对转动地与第二驱动轴连接的第二驱动部件,其中,用于将转矩从驱动侧的片状部件传递到第一驱动部件与第二驱动部件上的齿轮设施设置在第一驱动部件与第二驱动部件之间。第一驱动部件在此具有第一驱动盘的形状并且拥有径向地与第一驱动轴间隔的拱形部。此外,第二驱动部件具有从第二驱动轴出发径向向外分布的第二驱动盘的形状。此外,拱形部从第二驱动盘向外指向。齿轮设施布置在由第一驱动盘的拱形部和第二驱动盘的对置区域形成的空间中。这些构造为差动传动装置的行星传动装置可以构造为圆柱齿轮差动传动装置,像其在WO2010/112366A1中公知的那样。该文献中介绍的圆柱齿轮差动传动装置设施公开了在机动车辆中的使用性。在此,分别倾斜地啮合的太阳轮、行星轮与空心齿轮由围绕的带有支撑的支承件的壳体如此地使用,即,平行布置的太阳轮分别与平行布置的从动轴耦接。如下在该文献中设置,即,摩擦表面分别布置在平行布置的太阳轮之间和/或布置在太阳轮与环绕的壳体之间。

技术实现要素:
然而,公知的行星传动装置具有如下缺点,即,其需要非常大的轴向结构空间。这里,本发明的任务是实现一种补救措施并且实现节省结构空间的尤其是节省轴向结构空间的改进方案,该改进方案同时是耐用的并且能至少成本适宜地实施或在最佳情况下甚至可减少成本。依据本发明的任务由此解决,即,盖部径向地定位在行星架与太阳轮之间。该盖部一方面是坚固的也就是说是力传递的,并且另一方面是密封的。有利的实施形式在下面详细阐述。如下是有利的,即,盖部构造为薄壁的锅形件。对于薄壁,如下地理解壁,即,盖部的壁厚比行星架的壁厚的25%,优选20%、15%、10%、11.75%或10%小。在这样的实施形式中可以节省重量,但是同时也保障了行星架内部到行星架外部的密封,其中,成本也保持得较低。有利的是,盖部由板材件尤其是板材锅形件构成。如果盖部具有环绕太阳轮的轮廓,那么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几何结构。轮廓构造为U形轮廓、H形轮廓或L形轮廓也是合乎目的的。有利的实施例的特征也在于,盖部以其外周边贴靠行星架的内表面和/或贴靠轴承内圈的指向内部的内圈表面。为了提供用于太阳轮的止挡,如下是有利的,即,盖部具有面向太阳轮的轴向表面,该轴向表面贴靠摩擦盘。通过接入该可选的摩擦盘而能够使用自制动效应。如果摩擦盘处于通过环绕的轮廓开出的孔的附近的凹部中,其中,凹部优选与U形轮廓的内置的边邻接,那么可简化装配并且可特别紧凑地设计行星传动装置。此外,如下是有利的,即,行星传动装置构造为圆柱齿轮差动器,其具有两个太阳轮,它们各与至少一个行星轮组的行星轮啮合地嵌接。于是,可实现特别紧凑地建造的行星传动装置的设计方案,其同时是能高负荷的并且低成本的。此外,如下被提及,即,行星轮组的两个行星轮相互啮合地嵌接。为了可以实现有益的自制动效应,摩擦盘处于太阳轮之间也是有利的。此外如下表明是有利的,即,盖部材料锁合地、形状锁合地和/或力锁合地附着在轴承内圈处和/或附着在行星架处。附图说明本发明也利用不同的附图进行详细阐述,其中,在此对一些不同的实施例进行解释。其中:图1以纵剖面图示出行星传动装置,图2以纵剖面图示出另外的行星传动装置,图3以纵剖面图示出行星传动装置的变型,图4以纵剖面图示出行星传动装置的另外的变型,图5以纵剖面图示出更改的行星传动装置,图6以纵剖面图示出依据本发明的行星传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图7示出行星传动装置的依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图8示出依据本发明的行星传动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其同样像图6与图7的实施例那样以纵剖面图示出,图9示出行星传动装置的另外的变体,图10示出使用压制部的行星传动装置设计方案,并且图11示出在轴承区域中倾斜地构造的、具有行星传动装置的滚动面的连接部件结构。这些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且只用于理解本发明。相同的元件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不同变体的单独的方面也可应用在实施例中。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示出行星传动装置1的第一特殊形式。行星传动装置1构造为差速器,尤其构造为圆柱齿轮差动传动装置2。其具有行星架3,该行星架可以称为笼尤其是差速笼。此外,行星架3也可以称为行星轮架。具有一个第一行星轮5与一个第二行星轮6的行星轮组4经由处于支承套管8中的栓7支承在行星架3处。行星轮5和6与太阳轮9作用接触。在此,第一行星轮5与第一太阳轮10啮合地作用嵌接并且第二行星轮6与第二太阳轮11啮合地作用接触。栓7构造为空心栓。行星轮组4的两个行星轮5与6可以相互啮合地作用嵌接。有利地使用具有一个第一行星轮5与一个第二行星轮6的三个、四个、五个、六个或七个行星轮组4。行星架3具有第一半体件12与第二半体件13,它们经由连接元件14连接,该连接元件比如是在构造为圆柱齿轮16的驱动齿轮15处的铆钉。圆柱齿轮16具有外部斜齿部17。行星架3经由单独的连接部件18与构造为滚动轴承20的轴承19连接。滚动轴承20构造为向心推力球轴承。向心推力球轴承分别处于行星架3的第一半体件12处和行星架3的第二半体件13处。锥形滚子轴承也是可行的。连接部件18在此具有第一法兰区段21,其经由连接区段22与第二法兰区段23连接。第一法兰区段21在此构造第一边界面24,其贴靠行星架3的内表面25。此外,第二法兰区段23构造第二边界面26,其贴靠轴承19的外表面27。在此,第二边界面26贴靠滚动轴承20的外圈28。然而,如下是可行的,即,像图2示出的那样,滚动轴承20的内圈29利用指向内部的内圈表面30贴靠第二边界面26。在依据图1的描述中,只有连接区段25的一个确定区域径向地贴靠行星架3,而在依据图2的描述中所有的或几乎所有的沿径向方向延伸的连接区段22轴向地贴靠行星架3。连接部件18在此构造为板材件,尤其构造为板材套管。在依据图1的描述中行星架3和连接部件18均构造成卷(Bund)31并且在依据图1的描述中不仅行星架3利用卷区段32贴靠第一太阳轮10并且连接部件18利用卷区段33贴靠第一太阳轮10,而在依据图2的描述中只有连接部件18的卷区段33贴靠太阳轮9。也像图2中示出的那样,在其中至少一个太阳轮9处,存在比如在齿环34上的外齿。在依据图7的实施例中连接部件18构造为锅状的盖部35,其与行星架相比配置有薄壁,尤其只具有行星架3的壁厚度的一半或有利地只具有行星架3的壁厚度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摩擦盘37贴靠在存在的凹部36中,摩擦盘37贴靠太阳轮9尤其贴靠第一太阳轮10或第二太阳轮11。盖部35具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外表面38,其在沿径向方向测量的相同高度上贴靠行星架3也贴靠内环29尤其贴靠内环29的内表面30。像在图10中识别的那样,在与太阳轮9轴向间隔的轴承区域中带有压制部(Verstemmung)39。在圆柱齿轮差动传动装置2的左侧上也能识别如下,即,在构造为锥形滚子轴承的滚动轴承20的外圈28处第二法兰区段23倾斜于或横向于径向方向并且倾斜于或横向于轴向方向地取向。在依据图4的描述中内圈29构造为流动冲压的内圈29,而外圈28构造为拉制的轴承外圈。由此改进了导轨特性并且保障了圆柱齿轮差动器的定中心。回溯图1还要再次强调如下,即,卷31沿轴向方向取向并且两个卷区段32与33相对于行星架3或连接部件18的连接区段22正交弯折地塑造。在依据图1的传动装置中卷区段32与33具有同样的轴向延伸部或轴向长度并且两个卷区段以相应的太阳轮10或11来止挡。卷区段32与33硬化地尤其是完全硬化地实施。然而,如下是可能的,即,代替单独的连接部件18,两个轴承圈之一也就是说轴承外圈28或轴承内圈29如此地变形,即,其不仅形成第一法兰区段21也形成用于滚动体40的相应的滚动面。在依据图2的传动装置中,不同于依据图1的传动装置,轴承内圈29经由单独的连接部件18与行星架3的第一半体件12连接。连接部件18于是贴靠行星架半体件12处的第二表面。然而,连接部件18的卷区段33轴向地伸出行星架3的卷区段32并且不同于卷区段32地贴靠第一太阳轮10。在依据图3至图5的传动装置中放弃单独的连接部件18并且轴承内圈29本身具有卷区段33。在图3中的行星架3本身也具有卷区段32,而在图4与图5中的传动装置中却没有卷区段32。不过,在依据图4的实施例中摩擦盘37存在于轴承内圈29与太阳轮10之间。此外,在依据图5的传动装置中凸出部41构造在行星架3的面向太阳轮10的那侧上,该凸出部在面向轴承的那侧限定了凹部42,在该凹部中轴承内圈29的卷区段33至少部分地填充该凹部42。凸出部41于是形成用于轴承内圈29的轴向止挡件。原则上轴承内圈29可以经由力锁合的和/或形状锁合的连接件尤其在使用过盈装配时与行星架3连接。行星架3的旋转轴线43同时也是太阳轮9的旋转轴线并且是该构件的对称轴线。在依据图6的实施例中盖部薄壁地构造并且形成具有U形横截面的环。不同于依据图7的实施例而没有设置额外用于摩擦盘37的凹部。在该部位处如下被注意,即,在轴承19中使用的滚动体设有附图标记40并且原则上可以构造为球体、锥形滚子、滚针或类似的构件。向心推力球轴承与锥形滚子轴承尤其表明是足够耐用的并且低成本的。依据图8的实施例与依据图7的实施例的差别首先在于:轴承内圈29没有贴靠行星架3,而是作为力传递元件的盖部35接入在行星架与内圈之间。不仅具有一个或两个半体件10与11的行星架3而且轴承内圈29力锁合地和/或形状锁合地安装在盖部35的外表面38上。一种变型是能设想的,即,在该变型中轴承外圈28代替轴承内圈29安装在盖部35的外表面上。在图9中再次放弃单独的连接部件18,并且在第一传动装置的变型中,构造为拉制的轴承外圈的轴承外圈设有波浪形的外部形状。像在依据图10的传动装置中已经实施的那样,连接部件18具有水平的也就是说轴向取向的第一法兰区段21与第二法兰区段23,而像在依据图11的传动装置中示出的那样第二法兰区段也可以倾斜于旋转轴线43并且一方面倾斜于正交的竖起的径向方向取向。可以流动冲压轴承内圈29。通过围绕的轮廓开出的孔包含旋转轴线43。附图标记列表1行星传动装置2圆柱齿轮差动传动装置3行星架4行星轮组5第一行星轮6第二行星轮7栓8支承环9太阳轮10第一太阳轮11第二太阳轮12第一半体件13第二半体件14连接元件15驱动齿轮16圆柱齿轮17外部斜齿部18连接部件19轴承20滚动轴承21第一法兰区段22连接区段23第二法兰区段24第一边界面25内表面26第二边界面27外表面28轴承外圈29轴承内圈30内圈表面31卷32行星架的卷区段33连接部件的卷区段34链轮齿35盖部36凹部37摩擦盘38外表面39压制部40滚动体41凸出部42凹部43旋转轴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