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3456阅读:180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关于一种伸缩杆,尤其是一种内外管相对伸长或缩短后可通过卡固组件维持固定管长的伸缩杆。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其为一种现有的伸缩杆9,该现有的伸缩杆9包括相互套接的一个外管91与一个内管92,以及用以固定该外管91与内管92的一个卡固组件93。该卡固组件93包括一个塞体931和一个螺套932,该塞体931由一个结合部9311结合在该内管92的一端,该结合部9311的端面与一个螺杆9312一体连接,该螺杆9312穿伸在该外管91中,该螺杆9312的大径及小径一并从与该结合部9311连接处朝该螺杆9312的自由端递增;该一个螺套932套设于该螺杆9312上。据此,当该内管92相对该外管91位移至适当位置时,用户可转动该内管92,使该螺套932相对于该螺杆9312朝该螺杆9312的自由端位移,令该螺套932被该螺杆9312撑开以卡抵该外管91,使该外管91及该内管92形成定位。类似于该现有的伸缩杆9的一实施例已公开于美国公告第8960456号《moldedtensionrodmechanismwithsinglelocknet》专利案当中。

然而,请参照图2,由于该螺杆9312在与该结合部9311连接处的大径d仅为该结合部9311的径宽w(约等于该内管92的内径)的一半,甚至更小,使得该螺杆9312与该结合部9311连接处成为该塞体931的结构弱点,容易疲劳破坏而产生裂损。此外,该螺杆9312一旦与该结合部9311分离,该结合部9311将难以从该内管92中取出,故维修时不只是要更换该塞体931,甚至连该内管92都要更换,造成该现有的伸缩杆9具有维修不便且维修成本高等缺点。

综上所述,现有的伸缩杆确实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伸缩杆,可以在不增加辅助构件的前提下,提升结合于内管的结合件的结构强度,使之不易裂损。

本发明所述的“大径(majordiameter)”为螺纹的最大直径,所述的“小径(minordiameter)”则为螺纹的最小直径。

本发明所述的“螺纹深度(threaddepth)”,为沿垂直轴线方向上,螺纹峰部与根部之间的垂直距离。

本发明的伸缩杆,包括:一个外管;一个内管,该内管的一端穿伸在该外管中;及一个卡固组件,该卡固组件包括一个结合件及一个包覆件,该结合件包括相连接的一个结合部与一个延伸杆,该结合部结合在该内管的一端,该延伸杆穿伸在该外管中,该延伸杆的外周面设有一个外螺纹部,该外螺纹部与该结合部的端面连接,该外螺纹部的大径一致,该外螺纹部的小径从与该结合部连接处朝该延伸杆的自由端递增;该包覆件的内周面设有一个内螺纹部以啮合该外螺纹部。

据此,本发明的伸缩杆,其卡固组件的结合件的结合部与延伸杆相连接处的截面积变化不会太快、太多,故可在不增加辅助构件的前提下,提升该结合件的结构强度,使该结合件不易裂损,令该卡固组件能更耐久使用,以有效降低伸缩杆的维修率。

其中,该结合部供该外螺纹部连接的端面具有一个最大径宽,该外螺纹部的大径大于该最大径宽的三分之二;该结构可有效减缓该结合件的结合部与延伸杆连接处的截面积变化,具有延长使用寿命等功效。

其中,该包覆件具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包覆件的第一端较第二端邻近该结合件的结合部,该内螺纹部的大径一致,该内螺纹部的小径从该第一端朝该第二端递增;该结构使该包覆件在相对往该延伸杆的自由端移动的过程中,能较均匀地逐渐径向扩张,具有提升抵固稳固性等功效。

其中,该包覆件具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包覆件的第一端较第二端邻近该结合件的结合部,该包覆件的外周面设有多个凹槽,该多个凹槽延伸至该第一端而未延伸至该第二端;该结构可减少该包覆件较靠近该第一端处与该外管内壁的接触面积,使该包覆件较靠近该第二端处能更确实地位移至适当位置,具有提升抵固稳固性等功效。

其中,该包覆件具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包覆件的第一端较第二端邻近该结合件的结合部,该包覆件的外周面在该第二端处设有导角;该结构具有提升该包覆件相对往该延伸杆的自由端移动的顺畅性等功效。

其中,该包覆件具有一个第一端及一个第二端,该包覆件设有一个裂口,该裂口贯穿该包覆件的内周面及外周面,该裂口贯穿该包覆件的第一端及第二端;该结构供用户可以由该裂口拨开该包覆件,并从侧向包覆该延伸杆,具有提升组装便利性等功效。

其中,该包覆件的内周面设有一个穿槽,该穿槽贯穿该内螺纹部且延伸至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该结构使该包覆件更容易被拨开,具有提升操作便利性等功效。

其中,该穿槽与该裂口径向相对;具有提升操作及制造便利性等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一种现有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一种现有伸缩杆的卡固组件的塞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调整内外管相对位置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合件与包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一实施例由卡固组件卡掣固定内外管时的实施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本发明﹞

1结合件11结合部

111端面12延伸杆

121外螺纹部

2包覆件2a第一端

2b第二端21内螺纹部

22裂口23穿槽

24凹槽25导角

3内管

4外管

d1、d3大径d2、d4小径

w最大径宽

(现有技术)

9伸缩杆91外管

911转动限位部92内管

93卡固组件931塞体

9311结合部9312螺杆

932螺套

d大径w径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照图3至图4,其为本发明伸缩杆的一实施例,本发明主要针对设于伸缩杆中的一个卡固组件进行改良,该卡固组件包括一个结合件1及一个包覆件2,该结合件1结合在一个内管3的一端,且该结合件1的局部穿伸入一个外管4中,该包覆件2可移动地结合在该结合件1位于该外管4中的部位;通过调整该结合件1及该包覆件2的相对位置,控制该内管3与该外管4可相对位移或由该卡固组件卡掣固定。

该内管3及该外管4组装后,该内管3的一端可穿伸在该外管4中,使两者可相对产生轴向位移,以调整伸缩杆的总长度。其中,本发明所述的“内管”及“外管”为两相邻管件的相对内外关系,穿入者为内管,被穿入者为外管;即当相互穿套的管件为两个以上时,同一管件相对于其中一端相邻的管件为“内管”,相对于另一端相邻的管件则为“外管”。此外,每一组“内管”及“外管”之间都可通过一个前述的卡固组件来卡掣固定,本发明以下说明及附图仅以一个内管、外管及卡固组件作代表,当内管、外管及卡固组件的数量增加时,其结构及操作方式都相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此类推,故不再逐一详述,且不以附图所公开的型态为限。

详言之,该结合件1具有一个结合部11与一个延伸杆12,该延伸杆12的一端与该结合部11的一个端面111连接。该结合件1由该结合部11结合固定在该内管3的一端,使该结合部11的端面111裸露在该内管3的端部,并使该延伸杆12能由该外管4的一端穿伸入该外管4中。

该延伸杆12的外周面设有一个外螺纹部121,该外螺纹部121与该结合部11的端面111连接。请参照图5,该外螺纹部121的大径d1一致或大概一致,使该延伸杆12的外观看起来大致上等粗;该外螺纹部121的小径d2则从与该结合部11连接处朝该延伸杆12的自由端递增,使该外螺纹部121的螺纹深度从与该结合部11连接处朝该延伸杆12的自由端递减。其中,该结合部11供该外螺纹部121连接的端面111具有一个最大径宽w,该外螺纹部121的大径d1大于该最大径宽w的三分之二。

请再参照图3至图4,该包覆件2呈圆管状或大概成圆管状而且具有相对的一个第一端2a及一个第二端2b,该包覆件2的内周面设有一个内螺纹部21。该包覆件2由可弹性变形的材质制成,使该包覆件2可以直接从该延伸杆12的端部套入该延伸杆12;或是在该包覆件2设有一个裂口22,该裂口22贯穿该包覆件2的内周面及外周面,且该裂口22贯穿该包覆件2的第一端2a及第二端2b,以便使用者通过该裂口22拨开该包覆件2,并从侧向包覆该延伸杆12,使该包覆件2的内螺纹部21能与该结合件1的外螺纹部121啮合,且该包覆件2的第一端2a较第二端2b邻近该结合件1的结合部11。

在设有该裂口22的实施例中,还另外于该包覆件2的内周面设有一个穿槽23,该穿槽23贯穿该内螺纹部21且延伸至该第一端2a及该第二端2b,使该包覆件2更容易被拨开,有助于提升将该包覆件2组装至该延伸杆12时的操作便利性。其中,该穿槽23与该裂口22径向相对时的效果较佳,且更易于加工,制造便利性佳。

请参照图4,通过前述结构,当该包覆件2位于较接近该结合部11处时,该包覆件2被该延伸杆12轴向撑开的程度较低,使该包覆件2维持外径宽度较小的型态;此时,该包覆件2能够仅与该外管4的内壁轻抵接触,故该内管3及该外管4可顺畅地轴向相对位移,以调整伸缩杆的总长度。

请参照图6,当该内管3及该外管4相对位移至预期位置后,用户可转动该内管3,使该包覆件2与该延伸杆12通过该内螺纹部21及该外螺纹部121产生相对位移。如此,该包覆件2在相对往该延伸杆12的自由端移动的过程中,该包覆件2被该延伸杆12轴向撑开的程度逐渐变大,而逐渐扩大该包覆件2的外径宽度,使得该包覆件2能渐增抵固该外管4内壁的力量直至紧抵,以由该卡固组件卡掣固定该内管3与该外管4,以维持伸缩杆的总长度。

值得一提的是,请参照图5至图6,该内螺纹部21的大径d3一致或大概一致,该内螺纹部21的小径d4则可以从该包覆件2的第一端2a朝该第二端2b递增,使该内螺纹部21的螺纹深度从该第一端2a朝该第二端2b递减,以大致符合该结合件1的外螺纹部121的螺牙型态。因此,该包覆件2在相对往该延伸杆12的自由端移动的过程中,该包覆件2可较平均地受到该延伸杆12的支撑而较均匀地径向扩张,有助于提升该包覆件2抵接该外管4内壁的均匀性,较不会发生该包覆件2只以较靠近该第二端2b处抵接该外管4,而较靠近该第一端2a处与该外管4内壁产生间隙,以致影响抵固稳固性的情况。

此外,请参照图3,该包覆件2的外周面设有多个凹槽24,该多个凹槽24延伸至该第一端2a而未延伸至该第二端2b,以减少该包覆件2较靠近该第一端2a处与该外管4内壁的接触面积。因此,该包覆件2位于较接近该结合部11处时(如图4所示状态),可提升该内管3及该外管4轴向相对位移的顺畅度;且该包覆件2在相对往该延伸杆12的自由端移动的过程中,该包覆件2较靠近该第一端2a处也较不易形成位移时的阻力,可确保该包覆件2较靠近该第二端2b处能更确实地位移至适当位置(如图6所示状态),以便与该外管4稳固抵接。除此之外,该包覆件2的外周面在该第二端2b处设有导角25,以提升该包覆件2相对往该延伸杆12的自由端移动的顺畅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伸缩杆,其卡固组件通过使该结合件的结合部与延伸杆相连接处的截面积变化不会太快、太多,而可在不增加辅助构件的前提下,提升该结合件的结构强度,有效改善现有卡固组件易裂损的问题,使该卡固组件更耐久使用,降低伸缩杆的维修率。

虽然本发明已利用上述较佳实施例公开,但是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相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更动与修改仍属本发明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